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戰鬥藍,支持將中正廟改成反共園區。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 大陸是我們的國土 大陸是我們的疆域 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疆域 不能讓毛賊儘著盤據 不能讓倭寇儘著欺侮 我們要反攻回去 我們要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 把大陸收復 把大陸收復
https://youtu.be/q7i0Y2fjm-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反共歌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音樂的多元與靈魂共鳴
今年金曲獎剛落幕,許多音樂好手獲得許多關注與獎項的肯定,這是台灣每年音樂圈最大的盛會,自然也吸引眾多觀眾鎖定,這幾年音樂圈受到數位串流的衝擊,實體唱片的銷售榮光不再,唱片行一間一間倒閉,只剩下實體收藏的特殊意義,連新歌首發都選擇在Youtube上供人免費聆聽時,音樂的價值將更為極端化。
易讀版: https://www.potatomedia.co/s/MlONQXb
蛋堡奪下歌王與田馥甄登上歌后,對我都不陌生,他們也同樣在音樂圈耕耘許久。
田馥甄從S.H.E單飛發展後,不只斬獲眾多獎項,更在音樂作品上令人印象深刻,更在音樂節目中擔任評審,對於下一代的音樂傳承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蛋堡正巧是我大學做的非主流音樂節目中重點觀察的創作者,最早聽到名字叫做軟嘴唇時我還心中默默想說這是甚麼名字 XDDD
一轉眼歷經十年,他們也成功奪下歌王歌后。
現在是台灣音樂圈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好的地方在於有能力的人都能透過自媒體被看見,你不再只有依靠大唱片公司能有被看見的機會,一首好的作品受到觀眾的肯定,都可能成為熱門金曲,許多過去被認為是宅門的音樂圈,有了更多元的曝光機會,參加選秀節目,自製歌曲上傳網路,甚至你轉戰直播平台都有可能賺的比線上藝人都還多。
但相對的,等待蛻變的時間也更長了。
台灣的本土音樂更為多樣化,來自於日本、韓國、西洋、中國等歌曲也改變了聽眾習慣,即使熬到出片的機會,過去依靠賣周邊與唱片獲利的模式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觀眾打賞,但傳統唱片公司又都認為這是有損藝人格調,多數不願意接受,受到疫情影響實體活動又不可能舉辦,於是不斷的等待等待再等待,便成為了還擁有音樂夢的人的生活日常。
慶幸的是,台灣仍然不斷進步。
當我打開金曲獎的重播觀看時,發現有好多入圍的歌手與團體我都相當陌生,我熟悉的名字只存在於那些出道多年的歌手,其他幾乎我是一無所知的,或許這也是我年齡已經過了追逐流行的時候,那些年我愛的孫燕姿、周杰倫、五月天都還擁有一片天,張雨生即使離開多年歌曲仍不斷傳唱。
這些新的名字新的作品,都成為下個世代的煉金石。
許多人隨著年齡增長,對於情感的敏銳度都不斷下降,那些過去的歌曲正好出現在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時候,自然被烙印在我們的靈魂中,於是這些作品成為我們心中的經典,隨著不斷的磨練,情感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但終究不是唯一。
所以開始有人會批評現在的音樂不如以往,甚至歌手知名度與作品熱度不夠傳唱千里,但不同時代本就有不同的考驗,過去擁有的一切,如今已是奢望,與其選擇批評,倒不如靜下心仔細聆聽這些作品中的靈魂,讓音樂存在我心。
其實原本要寫的文章是想寫823砲戰,很多人都知道我爺爺是當年的炮兵指揮官,也是唯一一位獲得兩座戰勳的軍官,他的反共意識也隨著時間刻在我的骨子裡,但遺憾的是,今天已經無人關注且在意這件事情了,我花了兩天蒐集好多資料,最終還是沒有寫出來。
覺得有點可惜。
圖: 蛋堡奪歌王 田馥甄登歌后
反共歌曲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常書評]
《#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國立臺灣文學館編,國立臺灣文學館,2021.1。
.
