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丘吉爾 .他們的時代》書摘筆記
* 1928年,一戰期間,毛姆將其於日內瓦從事諜戰工作的傳奇經歷,寫下的原型小說集《英國特工阿申登》問世。
這部作品得到極高評價。雷蒙德·錢德勒曾盛讚它「最偉大的間諜小說」。
後來被英國軍情五處作為教材的《英國特工阿申登》,出版過程其實並不順利,從毛姆寫作完成至出版問世,至少花了十年時間。
該書出版最有趣的插曲是原稿差點被丘吉爾以違反《政府機密法案》為理由銷毀。
丘吉爾後來成為毛姆活躍社交圈的好友:他閲讀此書草稿完畢,身為自己一直渴望成為小說家而一生不可得的戰地前記者,當時丘吉爾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文學本事實在不如才氣縱橫的毛姆,看完最後一頁,他說:偉大的作品,勝過狗屁的機密,放行批准了這本書籍。
那個時候的丘吉爾還算年輕,才44歲,尚未登上首相之位,也還沒有嚐到政治的炎涼。
據說丘吉爾初見毛姆,他依舊還是一貫作風自信滿懷,滔滔不絕,但毛姆卻覺得他滿嘴廢話,插嘴了一句,讓丘吉爾驚愕:毛姆的詼諧之語,當場藏匿很大的殺傷力。
但丘吉爾不想和這位他打從心底佩服的文學家鬧翻,於是在眾人哄堂大笑後,他小聲告訴毛姆:咱們倆約定,以後誰也別笑誰,行嗎?
這是丘吉爾的智慧。
而毛姆也佩服他的寬容沈穏,答應了。從此一輩子成為好友。
《英國特工阿申登》過了丘吉爾這道關卡後最終出版,兩個英國男人的友誼持續大半生。
樂於社交的毛姆在50年代以後,比較少邀請朋友至家中聚會,但他始終歡迎丘吉爾前來別墅小住,共進午餐。
《毛姆傳》的作者描述倆人交往:早在丘吉爾還是一位年輕的政府官員的時候,毛姆和他已建立了好友誼
在一艘遠洋郵輪上,毛姆和喜劇之王卓別林也一見如故,成為摯友,他們倆甚至曾一起夜遊紐約的貧民窟。
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也是毛姆的劇作戲迷,「二戰」期間毛姆暫居美國時,羅斯福夫人曾經親自去他的別墅拜訪小住,在白宮為他舉辦晚宴。
晚年,毛姆總是忍不住說自己比老朋友硬朗多了。開玩笑丘吉爾面色粉紅,白頭髮卻軟趴趴的,看起來活像「可憐的老頭塑料娃娃」,而且太胖走路困難,別人說話聽不太清。
他常常自嘲:
「你要是覺得我老—老—老了,」毛姆洋洋得意地說,「那你去看看溫—溫—溫斯頓。」
* 毛姆的朋友不僅遍佈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國家,還包括中國。
他曾遠赴中國,和民國時期國學大師反白話文運動的辜鴻銘有過一回短暫會面。倆人談到了哲學、社會現狀等。清末民初,辜鴻銘當然會相當不平,但他是不從權勢的。他以傲慢的語氣表達「英國人思想不行」和「白種人憑什麼高人一等」:毛姆反而喜歡他,認為這位文學家相當有個性,帶著好奇的眼光猜測他。
「我不禁想他多少是一個悲哀的人物。他覺得自己有治理國家的才能,但沒有帝王賦予他治理國家的重任。他想像的帝國已經亡了,他滿腹經綸,渴望傳授給莘莘學子,這是他精神上所追求的,但只有少數生活不幸、貧寒和資質愚鈍的外鄉人去聽他講學。」 (《在中國屏風上》)
辜鴻銘的滔滔不絕,讓幾次想要告辭的毛姆找不到告別的時機,終於當他起身離開時,辜鴻銘說:「你來看望中國最後一個真正的大文學家,我要送你一點東西作為紀念。」
毛姆提出想要一幅中國書法,辜鴻銘當場揮毫寫下毛姆難以理解的漢字。
「你寫了什麼?」毛姆問道。
他注意到辜鴻銘的眼神閃過一絲「傲意」。
「詩。」辜鴻銘說,「在中國仍是一個未開化的國家時,所有的讀書人至少都會寫幾行風雅的詩句。」
他慷慨大方送了字畫,卻拒絕向毛姆解釋詩的內容。
回國後,毛姆找到懂漢學朋友翻譯了一下:
你不愛我時:你的聲音甜蜜;
你笑意盈盈;素手纖纖。
然而你愛我了:你的聲音淒楚;
你眼淚汪汪;玉手令人痛惜。
