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示警!氣候變遷可能加速傳染病擴散】
—蚊子越來越不怕冷!登革熱、茲卡病毒進攻溫帶區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報告,20世紀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增加約攝氏0.6度,而中高緯度地區的增溫幅度尤其明顯,且冬季增溫明顯高於夏季。
根據IPCC 氣候模式預估,2100年時,這些地區地表平均增溫可高達攝氏3∼5度。這一全球地表平均增溫現象,對每一個地區的天氣系統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全球的暖化已足以引起許多地區氣候系統的混亂、對生態系統的衝擊,並危及人類的生存環境。
試想如果熱帶雨林消失,其連鎖反應的最終結果可能是什麼?首先,最具代表性的是導致當地氣候更趨乾與暖,而土壤的乾燥與有機結構流失的結果,會使當地在大雨時易氾濫成災,進而造成洪水、水污染、農作物受損與病媒傳染病傳播途徑的改變,危及人體健康。同時,森林的消失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間接導致全球氣候變遷,並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隨著人類對環境的衝擊程度增加,維持地球生命的系統正產生大規模的改變。世界各國除了積極宣示對全球性溫室氣體排放予以管制,擬定並簽署公約外,也從生活及產業著手,研擬降低排放溫室氣體的管制策略,並在環境衝擊、生態衝擊及公共衛生衝擊上研擬因應對策。在氣候變遷對世界各國公共衛生議題的衝擊方面,目前舞少包括 4 個主要面向,即「熱效應」、「極端事件」、「空氣污染」與「傳染性疾病」。
■傳染性疾病
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動力學及生態學極為複雜,不同疾病在不同地方的表現經常十分獨特。某些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方式是人直接傳染給人,有些則透過一個中間病媒(例如蚊子、跳蚤、蜱等)傳播,也可能藉由感染其他物種(尤其是哺乳動物及鳥類)而發生。
動物性傳染病的傳染周期自然存在於動物族群中,當人類侵犯到這個生態圈或環境遭逢破壞與瓦解時,疾病則會伺機傳播到人類身上。舉例來說,各種齧齒動物會依據環境條件及食物可利用性,來決定其族群的大小及行為。1991∼1992年聖嬰現象的豪大雨過後,老鼠族群的大量繁殖被認為與美國漢他病毒肺症候群的第1次爆發流行相關。
由蚊蟲傳播的疾病,常在大自然受到某些因素干擾後流行,包括氣象變化、森林砍伐、人口密度改變、蚊蟲結構改變、脊椎動物宿主結構改變,以及遺傳上的變異。氣候變遷也對人類或獸類地域性的流行病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結果經常取決於疾病本身的特性。[1]
■還以為春夏兩季才會有登革熱嗎?
氣候變遷造成的暖化現象,已經讓病媒蚊不分季節、無時無刻都在蠢蠢欲動,台灣每年4月到11月是登革熱高風險期間,大雨後1週為防治登革熱黃金期,在雨過天晴後的高溫天氣,易形成積水使大量蚊子孳生並產卵,約1週後就能羽化,將導致登革熱流行的機會大增,威脅民眾健康安全。
美國一項研究便警告,50年之內,登革熱和茲卡病毒威脅的人口數將增至10億。美國喬治城大學生物學家卡爾森(Colin Carlson)憂心忡忡地提出警告:「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體系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氣候變遷。蚊子只是其中一部份;以後還會有什麼疾病,沒人知道。」
■病媒斑蚊活動範圍擴大,連溫帶都傳出病例
這項刊登在PLOS期刊的研究,針對兩種最常見的病媒蚊-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移動路徑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隨著氣溫上升,蚊子的活動範圍已經擴大到南北半球的溫帶地區,甚至遠及地勢較高的丘陵地。過去只威脅熱帶居民的疾病,未來將蔓延到這些「冷地帶」。
「由蚊子引起的疾病,過去多侷限在熱帶地區,但目前在溫度舒適的溫帶區域,都有病例傳出。」另一名參與此項研究的佛州大學醫學地理學教授雷恩(Sadie J. Ryan)說,拜交通運輸科技之賜,人們的移動更加便利,也助長病媒昆蟲和病原體在全球趴趴走。
