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札幌No Maps 台日產業交流新亮點
今(11)受邀參加日本札幌市舉辦之國際活動「No Maps: Sapporo Creative Convention」,代表臺北市政府介紹臺北市推動智慧城市的成果、台北市新創產業的發展以及由臺北市政府發起,並即將於2019年3月成立的「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O SMART)」。札幌市政府國際經濟戰略室知野學室長與主管IT及創意產業等相關市府人員,以及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札幌分處周學佑處長、李世丙副處長以及札幌市當地的廠商及新創事業者等,也都到場聆聽。
在2017年11月17日本府產業發展局與札幌市經濟觀光局於共同簽署「經濟交流合作備忘錄」後,雙方展開密切互動交流,本次 No Maps活動中特別規劃「台灣論壇」邀請我針對台北智慧城市進行演講,並與野村綜合硏究所(NRI)田崎嘉邦丶北海道IT推進協會會長森正人等,討論合作的可能性及台灣新創環境的開放性。
演講中我分享臺北市推動智慧城市的五大主軸,市府透過公私協力的機制媒合各局處與業者的業務與專業,並投入許多心力與資源在新創產業上,讓許多新興而成熟的民間技術,能更妥善的被利用在市政的運行以及政策的規劃;此外,臺北市將政府本身做為智慧城市創新媒合平臺,運用概念驗證(PoC)模式,把城市變成一座「生活實驗室」,希望藉此能讓更多新創產業有機會讓他們的產品獲得實證,甚至能化為各局處擬定策略方針時重要的參考資料。北市迄今已有超過140個實驗案例正在進行中或是專案已完成,如空氣盒子、自駕車、電子圍籬等,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而即將成立的GO SMART是由臺北市政府發起倡議的一個國際性組織,期望運用創新模式促進國際城市間的合作,展開跨城市概念實際計畫,並共享各城市推動智慧城市的經驗、資訊與資源,以建立全球城市網絡,加速城市發展,造福全體公民。我並邀請札幌的新創產業加入GO SMART,藉此串聯大家的力量,利用這個平台來互相對接、交流,無論是Inter-City PoC、還是PoB,都是全球推動智慧城市的一大助力,並間接擴大GO SMART國際間的影響力。
演講結束後我並繼續參加札幌市町田隆敏副市長主持的「e-Asia meetup」,聆聽經濟部工業局呂正欽副組長之演講,町田副市長致詞時表示,自2017年台北與札幌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雙方交流甚多,本次感謝台北市政府率團參加札幌市政府舉辦之No Maps活動,未來更希望能促成合作之機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10的網紅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施政報告質詢】隱私權及消滅現金的適當性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大家耳熟能詳的slogan。 科技的發展必然伴隨著人權的討論,尤其中國利用電子支付來蒐集每個人的消費行為,並且建立了社會信用評分制度,引起了不小的風波。所以科技到底如何使用,才不會侵犯到人權,已經變成智慧城市論壇討論的範疇,而...
