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編又要來送東西啦
電影《親愛的初戀》編劇又一 BL 力作,與摯友聯手寫出機智、幽默又溫馨的小說《如果我們是天生一對》。這是關於兩個截然不同的男孩,無法判斷宇宙能量是要湊合他們──還是要分開他們的故事。 聯合文學
【贈書活動】
1️⃣追蹤嘎嘎台臉書粉絲專頁
2️⃣按讚此篇貼文並標記 1 位好友留言「@_____,宇宙說要我們在一起 #如果我們是天生一對」
3️⃣活動將抽出 1 名幸運小嘎嘎!(再去嘎嘎台 IG 留言,馬上多一次中獎機會!)
4️⃣活動即日起至 8 月 7 日晚上 12:00 止,並將在 8 月 10 日於留言處公布得獎者
嘎嘎台 IG 由此去👉bit.ly/2Lrnxah
【注意事項】
1️⃣本活動獎項寄送地區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2️⃣本活動有不可抗力原因無法執行時,嘎嘎台有權決定取消、中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
3️⃣請幸運讀者於 8 月13 日 00:00 前將收件人姓名、電話、地址私訊嘎編。如未及時收到回覆,將視為放棄資格,不再遞補
【國際書評,掌聲連連】
⚜️深受讀者喜愛的艾柏塔利以及席佛拉聯手打造了這個紐約夏日戀情,是個充滿喜感的羅曼史,有著甜蜜又有內涵的劇情。──《科克斯書評》
⚜️兩個截然不同的男孩談著迷人又甜蜜的戀愛。──《出版者週刊》
⚜️艾柏塔利與席佛拉在玩世不恭與夢幻樂觀之間取得了恰好的平衡,描寫出一段寫實又逼真的青少年戀情。帶點爽快又夾雜著不可抗力,兩位不同風格的作者合作的天衣無縫也同時吸引到新舊粉絲。──《學校圖書館學報》
⚜️兩個頂尖YA酷兒作家協力打造出一對年輕情侶,在忙碌的紐約裡甜到蛀牙的戀情。毫無疑問,這就是你期待已久的男同志愛情喜劇。──《娛樂週刊》必讀清單
⚜️讓羅曼史重新變酷的一段戀情,好的愛情喜劇就是要讓人有這種感覺。──《洛杉磯書評》
⚜️一齣開心而且幽默到讓你笑出來的愛情喜劇。──《號角圖書雜誌》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GagaTai 嘎嘎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POON Chan-leung 潘燦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簡立喆Liz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心得]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版保溫電影- 看板ThaiDrama 的評價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2gether: The Movie) 12月2日 ... 的評價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情報] 天生一對2 大電影:再續前緣3/10全台上映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 2gether The Movie 12月24日陪你一起聖誕 ... 的評價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2gether電影版: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台灣正式預告 - Facebook 的評價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POON Chan-leung 潘燦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et Magazine issue196 p112-117
