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民族自己供養,資金流轉方可建政
臨時政府宣言之所以軟弱無效,原因在於香港民族喺此時此刻,仍然缺乏同中共議價嘅能力。只有建立專屬於自身政治共同體嘅民族經濟,由自己人經營,等自己人獲利,外來嘅共產主義收割機至會徹底停運。中共以為經濟改革可以脫離政治改革,最終經濟陷入困境,乃係中國模式必然遇到嘅帝國極限,而中共不惜同香港攬炒,然後模仿前人閉關鎖國,坐等國內平民大量非正常死亡而後再打開門戶,亦係可以預期嘅如意算盤。故此,香港人一定要積極發揮民族專長,創造穩定資金流保護民族精銳,只有創造自身價值,盡量自給自足,先至可以趕狗入窮巷,為中國各省打開缺口,迫使中共領受中國解體嘅報應。
共產主義係一部殺人收割機,存在嘅先決條件係資本主義土壤。十八世紀中期,歐洲出現工業革命,小型工作坊逐漸變成工廠,資本家開始擴大生產規模,創造盈利,帶動社會物質財富增加,最終農業社會生態天翻地覆,大量農民湧入城市,成為工人。工人地位低下,容易取代,老闆又一心壓價,降低生產成本,階級壓迫由此萌生,反對資本家思想亦開始廣受關注,形成社會主義。其後,社會主義者意識到,階級問題毋須以暴力手段去解決,佢地追求嘅係重新定義社會秩序、生產工具同市場價值,因此只係挑戰既有體制,不斷改良現狀。但係,思想偏激反智嘅共產黨人則堅持鼓吹鬥爭到底,妄想人類可以直接跳過資本主義階段,建立烏托邦——由政府負責分配資源,推行計劃經濟,富人窮人都要劃一看待,白手興家者務必交出勞動所得。
以上思想傳播之後,窮人好快就意識到,推倒重來其實有害無益。佢地寧願繼續受到老闆壓榨,委身於工業城市一角艱苦生活,都勝過同對方同歸於盡,回歸貧苦日子,而工會概念之發揚光大,更令歐洲共產黨人希望落空。結果,共產黨人之倒行逆施,連較為缺乏學識嘅工人農民階級都知道,最終佢地就喺歐洲失去立足之地,只可以敗走俄國,繼續倡導暴力革命。二十世紀初嘅俄國,農民目不識丁,工業發展處於起步階段,加上羅曼諾夫家族威信掃地,成為共產黨人活躍國度,全因大眾對歐洲工業化進程經驗之無知——資本家全數殲滅之後,社會就會打回原形,無力創富嘅平民就只可以返回原鄉耕田,繼續過望天打卦嘅樸素生活,所有人就會陷入集體貧窮。因此,共產主義從來只係假希望,帶黎嘅亦自然係空歡喜,人類必須接受個體能力差異必然導致財富及成就差異之事實,資本主義所衍生嘅所有資源分配不公問題,至會有望修補。
由列寧主導嘅布爾什維克黨人,正正就係渴求不勞而獲。佢地由俄國貴族及資本家手上搶奪財富,身體傷害,綁架勒索,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可謂殺人如麻,而戰利品全部都唔係佢地應得之物。所謂馬列主義,真貌就係劫匪集團專政,以赤裸暴力恐嚇所有人交出財物,製造恐怖共同體,今日中共所作所為之殘忍,只係習得蘇共皮毛。馬列主義以無神論取代俄國宗教信仰,以工農組織取締原生家庭及村落連結,以青年團體收編精英入黨鞏固黨性,以國家機器宣傳洗腦扭曲為直,奪權方法簡單有效——消除人心善性,製造階級分化,令人互相猜忌。面對大型收割機搶掠,工人農民敢怒不敢言,知識分子則難逃監控,成個社會成為散沙一盤,任由劫匪集團予取予攜,所有生產成果都成為在上位者上下其手嘅囊中物。
中共係蘇共嘅抄襲者,而中國平民則係次於歐洲平民嘅人形生物。中國人信仰空洞,生態系統脆弱,社會缺乏互助互愛之人道精神,從來缺乏堅定身分認同,無力對抗以利相交嘅劫匪集團,乃係合乎邏輯之結果。此之所以,中共治港超過廿年,香港社會上下,一早已經滿佈寄生蟲,大家亦毋須覺得意外,因為眼中只有利益而又貪生怕死嘅人,係一定會成為中共同黨。中共治下,香港自由市場所累積嘅信用評級同制度保障,已經由中共黨員一一收割,大型企業全部都已經完全失去自主,全因過去香港人見利忘義,唔知道自由價值高於一切。
