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去逛實體百貨店面時的感覺嗎
教士有時候想買一些小東西(例如洗車精),還是喜歡去實體的汽車百貨買,順便逛逛,因為實體店面的好處就是除了能看到你想買的東西外,還能順便看一些別的東西,因為都在架上看的到。這就是實體店面的好處。
-
記得以前逢年過節,汽車百貨還是各個量販店(如美華泰、四季之類的)人潮都很多,不過在現在這個景象隨著網路通路的發達,慢慢的開始消失。
-
現在每次經過那些以前人潮很多的量販店或汽車百貨,看著空蕩蕩的門市,心中就是百感交集,因為現在的台灣人看的只有眼前的價格,一定要便宜才能買,買到貴的都盤子,去實體店面買一定比網路貴,白痴才去那邊買。但他們沒看到的是,實體店面那比較貴的價錢背後帶來的經濟效益。
-
-
過去的行銷通路,大致上就分成上游製造商、代理商→各區域大盤商→各縣市中盤商→各地零售商。也就是說在到店面之前一個產品至少就會先增加2個通路的獲利,到了最終零售商時再讓零售商賺那最後一筆。
-
盤商獲利是是靠著一次進大量的貨來壓低進貨成本,零售商則是靠著進貨價與零售價的價差來獲利。以現代的台灣人習性就一定會說:啊你一個商品在大盤商成本才100塊,為什麼賣到我手上要賣500塊,黑店啊。
#可是你們看不到的是每個通路之間背後產生的工作需求效益
-
不管是什麼盤商或零售商,每個通路都會有其員工與工作需求,每一個職缺都代表著一個工作機會。如果你單純只看被堆加上去的售價可能會覺得很黑心,但你如果看到這些被堆加上去的售價帶來的工作機會、養活多少人的時候,你還會覺得這個價格很黑心嗎?
-
-
除了人事支出,每個通路商要負擔的還有庫存成本壓力的問題,這個也是終端消費者看不到的東西,因為那種一次幾百萬、幾十萬甚至幾萬的貨的壓力不是壓在你們身上,這就叫做生意的「風險」。
-
除了庫存成本壓力,背後人事成本壓力也是其中之一,實體店面能帶來的除了販售商品這件事外,還有就是提供服務、提供實物讓你參觀選購,這是網路通路所無法辦到的。而這也是為什麼實體店面的價格一定比網路高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還多了店租、人事支出、水電有的沒有的(當然庫存壓力也有)。
-
-
-
現在台灣生病的點就在於,大家只想要便宜,所以許多商人為了東西能賣出去就開始削價競爭,東西弄的越便宜越好。商品成本減不了,就從人事成本或服務費開始砍。因為這2個是最重要但也最好砍的東西。店家為了面對競爭大砍人力,甚至只能老闆一個人顧店死撐。
-
而盤商發現市面上的消費者只想撿便宜,所以除了繼續批貨給下游廠商外,乾脆直接自己用中盤價來網路賣東西,因為它的價格優勢很明顯,底下的通路自然很難與其抗衡。
-
-
最後,底下的實體通路一間一間的關,消費者花的錢雖然比以前省,但能賺錢的方式也就越來越少,而且錢也通通都流向擁有市場資源的那一方。最終變成財團越來越有錢,民眾越來越窮。因為每一個銷售通路的關閉,就代表著失去相對量的工作機會。
-
最後就是大家沒有什麼工作能做,大部份的中小企業賺不了錢所以只能壓低員工薪資。消費者只想要便宜,所以除了死硬的產品成本砍不了外,其他專業、服務、技術通通都是屁,擁有這些東西的人不是一個「優秀」的員工,只是一個「很好用」的員工。
-
久了,大家也不再重視技術、專業與服務,因為那些在台灣賺不了錢,而整個大環境的人力素質也就跟著下降。功課好的人想辦法考試當公務員或靠著文憑進大公司上班,功課不好的人沒文憑就去中小企業繼續被壓榨。
-
一直惡性循環下來,台灣的整體競爭力就和廢物一樣。整天只能看電視看著那些領著我們納稅錢的狗在吠,然後自己在電視前、FB上罵個幾句,婊一下時事後睡覺,早上醒來繼續上班,領著微薄的薪水,然後繼續想買便宜的東西,就這樣無限循環下去……
-
-
所以呢?這個大環境要怎麼改變?教士個人認為是無解。因為我還是會看到大家去機車行修車,然後靠北老闆工錢收好貴,拆個螺絲要收幾百好靠北。跑去部品店試穿裝備後,上網和水貨商或便宜的店家訂東西來用。
-
人力、服務與專業這2個在國外受到極度尊重的東西,在台灣最終只淪為一個被利用、被捨棄、被犧牲的東西,你說我們的競爭力會強嗎?我覺得不會。
唉
可是你們看不到的是每個通路之間背後產生的工作需求效益 在 重車日誌-教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去逛實體百貨店面時的感覺嗎
