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曲」現在特指1920至1970年代,先後在上海和香港創作、傳播,具有華洋合璧之海派風格的華語流行音樂。時代曲可以上達下達的「中層」性質,知識分子的大力參與,對於城市生活的反映,在民歌以外對於古典音樂和爵士樂的吸收,乃至於旋律、歌詞的徵引互文情況,亦成為陳煒舜撰寫《時代曲紀夢詩》的緣由。
#陳煒舜 #時代曲紀夢詩 #後記
全文:https://bit.ly/2Wqf3dA
◤
想閱讀更新更多「虛詞」內容,歡迎先讚好專頁,再將專頁揀選為「搶先看」!
◤ ◤
《無形》於各獨立書店有售,包括(港島)艺鵠ACO、見山書店、銅鑼灣樂文書店、銅鑼灣Desk-one溫室、glue咕嚕館、PMQ Humming Books;(九龍)序言書室、油麻地Kubrick、旺角樂文書店、合舍、貳叄書房、旺角Desk-one溫室、榆林書店、博勢力書店(尖沙咀)、夕拾x閒社(觀塘);(新界)神話書店、荃灣Desk-one溫室;(澳門)邊度有書,售價港幣20元正。
◤ ◤ ◤
「共赴青山」專題徵稿,9月30日截稿;《無形》及「虛詞」歡迎自由題投稿。稿例:http://www.p-articles.com/contributi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2的網紅郭耀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S監製作品5號 Holy Crab!異鄉記 第一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作品 大閘蟹造成生態浩劫 名牌紙紮觸犯專利權 有事嗎? 導演 楊景翔 編劇 朱宜 主演 郭耀仁 蔡佾玲 林家麒 許雅雯 王靖惇 何瑞康 林玟圻 張念慈 趙欣怡 李梓揚 音樂設計 陳建騏 燈光設計...
古典詩投稿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前故事:【雲的雨日回憶】
雨一直下,梅雨季還沒結束。
雲不想上班,只想聽點雨聲,看點書。
她喜歡在上班的船程看短篇小說,午飯時間甩開只想討論八卦的同事,一個人享受自己為自己用心準備的美味便當,翻幾頁書,然後午憩。睡前,雲喜歡讀輕盈一點的作品,如詩如繪本。似乎是從那天開始,如同信仰般,她不斷提醒自己,不要為了任何事情賠掉自己。
雨勢愈來愈大,像一億顆石頭,一億顆石頭裡預演著無數次失眠。持續失眠,就像不小心掉進海裡。身體已經泡在水裡了,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海,日與夜忽然失去了意義。雨一直下,整座城市也許就快被淹沒,回到幽深的藍。
那個時候,月一定也是這樣吧?雲忍不住想。
月是雲的姐姐,大家都說雲比較漂亮,月呢?幸虧比較會唸書,可惜性格不討喜。對此,月只是冷冷一笑。月一直都是這樣,好像沒有任何事能夠擊敗她的樣子。在月周圍,就算是雨水也會閃閃發光,雲一直看著,有點羨慕,有點嫉妒,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的月,看起來總是很耀眼。
「165 頁,」迷上古典文學的月,丟了一本宋詞給她,「最後一句我很喜歡。」
雲翻到那一頁,找到了最後一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為什麼?」
「因為有妳有我啊,笨。」月說完遞給雲一杯木瓜奶。
笨是沒救了,胸部還是可以補一補的。雲想起月的調侃,想起那個懶洋洋的,只是偶爾看書,偶爾被月戲弄的下午。
雨勢漸漸收斂,映著街燈的雨水,在雲腳下化成漣漪。雲在一家斜坡餐廳停了下來,這裡曾經是二手書店,放學後月常帶她來,有時候還會帶她一起蹺課。
那家書店的老闆很年輕,店名也很神經,叫「文青哥書店」。自稱文青哥的書店老闆習慣在月過去的時候看報紙,邊看邊罵。雲懷疑那是為了引起月的注意。
「既然不喜歡,為什麼還要買?」雲嘀咕。偷瞄了一眼,似乎還是同一家報紙。
「我就是喜歡它夠惹人討厭!」文青哥大聲回應,然後看向月。
月只說了一句,「犯賤。」
雲一直都不知道月心裡在想些什麼,又發生了什麼。她只是一直享受著月的照顧,當她迷惘時,只要問月就可以了,月一定知道該怎麼做。
「姐,我不知道志願要填什麼。」雲遞給月一張薄薄的紙。
月沒有接。「妳以後要做什麼?如果只是習慣接受卻不去思考,」月停頓了一下,試圖緩和語氣,「以後可能會被現在的安逸反噬吧?」
「可是我有妳啊。」雲後知後覺地發現,那個理所當然的自己真的很討厭。
直到現在,雲還是沒辦法跟爸媽自然地聊月的事。如果是書店老闆,或許可以一起說月的壞話吧?可惜書店跟月一起消失了。
我寧願相信妳只是離家出走。雲看著窗玻璃上的自己,自言自語。
月離開的時候,梅雨季剛好降臨。
她沒事吧?
