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真相 #被壟斷的228
我在很久很久以前讀過一本書 #歷史的真相,三位重量級史家探討主軸:歷史真能代表全然客觀真實?答案是否定的。
20世紀中後期,美國歷史受到 #後現代主義 挑戰,史學的求真功能受到質疑。史家從美國史學史出發,論述史學與國家政治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正如人類學家瑪麗·道格拉斯所言:「任何機制想要維持良好狀況,就必須控制其成員的記憶。」許多國家史皆是為建立民族的共同性記憶而存在,不可能全然超然客觀,甚至 #充滿偏見、 #只代表少數人利益。#掌握政權就掌握歷史 #掌握發語權,成王敗寇,一言蔽之。
掌握歷史卻不等於掌握真相。
對,說的不是歷史,也是現在。
我想聊的也不只是史學史,還有228.
227 柯文哲市長臉書上的文章,談到 #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在當時成立反抗據點、號召起義,卻遭國家機器鎮壓迫害,結果被多位北市議員緊咬抗議,還被冠上合理化鎮壓行為的大帽子。到底
1. 真相是甚麼?過去歷史學界對 #228事件處理委員會 有許多專文探討,近年隨著更多檔案曝光,發現處委會除了擔任台籍菁英與當時國民政府協商的管道,還有其他:例如維持社會秩序。要談判手中自然要有籌碼,處委會下轄 #糧食組 掌握民食,#治安組擁有槍枝,更有宣傳組、交通組;除了臺北處委會之外還有20多個地方分會,組織擴大後成員更形複雜,甚至引發派系鬥爭,原本的救火隊逐漸變成了事件本身的主角,捲入政治風暴的核心。
例如 #新竹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3月2日市內發生毆打燒毀事件後,由當地參議會緊急成立,新竹市處委會曾向當地富商徵募經費、要組織治安隊,擬「選舉市長,預謀接管市府及所屬機關,宣傳反對政府。」(詳見:重探「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角色)
228專史與處委會的研究,有太多專家專文論究,不敢野人獻曝,僅附張若彤老師文章給各位參考,筆者花了多年翻閱史料從事調研,論述清晰,勇於挑戰主流觀點。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173993617/posts/4492352934113795/?d=n
2. 為何要追殺?柯市長整篇文章脈絡,從未合理化鎮壓行為,而是強調政府以國家機器對人民整肅、迫害,卻被抓住幾個字喊打喊殺,要一個228受難者家屬為曲解228歷史道歉,究竟今夕何夕?
原來74年了,228還是一個不能談的禁忌,或者只是少數、特定族群才能討論(把持)的議題?若是如此,檔案又何須開放?試問被裁切、框限住的調研能有幾分真實?弱勢群體或被邊緣的歷史,又要到何時才得以浮出水面?
原來民主臺灣還是有 #思想審查、有 #文字獄,還有 #新的228受難者,一篇悼念228、希望走出悲情迎向團結的文章,被抹黑是罔顧歷史、劣質消費,在這個人身上,不忠、不孝、不仁、各種標籤差不多都貼完了。好似另類 #白色恐怖,為了阻止柯文哲壯大,就要把他從頭到腳到人格徹底毀滅,政治的確可怕,古今皆然。
歷史一再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從來不是威權時代的專利。沒有真相,何來反省?沒有反省,如何進步和解?難道228 #和平紀念日,就只能在紀念碑上獻花,再無其他?
#追求真理公開討論
#挑戰國家主流史觀
#反對從單一群體的角度編纂過去
#究竟二二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堅持,是職人不變的精神。 在本次北院所展出的每件御藏珍品背後,讓人聯想到清宮造辦處匠師們的職人精神,他們將生命奉獻給皇室,畢生投身藝術,只求做好一件事。對照現今的臺灣,同樣也有著許多各行各業的平凡人物,每天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無私無我、奉獻生命的敬業態度。 不論是過去的宮廷匠師,還是現在的平民凡夫...
古今皆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生美術:美國畫家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生日快樂!
或許你不熟悉美國畫家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1891-1942),但一定見過他的名作《美國哥特式》(American Gothic)。今天是伍德的生日,小編與你分享這位知名藝術家的故事。
伍德雖說曾多次到訪歐洲,學習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繪畫風格,但他的創作母題從不曾離開故鄉。他出生並長大的美國中西部鄉村,那裡的田間風景、農人和草木山水等,成為他不息的靈感之源。
與詠嘆田園詩情的創作者不同,伍德以美國鄉村為主題的畫作,並非全然歡愉,而是在寧靜中透出淡淡的傷感和神秘。不論《美國哥特式》中表情嚴肅甚至略有些古怪的農夫與農婦,或是《鄉村之春》裡耕種的農人和他們身後綿延起伏的山丘,都莫名籠罩一重淡然的憂傷,讓人忍不住反覆探看,品讀其中深意。
伍德身處時代,正逢美國經濟蕭條。畫作意涵應和時事,古今皆然。有人從這些畫中,讀出無畏執著的性情品格,或許也是打開伍德式神秘的另一個鑰匙。
冬去春來,耕種時節將至。不妨暫忘煩憂,從鄉間畫作中,找尋農耕詩意。❤️
古今皆然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76年美國總統大選】#南海路林肯中心 #是哪一位當選了
關心美國大選古今皆然
當時還會將當選結果公佈在報社門口
圍滿了絡繹不絕的觀眾
好像聯考放榜一樣
而南海路的林肯中心你去過嗎?
