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公幼新增名額最低 代理教師數量最多!
全國教師總工會 7月31日召開記者會,檢視目前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的開辦量和師資配置,結果,在明年度的公幼新增名額這一項,六都中以台南市僅新增180名額,敬陪末座。不僅如此,全國各縣市公立幼兒園名額皆一位難求,全教總認為,根本沒有控管幼兒園教師員額的必要,但台南市卻以高達28%的代理教師比例,成為六都中最嚴重的城市。全教總批評,台南專設幼兒園有14所,176名教保人員中竟只有22名正式教師,可見台南市長期忽視專設幼兒園增聘正式師資的必要性。
確實,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才是真正的公共化幼兒園,而準公共化幼兒園僅是跟政府簽約的私立幼兒園,兩者不應混為一談。我非常重視公共化幼兒園的價值,也認為我們應該嚴格把關公共化幼兒園的品質、招生員額與代理教師數量。
對於教育局當日回應,已規劃3年內再增設34班1042名,則讓我感到疑惑。在我先前發公文請教育局具體提供近年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增班規劃時,得到的回覆是109~111年提供34班共922名額,且109年之後的規劃仍僅有數字,而無法答出細節。我欣見教育局在接受批評後,有意增加公共化幼兒園的員額,但我希望這一切都能落實,我會持續追蹤,請教育局提供具體說明。
我認同全教總所言,教育部應調整補助準公共化幼兒園政策,用這些經費更快速設立公立幼兒園與非營利幼兒園,同時對於公幼抽籤嚴重地區,快速投入資源讓真正公共化幼兒園到位。同時,我也要提醒台南市政府,正如我在總質詢中強調過的,安平、永康、東區等公幼抽籤率居高不下的地區,就是孩童最多、最需要公幼的地區!請在這些地區確實提供足夠的公共量!
➡️ 相關新聞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731/1502459.htm#ixzz5vQ4jtRPe
➡️ 市府回應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4123307
➡️ 第一次定期大會總質詢:幼托政策檢討
https://youtu.be/bTKfcCZ-XLE
8/8註:教育局來電,說明原新聞稿中數字有誤,今(8/8)已修正為34班922名額。
--------------------------------------
🦉易瑩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voteyiyinglin/
🐻易瑩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czoYjChQm0d8awoA2aLIQ
🐱易瑩開放資料平台: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Z93T14dUmsI8g-cfwaGglwVV8Fi-_MQq
台南 準公共化 幼兒園 招生 在 林宜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準公共化幼兒園」確實有其可取之處,其政策精神在於結合民力,攜手提升學齡前教育的公共化比例,進而確保各種經濟條件的家庭,均能享有學齡前教育服務,創造更友善的親職環境,而能提升青年的生育意願。
對此,我從賴市長在台南市研擬「私幼公立化」到後來賴院長在中央政府推動的「準公共化」以來,在議會多次質詢建議的方向,一直都是主張「分區雙軌制」。
我建議,在偏鄉,全面推行準公共化幼兒園;在市區則必須增設公幼。
這樣的優點顯而易見,一來不會造成區域內的私幼市場劣幣驅逐良幣,二來節省偏鄉設置公幼的單位服務成本(因為偏鄉公幼常招生招不滿,以人頭計的準公共化反而有助財政),並能堅守準公共化相關要求與管理。
眼前,「準公共化幼兒園」雖已頒布且部份實施,但仍存在調整空間,期待中央政府再多加思考,避免後續更大抗爭。
【投書】幼托補助問題在哪?政府進退失守的少子女化對策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307
台南 準公共化 幼兒園 招生 在 林易瑩 台南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台南經驗看幼托公共化:發放三萬元教保券之後】
5月16日,行政院召開記者會說明幼托公共化政策,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以準公共化為主的平價幼托服務,和擴大育兒津貼提高到0歲至4歲,每年三萬元。
婦女新知基金會隨即批評,兩項政策設計互相矛盾。因為就讀準公共化幼兒園的幼兒無法申請育兒津貼,將會影響私幼加入準公共化幼兒園意願。而高雄醫學大學陳昱名教授也投書說明,若津貼額度不足以取代社會服務的效果,反而容易導致民怨。
其實,行政院此次育兒津貼的設計與台北市育兒津貼不盡相同,而更近似於台南市僅就讀私幼者可領取的三萬元教保券。目前台南市的一般家庭,0至2歲就讀私托者,每年補助三萬六千元;2至4歲就讀私幼者,每年補助三萬,補助金額之高,在全國已是名列前茅。換言之,行政院的「擴大育兒津貼」僅對台南市未就讀幼兒園、由親屬保母照顧或唸私托的2至3歲幼兒等有影響。
自縣市合併迄今,台南幼兒教保券補助累計已投入約20億元,人口成長未見起色,前兩年的自然成長率甚至為負值,代表出生人口低於死亡人口,少子化問題非常嚴重。對於津貼成為漲價空間的質疑並非無的放矢,許多家長來到私托、私幼參觀時,都會發現業者已經將津貼、補助列入收費時的說明項目,比如「月費一萬三,托嬰補助三千,實際上只要付一萬。」或「每學期註冊費一萬五,教保券每學期也是一萬五,所以不用付。」
不同於私幼公立化是賴清德市長推動、李孟諺代理市長執行,教保券從一萬元加碼到三萬元是在2017年初賴清德市長任內推動。新聞一出,六十多家私幼業者馬上申請調漲,至今仍有議員主張教保券還要繼續加碼。面對民間團體的質疑,衛福部聲稱已調查現行收費,未來業者調漲要經過申請,但會否逾越行政裁量應遵守的法律原則就成了問題。
其實,2017年時,賴清德市長除了發放教保券之外,也推動了更為人稱許的政策,在短時間內增設了14所、共16班公幼。今年,這些公幼招生幾乎全部額滿,人口集中區域的登記人數更是招生名額的數倍以上。公托中心每個月平均收費九千元,公幼約三千五百元,私幼、私托的價格約是公立的兩倍左右,註冊費另計。在私幼、私托的高收費環境下,育兒津貼只會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政策而已。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只要地點選擇得宜,設置之後,每年都可以不斷招生;而編列了數倍預算的育兒津貼卻是每年石沉大海,一去不回。
擴大育兒津貼,真的有意義嗎?
【延伸閱讀】
婦女新知基金會
【聲明】七問行政院:圖利私幼業者?幾百億胡搞瞎搞,卻說不出使私幼落實公共利益之具體作法?
https://www.awakening.org.tw/news/5022
陳昱名:無效育兒津貼政策應勇敢喊停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realtime/20180517/1355215/
民憂托育費用隨津貼喊漲 衛福部有對策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805170124-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