悲哀啊悲哀,莫非愛情使你不再可愛。
毛姆當然大為震撼。
*喜歡毛姆作品的朋友們大概知道,毛姆寫過很多避世隱居的主人公,他們追求一種純粹的、理想的精神生活,比如《刀鋒》中的拉里·達雷爾,《月亮與六便士》的斯特里克蘭德,《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中的巴納德,都是這樣的避世類型。儘管這些「拋棄世界的人」令毛姆著迷,但他本人的生活卻跟那些主人翁相去甚遠。
毛姆本人是一個複雜的矛盾體,一方面,他嚴格守護著寫作者的私人空間,以寫作創造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但與此同時,他也過著一種豐富多彩、精明世故的世俗生活,正因為此,他的一生這樣傳奇。
他一生算明哲保身,但在世界大戰期間,卻以知名作家的身份作掩護,赴險從事諜報工作。在那個同性戀是非法行為帶來牢獄之災的年代,毛姆是個同性戀者,他有多段秘密戀情。
中年以後他名氣越來越大,同志的身份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了,於是他在地中海邊的里維埃拉買下一座大宅子「瑪萊斯克別墅」,開始長居法國,這所別墅又成為顯赫一時的迎賓之地,高朋滿座,在當時和後世都成為傳奇。
毛姆本人也是一個偉大的冒險旅行者,當時世界上凡是可以旅行到達的地方,他幾乎都拜訪了。整個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國當時被叫做「毛姆王國」,因為除了毛姆,其他作家很少有能力去那些地方。
他去了中國,還說北京是世界上最適合度過餘生的地方,並寫下了以中國為背景的作品,比如《面紗》和《在中國屏風上》。
《瑪萊斯科別墅》在毛姆傳作者黑斯廷斯筆下,詳細描述了這所奢華別墅的種種細節:別墅配備了十三名服務人員,常年有賓客留宿(包括丘吉爾、H. G. 威爾斯、伊夫林·沃等人),毛姆一絲不苟,親自統籌家務,維持別墅的舒適與高效,保證客人的一切要求都得到了滿足。
他是最好的東道主,「為了達到最高的標準,願意付出努力和錢財」,而且「以表面看不到、幕後卻緊鑼密鼓的安排營造出輕鬆隨意的印象」。在賓客們後來的記憶中,瑪萊斯科別墅是毛姆在里維埃拉打造的一座伊甸園,有菜餚精美的酒會、賭局、派對和海上野餐。
但傳記作者黑斯廷斯特別點出儘管毛姆是最好客的東道主,但他自己的生活「嚴格保持著一成不變的日常安排,任何事都不能打擾」,客人們也許通宵狂歡,但毛姆為了確保次日上午的正常工作,總是在十一點前就寢。
黑斯廷斯說:「在某種意義上,瑪萊斯科別墅集合了毛姆本性中的兩面,一面是奢華、溫暖和感官享受,另一面是藝術家的樸素和嚴格的自制。」
今天的讀者常常會忘了毛姆其實是19世紀的「七零年代後」,跟我們隔著整整一百多年。
一個原因大概是他的很多小說今天讀來還是很現代。
毛姆經歷的世紀充滿了災難和變數,但他始終保持著一個冷靜的人性觀察者和記錄者的姿態,即便在大戰期間為國效力、從事諜報工作也不例外。
如果跟著毛姆傳作者黑斯廷斯重走毛姆的世紀人生,看他身邊風起雲湧的時代和人物,可能會意識到跟毛姆同一代的大多數寫作者今天都已經遠去,甚至毛姆自己那些最賣座的劇本,現在也已經被遺忘了。
但那些飽含世俗智慧、犀利揭露人性的小說,把他送到了更遠的地方。
直到今天,他還像是一個「坐在我們中間的人」。
如果讓今天的普通讀者安排一張文學圓桌,說不定毛姆依然和丘吉爾坐在一起,談天說地。
黑斯廷斯在毛姆傳的最後有一段話:很感人。
薩默塞特·毛姆去世後,他的名譽遭受了著名作家們難免要經歷的下滑期,特別是他在漫長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中,都沒有離開公眾的視線,也沒有脫離時代的脈搏。
六十年代是迅速變化的時代,很少有人再想去讀那些講述舊秩序、大英帝國、深居叢林的殖民地官員、太太們在壓抑的愛德華七世時代鈎心鬥角的故事了。