她是不是失戀?
她是不是瘋了?
流言即使沒有惡意,傳著傳著,還是會擊中情緒。月是不是也經歷過這些?那一天,坐在辦公室裡的雲,覺得整個辦公室像沉進海洋的魚缸,那一刻,她想變成魚,只有變成魚,才不會窒息吧。
不如辭掉工作?
「妳跟家人商量了嗎?不要衝動。」上司拍了拍她的肩膀,轉過頭又補了句:「年輕就是沒負擔,不像我們 ⋯⋯」
夾雜批判的安慰對別人根本一點幫助也沒有。
如果是月,會怎麼說呢?
人們總是在揮霍無度中老去,大部分的時間毫無意義。月會這樣說吧?然後直接丟出辭呈,找家書店泡一整天。
歲月似乎會偷走很多東西,它一定偷走了我對月的依賴吧?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月很可惡,用那麼老派的句子跟她告別,害她一直都學不好古典文學。
辭呈已經受理了,現在就算雨不停也沒關係。雲離開斜坡,走進一家日式外賣店。晚餐吃蕎麥麵配御飯糰好了,然後喝點小酒,微醺的感覺看一本跟太陽有關的繪本,就這麼決定。
Storyteller: 詩瓏 @dear.shiron
Illustration:卓卓 @phoebecmy_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詩瓏 #dearshiron #卓卓 #phoebecmy #StoryTeller雲的雨日回憶 #StoryTeller專欄故事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
https://bit.ly/2MNRcP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古典詩投稿 在 美國在台協會 AI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愛台灣,我的選擇」系列第16發:熱愛台灣詩的美國學者白瑞梅(Amie Parry)
「我在加州內陸地區一個叫做聖伯納迪諾的小城市長大,隨後在聖地牙哥念大學和研究所,並獲得文學博士學位。求學期間我們必須至少選修一門外語,所以我就選了中文。1987年我大學畢業之後,跟朋友來了台灣一趟,在台灣教英文和學中文六個月,接著就自己一個人當起背包客在亞洲四處旅遊。
我本來想要研究中國古典詩詞,後來因為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學金,便又再度回到台灣。當時我在討論詩詞的聚會上認識了幾位現代派詩人,所以我就將研究主題轉而聚焦在台灣60、70和80年代的現代詩。我的博士論文探討的就是,以現代主義來理解現有政治語言中難以理解的現代性。我認為歷史形塑而來的經驗,往往比語言本身還要複雜。
我研究的那些詩作沒有明確的政治性,反而是有很強的實驗性質,並帶著詭譎的神秘感。當時我認識的現代派詩人大多是跟著國民黨飄洋過海來台的外省人,他們經歷過戰爭和顛沛流離,也經歷過劇烈且痛苦的歷史創傷。每個人的經驗都不同,在那個年代,也很難說出口。後來,我寫了一本關於詩的書,並聚焦在一兩位我覺得特別有趣的詩人。我在書中問了一些類似的問題:這些詩作如何幫你思考艱難的議題?
