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大學的你,我最想給你的建議】
這個月,台大新生書院邀請我對台大的大一同學們做了兩次的演講。因為只有一小時,我有好多想跟同學說的建議,有的第一場有講到、第二場沒講到,有的是第二場說到、第一場沒講到。我想趁這時候,跟即將要唸大學的大一同學們詳細說明一下。這也是寫給全台灣剛要念大一的同學們看的~
我會先分析大一新生最常遇到的挑戰、困境,然後我再談最關鍵的解決方式。
在台大教書十六年了,這十六年來看到大學生最容易出狀況的時間,就是大一。如果大一能順利,通常後來會出狀況的同學就比較少了。大一同學剛上大學,會遇到很多跟過往日子很不一樣的挑戰,所以也是適應上最辛苦的期間。只要心理上能夠多些準備,也比較容易克服這些挑戰。我這篇列一些提供給同學參考。也很歡迎其他學長姐如果有更好的建議,也歡迎一起分享給學弟妹喔!
————————
〖大一生的三重挑戰〗
過去我看到最辛苦的大一同學,通常是離鄉背井到大學唸書,而且自己高中在那大學或科系人數很少或幾乎沒有的人。這樣的同學來到台大,一開始會有三重的壓力:
1. 生活上的大改變:以前在自己家鄉十八年,尤其是那些號稱自己家巷口最好吃的地方的人;一旦來到很陌生的縣市,光是怎麼料理自己的生活,還要吃那覺得比家鄉貴死人又不好吃的東西,還要跟四五個人一起擠在小小空間的宿舍、還要適應那些鬧鐘一直叫卻又死不起床的混帳傢伙,這跟以前在家裡住有很大的差別。需要時間適應。
2. 學習上的大改變:以前在高中,老師會不斷督促大家唸書,還有小考逼學生讀書。教育部說有七成的學生在補習,補習班的老師更是把學科知識、各種考試題型整理成讓大家可以快速提升考試分數的成果。但進了大學之後,大學教授除了一週三堂課之外,不會再額外去督促你讀書。另外,大學的科目如大一微積分,在外面也沒有補習班幫你把所有題型整理的好好的幫你應付考試。這是許多從小補習到大的學生,另一個要面對的挑戰:大一新生,真的開始要靠你「自己讀書」了。更不用說,不少學校科系都用原文書,怎麼適應讀原文書,又是另一大挑戰。
3. 交友圈的大改變:這是我剛才提到,離鄉背井、同高中考上同大學、同科系比較少的同學,最大的挑戰。以前在高中,有很多朋友。一旦進了大學,這些好朋友都不在身邊了。進到系上,看到系上新同學一大群O中的、一大群O女的,他們一下子就形成了屬於他們同校的交友圈。看人家這些學校的,每次系上活動都好像熟人很多,反觀自己卻都沒有什麼認識的人。想要打進人家學校的大圈圈,又覺得臉皮薄不好意思去亂入人家好像都很熟的圈子。然後在系上就覺得沒有什麼朋友,上課也覺得很孤單。許多的壓力、辛苦,都沒有朋友可以一起取暖分擔;心裡就慢慢開始出現問題了。
這是我從美國、到台大,教書二十年來最常看到的大學新生所面對的三大挑戰。這三大挑戰,如果在第一年都很辛苦、很難適應的同學,就會比較有高風險在整個大學生活很不好過。
通常出問題的同學,比較常看到的機轉是:因為沒有交到什麼朋友(挑戰三),所以對於來學校上課越來越沒有興趣。然後靠自己唸書又唸的很痛苦(挑戰二),特別是唸自己沒有興趣的科系時,會越來越想逃避。又沒有高中導師那樣會盯,於是開始逃避、開始常翹課,整天窩在宿舍沈溺在網路上、電腦上耗時間(特別是從小爸媽嚴禁 3C 而乖乖唸書的學生,大一開始離家獨自用 3C 反而是沈溺的高危險群)。如果又遇到生活圈的不適應(挑戰一),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那除了學業脫軌外,連心裡都會出現很多問題。
一旦學生陷入了學業脫軌的狀態,要再拉回來就很困難。這通常要靠很多同儕好友的幫忙才能夠把他拉回常軌。但問題是,他在大學沒有交到什麼朋友,從同儕而來的幫助動能,就很小了。
————————
〖克服大一挑戰的最關鍵方法〗
所以我要給大一同學的建議是:這二十年來我看到的狀況是,只要大一期間你交到的朋友夠多,通常之後出問題的機會就小很多。通常因為在學校、在系上有不少好朋友,你就會有動力要去學校上課、跟朋友 hangout。然後因為有朋友一起,讀書、準備期中考期末考,都會有朋友一起互相幫忙。不會的也有人可以一起討論、一起問,在課業上也就比較不會想逃避跟翹課了。另外也因為朋友常常一起活動,跟朋友一起吃東西,即使是台北的噴,吃起來也沒那麼難吃了。
所以在這三個大挑戰中,其實最關鍵的,就是挑戰三:交朋友。不管你是唸哪個大學,大一的同學請你記住:不要臉皮薄、不要看人家已經有自己的圈子就不敢去跟人家接觸。你高中唸的是小校、或是你高中同學在這大學少,你就要有這樣的自覺:你必須比別人更厚著臉皮去認識新朋友!一定不可以害怕這件事!一定要做到這件事!只要你大一交到夠多好友,你的大學生活就會過得順利許多。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臉皮很薄、圈子很小,不好意思去認識人,你一定要善用你大一新生的身份!在這時候,每個社團的學長姐為了希望你加入,都會非常和善地對待你。這也是你交朋友最好的機會(等等,我說的是交朋友,不是追學姊,這是兩回事!)透過社團,你也有機會認識不少新朋友。但即便如此,在系上認識朋友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系上的同學才是跟你有最大生活圈重疊的夥伴,學業上的互助,還是很需要系上的好朋友的!
