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性視角】各國對新冠疫情的應付 將投入12兆美元
更多視角看這裡 https://goo.gl/w5NtCT
疫情還凸顯出了諸如糧食不安全、性別不平等、種族主義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以及在獲得教育、就業和救生技術方面長期存在的差距。這些都是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解決的問題。
17房間(17 Rooms)是一個由專家組成的全球社區,他們合作為每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確定實際可行的下一步措施。通過與17房間機構的合作,我們確立了四個「轉變」,以幫助指導我們的行動。
👉 快加上報好友!(Line ID:@upmedia)
▍每天一篇,把世界送到你手上 ▍→https://goo.gl/NPbaKB
#大家論壇 #MasterForum #ProjectSyndicate
#新冠肺炎 #12兆美元 #疫情
可持續發展目標12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紐約時報2021轉捩點專欄:以人為本,擁抱AI新經濟
2020全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許對大部分的我們來說,都體驗了這輩子以來最為嚴峻的社會性挑戰,也讓人們放慢腳步、拉高視野,進一步思索個人、社會、全球之間緊密互聯的生命共同體意義。 時值年末,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推出了 「轉捩點Turning Point 2021」年度特別企劃系列專欄,邀集國際專家共同探討2020世界變局下的幾大關鍵轉捩點,以及未來更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我受邀撰文,在這篇 「Give the A.I. Economy a Human Touch | 以人為本,擁抱AI新經濟」的文章中,首度提出了AI新經濟時代將導致失業潮難題的三種解決方案,在英文簡稱三個R :Relearn 二次學習,Recalibrate 二次定義,Renaissance 二次復興。
▎以人為本,擁抱AI新經濟
近年來,自動化、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已經接管了部分常規性、重複性工作。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安全保障及降本提效的需求迫切,為自動化取代人工的落地進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竭力避免人和人直接產生接觸,類似餐飲外賣、快遞流通、遠程醫療都提供了無人接觸的新形態服務 模式。 但疫情趨於穩定後,大多數人仍然迫不及待地重拾和他人碰面開會、熱鬧聚餐的美好接觸。
當人類社會大步邁往「AI新經濟」的同時,2020這一年,我們都上了一堂人性本質的必修課。
我在1983年開啟了AI生涯,在當年提交美國卡內基· 梅隆大學博士學位的申請書上我寫著:「AI是對人類學習歷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慧的理解。 AI將是人類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最後一里。」
某個角度看,當年的我或許錯了,但某些方面,22歲的我可能說中了!
AI程式和演算法在不少任務上已經能夠仿效、甚至超越人腦的表現,如果AI在功能上取代機械式的重複工作,促使人們解放身心去探尋生命的真諦,我們將進一步重拾人類社會獨有的情感和人性光芒。
人工智慧對重複性工作的衝擊已然揭開序幕,和人類雇員相比,AI的本領更強大、成本更低廉。 即使某些工作由於短期因素被迫臨時取代,長期來說也大概率將一去不復返。 人工智慧帶來巨大經濟增長效益的同時,也正掀起前所未有失業潮。 我在「AI新世界」一書中預計,到了2033 年,約 40% 的工作將被AI和自動化取代。
AI新經濟革命的浪潮已然來臨,隨之而來的工作消亡問題,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性挑戰。