台北智慧城市 案例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智慧城市展及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O SMART)籌備動態
今(1)下午代表市府參加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TSSA新任會長記者會,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於2014年初成立,匯聚許多ICT廠商,除了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整合各界力量拓展國內外智慧城市商機之外,更重要是由台北市政府與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所合作的「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不再以傳統的產品導向,成為台灣唯一以解決方案為主的專業展會,同時也是行銷台灣智慧城市及實驗場域應用的大型展會,今天特舉辦第五任新任會長鄭優上任記者會,藉此機會也將同時宣布〈2019智慧城市展〉規劃構想以及「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O SMART)」辦理進度報告。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高雄市政府楊明州副市長以及桃園市政府王明德副市長也都一同出席。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TSSA)新任鄭優會長在致詞時提到,過去六年來所有聯盟的成員一起共同合作打拼,推動以物聯建設智慧城市的理念,期望透過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民眾更好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帶動物聯網(IoT)產業的發展。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也很高興有越來越多國內外的城市首長認同智慧城市的理念,紛紛來到台灣一起交流智慧城市的經驗與方法,許多的製造商也開始依據智慧城市的各種建設需求,針對使用情境重新設計他們的產品或系統,進而開發出各種各樣的創新性應用,也代表智慧城市已經開始驅動ICT產業的轉型。蔡總統也說到,每年的智慧城市展(Smart City Summit & Expo)現在已經成為亞洲最重要的智慧城市展覽,並特別感謝共列智慧城市展主辦單位的台北市政府及林副市長在這裡面所做的各種努力與貢獻,希望智慧城市的成果可以逐步外溢至其他縣市,透過更多縣市政府的一起努力,進而落實行政院科技島的政策目標。
高雄市政府楊明州副市長以及桃園市政府王明德副市長也提出了高雄以及桃園目前以及未來的智慧城市推動內容,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也表示看到各縣市政府皆配合中央科技島的政策推動智慧城市產業並且成果卓越,相信台灣成為世界智慧城重鎮的地位將指日可待。
我也代表台北市政府為『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共同主辦單位的身分向大家致詞,本府與TCA從105年開始即以『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為舞台,共同辦理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邀集全球智慧城市首長針對智慧城市課題深度交流,促進城市實質合作,3年下來已為台灣智慧城市形象打出國際知名度,今年與會海外城市首長突破33國120位城市,較去年(59位)成長122%;同時展覽規模也突破1000個攤位,有210家廠商參展,12個國家城市設置主題館,國內則有15個地方政府參展;另外商務專業買主超過60餘國及地區,團員超過1500人,整體規模與西班牙「巴塞隆納智慧城市展」並列為全球智慧城市相關專業兩大展會。2019 Smart City Sunmmit & Expo已開始進行所有海外宣傳作業、海外城市首長的邀約也透過外交部進行邀約及拜訪,預定目標期希望能夠邀請150個海外城市首長,2000位專業買主,展示攤位達到1260個。
特別的是ICT產業是台灣的強項,智慧城市為ICT廠商轉型提供了最佳的平台,台北是亞洲發展智慧城市應用中商轉化的重點區域,前IDC亞太區副總裁,現於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擔任資深顧問的Charles Anderson認定台北市是全球最佳智慧城市實驗及發展實驗重鎮,因此台北市願意成為智慧城市方案的全球平台,協助自己以及國內外各城市躍進智慧城市的發展。
