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馬來亞的歷史溫度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15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控制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沿岸東西方貿易的貨源。亞洲的香料和中國的絲綢等東方貨物,在歐洲的價格大漲。為了突破這樣的貿易困局,以及宗教傳播和對財富、對榮耀的追求,經過一個世紀的探險,歐洲人「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環繞了地球。此外,他們的探險隊也繞過非洲好望角,佔有印度港市,開闢並確立了從歐洲到亞洲的新航路。
15世紀末至16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方探險的海上強國。到了17世紀,荷蘭和英國後來居上。然而西方人的到來,是以掠奪資源和佔領土地的殖民方式而登場世界舞台。
我們(指馬來西亞)的國土,很早就納入世界海洋貿易圈。南中國海和馬六甲海峽,很早就是東西交通的重要航道。葡萄牙官員多默.皮列士(Tome Pires)就曾指說:「誰是馬六甲的主人,誰就扼住威尼斯的咽喉。」馬六甲港遂成為葡萄牙殖民者在佔領印度港市之後,下一個奪取的目標。
1511年,葡萄牙印度總督阿布奎親率軍艦,直駛馬六甲。激戰一個月,攻下馬六甲城,掀開了西方殖民的序幕。葡萄牙殖民馬六甲130年。1641年,荷蘭殖民者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馬六甲,把馬六甲置於駐巴達維亞的荷屬東印度公司總督管理之下。1786年,萊特迫使吉打蘇丹將檳榔嶼租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為英國殖民勢力伸展到馬來亞的跳板。1824年《英荷條約》的簽訂,劃分荷蘭和英國人在東南亞的勢力範圍。1826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將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組成海峽殖民地。
以上是西方殖民者「東來」馬來亞的歷史常識。西方人的東來,話說是為了貿易和傳教,同時也帶來西方文明、現代制度和經濟發展。但是任何外來勢力的殖民統治,都有負面的傷害。(明朝)張燮《東西洋考》記說,馬六甲自從被西方殖民者佔領之後,華人南來發展,面臨三禍害。在陸地上開墾,有老虎吃人;在河中行船,要小心鱷魚;而在城市生活,則是遭受西方殖民者的迫害。
佔領馬來亞的故事,還不能忽略1941年底至1945年,長達三年八個月的日本殖民時期。可是,令人納悶。這段歷史僅在(馬來西亞)今版小學五年級歷史課本的第72頁以區區55字一筆帶過。實在是太過簡略了。
至於日本人的歷史教育呢?近日,日本愛知大學12名學生來南方大學學院參與為期三個月的「現地教學」課程,學習中文並用心接觸本地的多元文化社會。我在為他們講授「馬來西亞社會文化」的第一堂課的小測驗,特地出了兩道「課外」選擇題。第一題是:以下哪一個國家不曾佔領、殖民馬來西亞? a. 中國 b. 葡萄牙 c. 日本 d. 英國 e. 荷蘭。
第二道題是:1980年代馬來西亞首相提出「向東學習」。這「向東」指的是向哪一個國家學習? a. 日本 b. 中國 c. 韓國 d. 美國 e. 英國。
結果,日本學生大部份都答錯了。第一題,很多填「日本」,第二題大部份填的竟是「中國」。我跟太太說了這事,納悶:「我該用怎樣的詞語來跟日本學生說,日本曾經佔領馬來亞的這段歷史呢?」
太太說:「講,一定要講。愈早講愈好。」
如今,愛知大學學生來南方學習已一個多月了。這期間,我並沒有刻意突顯,也沒有隱瞞日本侵佔馬來亞的歷史事實。前幾天,學生交來「現地研究」第二篇「感想文」。一位日本學生寫其馬六甲遊記。文中一段,她這樣寫:
「日本佔領馬六甲,我覺得很悲哀。因為我討厭戰爭。而我覺得馬來西亞人是溫和的性格。儘管曾遭日本佔領,可是馬來西亞人對我們日本人仍很有人情、友善,所以我認為馬來西亞是非常好的國家。」
文句語法雖需修改,但文字的感染,讓人溫暖。
面對歷史,本來就不用刻意扭曲或隱瞞,也不用刻意高調重復的操弄。歷史就是歷史,自然而然的接觸,是有溫度的。
(原刊於2015年5月3日《星洲日報.言路.邊緣評論》。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古代 戰 船 魚 價格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飲食文化二連貼」第一貼:古老菜單的秘密!