英殖體制遺留嘅司法制度同公務員體制,係中共永遠無法建立嘅系統秩序,對中共蝗群而言,直頭如同見到糧倉爆滿咁吸引。運用緊急法同公安條例侵害香港人自由,安插中共黨員喺政府部門之中假公濟私,係為中共省略咗極多插旗打樁嘅工夫。以力脅迫,搶劫他人社經成果,吸乾他人百年遺產,以利誘惑,及時推出改革開放,招攬商人代黨開發世界工廠潛力,中共所有計劃,都係為權貴斂財而設,而香港資本家嘅角色,就係參與分贓政治,幫手拎住地圖指南幫手搵寶藏。如今,中國開發潛力逐漸見底,香港資本家精明如李嘉誠者,自然得以全身而退,但眼光短淺者,下場就只有領受萬惡地主標籤——好嘅損手爛腳,斷臂離場,壞嘅就只配成為收割對象,從此家道中落,身敗名裂。簡而言之,中共治下,任何發展都係唔會長久,唔會安全,因為劫匪嘅營生模式就係靜待平民耕耘有成,然後定期打劫,收為己用。
故此,身家乾淨嘅人,有所為有所不為嘅人,清楚知道損人利己之荒謬嘅人,最有能力對抗共產主義嘅侵略,而香港民族心存正氣,熱愛資本主義,正正就係天擇之適者。只要香港民族有力建立民族經濟,打斷中共收割程序,維持共同體健康運作,香港就會長命過中共,有望睇住中國解體,睇住東亞秩序重建。一直以黎,香港人因為擔心經濟變差,諸多顧忌,明明賺得一百都要分八十畀劫匪呢種不公比例都啞忍,於是任人擺佈,但而家既然雙方不惜攬炒,以反共反華反中國為前提,抗爭前景就即時有路可進,豁然明朗。
坊間有主張焦土者,一直提倡攬炒就係終點,但攬炒其實係擊敗中共嘅起點,係重新組織香港嘅契機,絕非末路。人要見到希望,想像得到美好將來,至會有為身邊人同下一代戰鬥至死嘅勇氣,焦土派自暴自棄,短期內確實可以點出情況之惡劣,但長遠計係絕對無濟於事。葛咸城內,小丑肆意妄為,摧毀秩序,輕而易舉,但大家需要留意嘅係,小丑追求攬炒,手段極具威力,但要佢領導破局之後嘅重建,佢係必然無法勝任。而更重要嘅係,香港人想要嘅唔係寸草不生嘅廢墟,而係災難過後重新建設嘅樂土,現代日本每次災難過後,國人秩序井然,如常生活,積極修復殘局,理應係香港民族應該學習嘅榜樣。只有具備頑強生存意志同埋生生不息民族想像嘅人,至可以喺亂世之中自助助人,免於淘汰——所謂臨時政府,理應係由經歷挑戰而大難不死嘅生還者創立,方有說服力,有錢有人脈,最為重要。
民族經濟嘅目的,在於確保香港人生財有道,補給充足,同時妨礙對家如同舊時一樣見縫插針,大抽油水。對內支持本土食肆企業同打擊中資連鎖餐廳財團係令人鼓舞嘅第一步,第二步應該係由中小企業挺身而出,改變大家焗住畀錢中國賺嘅消費習慣,而平民亦要停止交稅同畀錢政府,共同進退。第三步,亦係相當重要嘅一步,就係喺其他國家建立在地港人商圈,一方面賺錢援助本土,另一方面以工作簽證聘用自己人,保護民族精銳。加拿大溫哥華香港人社區,正係現成參考模式。只要有資金,在明嘅臨時政府就會有運作嘅基礎,而在暗嘅地下組織亦有可以配合嘅綱領,中共真正畏懼嘅,就係呢種互助互信之餘,更能互利互惠嘅真正共同體。同習近平閱兵講話入面講嘅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相比,呢種至可以稱之為共同體。
