【公司與產業】美國製造的假牙減少了
基爾伯恩(Doug Kilborn)在密歇根州傑克遜開了一家小型製造公司,他們以往每周都能穩拿75份訂單,足夠七名員工忙的了。但是近年來,客戶開始流向開價更為低廉的外國對手,他的工人們處境日漸不妙。現在,基爾伯恩甚至連自己都養不起了:去年,他開始在五金店做兼職,好賺點外快。他碩果僅存的員工每周約處理20份訂單,他很快將成為公司的新主人。「時代變了,」基爾伯恩說,「這就是美國製造業的現狀。」
在美國,從汽車到鋼鐵等各行各業的製造商都在與外國的競爭中掙扎求存,這早不是什麼新聞。基爾伯恩故事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他的公司是一家牙科實驗室,他們製作牙冠、假牙等牙科填補物,以保障美國人可以綻放完美的笑容,這一行過去一直被認為是不會受到國外競爭影響的安全區,如今卻同樣處境艱難。十年來,市場變本加厲地追求廉價,加上行業整合與技術改進,導致美國的牙科實驗室數量急劇下降,2008年時還有約12250家,如今卻僅剩下7200家。
牙科填補物被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歸類為醫療器械,它們和髖關節裝置、塑膠心臟瓣膜以及去顫器的海外生產史已有數十年。據IData Research Inc.稱,隨著醫療數碼化的進步,此類工作在距離牙醫診所數千英里之外的地方一樣可以完成。得益於此,墨西哥、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家在美國85億美元的牙填補物市場中均佔有一席之地。美國國家牙科實驗室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ental Laboratories)的數據顯示,美國40%的牙科填補物來自海外。
牙科行業中的合併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對海外假牙的需求。約40%的牙科醫生現在為聯合執業,或在所謂的牙科支持組織(DSO)中工作。私募股權公司投資這些組織,收購診所,然後集中處理薪資和營銷等後台工作。他們常向牙醫提供分紅,這讓後者更傾向於購買較為便宜的填補物——此外,較大的組織規模也增加了他們在價格談判中的影響力。
據美國國際律師事務所McGuireWoods LLP稱,截至2015年的十年內,至少有25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對牙科組織投入了大量資金。位於紐約的私募股權公司American Securities LLC所有的Aspen Dental Management Inc.(直譯為「Aspen牙科管理公司」)旗下擁有約600家診所。2015年,舊金山的Gryphon Investors成立了Smile Brands Group(直譯為「微笑品牌集團」),現擁有350家診所和兩名常駐的牙科高管。上述私募股權公司均拒絕回應。
奧古斯塔大學(Augusta University,位於佐治亞州)的管理學助理教授凱恩(Kevin Cain)認為,投資者們青睞這一行業,是因為其風險低,可以迅速收回收購成本。「私募股權正推動著該行業的發展,」他說。「他們已成規模。」
在以中國為首的牙科填補物出口國,工人動輒上百,夜以繼日地開工,每天的假牙產量都數以千計。在美國售價數百美元的牙冠,只花25美元即可從海外購得。而且,公司、牙科醫生和顧問均表示,這些填補物的做工並不比美國本土的遜色,甚至還更加優異。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所有的Heartland Dental LLC代表旗下的1200名牙醫與國內外的醫療部件供應商談判價格,其臨床事務副總裁,聖路易斯地區牙醫劉先生(Samson Liu)說,「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與同一批實驗室合作,從未發現質量有什麼變化。」
為了與中國的對手競爭,連美國本土最大的實驗室Glidewell Laboratories也將其製造業務擴展到了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和墨西哥。其行政總裁格萊德韋爾(Jim Glidewell)表示,DSO的發展改變了競爭動態,一些組織為了追求便宜,不惜犧牲品質。
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不論什麼行業,一旦價格成為決定因素,最糟糕的競爭者將會佔據大部分市場,直至被淘汰。」大型牙醫團體「會一直使用這家實驗室的產品,等他們破產了,再轉而去與之前的倒數第二合作!」
眼下,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就1994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重新展開談判,共和黨人也在敦促對進口商品徵收邊境稅,這讓一部分牙科主管對美國製造業的復興燃起了希望。丹佛市的DSO博樂牙科管理服務公司(Birner Dental Management Services Inc.)旗下擁有69家診所,其行政總裁博樂(Fred Birner)表示:「你將會發現,本土的實驗室變得更具競爭力了。」
不過,Dimension Dental Design(位於明尼蘇達州,旗下擁有十家實驗室)的老闆約科(Gary Iocco)卻表示,無論特朗普總統做什麼,勞動力成本仍會阻礙美國實驗室的發展。他說,外國的填補物非常便宜,只要稅收低於300%,它們都會給本土產品造成威脅。「我覺得我國的牙科實驗室不會有什麼增長。」
