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第一筆薪水
今年姊姊就要15歲了,很有趣的是,我們聊天的話題從過去的學校生活瑣事,變成了「未來想做什麼」。
大部分的時候,她說,我聽。
看得出她就像十多歲時的我,渴望獨立,期待未來,不過也有點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得到。
就如之前文章分享的,她希望往「運動管理」方面走。這個領域「完全」不是我的專長(哈),所以也剛好!我不需要忍耐或控制自己「給意見」的衝動,因為有時候她講的內容我只有乖乖聽的份!
但很幸運的是她有著很好的體育老師與教練。他們不只在「體育技能」上頭幫助她很多,更會討論她擅長的部分,與需要成長的方向。
他們是她的老師,也是她的好友,更多時候是領路人。
這比單純的「教課」來得難多了!身為母親的我知道,要能夠讓青春期孩子信任你,而且能夠深入提出真正適合孩子的建議,需要花不少時間相處,需要用心。
言歸正傳,今年對升上九年級的姊姊是個特別的一年。
她即將在明年去實習,也算是「探索職涯」的一步!
而她在學校的「社區服務」也選擇了幫忙小一屆的女排校隊當「隊輔」,協助學妹們練球,激勵他們,支援教練。
她很投入這份「工作」,因為「體育」和「人群」都是她的興趣,加上教練給予她的信任,讓她雖然每天都身體疲憊(因為還有自己的排球與籃球球隊練習),但仍舊興致盎然。
之前,校隊與其他學校進行校際友誼賽。
原本某一位裁判不知道什麼原因沒到,她「臨危授命」擔任學妹們校際比賽的裁判👍(還兼任吉祥物,如圖所示🤣)。
回到家,已經累壞的她很開心地告訴我們:「他們付我薪水耶!」,很滿意地倒頭大睡。
原來,兩隊總教練決定將原本要給那位裁判的薪資,給了姊姊。就這樣,她賺到了人生第一份(不是媽媽給)的薪水!😂
好友幫忙拍下她開心坐上裁判椅的照片,我看了又看,真的內心有很多感動。
在過去,她被教育參加校隊就是要「為校爭光」和「獲勝」,甚至是為了在升學的「履歷」上添光彩,所以感覺壓力很大,甚至拒絕進入體育班。她也是曾經很討厭「讀書」的孩子,大聲宣告「我絕對不上大學」,她過去認為升學就只是為了文憑。
但她現在不再這麼想,而且認真地思考要如何結合她在其他領域的長才和興趣,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這學期她也開始了選修的「商業課」,做了「企業家精神」的口頭報告,似乎她也對於生意有點興趣呢!未來會怎麼樣,她與我都不知道,但看著她現在如此主動的態度,我想我已經可以放一半的心了。
過程中,我沒做什麼。我只有聽,然後為她加油。
她為自己安排行事曆,為自己打點生活作息。甚至自己搜尋想要實習的單位、準備履歷、自己思索可能的方向。
人類天生有著「想做些什麼」的動力,只要胃口不被打壞了,終究都會自己走出前進的下一步。
怕的就是他們已經失去學習的動機、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失去對未來的期盼。
常提醒自己:「孩子在上學之前什麼都想學都想碰,#只要記得別壞了他們的這個興致就好!」
這少少的幾十歐,意義很重大。
不只是對她,也是給媽媽我很重要的一個「提示音」:孩子真的快要不是孩子了啊!
只要記得別壞了他們的這個興致就好 在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女兒的第一筆薪水
今年姊姊就要15歲了,很有趣的是,我們聊天的話題從過去的學校生活瑣事,變成了「未來想做什麼」。
大部分的時候,她說,我聽。
看得出她就像十多歲時的我,渴望獨立,期待未來,不過也有點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得到。
就如之前文章分享的,她希望往「運動管理」方面走。這個領域「完全」不是我的專長(哈),所以也剛好!我不需要忍耐或控制自己「給意見」的衝動,因為有時候她講的內容我只有乖乖聽的份!
但很幸運的是她有著很好的體育老師與教練。他們不只在「體育技能」上頭幫助她很多,更會討論她擅長的部分,與需要成長的方向。
他們是她的老師,也是她的好友,更多時候是領路人。
這比單純的「教課」來得難多了!身為母親的我知道,要能夠讓青春期孩子信任你,而且能夠深入提出真正適合孩子的建議,需要花不少時間相處,需要用心。
言歸正傳,今年對升上九年級的姊姊是個特別的一年。
她即將在明年去實習,也算是「探索職涯」的一步!
而她在學校的「社區服務」也選擇了幫忙小一屆的女排校隊當「隊輔」,協助學妹們練球,激勵他們,支援教練。
她很投入這份「工作」,因為「體育」和「人群」都是她的興趣,加上教練給予她的信任,讓她雖然每天都身體疲憊(因為還有自己的排球與籃球球隊練習),但仍舊興致盎然。
之前,校隊與其他學校進行校際友誼賽。
原本某一位裁判不知道什麼原因沒到,她「臨危授命」擔任學妹們校際比賽的裁判👍(還兼任吉祥物,如圖所示🤣)。
回到家,已經累壞的她很開心地告訴我們:「他們付我薪水耶!」,很滿意地倒頭大睡。
原來,兩隊總教練決定將原本要給那位裁判的薪資,給了姊姊。就這樣,她賺到了人生第一份(不是媽媽給)的薪水!😂
好友幫忙拍下她開心坐上裁判椅的照片,我看了又看,真的內心有很多感動。
在過去,她被教育參加校隊就是要「為校爭光」和「獲勝」,甚至是為了在升學的「履歷」上添光彩,所以感覺壓力很大,甚至拒絕進入體育班。她也是曾經很討厭「讀書」的孩子,大聲宣告「我絕對不上大學」,她過去認為升學就只是為了文憑。
但她現在不再這麼想,而且認真地思考要如何結合她在其他領域的長才和興趣,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這學期她也開始了選修的「商業課」,做了「企業家精神」的口頭報告,似乎她也對於生意有點興趣呢!未來會怎麼樣,她與我都不知道,但看著她現在如此主動的態度,我想我已經可以放一半的心了。
過程中,我沒做什麼。我只有聽,然後為她加油。
她為自己安排行事曆,為自己打點生活作息。甚至自己搜尋想要實習的單位、準備履歷、自己思索可能的方向。
人類天生有著「想做些什麼」的動力,只要胃口不被打壞了,終究都會自己走出前進的下一步。
怕的就是他們已經失去學習的動機、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失去對未來的期盼。
常提醒自己:「孩子在上學之前什麼都想學都想碰,#只要記得別壞了他們的這個興致就好!」
這少少的幾十歐,意義很重大。
不只是對她,也是給媽媽我很重要的一個「提示音」:孩子真的快要不是孩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