潘燦良 天生不是光芒四射
維基百科上潘燦良一頁,寫著他今年五十歲,他笑笑說要澄清,今年其實五十有二,網上資料有錯,他卻不急於更正,由它將錯就錯,就像他面對人生大大小小的關口,都一直順其自然。
年少時是毫不顯眼的一個人,投考演藝學院經歷四次才成功,及後在香港話劇團任全職演員二十多年,期間三奪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卻總是與最佳男主角擦身而過。到四十多歲,離開安舒區之後才三奪最佳男主角,備受外界注目;同期遇到正在尋找新面孔的香港電視,開步踏進劇集與電影的世界,魅力隨著知名度增加,才忽然成為大眾都追捧的潘燦良。
對於五十歲左右才攀上事業高峰這回事,他坦然面對,既然自知不是一來便光芒四射的人,他就演好四平八穩的人生,性格決定命運,他看得通透。
Text.ernus
interview.ernus & 金成
photo.BOWY
「原來你做戲好好睇!」
因為《親愛的,胡雪巖》角色需要,潘燦良早前把頭髮剪掉,事隔數月,頭髮長了一吋,還不像一個正式的髮型,但當他徐徐步至,還是叫人感受到獨特的中佬魅力。他是那種典型過了四十歲才散發光芒的男人,可以想像少年時候不太起眼。「讀書時成績很差,每次考試不是考尾二就是尾三,在班上不是最乖或者最曳那批,不會有人留意我,好像不存在的一個人。」對戲劇的興趣,起始於微妙的感覺。小時候看電視,總會不自覺幻想自己能否飾演那些角色,中學時代,看到其他同學在戲劇比賽表演,也沒有太大參與的欲望,「我都做得到」的想法仍然只停留在腦海中。中學畢業,學校劇社友人邀請他參與演出,從此開啟一條全新的道路。「第一次演出,給我一種不錯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中文老師特別跟我說:『潘燦良,原來你做戲好好睇!』我整個人生從來沒有被認同的經驗,於是腦海忽然浮現要成為演員的念頭。」
八十年代演藝行業興旺,香港演藝學院於1984年成立,潘燦良剛好中學畢業,會考成績欠佳,考入演藝就成為了他的夢想。「那時聽說入讀演藝成績不需太好,只要有才華便會取錄,我覺得這是我可以繼續讀書的唯一機會,我想藉這機會改變人生。」大概是二十歲仔最有大志的一次,可惜少年阿燦的路又不是想像中平坦。演藝學院入學試,年年考的東西差不多,都離不開讀白、唱歌、做戲、天才表演,潘燦良初次投考,正是學院創辦的一年,他對戲劇只有熱誠,缺乏經驗和認識,落空也很合理。「你想想,第一年入演藝的人是黃秋生、張達明、謝君豪,他們入到我入不到,也好應該。然後我一直重考,考到第四次,覺得是最後一次了,考不到就算。畢業後幾年我返過工廠、做過跟車,後來入了城市當代舞蹈團做後台人員,雖然不是演員,但浸淫在與劇場有關的環境,漸漸有些得著。我也抱著平常心,入不到演藝也沒所謂,反正我已從事與戲劇有關的工作。」這次夢想終於達成了,潘燦良非常珍惜機會,將自己變成海棉,努力去吸收知識。「我對戲劇的興趣日漸濃厚,有衝勁自然發奮追求。例如我一向英文差,但因為演戲我要讀英文劇本,怎好?唯有逐個字去查字典,有些地道口語英文,連字典也沒有,就去問人,也許是人生最有衝動求學的階段,十分享受。」
無法理解的職業
進入演藝學院,是潘氏家庭裡面一個破格的選擇。爸爸是油漆工人,媽媽在學校當校工,不是沒有一般草根階層對下一代的典型期望,不過潘燦良作為孻仔,幸運地得到一哥一姊為他擔當了家庭負擔,讓他有空間為理想奮鬥。「我在屋長大,父母當然認為子女讀書讀好些,找到他們心目中的好工就最好。他們都是靠體力勞動維生,不想我們重蹈覆轍,希望我們做寫字樓嘆冷氣,若可以找份鐵飯碗政府工更好。」上一代的卑微願望,只有做文職的姐姐給他們實現,不過潘燦良爸爸媽媽可沒有像當今怪獸家長揠苗助長,他讀書成績不好,但沒有做壞事,父母也沒強求甚麼。「他們沒有給我太大壓力,也許也沒能力給我壓力吧。如果我沒有接觸戲劇,我應該像我哥哥一樣,成為了油漆工人或的士司機,我很慶幸遇上了戲劇,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又有穩定的收入。」