反之,許多業內人士認為,與重工業一樣,填補物行業中將有更多的美國工人被電腦和機械人取代。佐治亞州哥倫布的牙科實驗室Lab 2000的總經理丹尼斯·拉尼爾(Dennis Lanier)表示,海外的競爭促使他在十年前就提高了企業的自動化水準。「我們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數碼化,要麼破產,」他說。「如今我們只有12個人,卻能完成比擁有49名員工時還多的工作。」——Jared S. Hopkins
#特朗普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墨西哥 #菲律賓
繼續查閱更多詳細內容見:www.bbwhk.com
去顫器價格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材客製化成趨勢 3D列印、即時檢測儀器成長快
劉慧蘭 2017-03-01
隨著醫學發展與技術創新,3D列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市場研究機構Future Market Insights發布的最新報告更看好全球3D列印醫療器材市場可望達到2.796億美元的規模,未來10年並將以17.5%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增長。
至於產業領頭羊3DSystems(美國)、Stratasys(以色列和美國)、ArcamAB(瑞典)、FabRx(英國)、EOS(德國)、EnvisionTEC(德國)正努力打破3D列印醫療設備市場的障礙,如材料、構造尺寸和成本的限制。隨著醫療器材逐漸向客製化、高品質及親民價格等方向發展,3D列印也將繼續成為醫療器材製造技術的可行選項。
據OFweek報導,除了3D列印,全球即時檢測儀器(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市場也正快速增加。即時檢測儀器屬於體外醫療診斷器材的一種,特性為體積小、操作簡易且花費時間短,可在病患身邊現場採集、立即檢測並迅速獲得結果,常見的居家檢測儀器為血糖儀和驗孕棒等。由於全球人口老化、慢性病患數量逐年攀升,導致長期監控需求增加,帶動即時檢測醫療器材市場快速成長,預計到了2020年,全球即時檢測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178億美元增加至256億美元,2015~202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9.7%。
由於發展前景可期,大陸許多廠商紛紛展開此領域的布局,例如永勝醫療以300萬美元投資以色列醫療器材公司InovyTec,兩者將簽訂製造及供應協議,推廣、開發並銷售包括護頸圈、心臟電擊去顫器和攜帶式呼吸器在內的醫療器材。同時,環球醫療也發布消息,其附屬公司西安萬恒擬以人民幣1,716萬元收購陝西華虹醫藥97.5%股權,並表示這項收購有助推動醫院投資管理業務的發展。
根據智研諮詢公司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高科技醫療器械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指出,2017年大陸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材製造產業的利潤將達到人民幣265億元,未來5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約為8.39%,2021年的利潤預計將增加至人民幣366億元。大陸目前醫療器材總產值在全球的市佔率超過5%,預計2021年大陸醫療器材總產值將接近人民幣5,000億元,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
附圖:分析師預測,未來10年全球3D列印醫材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7.5%。法新社
資料來源:http://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
去顫器價格 在 潘懷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北市民『不安心』,AED登錄率只有三成七,民眾緊急查不到!北市府督導不力,北市尚有41處八類場所未設置!
】
102年1月16日,衛生福利部參考先進國家設置經驗與國內緊急醫療救護的環境下,在緊急醫療救護法第14條之1、14條之2增修條文,規定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 的八類場所,應置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以下簡稱AED),衛生福利部並於同年10月9日建構「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民眾若有急救需求,一上網便可得知離自己最近AED位置。但市議員潘懷宗指出,直至今年5月21日,台北市設置的AED只有370台完成上網登錄手續,登錄比例僅達三成七!而依法應於本月23日設置完成的八大類場所,目前也還有41處未設置,潘懷宗痛批市府督導不力,讓救命政策淪為紙上談兵!