■登革熱、茲卡病毒傳染症,和屈公病
蚊子傳播的疾病包括:登革熱、茲卡病毒、西尼羅病毒、瘧疾、黃熱病、屈公病、拉克羅斯腦炎、日本腦炎、裂谷熱等。
其中登革熱、茲卡病毒傳染症,和屈公病,三種傳染病多半會引起發燒、紅疹、和嚴重的肌肉痠痛等症狀。2014年肆虐巴西的茲卡病毒,甚至危害到孕婦病患;母嬰垂直傳染的結果,導致病毒侵襲好幾千名未出生胎兒的腦部神經,進而變成小頭畸形症[2]。
■氣候變遷下未來臺灣埃及斑蚊分布變化趨勢
登革熱,臺灣目前最主要的蟲媒傳染病,透過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人類而傳播。由於蚊子是變溫動物,其生長、發育與繁殖受溫度的影響很大,因此氣候變遷下的暖化,可能會使得原來不適合病媒蚊生存的較冷地區轉變成溫暖適合的地區,進而擴大登革熱的傳播。
除此之外,降雨造成的積水讓病媒蚊得以產卵,特別是間歇性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由於氣候變遷造成的降雨型態改變,可能會使病媒蚊適合棲地產生改變。根據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TCCIP)提供的《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百餘年來(1900-2012年)的全臺均溫上升了約 1.3℃,南部山區在2000年後豪雨與大豪雨的發生次數增加,顯示臺灣的氣溫與降雨型態正逐漸改變成更適合登革熱病媒蚊孳生的環境。
在臺灣,登革熱病媒蚊主要有兩種: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南且海拔1000公尺以下地區的「埃及斑蚊」,以及廣布於全臺1500公尺以下平地區的「白線斑蚊」。跟「白線斑蚊」相比,「埃及斑蚊」具備較高的傳播力,使得歷年來臺灣的登革熱疫情主要集中在台南、高雄、屏東地區。
「埃及斑蚊」分布與登革熱現況風險的關係如貼文附圖1所示,根據疾病管制署的資料,左圖的黃色區塊為埃及斑蚊的現況分布,右圖的紅色區塊由淺到深分別表示由低到高的登革熱現況風險,可以看出深紅色的高風險區與橘紅色的中風險地區幾乎與埃及斑蚊分布的地區重合,顯示出臺灣登革熱的風險高低與埃及斑蚊的分布與否有密切關係。因此,在探討氣候變遷對臺灣登革熱疫情的影響之前,應先考慮氣候變遷對臺灣埃及斑蚊分布的影響。
臺灣未來的埃及斑蚊分布推估則是使用TCCIP提供的高解析度(5km x 5km)統計降尺度網格化氣象日資料,該筆資料來自於IPCC AR5 全球模式。考慮暖化最劇無減碳之氣候變遷情境(RCP 8.5),全球氣候模式只取基期降雨特徵與臺灣接近的英國HadGEM2-CC、法國IPSL-CM5A-MR、德國MPI-ESM-LR、中國BCC-CSM1.1與挪威NorESM1-M等五個模式。將上述氣象推估資料引入先前建立的埃及斑蚊分布指標後,就可以得到未來的埃及斑蚊分布。
RCP 8.5情境下相對於基期,近未來、世紀中與世紀末將五種全球氣候模式的埃及斑蚊推估分布整合成如貼文附圖2所示。圖中的黃、橘黃、橘、橘紅、紅點分別代表累計有1到5個模式估計該網格點有埃及斑蚊分布。
可以看出近未來(2016-2035年)埃及斑蚊可能會渡過北回歸線的可能性不高;但於世紀中(2046-2065年),則有4個模式估計埃及斑蚊會渡過北回歸線到達嘉義與花蓮地區,並遍布外島澎湖;於世紀末(2081-2100年),埃及斑蚊於西部會往北延伸到臺中地區,東部則會沿著花東縱谷往北延伸到花蓮與少數宜蘭地區。
從埃及斑蚊的北移趨勢可以推測未來臺灣登革熱的中、高度風險區會隨之增加,但同時也表示如能事先針對未來中、高度風險區進行氣候變遷調適,例如: 分配防疫資源、進行地方公共衛生教育,以及社區動員方式徹底進行孳生源清除讓登革熱病媒蚊無適合的棲地。
同時,政府亦朝向減少登革熱對人體的衝擊,積極研發登革熱疫苗、培養蘇力菌血清型H-14與沃爾巴克氏菌達到生物防治效果。期望在有限防疫資源下有效降低全國登革熱的罹患風險,以因應未來氣候變遷造成人類健康在登革熱方面的衝擊,提供臺灣未來登革熱防疫的實證基礎[3]。
■「新冠病毒」疫情已經夠可怕,但是氣候變遷更致命—《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你也許以為地球升溫 1.5 度或 2 度沒什麼差別,但從氣候科學家模擬的結果看來,情況卻很不妙。在很多方面,溫度升高 2 度的情況,不是只比升高 1.5 度糟糕 33%,而是倍增的,例如難以取得乾淨用水的人口會多一倍,熱帶地區的玉米產量衰減也會多一倍。