香港話劇團是行內出名最有架構有組織劇團,台前幕後均有固定薪水,但在父母眼中,當劇團演員大概永遠都不能稱之為穩定工作。「我演出的時間他們吃晚餐,我回到家他們都睡了,演員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很遙遠的事,心底裡會問我是否打算繼續做下去。好在尚算薪高糧準,不用擔心生活,能令他們比較放心。」潘燦良在香港話劇團的演出,很多時邀請父母欣賞,惟父親看得不多,就因心臟病離世,他在電影版《南海十三郎》飾演唐滌生,結果父親無緣親眼欣賞,成為他人生中其中一個遺憾。他回想母親仍在的日子,每次看他演戲都盛讚不已,不禁微微一笑:「很鼓舞的,她每次都說好好看,也不知是真是假。對她來說,其實是不明白為身演員的我是做甚麼的,她知道我會在娛樂圈出現,但又不是明星,不懂跟街坊街里說兒子是做甚麼的,但有演出給她看,她又可以帶親戚來看,她已經很滿足。」
走近抑鬱邊緣
加入香港話劇團之後,潘燦良就像劇團裡面其他演員一樣,每年擔崗固定數量的演出。在話劇團遇到膾炙人口的經典戲劇機會高,尤其在劇場還不是那麼百花齊放的八九十年代。《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南海十三郎》、《Miss杜十娘》、《藝術》、《暗戀桃花源》等經典作品,潘燦良都有份參演,累積了寶貴的大型演出經驗,早在1994年更憑《黑鹿開口了》一劇首奪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但我是做了十多年,才真正認清演戲是怎樣的一回事,做演員是有價值有意思的事。」是有點反高潮,但一個人對自我的領悟,總不是一步登天的一回事,特別是他向來都慢熱。「陳腔濫調的說法很容易,喜歡演戲囉、享受演戲囉,某次在報章看到黃秋生的訪問,他問另一位演員為何要當演員,我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思考不一定有答案,待到三十九歲那年,平靜的生活起了變化,他才領悟到答案。那年他拿獎學金去美國半年,暫別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呼吸自由的空氣,反而令他不知所措。「照道理我應該要看戲劇、和演員交流,但我的心態是害怕自己辜負別人,覺得拿了獎學金,一定要有實質的工作做給別人看,拚命想將自己塞滿知識、技巧,偏偏又塞不進去,非常混亂。」
一個人住在空間狹小的房間,潘燦良被莫名的恐懼感覺籠罩,不知不覺走進近乎抑鬱的狀態,不斷質問自己「點算好」。「有一日腦袋裡的燈膽突然亮了,想通了這半年的意義,其實是一個機會停一停,重新了解自己,去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不是要學習幾多表演技巧,或者在看了幾多經典戲劇,而是好好享受這個人生體會,容許自己遇到甚麼就甚麼。」回到香港後的一段日子,體會才漸漸滲透出來,影響日後的演戲心態。「以前覺得演員身分很空泛,但後來我領悟到,一個演出不論舞台或影視,主流或偏鋒,都有帶給受眾心靈填補的作用。當普羅百姓在生活、情感上達到失重的狀態,甚至精神上把持不住,如果他看齣電影、電視或舞台劇,他便有機會透過別人的演出感受生命的呼喚,就像信仰一樣給他信念,這能量成為了滋養,有了滋養就可讓他們回到穩定的狀態。」以前演戲只為了個人滿足,這昇華了的想法為潘燦良的演員生涯注入了使命感,他自覺演出的底蘊變得截然不同。「往後我在舞台上講的每一句對白,都是為觀眾席中的某個人而講,我很深信我的演出,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其他人,從此演戲的動力更大。」從那時起,戲劇對他再不是單純的娛樂,他期望某一位觀眾,在演出中體會一個人生經驗,然後感受自我釋放、倒空生命,所以,他再也不執著於戲劇的形式。「我不再局限自己做某種形式的演出,只要適合我就去做,我相信我要做的就是提供演員的功能。」今日我們愛看潘燦良演戲,深深感受到他散發的厚道,背後其實是千錘百煉的歷練。