教士有時候想買一些小東西(例如洗車精),還是喜歡去實體的汽車百貨買,順便逛逛,因為實體店面的好處就是除了能看到你想買的東西外,還能順便看一些別的東西,因為都在架上看的到。這就是實體店面的好處。
-
記得以前逢年過節,汽車百貨還是各個量販店(如美華泰、四季之類的)人潮都很多,不過在現在這個景象隨著網路通路的發達,慢慢的開始消失。
-
現在每次經過那些以前人潮很多的量販店或汽車百貨,看著空蕩蕩的門市,心中就是百感交集,因為現在的台灣人看的只有眼前的價格,一定要便宜才能買,買到貴的都盤子,去實體店面買一定比網路貴,白痴才去那邊買。但他們沒看到的是,實體店面那比較貴的價錢背後帶來的經濟效益。
-
-
過去的行銷通路,大致上就分成上游製造商、代理商→各區域大盤商→各縣市中盤商→各地零售商。也就是說在到店面之前一個產品至少就會先增加2個通路的獲利,到了最終零售商時再讓零售商賺那最後一筆。
-
盤商獲利是是靠著一次進大量的貨來壓低進貨成本,零售商則是靠著進貨價與零售價的價差來獲利。以現代的台灣人習性就一定會說:啊你一個商品在大盤商成本才100塊,為什麼賣到我手上要賣500塊,黑店啊。
#可是你們看不到的是每個通路之間背後產生的工作需求效益
-
不管是什麼盤商或零售商,每個通路都會有其員工與工作需求,每一個職缺都代表著一個工作機會。如果你單純只看被堆加上去的售價可能會覺得很黑心,但你如果看到這些被堆加上去的售價帶來的工作機會、養活多少人的時候,你還會覺得這個價格很黑心嗎?
-
-
除了人事支出,每個通路商要負擔的還有庫存成本壓力的問題,這個也是終端消費者看不到的東西,因為那種一次幾百萬、幾十萬甚至幾萬的貨的壓力不是壓在你們身上,這就叫做生意的「風險」。
-
除了庫存成本壓力,背後人事成本壓力也是其中之一,實體店面能帶來的除了販售商品這件事外,還有就是提供服務、提供實物讓你參觀選購,這是網路通路所無法辦到的。而這也是為什麼實體店面的價格一定比網路高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還多了店租、人事支出、水電有的沒有的(當然庫存壓力也有)。
-
-
-
現在台灣生病的點就在於,大家只想要便宜,所以許多商人為了東西能賣出去就開始削價競爭,東西弄的越便宜越好。商品成本減不了,就從人事成本或服務費開始砍。因為這2個是最重要但也最好砍的東西。店家為了面對競爭大砍人力,甚至只能老闆一個人顧店死撐。
-
而盤商發現市面上的消費者只想撿便宜,所以除了繼續批貨給下游廠商外,乾脆直接自己用中盤價來網路賣東西,因為它的價格優勢很明顯,底下的通路自然很難與其抗衡。
-
-
最後,底下的實體通路一間一間的關,消費者花的錢雖然比以前省,但能賺錢的方式也就越來越少,而且錢也通通都流向擁有市場資源的那一方。最終變成財團越來越有錢,民眾越來越窮。因為每一個銷售通路的關閉,就代表著失去相對量的工作機會。
-
最後就是大家沒有什麼工作能做,大部份的中小企業賺不了錢所以只能壓低員工薪資。消費者只想要便宜,所以除了死硬的產品成本砍不了外,其他專業、服務、技術通通都是屁,擁有這些東西的人不是一個「優秀」的員工,只是一個「很好用」的員工。
-
久了,大家也不再重視技術、專業與服務,因為那些在台灣賺不了錢,而整個大環境的人力素質也就跟著下降。功課好的人想辦法考試當公務員或靠著文憑進大公司上班,功課不好的人沒文憑就去中小企業繼續被壓榨。
-
一直惡性循環下來,台灣的整體競爭力就和廢物一樣。整天只能看電視看著那些領著我們納稅錢的狗在吠,然後自己在電視前、FB上罵個幾句,婊一下時事後睡覺,早上醒來繼續上班,領著微薄的薪水,然後繼續想買便宜的東西,就這樣無限循環下去……
-
-
所以呢?這個大環境要怎麼改變?教士個人認為是無解。因為我還是會看到大家去機車行修車,然後靠北老闆工錢收好貴,拆個螺絲要收幾百好靠北。跑去部品店試穿裝備後,上網和水貨商或便宜的店家訂東西來用。
-
人力、服務與專業這2個在國外受到極度尊重的東西,在台灣最終只淪為一個被利用、被捨棄、被犧牲的東西,你說我們的競爭力會強嗎?我覺得不會。
唉
可是你們看不到的是每個通路之間背後產生的工作需求效益 在 郭靜Claire Kuo - 陪著我的時候想著她(官方版MV)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陪著我的時候想著她詞|黃婷曲|鴉片丹音樂節的煙火照亮多少人的寂寞震耳欲聾的全宇宙裝不下一句溫柔在你身後低著頭也沒有什麼好說如果你的難過你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