氣候變遷造成的效應,單單一項就夠慘了,但你不會只遇到炎熱天氣,或只遭受洪災。氣候變遷的效應是環環相扣的。
以新冠病毒來做對比,這樣所有正在經歷這場大流行病的我們會更容易理解。想了解氣候變遷的破壞有多大,看看新冠病毒疫情,再想像一下同樣痛苦程度持續更長的時間。如果不把全球碳排放量減到零,這場疫情造成的人命損失和經濟苦難,將是日後經常會發生的狀況。
■比起新冠病毒,氣候變遷是否會造成更多人死亡?
我們用 1918 年西班牙流感和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數據,估算出的結果是全球平均每年每十萬人口中約有 14 人因大流行病而死。
比起氣候變遷,哪個死亡率較高?預計到本世紀中葉,全球氣溫升高導致的全球死亡率增幅和大流行病一樣,也就是每年每十萬人中約有 14 人因此致死。而到本世紀末,要是排放量仍然持續增加,氣候變遷將導致每十萬人中約有 75 人因此致死。
換句話說,到本世紀中葉,氣候變遷的致命程度可能就和新冠病毒一模一樣,到了 2100 年,氣候變遷要比新冠病毒致命五倍[4]。
■公衛的巨大挑戰:氣候變遷是21世紀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脅
發表於全球最權威之一的生科期刊《細胞》(Cell)的研究如此指出[5]。該報告由美國知名的防疫專家佛奇(Dr. Anthony Fauci),以及流行病學家摩爾斯( Dr. David Morens)共同撰寫,他們都任職於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這份研究描繪出未來流行病將變得更多的情境。
為什麼?在這份佛奇的研究之外,還有其他諸多的公衛、醫學研究,都將接下來流行病時代的成因指向氣候變遷,真正的元兇,是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從全球來看,氣溫變化比過去預測的更快,影響了動物棲地以及病毒與人類的分布範圍。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的2018年報告[6]早已指出:「氣候變遷是21世紀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脅。」
終生致力於黑猩猩研究與環境教育的珍.古德(Dr. Jane Goodall),在「2020年第四屆的唐獎永續獎」的得獎感言中,對全世界包括台灣,在後疫情時代如何走向永續的未來,感性地喊話:「此次疫情是人類自己所造成,而這正是對大自然不尊重的結果,許多研究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科學家早已預測到這個情況的發生,如何邁向一個更永續的未來?必須不再把短期利益和經濟發展,置於環境保護之上,如果我們持續破壞環境,氣候變遷只會愈來愈糟,人們需要團結起來,找到一個邁向綠色經濟的方式,我們所剩的時間不多了,我們會找到方法的,我們一定不能放棄。」[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高雄醫學大學)科學籸展 2008年1月籸421期-氣候變遷對公共衛生的衝擊:http://ir.lib.kmu.edu.tw/retrieve/9893/945021-1.pdf
[2](康健)「蚊子越來越不怕冷!地球升溫的下場,登革熱、茲卡病毒進攻溫帶區」: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9266
[3](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氣候變遷下未來臺灣埃及斑蚊分布變化趨勢」: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newsletter_one.aspx?nid=20200807141614
[4](PanSci 科學新聞網)疫情已經夠可怕,但是氣候變遷更致命——《如何避免氣候災難》:https://pansci.asia/archives/315674
[5]
Morens DM, Fauci AS. Emerging Pandemic Diseases: How We Got to COVID-19. Cell. 2020 Sep 3;182(5):1077-1092. doi: 10.1016/j.cell.2020.08.021. Epub 2020 Aug 15. Erratum in: Cell. 2020 Oct 29;183(3):837. PMID: 32846157; PMCID: PMC7428724.