除此之外,台北市近年積極打造「生活實驗室」,將場域開放給業界試煉,協助業界創新能量具體轉化為可複製的商業模式,至今已有公宅智慧化、自駕車、智慧路燈、醫院智慧化及智慧停車方案等實驗場域,由PoC到場域實證並進一步形成政策,結合學術及新創團體等不斷挑戰創新,使台北市成為一座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讓人才、資源、創意匯聚,形成智慧城市生態系,藉此達到由公而私,由內而外,由臺北出發,全臺實施,國際連接的戰略。台北智慧城市的案例與機制,更獲得世界化電子組織(WeGO)所頒發合作城市金質獎以及來自許多國際組織所頒發的獎項,讓台北市智慧城市的品牌,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肯定。
另外,新加坡伊甸園戰略研究所(Eden Strategy Institute)最近 (這個月)剛公布全球推動智慧城市政府的領先名單,台北市在全球140個智慧城市中擠身前16 強,為亞洲第5名,特別在智慧城市願景(Vision)、創新生態系(Innovation Ecosystem)及成功案例(Track Record)三項指標獲得高分,超越芝加哥、西雅圖、香港、溫哥華、柏林、東京、巴黎等世界知名城市,因此台北市的推動策略引領全球智慧城市趨勢發展。
在此,本府與TCA也宣布明年(2019)的智慧城市展將於 3 月 26 日至 3 月 29 日展出,展覽四大特色如下:
一、以智慧物聯網引領智慧城市再升級 AIoT Invigorates Smart City 為展覽主軸:藉由人工智慧AI 與物聯網IoT 的整合,推動智慧城市的再升級 Smart City
2.0,帶給民眾更好的生活福祉。
二、首次舉辦【AI 50】活動:配合展覽主題,將邀請全球 50 家有特色的 AI 新創企業進行展示、論壇分享及商業媒合等活動,藉由 AI 商業媒合活動,讓全球的城市首長與企業了解 AI 最新進展,引進各種嶄新的 AI 應用。
三、廣泛邀請智慧城市海外城市首長: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城市首長的支持非常重要,明年預計邀約 150 位城市首長與會(成長 25 ),請首長們帶領該城市資訊主管、企業商務團與跨領域的專家一起來台參與。
四、跨領域專業展覽同步舉辦:自 2018 年起 SCSE 新增智慧醫療展、智慧教育展、智慧建築展,透過專業型展會促成 ICT 產業與醫療、教育及建築業間的深度交流及更多合作,藉著專業行業的交流活動,與全世界各地專業組織進行交流,促成物聯網應用概念的落實。
記者會時,本府台北智慧城市辦公室(PMO)也針對「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O SMART)」辦理進度向大家報告,為了進一步促進全球各城市智慧城市的建置經驗交流、實驗應用場域的相互開放等交流合作,今年3月智慧城市展期間,臺北市率先發起「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lobal Organization of SMART -GO SMART)」倡議,獲得國內新北市、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六都、17家國內ICT產業科技領袖,以及來自四大洲共21個城市共同簽署倡議,GO SMART組織將於2019年智慧城市展宣布成立,目前秘書處規劃設置在台北市電腦公會,十月召開秘書處成立大會,將透過Inter-City PoC(跨城市概念驗證)計畫促進國際合作,將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輸出,以達具體扶植智慧城市產業發展。
台北市政府將持續積極與產業界併肩合作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一同舉辦展覽來帶動產業,以及開放台北市成為「實驗場域」,引領智慧城市產業腳步之發展,帶給市民一個更智慧與便利的生活環境。
台北智慧城市 案例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北市府榮獲全球智慧城市政府第16排名評價殊榮
今天(25)中午召開「台北市智慧城市委員會第七次大會」,由柯市長擔任主任委員,我為副主任委員,蔡玉玲委員、吳漢章委員、林蔚君委員、陳光雄委員以及張金堅委員、本府資訊局李維斌局長、交通局陳學台局長、社會局許立民局長等都親自出席。大會主要由本府資訊局針對【智慧城市5+N推動成果與未來規劃】進行報告。另外,本府的智慧城市辦公室也針對【GO SMART全球智慧城市聯盟籌備進度】其中之組織目標、營運方式以及推動期程等內容進行報告並提請委員討論。
台北智慧城市計畫執行至今,持續榮獲國際上的肯定,而今年7月,更再度獲得兩大殊榮,分別是新加坡伊甸園戰略研究所(Eden Strategy Institute)公布全球領先50大智慧城市之政府名單,台北市在全球140個智慧城市中排名第16,為亞洲第5名,特別在智慧城市願景(Vision)、創新生態系(Innovation Ecosystem)及成功案例(Track Record)三項指標獲得高分,超越芝加哥、西雅圖、香港、溫哥華、柏林、東京、巴黎等世界知名城市。