共同體確實係源於想像,但想像而成之物,並唔代表虛幻不實。民族想像,令香港人相信奮鬥有意義,付出有回報,而民族經濟,就正正令形而上嘅民族精神化為形而下嘅物資連線,虛實交織,落地生根。民族有愛,唔可以空口講,正如大人要為小朋友提供三餐溫飽至可以再講家庭想像,如果連基本需求都滿足唔到,抗爭之中有幾多人戰死沙場,香港後勁不繼,都係會輸。過去,香港人不問世事,搏命搵食,但辛辛苦苦搵埋搵埋,每年納稅就係等同上繳國庫,養緊中共,從今以後,錢要無所不用其極咁繼續搵,但處理方式就只有兩個選擇:一係盡量慳儉,全數儲起,唔好交稅,二係創立或幫襯本土企業,避免肥水外流。有錢至會有民族,有精英至會有價值,猶太人就係成功例子。明白呢個道理,就會知道自己民族自己供養,播種收割一條龍,至係未來十年抗戰嘅唯一方法。
臨時政府之創建,目前時機未到,但民族經濟一經啟動,水到渠成之日好快就到。次序錯亂,就等同誤發訊號,浪費彈藥,暴露香港能者寡而弱者眾之殘酷真相。我自細見盡香港人操作資本之駕輕就熟,投資理財之運籌帷幄,見錢開眼之深入骨髓,對香港廣大同胞嘅無限創意同賺錢能力極有信心,所以深信只要大家精進自身,分工合作,民族精神就必定會發揚光大,發達建國係指日可待。
建國從來都有路可循,而成功抑或失敗,完全視乎決心。幾年之前,大眾思維都未準備好,自然無法消化自由香港、帝國極限、脫華入歐、民族經濟呢啲概念,但亂世之中,大家要生存落去,就應該未雨綢繆,勤力研究。善用中國解體時機,製造籌碼,以利日後與東亞強權合作,係越早開始做,日後成果就越豐碩嘅投資,錯過咗,第時一定會悔不當初。勇於擺脫繁榮表象,及早跳船逃生,下定決心嘅呢一刻,就係重新定義香港嘅黃金時間,為時永遠未晚。
gnimmm.com/2019/10/06/self_sustain/
Photo credit: James O'Brien
參考最有利標精神議價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71230《經營者養成筆記》重點整理及讀後感part2◎文/陳泰源
閱讀進度→:第一章-變革的能力-經營者是創新者
《第一節-抱持高目標》
抱持別人認為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稍加努力就可達到的不叫高目標,而是「以常識無法想像的目標」。逼自己去面對「依靠延續現有作法所無法實現的目標」,不斷提高目標,(每次不能只提高一點點,例如:要將目標提高為3倍),這樣才能將自己從「延續現有做法」這個思維框架中解放出來。而每一次的革新當中,又會創造出新客戶,例如「這個商品我要賣出一千萬件」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自然而然就會想到許多革新。作者看了別人的書,裡面提到:「從終點開始吧!只要設定了終點,『為了獲得成功該做哪些事情?』將一目瞭然。」目標越高,為了達成目標所做的事情越具有革新性,引發革新,自然就能創造客戶。
【心得】
我設定的目標是:
1.我要成為我們公司「美商ERA不動產」平台裡,所有夥伴當中,業績第一名!
2.我要讓我明年的業績突破1000萬!
3.我要成為大直第一名的房仲!
4.我要成為「別人有在賣的,我也有;別人沒有賣的,我也有」,獨家物件最多的房仲!
過去的我做純銷售(買家),而且都被動接委託,考量房市下修、買方市場,許多屋主一般委賣我都婉拒,除非是專任約,腦子裡只想把買家顧好,導致我雖然業績是當時該店的第一名,但因為都很難獨泡(買賣雙方,只有1方是自己的),所以實質上的收益並不滿意,而且每次遇到掌握屋主能力差的、議價能力弱的接案人,合作起來就會相當痛苦。
因此,我要提升自己「獨泡」的能力,我要從虛擬網路世界走出來,我要開始主動去簽委託,我要成為大直委賣物件、貨源最多的房仲!