AI將取代數百萬計的工作,AI未來會成為人類的工具甚至同事,在迎接2021年的當下,我提出三種解決方案,在英文簡稱三個 R:Relearn 二次 學習,Recalibrate 二次定義,Renaissance 二次復興。
▎二次學習 Relearn
我們應該發出嚴正警告,喚醒那些正踩在失業懸崖邊緣的人們,鼓勵他們主動出擊,重新學習。
令人欣慰的是,有不少人類的技能是AI學不會的,特別是那些需要創造力、社交技巧、複雜工藝、還有仰賴人工操作AI工具的崗位。 我們可以逐步幫助人們掌握這些新技能,積極投入「二次學習」,為AI新經濟下的新型工作場景做好準備。
職業培訓機構需要儘快重設課程,增加AI時代可持續就業的培訓科目;政府可為這些培訓提供獎勵和補貼,企業應當參考類似Amazon亞馬遜的職業選擇計劃 (Career Choice program) 方案,為每位時薪制員工花上四年的時間和經費,補貼個人職業再造所需的培訓專案,幫助員工報考如飛機維修技師、電腦輔助設計師、醫療護理師等職業所需的職業證照。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財富增長與壽命延長,「銀髮看護」方向的關懷型職業將成為社會剛需,其重要性與需求量都會水漲船高。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要實現聯合國「人人享有良好的健康和福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全球醫護人員需求的缺口高達 1800 萬人。 過去,這類關懷型職業往往被重視度欠佳、薪酬也普遍偏低,但往後,這些「以人為本」的關懷型職業將成為AI 新經濟運行的基石,也值得更多人考慮通過二次學習來投入。
為了進一步平衡人力供需失衡,我們甚至可以考慮把目前義工服務類型的工作調整為全職薪酬工作,諸如捐血中心人員、動物保育員、夏令營老師、心理諮商師等。 可預見的是,自動化時代一旦到來,社會將需要大批義工為失業人員提供熱線諮詢,輔導人們解決職場轉換的疑難雜症,排解心理壓力而可能造成的社會問題,這些義工也應當獲得合理的報酬和認可。
▎二次定義 Recalibrate
在整體社會邁向AI新經濟的轉型期,有不少職業需要重新定義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
我們都經歷了資訊革命,短短幾十年內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 AI時代則進一步催生各行各業的智慧化高級解決方案:AI能海量計算量化任務的最優解,AI能測算不同條件下的沙盤推演, AI能協助不同行業的職務優化流程,代勞日常重複事務。 我認為,很難有單一通用型的AI工具。AI必須針對各個產業提供高客製化的解決方案,舉凡藥物分子研發、行銷廣告策劃、新聞資訊核實等任務,都能透過客製化的AI 工具來實現。
當我們採用「二次定義」的方案,充分把以人為本的人性特質,和AI善於優化的技術優勢深度結合起來,許多工作職業將被重塑,不少新興崗位也將隨之而來。
AI和人類各展所長、分工協作,AI能既智慧又敏捷地承擔起各種重複性任務,從業者的時間就能花在需要溫暖、創意、策略的人文層面工作,發揮1+1 > 2 的縱效。 舉例來說,人們生病了仍然最為信任人類醫生,醫師用著專業AI醫療診斷工具,快速準確地為患者計算出最佳的治療方案,於是能勻出更充裕的時間和病人深入探討病情, 撫慰他們的心靈。醫生的職業角色將被二次定義為「關愛型醫生」。
正如在大陸,移動互聯網催生了滴滴司機、美團小哥等職業,AI的崛起也將創造出漸露雛形的新工作。 目前已經有AI工程師、資訊科學家、數據標註員、機器人維修師等AI時代的新職業,我們應時刻關注AI新經濟進程中湧現出的新興崗位,確保就業大眾掌握情況 ,輔以培訓。
▎二次復興 Renaissance
中國歷史上有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元曲,濫觞於義大利的歐洲文藝復興則誕生了輝煌的文學、音樂、建築和雕塑,數百年後仍為人讚頌(譯注:Renaissance一詞即為文藝復興)。AI新經濟將能激蕩出怎樣的人文復興? 值得我們翹首以盼。
AI新經濟時代將改寫職場規劃的固有模式。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技術為人類代勞了重複性事務,我們得以重新檢視傳統意義的工作形態,我們工作與生活兩者將如何重新平衡? 我們每週的工作時程表是不是能更加個人化? 如今的退休等同於個人生產力終止,但往後是不是能開展截然不同的第二人生?