另一獎項為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SCAPA),台北市政府以「台北智慧運輸整合服務(Taipei IoT Integra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 Taipei)」以及「智慧基礎建設平台(Smarter Infrastructure platform)」榮獲2項大獎。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前IDC亞太區副總裁、Charles Reed Anderson & Associates創辦人Mr.Charles於網路上撰文表示,十分贊同台北智慧城市推動策略,並以一句『此一策略可能成為全球智慧城市策略的「遊戲規則改變者(Game Changer)」』,在今年5月美國加州Santa Clara 舉辦的Internet of Things World中,Charles Anderson也在Opening Keynote中,特別以台北市為案例講述建立以市民為中心的智慧城市(Creating a Citizen-centric Smart City)概念,給予台北市莫大的肯定與鼓勵。
這些國際上的肯定也意味著本市透過創新策略建構智慧城市生態系,並支持開放實證場域之模式,已受到國際持續關注與肯定。智慧城市領域多元,本市主要以智慧公宅、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支付做為五大推動主軸,並加上創新創業生態系的支持,為現階段的台北市智慧城市的5+N布局。在多個領域投入資源,如公宅智慧社區的推動,即於營建經費外另加3~5%建置智慧化設施,而日前於興隆公宅二區完工的智慧電網,更將與台電合作推行「台北市智慧公宅參與用戶群代表(Aggregator)需量競價試驗計畫」,領先全臺推動低壓用戶參與的創新節能措施。智慧教育領域,則配合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啟動總金額高達16.64億的智慧教育三年採購計畫,計畫性的協助教學現場革新,讓台北市的智慧教育更上一層樓。
此外,本市推動自駕車、智慧停車、智慧病房及智慧路燈等實證場域,並透過「台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協助民間於台北市進行解決方案場域實驗試辦,也獲得產學研界迴響,導引出多元、創新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智慧城市是種手段,目的是為了與民間共同促進台北市宜居永續之城市發展願景,智慧城市委員會則扮演了民間與政府溝通政策之平台。
今天的智慧城市委員會上,柯市長與委員也針智慧停車實證場域(POC)的實踐情形、政府e化、區塊鏈、大數據、智慧城市國際輸出、創新孵化器與加速器實踐、資源整合以及本府5大智慧城市項目: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建築、智慧支付以及智慧交通等議題作討論交流。另外,針對【GO SMART全球智慧城市聯盟】之推動委員也給了許多實務上之寶貴建議並表示肯定。我在會上也提到,今年五月實我也奉市長之命拜會臺北市電腦公會(TCA)報告GO SMART全球智慧城市聯盟籌備成立一事,也獲得了公會以及業界的支持與肯定,對於本組織的成立抱有很大的信心與期待。
未來台北會將持續智慧城市以及國際交流,並透過政府e化的方式,以由內而外由公而私的戰略思考,以政府先行進而帶動民間的動能。未來本府也將持續號召更多參與智慧城市推動之業者,並聯合國內外城市共同激發出更多的產業應用,進一步協助臺灣智慧城市相關產業推向國際舞台,以帶動整體的城市以及經濟發展,打造更智慧更宜居的城市空間環
台北智慧城市 案例 在 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施政報告質詢】隱私權及消滅現金的適當性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大家耳熟能詳的slogan。
科技的發展必然伴隨著人權的討論,尤其中國利用電子支付來蒐集每個人的消費行為,並且建立了社會信用評分制度,引起了不小的風波。所以科技到底如何使用,才不會侵犯到人權,已經變成智慧城市論壇討論的範疇,而我也在市長的施政報告質詢提出了兩個問題:
➡️ 隱私權的保障
有鑑於中國的案例,我認為台北市的電子支付平台應確保個資只能被被個人使用,不應將個資提供給任何人,造成隱私權的危害。尤其教育局準備在學校推動電子支付,販賣機就不可取消現金的功能,並且也不應把消費紀錄在未來提供給家長。
➡️ 現金與無現金支付應並存
柯文哲 市長曾多次提到,電子支付是世界趨勢,要在短時間內消滅現金和銅板。
我認為這句話是有問題的!
根據各國(丹麥、瑞典、挪威、中國)央行指出,消費者有權以法定貨幣付款,甚至商家拒收現金是違法的行為。而台灣的中央銀行法第13條也規定,國幣於境內一切支付,具法償效力。
在智慧城市層面,其內涵除了便利科技之外,還必須包含「不被科技干擾的權利」,缺一不可!這才是現行的世界趨勢,因此像是市府推動夜市、市場、學校的電子支付時,都必須從「消滅現金銅板」修正為「電子支付與現金並存」的政策才適當。
以上兩個問題,市長承諾會帶進財金小組討論,而我會持續追蹤,希望能夠盡快得到市府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