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生活在老社區中,過著傳統的台南人的生活,小時候我對外省菜的認識不多,最熟悉的滋味大約就是老伯伯做出的濃郁豆漿,還有幾次與家人專程到高雄吃小籠湯包的經驗。
小時候家裡斜對面有一攤陽春麵,爸爸很喜歡到那裡吃陽春麵,而小時候的我則將這麵攤視為畏途,因為麵太多、太大碗,感覺那團麵吃一整天也吃不完,但湯頭之好,可真讓我充滿了矛盾,每次叫了一碗,我總將湯喝光,麵全部留下,當然如此就會換來爸爸的一頓責怪。
小時候我的生活中有兩種「水餃」,一種是每天下午包子攤車上賣的台灣水餃,個頭碩大,用地瓜粉皮包裹著內餡,放在蒸籠裡頭,一顆賣五毛錢;而另一種水餃我很陌生,就是陽春麵攤上賣的,總是不見蹤影,而且只賣兩毛錢,身為道地華僑的爸爸與我都非常好奇,可是卻遲遲不敢嘗試,畢竟價格落差加上文化差距,陽春麵攤的水餃總是有股迷樣色彩。
等我長大後,終於有機會到眷村作客,吃了不少各省的家常菜,但就是沒吃到水餃,想不到這樣一等,第一次吃到北方水餃竟然是22歲那一年,是一為熟識的老教授包的三鮮水餃,味道之美讓我至今念念不忘。
命運說來也有又趣,向來對北方文化不熟悉的我,卻有個來自北京的婆婆,婆婆是純正滿族人,北方麵食文化自然佔了餐桌的一半篇幅,剛吃到婆婆做的水餃很不習慣,婆婆自己擀皮做出的餃子略呈長條型,外皮吃起來厚實有些咬勁,搭配我很陌生的茴香肉餡,一餐大約吃個三、五顆就飽了。
我也曾經想學習桿麵皮、包餃子,只可惜我做台菜的邏輯要跳來做道地麵食,怎麼樣也做不來,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那高標準,捏出來的餃子永遠最醜,果然做好菜前,文化也得認識夠深。其實婆婆的手藝不算精湛,先生的舅舅則是一身老功夫,老北京人的麵食都難不倒他,吃過他的麵食之後,頓時發現,台南的麵食距離如此道地的標準太遠,心中總是感嘆,吃到好的就回不來了。
最近我一直想吃到品質最好的餃子,各大名店的宅配、市場我都嘗試,就是找不到鍾意的口味,靈機一想,趕緊打給好朋友徐天麟求助,從天麟口中才知道,現在願意親自桿皮的人少了,大多用機器做的水餃皮,店家為了讓皮呈現Q的口感,在皮中添加了些太白粉。天麟告訴我,他知道一個店家現在還會自己桿皮做餃子,隱居於市場中,當下他急忙要掛電話趕去幫我買,有這麼好的朋友我真是幸運。美食圈的朋友們都有非常好的交情,一有困難打電話就有資訊可以互相交流,真是幸福無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
台南外省美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炒飯炒麵吃膩了,來吃炒餅😋
台南東區|新的外省店#開幕全面九折優惠
涼菜30元 燙青菜30元東北炒餅、河南熗鍋麵、現炒榨菜肉絲麵(平價又大份量💯)店內的小魚辣椒很讚!#目前有活動送30元小菜
🍜熗鍋椒麻牛肉麵(必點🔥)裡面有牛肉片、溏心蛋 (重口味推這碗)花椒熗得好,有麻辣鍋的味道可先吃原味,再加入白醋、小魚辣椒。
🍜紅燒牛肉麵 (牛腱肉)#肉塊大給的不少,帶肉帶筋好吃😋手工拉麵,麵條Q彈有勁(#一定要淋上:小魚辣椒+酸菜~)好吃。
🍜現炒榨菜肉絲麵(乾)70元
有肉有菜一碗就滿足,再加醋+辣椒讚不絕口
🍜清燉牛肉麵有口感的牛臉頰肉(紅、白蘿蔔)青江菜及滿滿的蔥花麵條煮得不錯,湯頭甘甜好喝~整碗吃完不會口渴。
🥢現炒榨菜肉絲麵(乾)70元
🥢三鮮炒餅120🥢紅燒牛肉麵135元
🥢熗鍋牛肉麵 135元🥢清燉牛肉麵135元
雅客麵工坊
電話:06-208 7998週日休
時間:11:00-14:00&17:00-21:00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三段123號
#雅客 #牛肉麵 #台南美食 #外帶 #麵食#台南新
台南外省美食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戲說台南辣🌶
圖/文 魚夫
內人剛嫁到我家,她是台南的女兒,父親頗為滿意這媳婦👍,乃親自下廚料理一桌佳餚,先父是位食食通,又習得一身好手藝,但自出社會後,卻喜歡作大菜,戰後初期,台灣最為流行的外省菜乃四川菜,所以一桌菜,麻辣得不得了,我等全家也都變成了食物既麻且辣的愛好者😋,台南新婦初來乍到,不知公公料理手路的厲害,直呼:「熱、熱、熱!」🥵,想喝一口湯緩解,不料那湯更辣,又是熱熱熱的呼叫個不停。🥵
熱?怎會呢?餐廳的窗戶早關好,冷氣開到最大,颼颼的吹,哪裡會熱了?