毛姆對此不會感到驚訝。「一名作家剛去世的時候會有微瀾泛起,之後便是多年的無人問津,」
他在1946年寫道,「如果他的作品中包含某些具有長久價值的東西,那麼人們會重新對他產生興趣的。但是,沈寂期或許要持續二三十年。」
他不是沒有先見之明,因為過去二十年間,這位奇人作家的作品,又迎來了顯著的復興。
從幼年起,毛姆就學會了隱藏自己充斥著痛苦的私生活,但他在寫作中找到了幸福與釋懷。他將創作的過程描述為「最令人著迷的人類活動」,創作是作家找到慰藉的所在,一個「可以在不洩露隱私的情況下訴說秘密」的地方。
他對藝術的熱愛與苦心孤詣,使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最多產的作家之一。
一代代人會為他傾倒,他已經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毛姆,一個偉大的講故事的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羅馬神話中的『愛神』。 將卡蓮‧奧爾黛西亞這名少女作為依附對象的擬似從者,將埃莫神的權能,與卡蓮本人的 個性有著最佳契合度的結果,達成了奇蹟般完全融合而以神靈卡蓮醬所重生的全新姿態。 (本人所述) 在人理燒卻之時,被視為人理方從者而被選為祭品的少女。 雖然有著特異的言行舉止,不過其本質則是『對於...
友誼集運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開情緒的潘朵拉寶盒 #挑對時機做自己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
在很久的黃金時代,每個人都心地善良,過著幸福的生活。當時世界一片富裕,人與人之間沒有鬥爭,而且人們也不會生病,不需勞苦工作。
.
普羅米修斯和艾庇米修斯兩兄弟,就是生長在這般美好的時代。普羅米修斯在為人類盜取「火種」後就與弟弟隱居,以免遭到眾神報復。
.
潘朵拉(Pandora)是天神宙斯命令眾神一同創造的第一個完美形象的人類女人,古希臘語Pandora意思是具有一切天賦的女人。宙斯想方設法讓艾庇米修斯娶了潘朵拉,還讓眾神魄贈許多禮物,引發人類最根本的好奇心,他要讓潘朵拉自己打開這個寶盒。
.
當潘朵拉把所有禮物都開過後,日子還是覺得無趣,終於有一天,她趁艾庇米修斯出門時,偷偷地往庭園深處的小屋走去。小屋裡面藏著一個最精美、最神秘的寶盒,她無視丈夫告誠,偷偷打開寶盒,往裡面窺看。
.
沒想到才一掀開,就像觸碰到蜂巢一樣,一大群長著小翅膀的生物傾巢而出,那些名為勞苦、瘟疫、憂傷、災禍、邪惡之物改變了人類世界,當時潘朵拉害怕極了,趕緊蓋回寶盒,但一切已經太遲,寶盒內只剩下「希望」。
.
#成年的我們 #就像想打開寶盒的潘朵拉
.
潘朵拉打開寶盒的故事,隱喻人們缺乏深思熟慮,過於好奇或衝動就去做,一個錯誤就會接連惹出許多大錯,後果無法收拾。我們如何對待自身的負面情緒,也像面對潘朵拉寶盒,平常鎖得緊緊的不去觸碰,以免一個不小心放出了什麼妖魔鬼怪。這是我們長久以來所接受的社會教導。
.
情緒系統是一個整體,若我們只放正向情緒而鎖住負面感受,就好像被剖成一半一樣,將會常常感覺自己不完整,快樂也不是真的快樂。兒童的期情緒系統尚未成熟,因此還能傻傻地聽從大人規訓,盡量當個乖孩子,然而成年以後,情感需求萌生,促使我們尋求情緒面的滿足,最終在某些關鍵點打開了內在的潘朵拉盒。
.
「性的啟蒙」便是最明顯的例子,我們開始取悦自己;攻擊性也激增,使我們開始懂得保護自己,充滿怒氣地向對方說不。這不是性格不變,而是我們長久壓抑的情緒一口氣釋放的結果。體會興奮快樂、保護自己的怒氣、痛哭發洩的悲傷、尋求依賴的感覺和體驗成就高峰:寶盒剛釋放的那一刻,可能會有崩潰感、會大哭一場、會感覺無法相信,但隨後情感系統被重啟,我們將不再「無感」而能對相關的經驗有感而發。
.