AED是一部操作簡便、能夠自動偵測患者心脈,並施以電擊使心臟恢復正常運作的醫療儀器,在心跳呼吸停止時,若能施行心肺復甦術(CPR)並即時給予AED電擊,將可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高人潮、高效益、高風險、難到達」 是衛福部針對AED設置的四大原則;其並於102年5月23日公告:在「交通要衝」、「長距離交通工具」、「觀光旅遊地區」、「學校、大型集會場所或特殊機構」、「大型休閒場所」、「大型購物場所」、「旅宿場所」及「大型公眾浴場或溫泉區」等八大類公共場所,必須裝設AED。又,《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第11條中規定:「經公告應設置AED之場所,應自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完成設置。」。潘懷宗指出,衛福部公告日屆滿日期為103年5月23日,但依照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提供『台北市抽查八大場域設置AED』資料顯示,直至5月21日止,台北市仍有41處未依法設置、46處雖已設置但卻未登錄。而41處未依法設置AED名單中,更有39處屬於台北市政府機關權責範圍。
此外,潘懷宗也發現全台北市已設置AED登錄率過低的問題。按照《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第4條規定:「公共場所設置AED後,應上傳至中央衛生福利主管機關指定之資料庫,登錄資料送所在地直轄市衛生主管機關備查後,轉該所在地消防主管機關登錄於救災救護指揮中心。」經由設置單位登錄完成,市民就可透過「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找到AED設置地點。潘懷宗指出,依照衛生局醫護管理處統計,至5月19日台北市共設置991台AED (含依法應設置的八類場所+自行設置部分),但潘懷宗於5月21日上網測試,只查到370台AED資料,其表示:雖然已設置991台,但已登錄完畢的只有其中的370台,其登錄率僅達三成七!且依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資料顯示,尚未登錄的單位中更不乏許多一級機關,潘懷宗痛批台北市政府行政怠惰,並未依《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第10條第1項規定:「設置AED之公共場所,其直轄市、縣(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對該場所AED之管理,進行檢查或抽查。」對已設置AED之公共場所進行後續管理!若真發生緊急狀況,民眾如何找得到最近的AED實施急救?
潘懷宗提到,心因性疾病歷年皆為台灣十大死因前三名,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人到院前心跳停止。目前政府大力推動AED政策,並立法 將使用AED救人行為除罪化,就是在鼓勵民眾勇於伸出援手,強調「到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潘懷宗提到,由於目前衛福部只公布第一波應設置場所名單,有很多設置標準界定還是很模糊,例如「旅宿場所」規定房間數達250間以上才要設,其餘旅館則是採輔導設置、又如「大型休閒場所」及「大型購物場所」單日進出達3000人才強制規定要設置AED,因此有很多企業都『太客氣』而尚未設置。
潘懷宗另提到,由於AED單價不便宜,目前台北市政府是採用租賃、買斷並行的方式來加以設置。依衛生局提供資料,台北市政府是依據「政府電子採購網共同供應契約採購規範」進行AED採購,AED每台價格為85,000元,除了環保局、產發局、原民會、勞動局、民政局及工務局採租賃方式,及教育局、體育局及社會局則為賣斷及租賃方式並行外,其餘單位皆以賣斷方式建置。潘懷宗建議,在民間推廣部分也可鼓勵採租賃方式,有助於AED政策擴大推行。
衛生部文獻指出:『發生心因性疾病的傷病患若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每延遲一分鐘,存活率就下降7-10%。』市府各單位無不以此為號召來鼓勵民間增設。但目前AED設置密度普遍不足,若無法嚴格落實AED登錄手續,要民眾在一分鐘內找到AED 實際上確實有相當大的難度,如今AED登錄效率奇差,無法詳盡提供民眾辨識,更讓市民瀕臨危急存亡時刻,無法迅速準確地找到離自己最近的AED,這對於需要救護的民眾及家屬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