控制情感的專業
潘燦良無疑是一位專業演員,從言談之間了解到他之所以專業,正正來自他與演戲之間保持著適當距離。沒有矯情地說演戲是他的生命,反而很清楚那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演戲是我的事業,是我喜歡的工作,我亦相信演戲一直影響我的生活,是不能分離的,但我不是那種認為演戲就是我生命的一切。」舞台演員跟電影電視演員的不同之處,是舞台劇需要不斷重覆,少則三四場,長則像西方經典戲劇一演幾十年,演員的專業,正是在重覆的台詞走位劇情之中,仍能爆發不同情緒,他本性沒半點濫情造作,倒適合成為舞台演員。「學戲時毛俊輝老師教我們,舞台劇演員應該有一種能夠重覆的工藝,就是要你熟悉整齣戲劇的運作流程,同時每次演出當下都有很活躍的狀態,能因應每一場的氣氛,在重覆裡面有不重覆的表達。」所謂演員的第三隻眼,他融匯貫通,以至情感能收放自如,這正是他認為成熟演員的必備條件。「舉個例,我演胡雪巖的時候,在舞台上我是胡雪巖,走上台之前我是潘燦良。在台上我容許自己釋放感情,但在很澎湃的時候我同時在觀照自己,控制自己投放幾多感情。這個過程有情緒衝擊有快感,是很過癮的,但若失控了就是失敗。」演員有所謂不能抽身的狀態,引致情緒問題甚至影響生命,潘燦良卻直言演員應該有能力自我控制。「有些人演戲演得淋離盡致,卻回不到現實,這對我來說是不正常的事。另一個極端是完全清醒,從沒投入情感,卻單憑技巧感動人。我相信我是兩者之間,這樣對我來說是最好的。」
潘燦良的冷靜安穩是性格使然,兩面刃的另一邊卻是慢熱,他在香港話劇團演戲二十多年,來到2012年才毅然離開,雖然2011年獲藝發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卻是離開話劇團以後,他才三度奪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他沒有埋怨懷才不遇,太清楚自己生來不是光芒四射的人。「可能年少時有希望自己鋒芒畢露,但很快就知道我不是這種人,很多統計數字告訴我事實。與其說是命運,我更覺得是性格,我是很低調的人,怎會散發光芒四射的能量?別人通常都覺得我是穩陣,可以信任的人,又不是一來就覺得很有吸引力的人。」在劇壇素來有劇場王子的稱號,不過翻看潘燦良舊照,實在不是特別迷人,彷彿來到五十歲,他的魅力才一下子爆發。
餘下十五年的心態
六年前離開話劇團,只感到維持二十多年的生活模式需要暫停一下,沒有立心進軍電視電影圈,沒料到香港電視邀請他主演《來生不做香港人》,潘燦良又驚又喜。「我不知道他們為甚麼找我,一問之下知道是三十集長劇,還要是男主角,我比他們更驚!既然他們夠膽找我,我就夠膽做!」《來》彷彿為他開啟了人生另一扇門,之後在ViuTV的《綠豆》飾演曖昧不明的趙子龍更是技驚四座。常言道,舞台劇的演技跟電視很不同,潘燦良爐火純青的地步,像是一下子便適應了。他謙道:「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細閱劇本,好好準備角色,好彩的是在現場也有空間跟其他演員碰撞,再慢慢調整演繹方式。也因為《來》與《綠》的角色設定剛巧都比較佻皮,我衡量過覺得可以有大幅度的表演風格,但當然也需要調整的,始終電視和舞台對演員表情的覆蓋率實在相差太遠。」再數下去,就是今年的奇蹟電影《逆流大叔》,很多人買票進戲院,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看他飾演的「黃淑儀」,過千萬票房的奇蹟就此誕生。潘燦良看到香港電影演員斷層的現象,解釋為何來自舞台的他,在這幾年忽然成為影視界新星的理由。「很多電影成本不高,找不到影帝級演員擔綱,所以向舞台劇演員埋手,我們有一定的演戲技術,相對電影演員知名度卻不高,片酬不用太高。」