[6]
The 2018 report of the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shaping the health of nations for centuries to come.
Watts N Amann M Arnell N et al.
Lancet. 2018; 392: 2479-2514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8)32594-7/fulltext
[7](報導者)「地球愈暖化、流行病愈多?氣候緊急時代,COVID-19只是開端」:https://www.twreporter.org/a/climate-change-pandemic
➤➤照片
∎(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氣候變遷下未來臺灣埃及斑蚊分布變化趨勢」: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newsletter_one.aspx?nid=20200807141614
圖1-圖說:
臺灣登革熱之埃及斑蚊的現況分布圖(左)與風險分級地圖(右)。埃及斑蚊現況分布圖是以黃色區塊的臺灣2003-2011年埃及斑蚊鄉鎮分布且海拔低於1000公尺區域來表示。埃及斑蚊風險分級地圖則是以2008-2017年疾病管制署的登革熱病例發生感染地資料為基礎,得到共3580筆鄉鎮年別之人次資料,從曾有病例的鄉鎮年別人次資料,分成1、2、3級(粉紅、橘紅、深紅)。以第40及第80百分位為分界,若該鄉鎮年別無登革熱病例數則歸類為0級(白),每個鄉鎮取10年來最大風險分級得到的現況風險分級。
圖2-圖說:
RCP 8.5情境下埃及斑蚊未來推估可信度分布圖
∎[2]
圖說:全球暖化的下場,過去被視為熱帶傳染病的登革熱、茲卡病毒,也出現在溫帶區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氣候變遷 #傳染病 #蚊子 #登革熱 #茲卡病毒 #屈公病 #埃及斑蚊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疾病管制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高雄醫學大學 / 康健雜誌
科技部 -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 /
PanSci 科學新聞網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20的網紅牧庫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許我們耗費太多光陰在不值得的事情上走心,反思並且做出改變,我相信你能重拾生命意義。 ======================================= 詞曲:牧庫恩 音樂:牧庫恩 歌詞: 我在網路 看到有個年輕人 發佈貼文、照片、影片 闡述自己的明媚 展露臉蛋、身材 再說自己心...
反聖嬰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還沒游到泳就立秋了😂
但像這套穿上身 視覺立刻直接先少5kg!