當時的現代詩已經頗有制度,許多詩人都有投稿《現代詩》這份重要的詩刊,有些詩人則是將詩作與戲劇結合。整體而言,台灣的現代詩、表演藝術和文學都發展地如火如荼,也深深吸引了我,但我還未全盤了解。當我完成博士論文時,我便獲得交通大學的教職,讓我對台灣的學術圈感到非常驚艷。而當我出版第一本著作時,我也很訝異能在美國獲獎;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獲得提名,當時我問授獎單位:「為什麼選擇我的書?」他們表示:「因為書中其中一個章節是以跨國的架構來進行整體論述,妳不是單用西方的理論和東方的詩詞,而是從東西方共同錘煉出嶄新的知識。」
我目前任教於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除了擔任系主任之外,我也有教授寫作課、文學課和文學文化理論課程。從我1987年第一次來台灣到現在,我覺得台灣人愈來愈能自在地與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交談,就個人經驗來說,我認為台灣社會愈來愈開放。我第一次來台灣時,經歷了許多台灣社會有趣的發展,也結交了許多朋友,並認識了許多學術圈的同好。我想,這些珍貴的回憶就是呼喚我再度回台的動力;就像是,如果你覺得這個社會充滿生氣和活力,而你也能夠參與其中、做出貢獻,我想這就是像家一樣的感覺吧!」
✨白瑞梅 Amie Parry 現為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專任教授
💕Why I chose Taiwan #16 – Amie Parry
“I grew up in a small city in inland California called San Bernardino. I went to college and graduate school in San Diego. I got my PhD in literature. We were all expected to learn at least one language, so I did Chinese. I traveled to Taiwan with a friend right after I graduated from college in 1987. We came here to teach English and study Chinese for six months, then I traveled around Asia by myself with a backpack.
I originally wanted to study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 got a Fulbright grant and I came back here. I started going to the poetry nights that were happening at that time. I met some of the modernist poets, and I switched my focus to the modernist poetry of the 60s, 70s, and 80s in Taiwan. I wrote my dissertation on modernism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parts of modernity that are hard to know in the existing political language that we inherit. I think that experience in historical formation is alway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 language.
These poems are not explicitly political; they're very experimental and strange. At the time, the modernist poets I met were mostly 外省, men who had been drafted and come over with the KMT, so they had experienced war and displacement, and a very intense and traumatic historical moment. People experienced it differently, and at that time, it was a hard thing to talk about. Later, I wrote a book about poetry, but I just focused on one or two poets I find really, really fascinating. And I was asking some of the same kinds of questions: how can these poems help you think about certain topics that are hard to think about?
At that time, Modernist poetry was a kind of an institution already. There was a journal called 現代詩, “Modern Poetry,” a really important journal that most of these poets were published in. Some of them combined poetry and theater. There's just so much going on in Taiwan in terms of poetry and performance and literature. It's just amazing. And I'm very interested in it at all, but I haven't kept up. After I finished my dissertation, I got a job offer at 交大. I thought, wow, there's something really amazing happening intellectually here. When my first book came out, it actually got an award in the U.S., and I was so surprised. I didn't even know it had been nominated. I asked them, ‘Why did you choose my book?’ And they said, because one of the chapters has a transnational of framework for the whole argument, so it wasn't like you used Western theories and Eastern texts, it's like the whole knowledge part is coming out of both places.
I currently teach in the English department a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I'm the chair and I teach writing classes, literature classes, and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classes. Since my first visit to Taiwan in 1987, I think people are a little more comfortable talking to people from different places. In my personal interactions, I feel a difference, like a greater openness. Back then, there were so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ing here, all at one time, and that's the time that I happened to be here. And I made good friends in my personal life and in my intellectual life. And I think those are the things that made me come back: like if you feel that there's something interesting happening and there's some way that you can support it. I guess that's a way of feeling at home.” — Amie Parry
✨Amie Parry is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at th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古典詩投稿 在 郭耀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CS監製作品5號
Holy Crab!異鄉記
第一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作品
大閘蟹造成生態浩劫 名牌紙紮觸犯專利權
有事嗎?