人到中年,才攀上事業另一高峰,潘燦良沒有一朝得志,反而在踏入五十歲關口之後,他更明白自己的限制。以往踏進三十、四十都有特別感受,但來到五十,感覺更加矛盾。「去到五字頭,會很清楚自己不再是三十歲,有些事情可能已經既定了。若當初三十歲有搏盡,四十歲已經發圍了,所以當你五十歲還未擁有,難道去到六十歲才攀上顛峰?」他這樣說,沒半點怨天尤人,只是面對現實,距離所謂退休年齡還有十多年,就用另一個心態面對五十歲的高潮。「我不會放棄,而是會好好運用僅餘的時間,對待餘下十五年或三十年的心態很不同,最明顯的是深深體會自己身體機能不同了,體力、記憶力都有分別。人到中年,有種時日無多的感覺,會好矛盾,辛苦的時候會勸自己不用太搏命吧,都五張嘢了;有時又覺得五十歲還很年輕吧,常常在這兩者之間徘徊。」
引誘是自製的
猶記得去年ViuTV播放短劇《短暫的婚姻》,旋即成為網絡熱話,今年宣布明年將上演舞台劇,老實說心底不無擔憂,始終陳奕迅和蔡思飾演的Galen與Mal已經太深入民心。後來演員名單公開,見到Galen由潘燦良飾演,總算鬆一口氣,面對可能出現的比較,潘燦良氣定神閒:「有人抱著比較的角度看也不出奇,但對我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以前在劇團也習慣同一齣戲有A/B Cast。而且舞台劇版的重點跟電視劇不同,電視劇較側重Galen與Mal的浪漫故事,舞台劇四個角色的比重較平均,探討各人在那種婚姻狀態正在面對甚麼問題。」其實早在莊梅岩撰寫劇本時,潘燦良已是她心目中的角色人選,只是劇本命運使然,先有了電視劇才上舞台劇。潘燦良曾演出莊梅岩早年寫的《教授》,二人惺惺相惜,時間一合就找機會再次合作,最受益肯定是觀眾。
談起婚姻,潘燦良與蘇玉華雖沒婚姻的名分,二十多年的長久關係卻令很多有名有分的老夫老妻羨慕不來。他坦言,用劇中金句「如果深愛,再長的婚姻也是短暫的」去看待今日的婚姻殊不容易。「很多人會把持不住,你見很多單親家庭便知道。有種不負責任的說法是引誘好大,但我不會怪罪於引誘,若你找到那個想和她一生一世的人,你不會有其他引誘,引誘是你自己製造出來的。」潘燦良與蘇玉華早在演藝學院年代便相識,兜兜轉轉之後在戲劇裡重遇、相愛,是情侶也是工作伙伴,沒有世俗的約束,也有信心會長相廝守下去。結伴廿多年,足以令所有浪漫化為現實,面對生活瑣事,潘燦良的心得不外乎是「包容」二字。「有時可能只是個杯應該放哪個位置的小事,也足以引發吵架,如果她將個杯放過兩吋你就忍受不了,你就要反省究竟是自己不喜歡她,還是真的在乎那兩吋的問題。對我來說,如果我是真的愛那個人,這些小事可以接受,要不喜歡一個人實在太容易,但只要找到你愛她的一點,我寧願自己把那個杯移過兩吋。」步入中年,他有心理準備彼此會被年月改變,也很確定會並肩同行,訪問來到這裡,已是甜到糖尿病。「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對方在老去,我也是一樣,無論容貌、外形甚至處事方式都會一直變,我們的關係也一樣,但每同行走一步,我也在深入認識她。我們很幸運,這麼多年來仍然找到有共鳴又截然不同的交流,很多時能夠同步相處,又有交換彼此長短的空間。」可以不結婚,但仍會考量萬一雙方出了甚麼事情,留下來的除了承受悲傷還須兼顧大量繁文縟節法律流程。畢竟愛一個人,需要周全想法。
後記
訪問期間,潘燦良正在參與前進進劇團《會客室》的演出,以訪問一百個香港人對社會議題的看法為主要內容,性質有別於一般劇場演出。潘燦良坦言,此劇報酬不高,但因為他覺得有意義,仍然會推掉其他工作,花超過半個月參演。從劇場走出來,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明星,他依然是那個潘燦良,做一個長訪問,不需化妝整頭服裝,他值得喜愛,正因為這種依然故我的瀟洒。
https://jet.my-magazine.me/article/detail/interview/10720
※
莊梅岩 x 潘燦良 x 楊詩敏 x 禤思敏 x 林海峰
2019年1月 成就下一次的牽動
《短暫的婚姻》My Very Short Marriage
ViuTV作品 舞台劇再遇
「如果深愛,再長的婚姻也是短暫的。」
編劇 莊梅岩|導演 方俊杰|監製 朱仲銘
主演 潘燦良、楊詩敏、禤思敏、林海峰