AIR SPACE PLUS今年的泳衣又更強大啦😊
之前拍照試穿了一輪
還是最喜歡連身的比基尼❤️
因為穿起來很有安全感❤️
★S曲線的馬甲塑身設計
+腹部雙層高壓強塑網的威力
可以好好把多餘的肚肉收好收滿
皺摺布料真的很神奇~吃飽也不用怕🤚🏻
★後側有做360度環狀加壓
所以可以看到我背肉很乖不會失控跑出來
有些沒加壓的款式
背後就會直接突出一塊❌
這件是交叉美背款~
本來應該是會對肉肉女生很不友善的
但靠著小設計讓每個角度都很完美~
正殺、側殺、背殺都有照顧到啦٩(๑❛ᴗ❛๑)۶
👧🏻春春尺寸:168cm/78kg
人間芭比塑腹印花細肩美背綁帶連身泳衣(厚杯款)
這件我穿2XL👌🏻
今年夏天因為遇到反聖嬰現象+疫情
真的覺得是我有史以來覺得最涼爽的夏天
啊啊還有皮膚最白的夏天(都沒什麼出門🥲
By. 春
反聖嬰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走過、路過、不能錯過的朝聖之路(勒皮 puy-en- velay)~
一早收拾完行李、 跟民宿主人道別後, 迫不及待的想離開這濕冷的山區,期待奔向陽光燦爛的南法風情。
從我們民宿到下一個目的地Ardèche ,國家自然風景區還有3-4小時車程。於是我們聽了民宿主人的建議,順路到另一個的美麗小村莊Blesle走走, 順便午餐。
這個小鎮座落在一片綠色的山谷內,這同時也是4000多年前查德柯勒(site de Chadecol)的遺址, 這片遺址上的石頭房屋,還是保留新石器時代搭建石頭屋的技術。
之後曾是高如羅馬人的重要居住地,九世紀後小村莊裡修建了許多的修道院,11世紀蓋了城堡,小鎮也隨之蓬勃發展。
11世紀後,勢力強大的梅爾克爾男爵決定在此落腳,並於修道院之間產生了封地之爭。最終男爵告敗。13世紀在王權的支持下, 男爵成為此地的領主。
為了平息與修道院的衝突, 男爵修建城堡、保護修道院, 同時為顯示家族權威, 不顧修道院的反對蓋了一座高塔,叫做20角塔樓( tour aux vingt angles).
法國大革命時,城中重要的教堂 saint Pierre 鐘樓被毀, 聖馬丁教堂被變賣為國家財產後也被摧毀。
直到20世紀開始, 旅遊業發展, 這保存了十多個世紀的歷史以及小鎮原有的木結構房屋、古老的修道院、才有機會讓大家認識。
這座小而美山城, 處處可見歷史的痕跡。找了間較正式的餐廳,讓像樣的美食撫慰一下前幾天空虛的味蕾。
吃完午餐,不疾不徐的逛著小鎮, 看著鐘樓、石屋、 河邊木造的房子,一切是如此平靜,好難想像隨著中世紀奪權、 法國大革命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裡的修道院、修女以及青年就在時代交替之下一一的犧牲、離去。
我們最後找到一條走上小丘的路, 俯瞰山城, 一切是如此美好。小鎮美麗的風景就此印入眼簾。
為了趕時間, 只好一一不捨的離開。
————————————————————————
前往下一站的路上, 看了地圖, 會經過Puy-en-Velay,也就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以及朝聖重地。
這城市又有什麼值得我們特別停下來一瞧的呢?
原來法國勒皮是有名的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路的其中一個起點。這條路就叫「波迪昂西斯之路(Via Podiensis)。
此外,蕾絲(Dentelle du Puy)、綠扁豆(Lentille verte du Puy)和維萊檸檬馬鞭草酒(Verveine du Velay)也是這城市的名產。
勒皮不但是宗教聖地,同時也是全法的蕾絲重鎮,這兒的蕾絲編織名列法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Inventaire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en France);綠扁豆也有產地專利,(AOC),也就是說綠扁豆一定要在這區域且特定條件下種植、生產的才能被冠上「勒皮」二字;此外,馬鞭草為基底的利口酒也是全法最有名的特產。
這麼有特色的城市,既然我們就這麼巧的走過、路過、當然也就不能錯過這難得的機會,停下腳步隨著朝聖者好好的感受這偉大的宗教之城。