潘朵拉盒不只一個,如以前不會去注意小朋友受傷的新聞,在當了父母後,類似的新聞便會引起你的注意,也會引發你憐憫的同理情緒,進而想做些什麼。
.
#無論遭遇多少不幸 #都要保持希望
.
寶盒裡並非全是壞的東西,還沒出去的那個精靈便是「希望」。
.
在潘朵拉驚嚇、哭泣時,「希望」說服潘朵拉放祂出去。祂說雖然不能阻止已發生的事,但仍可以影響整個局勢。「希望」一獲自由後,便飛往全世界,當不祥之事降臨在人類身上時,祂總是會找出安慰他們的方法,用自己薄薄的翅膀替人們疼痛的頭搧風、在他們的耳邊給予盼望、讓蒼白的臉頰恢復紅潤。
.
這個故事的完整寓意是:雖然人類不顧警告打開寶盒,讓不幸現身,但「希望」同時也存在,世界上也還有幸福、友誼、愛情等美好事物。
.
情緒系統的復甦,並非正邪對立的可怕狀態,而是內在世界恢復的真實感知,我們要做的,便是不壓抑,並理解情緒訊息要說的究竟是什麼。
.
#情緒的潘朵拉盒打開後 #我們產生的變化
.
應對情緒無知、擔心失控,不確定怎麼做才對的我們選擇了壓抑,以為看不見就不存在。因此,一旦壓抑的能量釋放,起初就會是爆炸性的,接著它會慢慢恢復平靜,並發揮起原本的功能。
.
◼️一、你會先感受到負面情緒
.
一個系統的重啟,會先從被壓抑最多的部分開始釋放,如同從寶盒裡先出來的東西都是不好的。所以,痛苦、不安、傷心等情緒會先復甦,如同麻藥退了以後會感到痛一樣。這是種補償機制,我們不必太恐懼,接下來所有的感覺,都能被我們清楚感受到了。
.
◼️二、你能感受到「真實」
.
「真實」是好壞並存的,每個人、每件事都同時有著好壞兩面,如此才稱得上是完整。情緒復甦後也會這樣,任何事都會出現對立的兩種情緒,那才是複雜而真實的,讓整個世界呈現立體的、有趣的樣貌,同時也讓我們放下只有單一標準、非黑即白的二元視野。
.
人際關係也是,當你能更認識、接納自己內心的多樣情緒,就能進一步同理、理解他人的感受,也能判斷對方是真關心或只是客套話。你將能分辨真心或假意,是戴著面具的笑容還是真心的笑容。
.
◼️三、你能使用情緒作為引導
.
真實情緒代表你的信念價值為何,有價值才有判斷標準,也才能引導你做決定與選擇行為。你喜歡什麼,那件事或物品就具有價值;若你無感,那件事也就與你無關。
.
當你為了因天災而受苦的人們難過,表示你的價值觀裡存在著「人不應該受苦」,而那份情感與價值將引導你做一些決定,例如:你會更注意安全、珍惜身邊的人,或者付諸行動,參與捐款、志工或其他可以幫上的忙的事。人際關係也是,你將不再在乎所有人對你的觀感,而只在乎你認為的重要他人。
.
#與情緒好好相處的三項小練習
.
壓抑情緒的潘朵拉盒,部分源自社會的教導,部分則源自人們對情緒知能的不足,但這沒有辦法,因為沒人教導我們。就像性教育一樣,大多人都只能問朋友、上網查、隨便猜,學習之路跌跌撞撞。我們的情緒感受器雖然開啟,但並不是「打開」就能解決一切,之後還需與認知能力合作,練習情緒的辨識、調節與表達,才能真正地與之共處,學會「體驗情緒,並轉成自己的經驗」,讓情緒不再是衝動行事,而是經由意識做出的委婉表達。請你接納自己,並等候一些時間,慢慢學習與享受吧。
.
至於情緒知能與教育要怎麼學習,可以上網搜尋關鍵字「情緒知能」,有許多專家正在推相關教育,坊間也有許多以情緒為題的書籍供自學。下面我先提供三種簡易覺察,幫助腦袋提早適應「情」與「知」的結合:
.