台語很複雜,熱的發音有三種:jua̍h、lua̍h,還有jia̍t,內人呼熱,則是因為辣的台語發音也為lua̍h,我是屏東人,從小凡辣的食物,都會說:「辛」,至此才了解🤔,原來台南人說辛為辣,足lua̍h是很辣,不是足熱的意思😅。
傳統台南人不善食辣,我來住了十數年,逐漸被感化,從愛吃辣到吃了辣就會咳嗽不止,聞之亦會大打噴嚏,真是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在台南,所謂川菜早被改造得沒什麼麻電辣勁可言,甚至帶有甜味,反倒是兩岸開通後來的重慶江湖菜才還保留了原始風味,但辣度也得減低,否則上了年紀的府城人也會為之卻步不前。
台南人究竟能吃多辣?🤔我和老派的朋友討論的結果,得到一個結論,大概就是只到食日本料理刺身沾「山葵」(わさび,wasabi)的程度而已,除了嗆鼻以外,舌尖以後便不再有感覺了,一般將山葵誤為芥末,實則不同,而在台南,芥末的台語是「介辣」,也就是食芥末就已經算很辣了。
在仁德區,有一味微微麻辣的榨菜肉絲麵,味道頗有特色,後來東區也開了店,生意都是沖沖滾,特別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但和同儕的台南朋友結伴去嚐,哀號者居多🥵。所以辣味在台南不會是主角,但不也會坐冷板凳,燙盤活魷魚來,用的是海山醬,但山葵加減一匙最是增添風味;飯桌菜給客人送來一碟醬油是必備,ué(挖)點介辣添入亦無妨,有些店家切好紅燒肉,還附上一碟泰國甜辣醬;鍋燒意麵店,麵裡若羼有海鮮,必也薑米醋侍候,薑也算是辣呢。
台灣每個城市都有當地人喜愛的辣椒醬🤤。比如在基隆就是「丸進辣椒醬」,當地人呼之為「馬露醬」或「馬露進」;新竹就是「十全辣椒醬」,幾乎所有著名的美食小吃桌上都擺有一罐👍;台中有三寶,大麵羮、麻穎和東泉辣椒醬;在我故鄉屏東就是「金松辣椒醬」,如此這般全國吃透透下來,在我來說,這味既香且辣,才有資格叫做辣椒醬嘛😃!
搬到台南後,每遇有食牛肉湯、肉粽或其他種種美食小吃,仔細觀察,定睛一瞧,皆有一塑膠罐,內裝呈略帶黄綠的醬汁,我聽說台南最愛用不死鹹的「東成醬油」,其所生產的「紅辣椒醬」也頗受歡迎,相對紅者,則是那略帶黄綠的醬汁,曰:「白辣椒醬」,聽聞這本是東成的老師傅獨立出來另起爐灶的產物,即是赫赫有名的「鴻達辣椒醬」,但味道其實也只能用「微辣」來形容,卻很對台南人的味口👍,我來台南久之也養成了每出外用餐必隨手取來的沾料了,至於我家鄉那金松辣椒醬,少小離家老大回,大概會吃不慣了😅。
影片分享:
丈母娘傳授這一味好吃到爆,女兒女婿一生受用無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xJTX7VFalxg&feature=youtu.be
台南外省美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台南外省美食 在 台南二空張媽媽麵食館!!傳統的眷村美食!雨季疫情的好食伴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南 二空張媽媽麵食館!!傳統的眷村 美食 !雨季疫情的好食伴!!麻辣鴨血!!!嗆的舒暢!!!陰涼的雨季來嗆嗆麻麻的鴨血真的是使人元氣滿分!!!!提振精神呀! ... <看更多>
台南外省美食 在 台南眷村美食-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台南眷村美食at Facebook. ... 台南 ✨ 精忠三村無名米糕. 從民國59年開業到現在. 店裡只有賣「米糕」跟「四神湯」. 已經知道一陣子了今天才特別跑去買. ... <看更多>
台南外省美食 在 四層樓高全國規模最大的麵店,沒想到便宜好吃又大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瑞玲 外省 仔麵 台南 永康旗艦店地址: 710 台南 市永康區永華路289號電話: 06 205 298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