除了交朋友這件事我認為很重要外,另外一間也是我第二場新生書院沒時間講,所以很想要寫文章再提醒同學的。過去這十幾年來,我見到好幾位心裡出了狀況的同學。或是憂鬱、或是躁鬱、或是焦慮。這當中有不少同學,經由跟心輔中心心理師的晤談、輔導,慢慢地從中走了出來。
如果真的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心裡出現了狀況了,不要害怕,心輔中心有心理師專門幫助你。這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不要覺得自己奇怪。身體感冒看醫師,心裡有狀況去找心理師,這是很正常的。這個學校有很多人願意幫助你,你不會是獨自面對它。如果心裡累了、常常會莫名地覺得難過,就去跟心輔中心預約跟心理師聊一聊吧。多個了解你的人一起分擔,會比較好的。而且不用擔心,一切都是保密,不會有人知道你去聊天,這對你未來找工作不會有任何影響的。
————————
〖結論〗
總而言之,過去這二十年在大學的教學經驗,「交朋友」是我認為在大一最重要的。這也是我最想給大一同學的建議:不要臉皮薄!就是要厚臉皮去認識新朋友!只要有好朋友,你的大學生活就不會有太大問題了!
記住:不要臉皮薄,交朋友、交朋友、交朋友!(很重要!)
大一加油!祝福各位都能有充實愉快的大學生活!
(歡迎分享,希望給更多要上大學的大一新生看到~)
台大微積分小考 在 蔡尚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終於從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啦🎓
這薄薄一張紙背後有太多太多不容易!很慶幸也很感動自己終於都撐過來了~
我是讀MBA正規班不是EMBA在職專班,雖然不用付貴鬆鬆的學費,但相對來說也不是去交交朋友這麼簡單。從大學時期就聽學長姐說,台大商研所錄取率只有2~3%,很多人都從大二下就開始瘋狂補經濟會計微積分備戰。沒想到有幸考上後,剛好有機會進電視台,只好先休學進入職場,後來半工半讀,一邊要應付滿滿的課業報告大考小考,一邊得處理來自職場的千百種挑戰。
我常常早上先衝去學校上課,中午趕到公司上班到晚上十點,再衝回學校和同學討論個案報告,回到家都已經深夜。遇上期中期末考週,就徹夜不睡苦讀抱佛腳,還好我有神隊友同學,願意陪我一起念書寫報告,真的是讓他們多多carry了~特別是我的指導教授,不管多晚都不厭其煩教導協助我,經過無數次meeting和修改,終於通過論文口試的那刻我都要喜極而泣了!!!
這幾年特別常被詢問,有沒有讀碩班的必要性?要大學畢業馬上讀,還是先進入職場打滾幾年後再讀?
老實說如果不是讀在職班,我還是會建議大家一口氣讀完。一來是像我這樣蠟燭兩頭燒真的不好受,很容易兩邊事情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另一方面是人生會面臨很多選擇和拉扯!你想,才工作了兩三年,主管剛注意到你,打算好好提攜給你更多表現和升遷機會,你好意思拍拍屁股回去念書嗎?然後再拖個幾年,都年近三十準備成家立業了,你還有拋下一切義無反顧的勇氣嗎?
我就看到身邊一些好友,棄高薪來讀研究所,沒想到畢業後重回職場薪資待遇和職等都沒有顯著提升,難免覺得灰心失望不符期待。
所以要先想清楚再進修的目的是為了洗一個更好的學歷?升官加薪?或是想暫時離開職場是非之地自我追尋,還是單純想精進的多元專業能力、拓展人脈!