◼️一、寫情緒日記
.
這可以用來整理情緒訊息,請你記錄每天印象最深刻的「情緒種類」、「引發情緒的因果」與「對此的評價」以用分欄方式填寫。例如:「今天我覺得很:(情緒詞),因為:(事件因果),我想之後:(有所感與應用)」。
.
◼️二、完成情緒句子
.
以情緒詞彙為題,完成情緒句子,內容要以個人回憶來寫,如過去曾有的喜、怒、哀、苦等各類情緒經驗。例如:「我最感覺失落的一件事。」
.
◼️三、專注身體感,覺察情緒
.
情緒壓抑的能量會儲存在身體裡,壓力會導致肩頸僵硬、腸胃消化不良、睡眠品質欠佳,也會讓我們焦躁、易怒、注意力無法集中。試著從身體反應去覺察情緒的存在,找出壓力源,也試著以放鬆身體釋放情緒、宣洩能量,例如:腹式呼吸、精油按摩、規律運動等。身心是一體的,情緒紓解不能只靠轉念。
.
--
.
本文摘自《挑對時機做自己,冷眼不冷心的處世智慧》,作者林仁廷為諮商心理師,專長為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本書由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出版。
父母的要求、親戚的比較、迎合別人認同、社會標準的緊箍咒,你無時不活在別人寫好的「人設腳本」,這些活生生的人際困境,令你沮喪與迷惘:「怎麼辦?該順從別人,還是勇敢做自己?」本書使用三個步驟,教你一步步找到方法:
.
★第一步:認識自己,與情緒平和共處
★第二步:與人連結,找出溝通失敗的障礙
★第三步:社會生活不盲從,懂挑對時機做自己
.
👉 閱讀本書:https://reurl.cc/kZWXd3
.
【延伸閱讀】情緒小書展
.
★練習不壓抑 https://tinyurl.com/in-and-out
★練習不快樂 https://tinyurl.com/frompaintojoy
★當身體說不的時候 https://reurl.cc/VEoLXY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https://reurl.cc/xG870V
友誼集運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矛盾,但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懂你的意思。
-
對一個人有好感,但是基於各種考量,你不認為彼此適合穩定交往。繼續保持聯繫你擔心對方可能誤會,但若是刻意迴避,連朋友都當不成也太沒道理,畢竟在其他方面,你們是那麼有默契也聊得來。
-
儘管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但在社會文化的包覆之下,也許我們多半會抱持一種相對流行的價值觀。我們會選擇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甚至以交往為前提的認識對象與約會。
-
否則就認為自己在浪費時間,女人認為自己的生理條件沒辦法等,男人則是天真的認為自己這麼做只是在照顧別人的老婆。
-
在這樣的價值觀裡,享用美食的約會、小酌暢談的美好意象、親密的友誼,成了手段,目的是親密關係,而親密關係也可能成了達成婚姻目的的手段。
-
這像是都會愛情的遊戲規則,我們未經檢視就照著走,不為什麼,因為大家都這麼做。不這麼做就是「渣」、「搞曖昧」、「不懂愛」。
-
人類情感之所以被過度簡化,是因為人們容易把「穩定社會秩序的需求」看成是「自己的需求」,把「對愛戀對象專一的外顯形象」看得比「真誠相待」重要。
-
沒有對錯,畢竟上述是一條社會為個人所鋪陳的,阻力最小的路。只要照著走,就不容易樹敵,除了隱隱約約的自我厭惡之外,沒其他缺點。
-
我個人是拋棄了這種思考方式。
-
一次約會,就是僅僅一次約會的體驗,它本身就是目的。儘管我面對的是一位只對我有些許好感,且彼此都知道不會再有進展的對象,我也不要求更多。光是這次約會帶來的滿足感,就夠好了。