《第二節-質疑常識,不受常識束縛》
常識妨礙公司發展,要抱有懷疑態度,養成不受常識束縛、獨立思考的習慣。「理所當然」就是扼殺了自己的潛力,這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框架,而這些框架,並沒有考慮到顧客。給顧客帶來不便的事,行業裡、公司裡的人卻把它稱之為「常識」,作者舉例7-11的夏季關東煮、冬季冰淇淋大賣為例,就是質疑常識而成功例子。
不要過分關注競爭對手,而要全心全意地以顧客為中心展開經營。遵循慣例就等於沒有未來性,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才有未來。面對常識必須懷疑,例如「從顧客的角度來看,這樣做正確嗎?」、「從顧客的角度來看,非這樣不可嗎?」等等。當我們站在顧客立場上感到不便,或是產生了「要是有這種產品就好了」的想法時,當顧客問我們「有這樣的產品嗎?」我們就要反思,我們是否被常識綁住?如果我們僅以「對不起,我們店裡沒有這種商品」等草率應對的話,這個企業不可能有未來。不要被不安束縛手腳,要勇於嘗試,一旦拘泥於常識,常常會產生「那是不可能的」的心智,而使我們喪失了行動的勇氣,但作者要提醒讀者「連試都沒試,怎能妄下結論?」經營者應該帶著「危機感」進行經營,而不是在「不安」的情緒下進行經營。重要的是要勇於嘗試,萬一失敗了、不暢銷了怎麼辦?作者說,那就趕緊絞盡腦汁思考下一個對策,採取一個又一個的具體行動,你就不會有閒工夫感到不安了。
【心得】
對許多經營者而言,開房仲公司就是要選店面,而且最好是人潮洶湧的店面,這是「常識」,但現在景氣不好、成交量低迷,選擇店面開房仲公司的店頭,營運絕大多數都出現虧損,賺來的也給房東拿去,還要支付秘書薪水、公司水電等營運開銷,甚至獎金%數無法調高,導致招募不易。而加盟體制、高專店文化,絕大多數是單打獨鬥,同事間甚至有競爭關係,房市低迷也造成這個月有成交、下個月沒收入的窘境。
而美商ERA不動產,正是質疑「常識」的最佳範例之一,「勇」於放棄傳統老路,棄店面,改走樓面式經營,大幅降低營運成本,還可以回饋給業務員,於是,美商ERA不動產成為業界獎金%數最高的房仲品牌。同時,美商ERA不動產的創新「合夥人制度」,讓每一位加入的夥伴,自然地都會去想做招募、做組織,介紹進來的夥伴若成交,當初的介紹人也有利潤可分,自然而然在從事業務工作中,也會訓練自己的領導統御,而且當組織人多時,成交頻率會提高,被動收入效益就會出現,從事房仲將月月有收入!
《第三節-樹立高標準,不妥協不放棄,堅持追求》
在工作上要樹立高標準,經營者想要成功,一定要具備「品質意識」,那就是「商品品質」和「服務品質」以及「所有輸出端的品質」等都要樹立高標準,這才是經營。而品質的標準是以「是否真正有益於顧客」來界定的,並且不斷提高標準,每星期、每個月、每年,都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經營者想要實現高目標,在這一點上就絕不能妥協。顧客是很挑剔的,顧客把某樣東西拿到手體驗過後,就有了「自己的標準」,從此他們將以這一標準衡量別家的商品。而顧客也不會滿足於現狀的標準,又會去追求更高的標準,顧客的標準就是這樣一步步提高的。舉例:「這樣的東西100元買得到嗎?」標準明顯較高,但如果是「100元的東西,有這品質就很不錯了!」的標準來經營,必將失敗。
現在資訊發達與國境界限不再那麼明顯,可以說顧客比我們更了解各種資訊,因此,當今這個時代,如果不具備真正的高標準,就隨時可能被淘汰。因此,某種程度,奧客文化提升服務品質,這句話我是認同的。自己制定的標準沒有意義,「按自身的情況來看,我們做得不錯」這對於經營而言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我們必須以能夠真正令顧客滿意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工作,必須不斷追求全世界最高的品質,並將其作為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
舉例:
我們的店舖世界上最整潔的店舖嗎?
我們店鋪的購物完全是介紹上最舒適的嗎?
我們店鋪的服務是世界上最好的嗎?
我們的商品是世界上最具附加價值的商品嗎?
我們的工廠是否有能力生產全世界品質最佳的商品?