導演 楊景翔
編劇 朱宜
主演 郭耀仁 蔡佾玲 林家麒 許雅雯 王靖惇 何瑞康 林玟圻 張念慈 趙欣怡 李梓揚
音樂設計 陳建騏
燈光設計 黃諾行
舞台設計 林仕倫
服裝設計 林秉豪
舞蹈設計/動作指導 陳武康
歌唱設計/指導 黃建為
新聞事件一:曼哈頓中國城喪葬禮儀用品店主販售LV、法拉利及iPAD紙紮,創新點子讓傳統華人產業與時俱進,卻遭紐約市警以侵害專利權逮捕。
新聞事件二:大閘蟹入侵哈德遜河過度繁殖,華人瘋搶的珍饈美味卻讓紐約州環境署發布生態危害警報。
移民社會異文化衝撞真實而荒謬,劇本以現代華人移民角度,以黑色喜劇手法,從十六世紀美國原住民與新住民的衝突,到現代人的非法居留與大閘蟹的偷渡,挑動我們不自覺的文化偏見及自身文化源頭。今與昔、故鄉與他鄉、現實與奇幻在劇中跳躍交織,展現當代異地求生的風景。
導演楊景翔與上海旅居紐約青年劇作家朱宜首度合作,以「扮演」概念點描移民處境,十位演員熱鬧串演劇中三十多個角色(&海產);部分劇中非寫實場景以仿歌舞劇及古典戲劇歌隊形式並置呈現,在文化融合與文化拼裝的不安中擺盪。
第一屆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
本競賽由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與南京大學共同主辦,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浙江大學等合辦。本屆投稿來源非常多元,包含台灣、中國大陸、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保加利亞創作者,以中文或英文劇本投稿。《Holy Crab!》以英文寫作,自198件參賽作品脫穎而出榮獲首獎,首演製作將以中文版本演出。
決審評語摘錄
非常原創生猛,語言掌握精密,跨文化雙關語運用得機巧妙趣。......作者在展現多文化衝突之際,又往往能巧妙地避開刻板印象的陷阱,展現新的跨文化視野,非常有趣新奇。--周慧玲
非常具有現實感,幽默天成,不使用庸俗的笑話,卻又讓我笑的樂不可支,......流暢性特別值得一提......。--平路
製作群
製作演出 創作社劇團
製作人 李慧娜
戲劇顧問 周慧玲
執行製作 卓麗梅
平面設計 許銘文
攝影 唐健哲
舞台監督 張仲平
舞台技術指導 蘇俊學
燈光技術指導 林致謙
音響技術指導 顏行揚
行政經理 張令嫻
企劃宣傳經理 藍浩之
舞監助理 周賢欣
排練助理 潘俞廷 黃昱嘉
宣傳助理 李文
主辦單位 創作社劇團
指導單位 文化部
贊助單位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臺北市文化局
劇本授權 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
異業合作 ESCENTS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SONNENTOR CAFE日光大道健康廚坊 COYUCHI優居生活 一日茶事
宣傳行銷協力 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台新銀行 台北富邦銀行 玉山銀行 印刻文學生活誌 永豐銀行 國泰世華銀行 誠品書店 聯邦銀行 藝文票券折扣網 廣藝基金會 Qbo藝文頻道 YOURART藝言堂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創作社劇團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487號(圓場 O space)(台北市文化局藝想空間)
Tel 02-23397528 Fax 02-23397518 E-mail creativ1@ms16.hinet.net
網站 creative.indextw.com 部落格 creativedrama.blogspot.com
FB 創作社粉絲專頁 Youtube頻道 創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