-
我說「夠好」了,是認為這樣就已經夠好了,不一定要「更好」才好。對於更好、更完美的欲求,反倒會削弱我對於這次約會的滿足感。
-
完美是美好的敵人,美好也是夠好的敵人。
-
有人也許會說,當你真正愛上對方的時候,是無法自拔的,你就是會無止境的希望自己在心靈和肉體上靠近對方。
-
欲望絕對值得追尋,儘管我們都知道它是永無止境的,但也就因為它是永無止境的,所以它更值得被知性的力量節制,縮限在可以帶來愉悅和感激,卻不招致太多痛苦的程度。
-
這種知性的力量不是某種幸運兒才有的天生性格,是一門本事,如同所有追尋幸福快樂的本事一樣,是需要練習的,所以我們會說「練習快樂」、「練習愛」。
-
仔細想想自己一段毫無節制的燃燒烈愛,或是身邊擁有這樣特質的朋友。容易無法自拔的人,儘管他順利進入親密關係、進入婚姻,他一樣容易無法自拔的欲求更多。
-
追根究底,讓一個無法自拔的人無法自拔的,不是那令人無法自拔的對象,而是自己「無法自拔的需要對方的欲望」。
-
回到你的提問,情況則是相反過來,對方就是一位「我單純有好感」的朋友。也許和他相處很自在,也許他五官的擺放位置恰好符合你神秘的審美體驗,只要他出現在你面前就能讓你心曠神怡。
-
至於其他延伸的想法就先擱置在一旁,現在你只要單純的關照這份友誼,關照彼此僅僅一次的閒聊或交換了秘密、小酌或分享了脆弱、散步或坐在台階前沉默的抽菸。關照此時此刻的感受,不帶任何評價。
-
意識到這位朋友是怎麼和你的人生有了交集,也許是因為一件糗事、或是平淡的相遇,這些相連彼此心靈的共同回憶給了你一些情緒、感受,無論它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關照它,一樣不評價。
-
覺知的本事,它有潛力帶你去看見只屬於你們之間的、「每一次的唯一一次」的友誼,它真正的樣子。它不再是「有好感,但又沒那麼喜歡」,同時,「該怎麼辦」的苦惱也消融了。
-
對了,題外話,有一次我和黃豪平說:
「我發現,最近我時常把約會的對象想像成已經交往很久的對象。我發現相處的模式毫無違和,因為兩人在一起久了,就是會日常的用餐、喝咖啡、散步、閒聊,像是直接跳過熱戀,到了和諧自在的生活階段,並且省略了紛爭和磨合,很棒欸!」
-
他嚴肅的回了我:
「是噢,嗯嗯,了解。你最近還好嗎?」
友誼集運評價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羅馬神話中的『愛神』。
將卡蓮‧奧爾黛西亞這名少女作為依附對象的擬似從者,將埃莫神的權能,與卡蓮本人的
個性有著最佳契合度的結果,達成了奇蹟般完全融合而以神靈卡蓮醬所重生的全新姿態。
(本人所述)
在人理燒卻之時,被視為人理方從者而被選為祭品的少女。
雖然有著特異的言行舉止,不過其本質則是『對於世界的獻身』這麼回事。
身高/體重:156cm‧40kg
出處:希臘神話,羅馬神話,Fate/hollow ataraxia
地區:地中海,歐洲
屬性:秩序‧善
性別:女性
「雖然不論外貌變得如何,我都是名侍奉天主的修女,不過此刻也會完成埃莫神的工作。
您問我這不會變成改信其他宗教,這麼一回事嗎?
還請放心。
因為天主的愛正是無限的啊♡」
卡蓮這名少女的性格,若要極端一點評價的話便是
『不受情理束縛的,冷酷的,悲觀負面的』
雖然本質是名少女,卻絕不會說出好聽的話。
有如聖女一般的惡魔。
又或者是,有如惡魔一般的聖女。
辛辣,看透本質,毒舌,妓女,無情。
在此基礎之上,具備著『純潔少女』之信念的聖女。
自己的一生是要奉獻給天主的,是用於侍奉天主,以及天主所愛的人們,抱持著這樣強烈
的信念與信仰。
據說當這樣的少女接下了埃莫神的任務之時,奔馳在她體內的並非是對於
『不存在於教義中的神』的反抗心,而是有如落雷一般的使命感。
雖然宗旨有所不同,不過作為『愛的傳教士』的工作是十分美好的。
拚上一切身心來完成這份工作,不就是一種對於天主之愛的回應嗎───當然會對單方面
的矯正他人命運這種事情感到興奮了啊!