畫面中的收音機和打字機、美國地圖
還有熟悉的汽水,你認出來了嗎?
#感覺是擠滿了建中學生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6/11/3
圖說: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在台新聞處林肯中心即時報導美國總統大選消息,室內擠滿關心選情的民眾。
來源:聯合報
攝影:高鍵助
歷史新聞
【1976-11-02/聯合報/02版】
美新處報導 美大選情況
【台北訊】台北美國新聞處將於明天在南海路五十四號林肯中心特設選情中心,以便隨時報導美國大選的計票情形,並電話查詢服務。各界查詢選情,請撥專用電話:三一二--三二八六、三一二--三二八七、和三一二-三二八八。
*************
【1968-11-07/聯合報/03版/】
讀者關心美國大選 本報提供三項服務
電話報導.張貼海報.趕發號外
【本報訊】本報專為讀者服務報告美國選情的兩部電話,昨天從早到晚響個不停,關心此事的讀者,都希望早一點知道最後的結果。
本報在門前張貼的巨幅選情海報,。
當尼克森贏取了伊利諾州廿六張選舉人票而當選時,本報於下午九時二十五分首先發出了號外。
打電話來的讀者,男性佔大多數,當兩黨候選人票數很接近時,他們總是關心的問:「到底誰有希望?」
本報在門前張貼的選情海報,隨時公佈三位候選人的得票統計,供給觀眾最新的消息。很多人佇足在那?等待,過路的人也多半會停下來看一下。
本報選舉結果的號外,除了張貼在本報門前以及台北市鬧區之外,全省各地辦事處也分別張貼號外,為讀者服務。
【本報訊】關心美國大選的中美兩國民眾,昨天絡繹不絕的到台北美國新聞處選情服務中心,聽取選舉進行的情形。
美新處根據美國三家廣播公司廣播的開票統計,隨時將最新的選舉情況以國語英語播出。
很多美僑當他們所支持的候選人得票領先時,他們都以鼓掌表示內心的欣喜。
古今皆然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堅持,是職人不變的精神。
在本次北院所展出的每件御藏珍品背後,讓人聯想到清宮造辦處匠師們的職人精神,他們將生命奉獻給皇室,畢生投身藝術,只求做好一件事。對照現今的臺灣,同樣也有著許多各行各業的平凡人物,每天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無私無我、奉獻生命的敬業態度。
不論是過去的宮廷匠師,還是現在的平民凡夫,如出一轍的職人精神,古今皆然。「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北院版)影片的創意表現,以「堅持是職人不變的精神」的觀點,透過不同面向的職人精神,看見展品的極致工藝之美,藉此向古今職人致敬。
"The Kubilighan:, Tthe Incarnated Lama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Related Artifacts" Exhibition CF
Persistence is the abiding spirit of the artisan.
The film introduces the ultimate beauty of the artifacts from the Qing imperial collection and salutes the spirit endeavors of the artisans
The artisans in the Qing imperial court dedicated their life to creating countless sophisticated and exquisite artifacts, pursing the ultimate beauty. Their endeavorsy remind us of the modern professionals’ devotion to their work and duty. The exhibition “The Kubilighan:, Tthe Incarnated Lama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Related Artifacts” i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gives us a glimpse of the persistence and achievement of the artisans in the Qing imperial court.
Website: https://bit.ly/2Hy0YTW
Dates: 2020/11/28-2021/03/01
Location: Galleries 103 & 105 at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出品:國立故宮博物院
製作公司:蝦米智慧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監製:吳宗泰、程灯祥
導演:楊棟樑
編劇:蘇曉、劉國威、張懷介
攝影師:林振聲
燈光師 : 林振聲
製作經理:滕劭軒
攝影大助:張兆畇
攝影二助 : 林哲霆
燈光大助:黃雲彬
燈光助理:張智發、張詠福
執行製片:陳盛偉、 卓峻彥
執行美術:陳盛偉、 卓峻彥、謝慕真
妝髮造型:謝慕真
造型助理 : 郭怡麟
剪接:呂祐嘉
攝影器材:諦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後期: 王純良
錄音室:柒好實業社
中文配音:謝佳璋
英文配音:Stephanie
古今皆然 在 中職四格EP208__古今皆然- 棒球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中職四格EP208__古今皆然. 棒球. 2021年2月11日01:42. 有些事情,一輩子都不會改變。 imgur. 更多棒球四格,就來netgreen__comics. ... <看更多>
古今皆然 在 英研發變色標籤口罩何時換一目了然20210101 公視中晝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追蹤【公視新聞 ... ... <看更多>
古今皆然 在 譽之所至謗亦隨之古今皆然不用意外古人講的話真的很有道理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譽之所至謗亦隨之古今皆然不用意外古人講的話真的很有道理at Faceboo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