年假期間,想推薦一本可以輕鬆購入、輕鬆閱讀、輕鬆吸收的臺灣文學史——《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
讓臺灣文學的養分向下滲透紮根,甚至能夠進入中小學的國民教育,是關心臺灣文學發展的人們近年來努力的方向。若是經歷過國立編譯館時期的人,看到模擬「高級中學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副標題,應該會會心一笑。
看似輕鬆,背後的著力卻是深刻的研究實力與用心。《文青養成指南》是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常設展的延伸專書,結合邱貴芬教授主持的「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文學史研究成果所編成的「簡明臺灣文學史」。全書分成11個主題,用流暢易讀的文字分述各階段的文學發展與代表作家,並用大18開本、多層次的封面裝幀、可攤平閱讀的裸背穿線裝訂,佐以彩印的文學館藏品圖錄和作品摘文成書。
全書橫跨台灣史上各個時期,從口傳文學、臺灣古典文學、白話字與台語文學,日治時期「漢文新文學」、戰爭時期的文學,反共文學及其同時代的伏流,美新處與現代主義,鄉土文學與「回歸現實」浪潮,大眾文學的發展,解嚴前後的議題爆炸,1990年代以後的臺灣文學。讀者可以勾勒出一片臺灣文學星圖,涵納各時代、各文類、各族群、各性別、各語言、各議題、各種文學風格。
由於對日治時期之前的臺灣文學史相對陌生,讀來最有收穫的地方,一是原住民族口傳文學中的神話、口頭傳說、民間故事和歌謠諺語。二是臺灣古典文學從明鄭、清領到日治時期蓬勃發展的歷史。此外,由於去年開始接觸台語(漢字、羅馬字)課程,「從教會到社會:白話字與台語文學之路」這一章,也讓我初步了解白話字、漢字書寫的台語文字流變。特別是這一節還介紹了「歌仔冊」——記錄「唸歌」歌詞的文本。這種說唱藝術來自民間,也影響了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而台語文學的發展雖被壓制,仍有點點星火在民間傳承,在解嚴後迸發出來。
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灣,各種文學觀念的衝撞、重整,新文體的發展、書寫語言的激辯,潛流其下的是對文學思潮、臺灣文學、臺灣主體意識的辯證。臺灣古典詩中出現了飛機、大砲等「現代」事物,「新文學」開始萌芽,「臺灣文學」是什麼,該以什麼形式的語言書寫、該書寫什麼樣的內容,知識分子迫切地吸收新知,也反省舊有的觀念。
一頁一頁翻讀,「文明開化的夢與傷」、「空襲警報下的歌」、「窒息年代的游擊戰」、「囚室裡僅有的窗口」⋯⋯經歷日本殖民、度過最長的三十八年戒嚴體制,這些歷史無論重讀幾次,總讓人嘆服臺灣作家克服重重壓制,竄出勃勃生機的創造力。80年代本土意識愈發抬頭,以至解嚴後的百花盛放、眾聲喧嘩,亦展現作家們立基於臺灣經驗,從殊異的面向思考與臺灣相關的議題,並以不同的文學形式再現。除了純文學,書中也將大眾文學放置在文學史的脈絡當中。恐怖、科幻、推理、武俠、愛情這些在出版市場頗受歡迎的類型小說,也有細緻的梳理。
當然,11個章節無法窮盡臺灣文學史的豐富命題,必然有所取捨。囿於篇幅,有些作家只能以排排坐點名的方式出現。若以文類來看,敘述上還是偏重小說史和詩史,散文和戲劇相對較少。1990年代以後的文學史分期,由於以「後殖民」、「新本土」命名,文學表現主要在小說領域,詩與散文的討論在此缺席。
但是,它確實是一冊精要的入門說明手冊,除了可以按圖索驥上「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看推薦書單,也可以在書店、圖書館搜尋作家作品來讀。它更歡迎不滿足的讀者,對臺灣文學、臺灣文學史有更多的閱讀、討論和補完。如同臺灣文學經由無數作家、學者不斷地寫作、辯證,有了如今的階段性成果,它也並非鐵板一塊,而容許搖晃、挪移、碰撞和顛覆,永遠能有新框架詮釋,永遠能用新眼光描敘和想像。
我很喜歡「後話」中以臺灣這塊島嶼的地質生成為喻,描述臺灣文學的累積成果:
.
「如同岩層一般,堆疊累積起來的文學史中,有著星星般閃耀的礦石。那是臺灣人的生活、情感、夢想與才華。
新的浪潮還會繼續來,繼續改變文學史的地貌,沉澱下新的礦物。新的作家寫下新的作品,但他們也都將持續傳承這座島嶼的文學意志。他們時時回顧,將過去轉化為未來的養分。
文學平時是安靜的,但只要每一代人都繼續把心血貫注到文字中,我們永遠都能期待下一次的板塊運動,下一次的火山噴發。」
.
以此作為開春閱讀,我想是再適合不過的新年讀物了。
反共歌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