───如此熊熊燃燒著的卡蓮,將自己的名稱重新改為卡蓮‧C‧奧爾黛西亞,打算要將
迦勒底的情人節給導正成良善之物。
在希臘神話中的愛神厄洛斯,以及羅馬神話的愛神埃莫成為了她的靈核。
作出天使樣貌之時會自稱為埃莫,處於平時狀態的第二靈基則不會自稱埃莫,完全的否定
著厄洛斯(指責著祂),在此基礎之上,扮演著可說是兩位神靈象徵的愛之天使邱比特。
要說到這一點的話,也是因為卡蓮本人的強烈信仰心而將『愛』給定義成了『無償之愛』
的緣故,先不提埃莫的部分,至少是否定著厄洛斯(性愛)的關係。
在希臘哲學當中,愛有著四個種類,分別是性愛,友誼之愛,對他人的無償之愛,家族
之愛。
有關她所知曉的無償之愛……『神之愛(Agape)』,並不包含性愛,而被視為低俗之愛。
因此,雖然卡蓮身為埃莫這名『愛神』的擬似從者,,卻否定了其本質的埃莫與厄洛斯,
而是更為偉大的愛之傳教士。
這簡直就是相互矛盾,如同具有被虐體質卻有著嗜虐興趣的卡蓮一般,可說是不可思議的
從者特性。
○道具作成:A
以『愛之箭』作為代表,對心靈產生作用的本業。
會推著有些怯懦的你的背部,讓人心更為有效的行動,能夠大量製作這樣的美好道具。
○單獨行動:A
對於同時身為『愛之傳教士』的卡蓮‧C‧奧爾黛西亞而言,所應當侍奉的主人並非只有
御主一人。
在對著御主的心靈,人們傳遞無數的愛之使命名下,她不會拘泥於御主的事情之上。
Freedom。
〇被虐靈媒體質:EX
無視本人的意願,會受到周遭的魔性依附身軀的體質。
將該現象的惡魔再現,視情況而令其獲得肉身。
容易遭受毒,詛咒,火燒之類的負面狀態,此外,受到了這些負面狀態後則能夠提升卡蓮
本人的攻擊力。
從被虐一轉而成,令人吃驚的加虐。
雖說如此,並不屬於能夠選擇的能力。
〇女神之神核:B
原本應該會是埃莫的『神性』才對,由於所依附少女的強烈信念,而變為了女神之神核。
對少女而言,能夠獲得『神性』的對象就只有偉大的天父而已吧。
〇鋼之信仰:A
是概念禮裝中的『鋼之鍛鍊』的卡蓮版本。
原本,在出生後不久就應該會喪命的白化症患者之女,違背了人們的想法而成長。
自己仍舊生存著這件事───本身就是一項奇蹟
她認為這就是『天主之愛』所實際存在的證明。
獲得了恐怖抗性,魅惑抗性,Buster抗性的被動技能。
無償遍佈的無限之愛
等級:EX
種類:對人寶具
範圍:1~99
最大捕捉:不明
The‧Greatesthits‧"Calling‧Agape"
無償遍佈的無限之愛。
用祈禱的外殼包覆自身,作為更加嶄新,並且普遍的"愛"之代言者所昇天‧降臨之寶具。
Ascension。
並非是愛神埃莫,而是化為將此視作根源的"天之愛",以無償且無限的愛照耀大地的天罰
系攻擊。
雖然不論怎麼看都像是對界寶具,不過本人始終主張這是對人寶具。
卡蓮所說的『愛』,便是無條件,且無償的愛著所有人類的神之愛,即為Agape。
過去的卡蓮曾在『老虎道場』中使用著稱為『將持有者的愛意重量化為武器重量』的
流星錘。
由於卡蓮愛著所有的人類,因此得證,錘子的重量便是與地球等重。
就是那個的FGO版本。
此外,無限指的是『愛之光束』這部分,而無償指的則是卡蓮「將它免費贈予」的豪爽
念頭。
〇聖瓦倫丁的聖骸布:A
厄洛斯(性愛)。
原本喜好使用『抹大拉之聖骸布』的卡蓮,本次則使用了『戀人們的聖骸布』。
之所以會冠有『瓦倫丁』之名,似乎是卡蓮為了要配合情人節所作的。
〇黃金之箭:A
Philia(友誼之愛)。
能夠讓被箭所射中對象的心產生戀情的天使之箭。
強制。
「戀愛總是來的突然,對吧?」
〇魔力放出(愛):A
Storge(家族愛)。
別名神卡蓮。
所愛之物,所守護之物,為了唯一之物而奮戰的超級BUFF。
好像很了不起。
與其說是『Fate/hollow ataraxia』……
倒不如說是『Fate/老虎道場』的卡蓮。
#FGO #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