菜單所記錄的不光是菜名,還是一整個飲食文化與生態體系的關聯性啊!
-----------------------------
把夏威夷的餐廳菜單當作紀念品帶回家的遊客,最近協助研究員重新拼湊出夏威夷州的捕魚記錄裡一段45年的空白。
有好幾位研究員把這些菜單當作資料來源,包括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太平洋島嶼漁業科學中心的研究員凱爾‧范‧胡登(Kyle Van Houtan)。范‧胡登和同事以20世紀早期和中期出現在菜單上的魚為基礎,追蹤夏威夷群島一帶魚類族群的變化。
他們的研究最近發表在《生態前線》與《環境》期刊,發現菜單上的菜色跟當地漁撈資料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關係──也許能填補當地商業捕魚數據資料中那40年的空白。
「這些菜單反映的不只是消費者的喜好而已,」范‧胡登說。「它們也能告訴我們海洋裡發生的事。」
范‧胡登和同事發現,某些岩礁魚類──例如石斑魚、烏魚和比目魚──在1940年之前數量很多,二次大戰之後就變得比較稀少了。在此同時,隨著當地漁獲減少、捕魚科技改善,較大的近海魚類和養殖魚類則愈來愈受歡迎。
United States, Hawaii, Midway Atoll, Eastern island, striped mullet (Mugil cephalus)
扁頭烏魚在夏威夷曾經是流行菜色,二次大戰後就漸漸不那麼受歡迎了。
攝影:Sylvain Cordier, Corbis
研究員通力合作,找回了1928至1974年間超過150家夏威夷餐廳的將近400份菜單。
「我們從博物館和Ebay蒐集菜單,甚至直接到人們家裡拜訪,」范‧胡登說。「若想了解族群的健康狀況,了解長期的變化是有幫助的。而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菜單做到這點。」
菜單就是線索
菜單常常可以用來拼湊出沒有其他文獻記錄的歷史時刻,紐約公共圖書館的菜單收藏負責人蕾貝卡‧費德曼說(Rebecca Federman)。
「很多時候,一家餐廳不再經營之後,僅存的物件就是一份菜單,至少在紐約是如此,」她說。「餐廳的汰換率很高,除非保留菜單,否則真的是船過水無痕。」
費德曼負責管理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大約4萬5000份菜單,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其中一套收藏。研究者會到這裡來查詢各種資料,從古代的食物價格到特定年代特定食物的易取得性都有。
「會有作家打電話來問:『1962年一份雞蛋沙拉三明治多少錢?』」她說。「他們會查詢菜單,以確保歷史細節正確無誤。」
其他人(例如范‧胡登)則試圖運用現有的資料拼湊出更宏觀的故事。他說把菜單用在研究計畫上是非常吸引人的一件事,部分因為幾乎每個人都上過餐館、看過菜單。
「而且每個人都能理解,有些魚曾經出現在菜單上,現在卻沒有了,」他說。
研究員說,他們下次可能會研究菜單的價格,他們這次還沒有這麼做。除了菜單之外,他們也考慮運用其他的歷史物件(例如碼頭上的漁獲照片或人們的日記)來協助拼湊出夏威夷的魚類族群變化。
「這需要創意思考,」研究的共同作者羅倫‧麥克克雷納錢(Loren McClenachan)說。「但它卻能透過一種生態研究上不常見的方式讓人們凝聚在一起。」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www.ngtaiwan.com/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