2019年1月11-13, 15-20, 22-27日 8pm
2019年1月13, 20日 3pm
# 1月27日8pm場次為尾場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
$280, $480, $580, $780, VIP$1,280(頭三行)
門票現已於Cityline及通利琴行售票處公開發售
網上訂票:www.cityline.com
電話購票:2111 5333
節目查詢:2883 9906
粵語演出 (In Cantonese)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簡立喆Liz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復仇者聯盟」裡面沒有蜘蛛人?(本文出自:四月份[世界電影]雜誌,立喆的小專欄"LIZA的電影任意門")
真不敢相信,我要在從小看到大的”世界電影”雜誌上開小專欄了(不是狗腿,我國中到大學畢業都是”世界電影”的忠實”訂戶”,即使進入電子時代我還是習慣看紙本雜誌)!從2003年一畢業就進入新聞圈當記者,幸運錄取駐地在好萊塢,跑電影新聞已經快要十年了(才覺得剛畢業...日子怎麼過的這麼快!),說”幸運”其實當然得來全是下功夫,十年前的好萊塢,哪裡在乎華人市場?華文媒體要採訪,除非是台灣片商提名以”International(國際)”媒體來採訪,否則我在當地以”Domestic(本地)”媒體申請採訪難上加難,大小眼的程度從採訪伴手禮就看得出來—國際媒體的伴手禮頂多是一件T-shirt或一頂帽子之類,但如果是Domestic本地媒體,那禮物袋可是滿滿一大袋琳瑯滿目如同剛去超市敗回來一樣─當然我不是為了禮物才要爭取本地採訪啦(心虛擦汗~),而是以本地媒體身分,我才能自由約訪天天發新聞,否則要等台灣(代理)片商提名,程序繁瑣名額有限也就不能天天生出第一手報導囉! 總之最後我加入MPAA《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美國電影協會》成為會員後,美國本地片商才願意正眼瞧你一眼、和你對話,台灣記者和讀者絕對無法想像,當年在好萊塢要申請隨便一個採訪,我得從一個月前不斷”盧”對方,提交自己作品和公司介紹(還得中翻英)甚至連公司保險證明影本(代表是有註冊的正規公司)等等資料都得”掛號郵寄”給對方審核(10年前e化並不普及),以證明我們是domestic(在地的)華文正規媒體,那段”次等公民”的辛酸歲月,是台灣記者無法體會的...不過十年後,好萊塢哪敢再瞧不起華人市場?甚至拍片還會顧慮到亞洲市場特別迎合劇情和廣用華人演員,我也就小小累積了一些特別的觀察和經驗,要在這個小專欄跟大家爆料...喔不,是分享! XD
四月份好萊塢強片,大概就屬去年底推出預告就吊足觀眾胃口的英雄大片《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我也有幸在去年11月就先到好萊塢專訪了劇中主角和幕後英雄們,所以以下訊息可不是道聽塗說或外電翻譯而來,看倌們讀到的可是第一手訊息喔~而說到幕後英雄,製片人艾維艾瑞德(Avi Arad)功不可沒─沒有他就沒有蜘蛛人,因為他正是MARVEL STUDIO(漫威工作室)的總裁,所以沒有艾維,蜘蛛人連漫畫都沒人發行啊,您說重不重要(重不重要…回音…)?再來看看他其它製作過的重要電影,看倌們就會對艾維更加肅然起敬:
2014 《黑寡婦》(後製中)
2012 《蜘蛛人之驚奇再起》
2007~2011 《惡靈戰警》系列電影
2000~2009 《X戰警》系列電影
2003~2008 《鋼鐵人》、《無敵浩克》系列電影
2005《驚奇四超人》
2002~2007 《蜘蛛人》1~3集(托比馬奎爾飾演的第一代蜘蛛人)
還有《復仇者聯盟》以及其他漫威超威的動漫影集等等(細數不完)…。
總之,看到這位總管江湖上各路英雄好漢的艾維,我第一個想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復仇者聯盟》裡面沒有蜘蛛人?搞得這位年紀最小的英雄這麼惆悵,還被網友KUSO…