請全盤仔細想清楚再做決定,不需要盲從社會價值觀,畢竟青春有限,應該做更有意義和效率的時間分配。
老實說這幾年我內心就經歷了諸多轉折。從一開始想要兼顧一切卻十分無力和疲憊,到後來為了完成學業暫別主播台的糾結,一直到這一年選擇了就不後悔,反而意外開啟我的斜槓人生,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下一個十年,期許自己可以有知卻無畏,自信昂首勇往直前!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gladys.tsai/
#台大 #mba #畢業 #碩士 #研究所
台大微積分小考 在 邦妮&蓋瑞小夫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蓋瑞【學霸救命】
.
對於大學生來講,要坐下來乖乖念書是個莫大的挑戰,十之八九都是考前才臨時抱佛腳,熬夜苦讀只求不被當掉,我們班也是差不多的光景。
.
然而,總會有些心如止水的同學,從不翹課,課堂上到哪筆記便抄到哪,讀書進度天天維持,並且當大家上課睡的天昏地暗時,他們還能精神抖擻的對教授提問,下課後再纏著助教熱情討論。
.
這些學習態度和生活紀律鶴立雞群於大學生中的人,每個人都會預設他們是超級學霸。
.
.
--
一般來講,在考試或作業截止前,這些人會成為大家爭相膜拜的神明,然後大家開始向他們撒嬌爭寵。
.
「榜首哥❤️,請問這題為什麼是A呢?」
「數學金牌❤️,您微積分作業方便借小的參考(抄)一下嗎
?」
「想請教一下鼎鼎大名的物理天才❤️,老師上課說的必考題有建議的算式嗎?」
.
大學考試以我的經驗來講,並不好準備,想考得好對於不是翹課就是上課打瞌睡滑手機的一般大學生來講簡直比登天還難,考前抱佛腳最有效率的方式,除了事先知道考題外,莫過於得到學霸們的指點。
.
所以,大學時的我,也不落人後的在考前拿著自己的筆記本和考古題,找上了本班學霸「北投O公子」拜師學藝。
.
--
O公子完全符合學霸的所有特質,早睡早起,上課猛抄筆記問問題,下課帶著原文書到圖書館K,並且FB上都是醫學相關的動態,一看就是人中之龍。
.
從第一次看到O公子纏著助教問問題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正是我考前要抱大腿的學霸。
.
「助教請教一下,M. Pneumonia引起encephalitis的理論是ADP-ribosylating and vacuolating cytotoxin理論比較合理,還是Anti-galactocerebroside.....」
.
一股腦噴出一堆原文專有名詞,口沫橫飛的討論著旁人連題目都聽不懂的東西,亢奮且熱情的思辨過程,這傢伙絕對是學霸中的學霸!
.
.
-
也因此,在考試的前一天,抱佛腳的我找上了O公子,不僅買了一杯50嵐供奉他,還直接在他座位旁坐了下來裝熟。
.
「想請問神人O公子,這一單元可以看您的筆記嗎?」
「當然可以,來我順便告訴你考試重點。」
「天啊,不愧是又帥又強的O公子!」
「呣呵呵呵呵,好說好說,你太客套了啦!」
.
O公子的耳根子特別軟,吹捧他一陣後,他便豪爽的花費一整晚教導我老師上課提過的重點與重要觀念,堪稱我的救命恩人。
.
.
--
考試結束後,由於那次考題超難,滿分100分全都是選擇題的考卷,班平均是55,而最低分則是5分,靠著O公子考前的教導,勉強讀完考古題的我考出了自己滿意的分數。
.
我的恩師O公子呢?O公子考10分,全部都選B還考得比他高。
.
我後來發現,最可能的原因在不諳其道的O公子沒讀考古題。
.
O公子喜歡徹頭徹尾的了解知識,所以他的學習都在於原文書和網路上最新穎的相關文獻,而這也讓他成了我國考試下的冤魂。
.
.
--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老師喜歡考很晦澀的冷知識,十之八九是自己的研究專長而不是一般學生該會的基本概念,除此之外,他們還常常會挖一些晦澀的陷阱讓人跳,第一次遇到絕對會中箭落馬的那種。
.
要怎麼不被陷阱陰呢?考古題給他讀下去就對了,讀過就知道教授會怎麼陰人,提早打預防針。
.
到最後,很荒唐的結果就出現了,對該科理解最深並自主學習的學生因為不熟考古題的陷阱脈絡而被當掉,而囫圇吞棗硬背考古題答案的學生考出了高分。
.
幾年下來,總覺得這種事在國內大小考試中還真不少見,所以成績這種東西真的別太放在心上,盡人事聽天命就好,有時候真的不是考生的問題。
.
就以我們那次考試為例,100分的全單選題考卷會出現5分、10分的考生(而且還是很認真的台大醫科生),與其說考生摸魚打混,我寧願相信是出題者在惡搞。
.
.
#是說成績可能會影響未來
#台灣學生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