AI新經濟時代將促成一套全新的社會契約。 AI將人類從重複工作釋放出來,我們的時間空出來了,我們的心志解放了,人們終於能夠專注於最擅長的領域,釋放激情、創造力及才華,把我們的能力用於發明、發現、創造、創意等層面,人人都有機會通過AI時代的二次復興,重新發掘內在的真實潛力。
AI工具將成為繪畫、雕塑及攝影藝術家們的得力助手,AI視覺工具可以按照他們的指示來構建、實驗、完善作品。AI文字工具可輔助小說家、詩人、記者為寫作注入新靈感。老師們花在批改考卷和作業的任務交給AI,時間精力節約出來,得以設計嶄新的課程教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 課堂間傳遞標準化知識資訊的任務交給AI,時間交給老師和學生們進行個人化互動、啟迪孩子們的情商,老師們才能蛻變為AI時代的教育家。
▎締結新的社會契約
針對人類社會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失業潮挑戰,上述三種解決方案是當務之急。 不僅公司企業需要對大量即將失業人員再培訓,政府及有關單位需要提前規劃大筆經費來支撐這個過渡階段,學校需要及早檢視課程體系,培養具備創造性、社交技能和跨領域知識的未來人才。 我們需要重新定義職業道德、社會身份、企業責任及政府角色等概念,需要接納更多元化的工作生活平衡理念。簡而言之,我們必須通過AI來徹底改造社會,締結新的社會契約。
在上述各方面,人工智慧技術在裡面的角色都至關重要。如果我們運用集體智慧,人工智慧就可讓人們釋放天性與創造力。
期待我們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擁抱AI新經濟。
作者: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 李開複博士 – 計算機科學家、企業家、作家
本文經紐約時報授權編譯,原文網址:https://www.nytimes.com/2020/12/10/opin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economy.html
可持續發展目標12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載自:加拿大媒體《ipolitics》
備戰17年 防疫亮眼 -陳時中投書外媒:籲WHO勿將台灣排除在外
新型傳染病對全球健康,經濟,貿易和旅遊業的威脅從未減弱。由於國際運輸的便捷性,大流行病可以在世界範圍內迅速傳播。最突出的例子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爆發和2009年的H1N1流感。間歇性地,嚴重的區域性流行病,例如2012年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埃博拉病毒2014年在西非的非洲和2016年在中南美洲的寨卡病毒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如今,新型肺炎於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首次出現,此後被歸類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已引起全球大流行。截至2020年4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已確認有135萬人患有這種疾病,在211個國家,地區和地區有79,235人死亡。台灣尚未倖免。
閱讀更多: COVID-19將如何重塑全球政治
自從受到非典疫情的嚴重打擊以來的17年中,台灣一直處於隨時準備應對新發傳染病威脅的狀態。結果,當2019年12月31日首次確認有關新型肺炎暴發的信息時,台灣於當日開始實施從武漢出發的機上直飛檢疫。2020年1月2日,台灣成立了針對該疾病的應對小組,並於1月20日啟動了中央傳染病指揮中心(CECC),將其作為3級政府實體,並於1月23日昇級為2級和1級。和2月27日。
CECC能夠有效整合各部委的資源,並全力投資於控制該流行病。截至4月9日,台灣共對42,315人進行了檢測,顯示380例確診病例,其中54例為國內病例,326例為進口病例。測試為陰性後,有5名患者死亡,有80人被出院。儘管台灣與中國毗鄰,但以每百萬人確診病例數計,它在183個國家中排名第123。這表明台灣為控制流行病所作的積極努力正在奏效。
疾病無國界。為了應對COVID-19疫情的威脅,台灣已實施有關邊境檢疫措施的動態計劃,包括機上檢疫,發燒檢查,健康申報以及為來自其列為第3級以下國家的乘客的14天家庭隔離警告。此外,台灣建立了一個電子系統,允許回程旅客通過當地手機號碼填寫健康信息。然後,將通過短信將健康聲明通行證發送給他們。這與社區護理支持管理系統相連,該系統使政府機構能夠提供護理服務和醫療援助。現在,個人的旅行歷史記錄存儲在國民健康保險(NHI)卡中,以提醒醫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防止社區傳播。對於正在進行家庭隔離或隔離的人員,政府正在與電信運營商合作,以允許GPS跟踪其位置。檢疫人員將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處以罰款或強制安置,以防止傳播。