我們的管理系統是否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我們必須自己制定諸如此類的高標準,並毫不妥協、努力不懈地追求,才能讓其他公司望塵莫及。想要取勝,我們就必須抱著這種念頭。如果有人認為「自己做得很好」,那或許僅僅是因為他把標準訂得太低的緣故。因追求高標準而導致的失敗,不是問題,高標準本來就不易達成,縱使結果失敗也是值得的,面對失敗,努力調整不斷實踐,最終一定能獲得成功,所以,我們允許這類的失敗。高標準的實現,能夠為公司確立絕對優勢的地位,所謂絕對的優勢是指,某家公司制定的標準已經成為顧客心中的常識,對於沒達到這個標準的其他公司的產品,顧客根本無意購買。也就是說,任何公司能夠成功發起改變顧客常識和習慣的高價值革新,他就能獲得絕對優勢。我們應該不斷像這類革新發起挑戰。
【心得】
因為房仲業無法製造產品(房子),我們扮演的是媒合、仲介的角色,對於產品品質,只能視物件本身的情況去做補強(例如打掃、粉刷),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
說到服務,我一直努力去傾聽、同理心,了解客戶的需求,並給予好的、客戶覺得舒服的應答,我也致力於提升自身的專業度,例如我都會整理大直的在地新聞,以及每個月都會去整理大直最新實價登錄成交行情,並且分享給我的客戶。另外,只要是我的案子,我一定都會自己拍「主持人介紹屋況的影片」上傳網路,別家同業只能用照片搭配格局圖讓買家去想像立體空間,而我則是利用影片+主持人講解的方式,讓客戶可以一目瞭然。
雖然絕大多數的房仲沒有做我所做的這些服務,但我不可以因此覺得「我這樣已經很好了!」如果我這樣想,我就沒有未來,我的優勢也將逐漸流失。
我意識到我目前有兩大劣勢:
第一,我是純銷售(買家)型的經紀人,因此我都需要靠配案才能為客戶介紹物件,而自從我離開了前公司之後,美商ERA平台目前為止沒有第二位同事經營大直,我是目前唯一做大直的房仲,這是我的危機,我如果不趕快去開發把物件接進來,我都得看在地店頭的臉色,同時,我也必須在era體系哩,願意和我一起經營大直的夥伴,否則縱使我把案子接進來,也只有我一個賣,同事們都沒有買家可以幫忙賣。
第二,我是個中規中矩、閒談力不足的人,一直以來我都致力於提升專業度,原本的我認為,客戶找你是要買房子,不是找你喇D賽,客戶要的是業務員是否夠專業,但我直到最近才發現我錯了,為什麼有些專業度不足的人,成交頻率也很高?甚至高過講求專業的房仲?關鍵在客戶對房仲的好感與否,我總是致力於專業,反而導致我的客戶群受限,喜歡我的客戶,永遠就只有那一群人,無法擴大,我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多數消費者都能接受我這一型」的房仲。
有位房地界的前輩曾提點過我,他說:「泰源,從現在開始,當你跟每一位客戶互動時,你要有意識地去“植入客戶對你的好感”,因為多數人會把好感跟信任混淆,一旦有了好感,客戶就會卸下心防,就會產生信任。」聽完這句話之後,我恍然大悟!我現在必須要練的,除了開發能力之外,還有就是讓客戶對我產生好感的互動能力。
《第四節-不畏風險,勇於嘗試,敢於失敗》
追求安定的公司是不可能獲得穩定發展的,不斷追求高目標,就意味著要對從未經歷過的新事物發起挑戰。而人在挑戰新事物時,往往會感到不安,甚至產生「這樣做真的好嗎?萬一失敗了怎麼辦?」於是就會追求安定、穩定,而這樣的想法反而會導致經營失敗。因為,事物的本質是「從一開始就嚮往安定的公司,是不可能獲得穩定發展的。」因為顧客是很挑剔的,沒有顧客願意把錢花在一成不變的商品上。而社會發展變化快速,人們的需求也一直在變,而經營者若能將這些變化轉化成商機並巧妙經營,才不會被客戶拋棄。不懂經營的人,經常諷刺敢於大膽接受挑戰的公司「不正視現實」,其實追求安逸才更加「不正視現實」,「不想將公司置於危險境地」這種想法,反倒「更有可能將公司置於險境。」