艾維回答說「因為我覺得蜘蛛人是個很有故事性的角色,他有豐富的背景故事該被好好講述,而不是湊在大堆頭電影裡,他代表一種美國精神。」….”美國精神”?不是所有的超級英雄電影都代表”美國精神”+”大美國主義”嗎?在這裡就要解釋一下為啥蜘蛛人特別代表”美國精神”─因為蜘蛛人是超級英雄裡面最平凡的;他不是夢幻多金的超級富豪(鋼鐵人、蝙蝠俠…),也不是聰明絕頂的科學博士(浩克),或神功護體的外星人、天神(超人、雷神)之類,他只是一個平凡的高中生、長相+身材普通在學校還會被欺負、家境不富裕、童年心酸,出社會找工作也只能在報社打零工,感情不順遂喜歡的女生被有錢人追走….聽到這兒,有沒有覺得很耳熟?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從”蜘蛛人”的故事裡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蜘蛛人”代表的是每個平凡的小市民,但卻有著不平凡的夢想,想闖出名堂,想貢獻自己,想被大家肯定,想被愛,想獲得掌聲,想被社會需要─這樣的心情每個人都有,所以當觀眾走進戲院,透過電影人物體驗人生、圓滿自己的想望,即使是虛擬的,都可以彌補心中的一種空虛,所以超級英雄的故事幾乎是永不敗的票房保證,”蜘蛛人”更是美國人的最愛,最能代表”美國夢”和”美國精神”;至於"大美國主義"─”蜘蛛人”拯救的區域基本上以紐約為主,他還不算是”世界英雄”沒有全球全宇宙趴趴飛,相較起其他虛擬漫畫來說比較實際,也更貼近民心,”大美國”色彩也就沒那麼濃厚,所以漫威總裁艾維才會”偏心”的這麼說,更讓新版的《蜘蛛人驚奇再起》系列著墨於前傳故事了。(照片中戴帽子的鬍子大叔就是漫威老總,左邊是另一位製作人 麥特托瑪克...還有先前長頭髮的我耶!)
上述的這番想法我也和另外一位好萊塢製片人麥特托瑪克(Matt Tolmach)聊過,他完全附議之外還幽默的補充了一句「還有很現實的原因,那就是《蜘蛛人》的電影版權是由新力(SONY)電影公司買下,而《復仇者聯盟》則是賣給派拉蒙電影公司(台灣皆由博偉電影公司發行),所以技術上《復仇者聯盟》裡面不能出現”蜘蛛人”。」讓我想到投資風險學”雞蛋別擺在同一個籃子裡”(怎麼把”超級英雄”比喻成”雞蛋”?大誤…溜~),看來最大贏家還是漫威老總啊~(摸鬍子狀…)。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2gether: The Movie) 12月2日 ... 的推薦與評價
網上觀看超過1億人次泰國爆紅浪漫BL神劇放閃大銀幕!兩大新世代男神#Bright X #Win傾心演繹,戀愛結局百份百心動!《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 : 電影 ... ... <看更多>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5/27)是我們小贏的畢業典禮!看了一下追星版有關他的文章只有兩篇 所以想說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可愛ㄉ小孩,ෆ基本資料,全名:Metawin Opas-iamkajorn,藝 ... ... <看更多>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情 在 [心得]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劇版保溫電影- 看板Thai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電影版圖文版心得:
https://siamdolphin.com/?p=6369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劇版心得:
https://siamdolphin.com/?p=856
今天晚上終於去看了只因我們天生一對的電影版,我去看的電影院裡面還有brightwin立牌可
供拍攝,看得出來片商很用心,感謝片商。
看完之後覺得非常開心,來條列式分享一下心得:
我先說一下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因為聽說這部電影主要是重新剪輯濃縮電視劇的精華片段
,只加了少量新畫面。
所以我看這部電影的主要期待就是,想在大螢幕上看到brightwin,和用環繞音效聽到劇中的
名曲,所以基於我對演員和電視劇的愛,只要劇情濃縮剪輯的流暢,沒有漏掉太多精華片段
,有加一些變化元素,我就可以看得很開心。
所以以下是從懷抱上述期待的劇版粉絲的角度,提供的誠實心得,不過對這部的期待跟我不
一樣的觀眾,可能就會有不同想法囉。
1.新增的片段很甜,個人很喜歡和滿意新片段,我認為與其想些新劇情(通常都會出現新小
三和雷家人、雷工作之類的出來阻撓兩位,然後經歷一番磨難,兩人終於克服阻礙,更愛彼
此。),像這部直接用少量放閃灑糖新劇情,搭配重新剪輯的舊劇情,也讓我看起來蠻開心
的,至少給了Sarawat和tine一個happy ending(要用泰式發音),也沒有出現讓人覺得烏煙
瘴氣的劇情和角色,就這點來說,個人很滿意~~~
2.翻譯蠻有梗的,十分在地化的翻譯,看到nadech被翻譯成林漢洲,讓我大笑。
3.重新剪輯的片段雖然還是有遺漏一些遺珠(一直想抓奶的sarawat沒剪到真可惜,還有兩人
關在櫃子裡那邊,我朋友覺得告白裡的某段台詞沒剪到很可惜。)但還是有剪入不少經典畫
面,個人還算滿意,而且沒有崩壞的11、12、13集攪局,整體感覺清爽非常多,讓人看完想
回味劇版。重新看一次,還是覺得這部有不少奇妙有趣的笑點,雖然讓人看得開心,還是忍
不住會想吐槽。
4.新增的配樂和音效,有些片段用的好,有些片段很突兀,但似乎突兀的居多,我還是比較
喜歡原劇的配樂,算是電影版缺點之一。
5.增加的不少Tine的吐槽口白很有趣,我很喜歡win的聲音唸出的口白,蠻多地方都很有感情
,吐槽自己的行動也蠻有趣。
6.sarawat的口白就很讓我出戲,很少有感情豐富度足夠的獨白,這是電影版大缺點,brigh
t在琢磨口白情緒上….可能要多下很多功夫。
7.用戲院的立體環繞音響聽演員的聲音和scrubb的那幾首支撐劇情的經典歌曲很開心,但br
ight在電影裡面的新歌非常讓我驚艷!!!!!非常值得去電影院用立體環繞音響聽!!!
!超讚!!!!bright唱歌真的好聽,片尾曲win甜甜的情歌也很迷人~~~~
8.有win的出浴後胸腹肌片段,光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個片段,就很值得進戲院支持了!
9.看了bad buddy後,會特別注意妹妹在這部裡面演的pear(演員真名是love),在2gether
裡面也好可愛,我朋友發現她跟滾哥在這部最後在一起,快要崩潰了~~她比較支持她跟in
k在一起XDDD 。
10.今天我看的平日晚上這場入座率大約有一半(在一個小廳),不過看時刻表,感覺可能下
下週就沒什麼場次了!有興趣去看的觀眾要好好把握下週,現在看起來全台票房應該至少可
以破200萬。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8 Plus
--
德: 「為什麼,厭倦柏石了嗎?你喜歡別人了嗎?真的嗎?誰呀?我想知道。」
歐兒:「我覺得你知道。」
歐兒:「你真的不知道嗎?」
歐兒: 「但我覺得你知道。」
歐兒:「還是說你不知道。」
歐兒:「但我覺得你是知道的。」 泰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88.2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haiDrama/M.1640791159.A.30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