閱讀更多: 有關處理台灣COVID-19爆發的經驗教訓
台灣還提高了實驗室測試的能力,根據COVID-19流行趨勢擴大了其監視和檢查的範圍,並重新測試了已經測試為陰性的高風險人群,包括患有嚴重流感症狀的患者,已經被監測的呼吸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聚集在一起,以發現可疑病例並在 隔離病房。同時,台灣已指定50家地區醫院和醫療中心以及167家社區醫院和診所,以創建分層的測試系統。這些醫院和診所必須設立專門病房或區域;原則上,隔離COVID-19的患者並在這些病房和區域中進行單獨治療,以防止院內感染。
此外,台灣自1月24日起禁止出口外科口罩,要求購買口罩,並擴大國內口罩生產以更有效地分配口罩。2月6日,台灣針對與NHI簽約的藥店和當地公共衛生機構購買口罩推出了基於名稱的配給系統。它在3月12日增加了口罩訂購系統。這使人們可以在線訂購併在便利店購買口罩。這些措施幫助我們有效地分配了有限的資源,並滿足了醫療保健,防疫,家庭和工業的需求。
各地的危機很容易成為各地的問題。全球衛生安全需要每個人的努力,以確保對公共衛生威脅和挑戰做出最佳反應。台灣雖然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但不能孤軍奮戰,必須將其納入應對此類威脅和挑戰的鬥爭中。台灣已履行其作為全球公民的責任,並在向WHO通報已確認的COVID-19病例時遵守了《 2005年國際衛生條例》。此外,台灣還與日本,大韓民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英國,比利時和荷蘭以及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用於分享已確診病例的信息,患者的旅行和接觸史,以及邊境管制措施。台灣已將COVID-19的基因序列上傳至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數據倡議。台灣已與全球合作夥伴合作應對COVID-19的威脅,以確保全球健康不會因缺乏溝通和透明度而受到損害。
如果確實是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最高健康標準的世界衛生組織的使命,那麼世界衛生組織就需要台灣,就像台灣需要世界衛生組織一樣。然而,出於政治考慮,台灣長期以來一直被世界衛生組織排除在外。令人遺憾的是,得益於其著名的公共衛生經驗,衛生體系,NHI,以及進行快速測試以及研究和生產針對COVID-19的疫苗和藥物的能力,台灣可以與世界分享所有這些。我們還可以分享我們用於分析病毒的方法。我們希望,在這種大流行減輕後,世衛組織將真正了解傳染病無國界,不應將任何國家排除在外,以免它成為全球衛生安全方面的主要空白。世衛組織不應忽視任何國家對全球衛生安全的貢獻。
閱讀更多:為什麼沒有“計劃B”?計劃最壞情況的危險
我們敦促世衛組織和有關各方感謝台灣在公共衛生,疾病預防和健康權領域對國際社會的長期貢獻,並將台灣納入世衛組織及其會議,機制和活動。 台灣將繼續與世界其他地區合作,以確保所有人都享有《世界衛生組織章程》規定的基本健康權。呼應聯合國“ 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口號,任何人都不應落伍。
可持續發展目標12 在 目標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全球目標 - The Global Goals 的相關結果
12 責任消費 與生產 ... Goal 12 in Action Explore the Targets ... 鼓勵企業採取可永續發展的工商作法,尤其是大規模與跨國公司,並將永續性資訊納入他們的報告週期 ... ... <看更多>
可持續發展目標12 在 目标12: 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的相關結果
全球的消费和生产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但依赖于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利用,目前的利用模式会持续对地球造成破坏性影响。 自上个世纪以来,经济和社会进步伴随着环境退化, ... ... <看更多>
可持續發展目標12 在 SDGs 目標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的相關結果
為了迎戰貧富差距、氣候變遷、性別平權等議題,2015年,聯合國啟動「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提出17項全球政府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