風險總是伴隨著機會,這是經營鐵則,因為風險會讓人產生畏懼、覺得困難、由於認定不可能而一開始就放棄,被常識所束縛最終未能付諸行動。一般而言,不可能有什麼事情是「只有我們想得到」的,但是,能將自己的想法確實付諸實踐的人卻很少,因為多數人都希望規避風險,但這卻是經營者的機會。別人還沒有動手去做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掌控該項商機,並在市場上佔據絕對領先的優勢,因此,不冒險,也就不可能掌握這些優勢。但「不畏風險」,不等於「不對風險進行評估」,否則就會莽撞行事,必須考慮到風險,並對風險進行評估。要把「維持現狀所產生的風險」與「改變可能產生的風險」放在平台上一起衡量,才是風險評估;要把「眼前的利益」與「長遠的利益」的放在一起評估,又會出現不同景致。
一旦選擇冒險,就不能半途而廢,最不該犯的錯誤就是「冒著風險進行新的嘗試,捨棄了眼前的利益,結果新的嘗試卻半途而廢,無疾而終。」因此,一旦決定冒險,就必須全力以赴,勇往直前,直到創造成果,一旦做決定,就要做到底,這是很重要的經營之道,成功的公司都是一旦決定做某事便全力以赴做到底的公司。經歷多次失敗就等於經歷未曾經歷過的事,一開始做不好很正常,對經營者而言,不向挫折低頭,不因幾次失敗而氣餒,很重要。當腦海裡出現「果然很難、當初不做就好了」的念頭時,要認真找出失敗的原因,思考接下來的對策並付諸行動,不能半途而廢,不然將一無所有。經營者必須拿出:「拿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幹勁,不斷摸索嘗試」的精神,從失敗中獲得的經驗教訓運用到今後的工作中,以創造成果,才是為失敗負責的做法。如果能這麼做,那麼不管失敗多少次都沒有問題,因為我們一定能在失敗中獲得成長。
【心得】
說到開發,記得菜鳥時,只知道打591屋主自PO的物件,然後常常被掛電話,不然就是調謄本查詢戶籍地址,去拜訪屋主,再不然就是寫開發信,寄給屋主希望有所回應,後來鼓起勇氣去拜訪管理員,結果也碰壁,想了想,發現可以試著從晚班管理員拜訪開始,沒想到反而有效,夜深人靜,夜班管理員總是希望有人陪他們聊天,光是以上的這些方法,10個物件當中,就能開發到至少5件以上了。所以,開發並不難。以前,我是一個只會開發,不會銷售的業務員,常常有買家卻掌握不了,認識常常不曉得買家何時才會出現?只記得前輩們總是說「開發為業績之母」,就傻傻地猛開發,然後守株待兔,也等待同事們看看是否有買家出現?想不到辦法,也很被動。後來房市成交量漸漸低迷、萎縮、甚至出現下修後,我發現開發進來的物件,沒有買家也沒用,沒有帶看反而還被屋主追殺,壓力超大!重點是,當時公司同事們,有八成都是做開發,同質性實在太大!
因此,我勇於改變,從2014起,我從開發型業務徹底轉型為純銷售,於是,我開始努力跟買家互動,找出經營客戶的「眉角」,沒想到,漸漸地,我對於「把買家鎖專任」這個課題有了心得。後來我成了公司手中掌握買家名單最多的人,每當我成交,都一定會跟其中某一位同事搭配到一起成交,形成業績「雨露均霑」的現象,因此,我成了異類,不做開發也能成為該店業績第一名。但自從換了美商ERA後,我發現做純銷售,都要跟友店合作,屋主都掌握在別人手中,重點是,遇到不會議價的同業,而你的買家卻非常有誠意要買,真的非常痛苦!於是,2017年底,我又意識到這個危機,我開始又要努力開發了!
不畏風險,不等於不用對風險進行評估,房仲這份工作是屬於微型創業,失敗所耗費的成本很低,所以我根本毫不畏懼,重點是現在我也有屬於自己的組織與團隊,我並非單打獨鬥。而我在大直精耕7年多的資源,我在網路行銷工具上的用心經營,加上媒體知名度的累積,以及我本身就有龐大的買家名單做後盾,我覺得我要「稱霸大直」並不難,重點是「我想不想要?」因此,我更進一步將目標設定:我2018年的業績要突破千萬,同時我也要成為美商ERA平台裡,總業績的第一名!