說起勒皮(puy- en-velay),它自古以來就是聖母朝聖地。來到勒皮,一定不會錯過聖母大教堂(1856年已升格為主教座堂)。
這座教堂聳立在山坡上, 一走進廣場, 抬頭看見這座仿羅馬式的教堂, 跟澳門大三巴牌坊很像,都是進入廣場後,一長條石階路, 最頂端就是三成樓高的教堂。
現今聖母大教堂歷經五世紀到15世紀陸陸續續的修建,形成各種風格的混搭,但主要結構還是在12世紀就建構。
爬上134階樓梯後, 從拱門往回看,景色非常漂亮。
聖母教堂風格融合現代但依舊看見舊時期的壁畫在裡頭。看到了傳說中的黑面聖母像( 原始的在法國大革命時,路易九世在第七次十字軍東征歸途時敬贈的黑面聖母慘遭革命黨焚燬!)。
看完聖母升天大教堂,我們往後頭的老城區走去。
我們雖然不是教徒、也不是為了朝聖而走進這城市,不過真要好好了解、 看過每個角落幾個小時是不夠的。 多希望我們能有多一點時間可以好好接受這城市的洗禮。
在老城中,望向山丘,看見了新蓋的聖母及聖嬰雕像,原本拍張照就想離開趕路, 沒想小E興奮的說想爬上聖母的頭頂看看。 我們凹不過他的堅持,也只好陪他一起爬上去。
到了頂上俯瞰城市, 有居高臨下王者之風的感覺。 最後通過無止境的旋轉樓梯,一路爬上聖母頭頂。 其實頭頂的風光不如外頭美麗, 一次只能一個人爬上, 透過透明罩快速看一眼, 連照相都無法照(因為樓梯就是鐵條, 陡峭,必需雙手扶穩)更別說逗留, 因為下面一堆人盯著你的屁股, 等你下來換他們上去。
完成了小E登頂的願望後,我們就快馬加鞭的趕回車上,前往山中民宿報道。
#爺爺農場民宿是這趟旅行留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民宿。
下回待續~
教堂、山城影片請到IG或限動看
反聖嬰是什麼 在 牧庫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或許我們耗費太多光陰在不值得的事情上走心,反思並且做出改變,我相信你能重拾生命意義。
=======================================
詞曲:牧庫恩
音樂:牧庫恩
歌詞:
我在網路 看到有個年輕人 發佈貼文、照片、影片 闡述自己的明媚
展露臉蛋、身材 再說自己心思細膩 說自己很懂什麼 是走心 他只是在玩弄感情 噁心
如果你問我說 什麼是走心 我只能講個故事給你聽
當有個女孩 打擊男孩的決心 糟蹋男孩的良心 摧毀男孩的真心
這才是 走心 你未曾經歷 或未曾明理
你又為何自以為你懂什麼叫 走心
有些時候 觀察身旁的人們 他們追求著快樂和享受 滿溢著貪婪和墮落
故作魯莽狂妄吸引他人注意 或裝可憐求關心 讓彼此走心 一直在搏感情 挖咧北七
如果你問我說 什麼會走心 也許該講個故事給你聽
當有個小孩 親朋好友都逝去 生活被苦難佔據 希望被埋在土裡
這才會 走心 我同他經歷 我為他哭泣
你若過得還不錯 你憑什麼叫人 走心?
你聽我說 我們該冷靜反思 別再給自己或他人貼上標籤 別用人的價值觀而活
你會明白自己在有些事上 真的不應該再 亂走心 你知道這個道理 意義
如果你問我說 走心的意義 那我就再講個故事給你聽
有一位嬰孩 照亮他人的內心 勇敢的犧牲了自己 貫徹了愛的真諦
他為你 走心 你值得經歷 因為他很愛你
別再浪費寶貴光陰 要在值得的事上 走心
有人愛你
這值得相信 你可以相信
重新拾回生命意義 當你聽見走心福音
反聖嬰是什麼 在 使得台灣的冬天偏冷偏乾。 從統計上來看反聖嬰的冬季 的推薦與評價
「反聖嬰發展,今年有冷冬! ... 我們先來解答幾個問題: 《反聖嬰是什麼?》 「聖嬰現象」是太平洋海溫異常變化的現象當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高,暖海水就較為偏東, ... ... <看更多>
反聖嬰是什麼 在 聖嬰現象是什麼?5分鐘快速解釋聖嬰現象以及帶來的影響What ... 的推薦與評價
聖嬰 現象是指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升溫的現象, 聖嬰 現象影響秘魯沿岸氣候,甚至還影響了經濟層面。The El Niño phenomenon refers to the abnorma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