《第五節-嚴格要求/詢問本質問題》
如果不提出問題,工作就變成機械操作,就會流於重複。因為大多數的員工並不具備─「創造客戶的意識」,因此就不會去思考如何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就連參考數值、資料時,也不會進一步去思考,數據背後的消費者的心理。因此,經營者必須經常就創造客戶這方面與員工進行交流:你認為客戶的想法是什麼?那麼......你認為下一步該怎麼做?如果員工的回答過於簡單,要再繼續追問:真的是這樣嗎?為何這樣想呢?透過這樣的方式,要求員工進一步思考。記住:思考能力的弱化,會妨礙創造顧客的能力。開拓員工的事業,擴大員工的可能性,「我們的商品就應該是這樣的、購買這種商品的一定是這類的顧客、這項作業就應該這麼做。」這時需要提出尖銳的問題,幫助員工開拓視野。
不做善解人意的上司,由於不想被員工討厭,而扮演善解人意的上司,但是這樣的上司卻不可能帶領員工展開革新,也培養不了部下,因為員工只會按照自己的標準,根據自己方便與否去工作。善解人意的上司,其實也剝奪了部下的成長機會。如果你真想對部下嚴格要求並希望她完成某項工作的話,一定不要忘記對她說:「你一定可以做好!」想讓員工幹好工作,就必須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為了讓員工充滿幹勁,作為一名上司必須不斷鼓勵。另外,上司必須要有這樣的思考準備:工作雖然交由部下去做,但是最終承擔全部責任的仍是上司。有些上司只會提出要求,認為提出要求後就完成任務了,剩下的責任都應由部下承擔,這種上司最令人討厭。在與部下相處時,上司必須具備這種胸懷:責任全在上司,功勞全歸部下。只有當上司能夠讓部下感覺到「他是真正為我著想才這麼說的」才能與部下建立起信賴關係。
【心得】
如同書中說的:思考能力的弱化,會妨礙創造顧客的能力。像我主持「飛鷹計畫」時,我一再要求學員們,去作業、去開發→然後發現問題→試著解決、去問學長姐或者請教專業→再來會議上分享→我做最後補充。但是學員們多半是只停留在遇到問題,於會議上等著我給答案。像這種有時連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或者不試著去解決問題、不試著主動去尋找答案,而是被動的等我給答案,這樣的被動就如同書中所說「不具備有意識地創造客戶」。
關於這一點,我一直有個矛盾:做個嚴格的上司,是否只能存在於有領薪水的公司?像房仲這種業務型的工作,完全零底薪,通常受不了被罵,只能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於是,某位房地產前輩又提醒了我,他告訴我,哪怕最後只剩下一名學員,也要嚴格,做不好就該嚴厲指正,因為,只要出自於真心希望學員們好,學員們一定可以感受得出來,同時,作為一位領導者,應該要給學員們「希望」,當你說出「只要你照著我的方式做,我一定讓你有業績,我一定讓你賺到錢!」這時,縱使他們被罵、被罰,也都會乖乖聽話,因為他們抱持著希望,也知道照著領導者所教的步驟去做,就能賺到錢。
《第六章-自問自答》
不要認為自己做得很好,要針對過去所做的事情、市場以及將來想做的事情向自己提問,問自己:「真是這樣嗎?我真的做得很好嗎?」自問自答,能讓自己發現許多問題,比如說發現自己原地踏步,或者只是看到事情的其中一面,沒把時間做更有效的利用。若覺得自己做得很好這樣的心理來看待事物,是不會發現任何問題的。對經營者而言,最忌諱的就是抱有「自己做得很好」的心理。社會上有很多人,表面上看起來謙虛,內心卻總是認為自己做得很好,社會上普遍存在這種人。「能做到80分已經不容易,更何況我做到90分?我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如果有這種想法的人,經營很快就會走下坡。經營者必須時刻帶著危機感來經營,經營者需要危機感,而不是不安的情緒。一切順利地經營,公司轉瞬就會瀕臨破產。
我們必須時刻帶著危機感來經營,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行走在懸崖的邊緣上,稍有不慎就會一頭跌入深淵,這樣的經營才是「正常的經營」。所謂的「抱持危機感」是指在客觀評價自己的狀態和成績的同時,持續不懈地努力,永不自滿。時常問自己:我是不是錯了?當前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是不是輸了?照此下去,我是否很難在將來完成自我實現?雖然現在情況不錯,但如果我們不思進取,公司是否會面臨破產?有了危機感,為了不讓危機變成現實,你就會迫使自己發現具體問題,並採取行動來解決。
自問自答的訣竅就是:站在顧客的立場,以最挑剔的眼光來審視自己。這是獲得成功所不可或缺的條件。經營者必須以超出自己想像的嚴格標準來要求自己,並且成為習慣。只有進行自問自答的人,才能產生好的創意。作者舉例愛迪生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只有歷盡艱辛於思考的人,靈感才會造訪她,最終產生出創意。
【心得】
抱持著危機感來不斷精進自己,透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強化思考能力,努力不懈、不自滿,才是「正常的經營」。
我現在有3大危機:
一是,公司裡,我是一位做純銷售的(只做買家)的房仲,這樣一來,案源全部都被別人手上,都要跨店合作,掌握度非常低!
二是,我單打獨鬥,沒有團隊,縱使我轉型為開發型業務,我也沒有同事可以幫我賣,買家來源一樣只能靠自己。
三是,我中規中矩,致力於專業形象,卻不懂幽默、讚美,時常詞窮、閒談力不足,導致某些客戶群覺得我有「距離感」,頂多欣賞我,卻未必對我有好感,未必信任我。
因此,我既然選擇換到美商ERA這個平台,我必須加強「開發、組織、閒談力」這三塊,既然我想做大、我想稱霸大直!絕對不能單打獨鬥,我必須無私地將我的資源灌給願意與我一起在大直作戰的夥伴們!
《第七節-天外有天,不斷學習》
要如飢似渴地學習,市場不斷變化,變革永無止境,堅持不懈地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光思考還不夠,要知道我們做的事情一定還有別的公司在做,我們應該與那些人交談或者讀他們寫的書,並實際去看、去體驗,弄清楚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作的。如果你有問題,卻不敢問,代表你對危機感和成長的渴望還不夠強烈。如果你跟對方說:「我們是這麼想、這麼作的,貴公司是怎麼作的呢?我們可以互相交換資訊嗎?」對方一定會願意與我們探討的。
能夠學以致用,學習才是有意義的,看書時不能只是「原來還有這種想法啊!不錯喔!」然後就沒了,應該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與書對話的方式進行閱讀,例如:「這裡所寫的內容,如果是我會怎麼考慮?我們公司符合哪種情況呢?在我們公司可以怎麼去做呢?」提高獲取資訊的品質,資訊是由人帶來的,要學會如何與真正傑出的人才交換資訊。真正優秀的人並不多,但也唯有這樣的人掌握最頂端的資訊。我們必須在平時就不斷給自己充電,提高自身能力,只有這樣,當我們面對這類人才時,才會有能力與他們進行對話。為了能夠向對方提供足夠的資訊,讓對方詢問時也能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我們必須平時多學習、多累積。你必須先成為一個讓對方認可、被對方看中的人,你才能打開和傑出經營者交往的局面,交流時會獲益匪淺,形成良性循環。
【心得】
說到如飢似渴地學習,過去的我以為,房市下修,轉型為純銷售做買家的房仲,才是致勝關鍵,因此我完全逆向操作,試圖挑戰、質疑「開發為業績之母」這句話。雖然事後確實證明了我在當時的公司得到了第一名,但,人外有人,最近我接觸到了一名「高手們公認的高手」,他無私地教導我,導正我一些觀念,我才知道,原來這位高手是這麼做的!?原來還有這種想法與做法!?
這時我才又頓悟,如果我要超越過去的自己,而且是明顯的超越,我必須再度轉型回來做開發,而且要開始鍛鍊「議價」能力與「在不知不覺中,在客戶腦中植入他對我的好感」的互動能力。
以上,未完待續……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12/171230part2.html
參考最有利標精神議價 在 採購評選常見缺失諮詢站01.善用「採購評選」四種作業方式。 的推薦與評價
依據政府採購法辦理採購業務時,可善用「採購評選」四種作業方式,分別為:適用最有利標決標、準用最有利標、取 最有利標精神 擇最符合需要者、評分及格 ... ... <看更多>
參考最有利標精神議價 在 採購小講堂5 底價訂定合規範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四、採用複數決標之方式:機關得於招標文件中公告保留之採購項目或數量選擇之組合權利,但應合於最低價格或 最有利標 之競標 精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