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聲新年音樂會,用音樂傳承文化,台灣的聲音大放異采
2021/01/04 中時 鄭家鐘
編按:今年元旦,台灣有一場別開生面的新年音樂會,由金曲獎得主李哲藝帶領灣聲樂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結合人聲、竹笛、泰雅古謠、歌仔戲及京劇,用音樂傳遞對這片土地的希望。資深媒體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對此提出他的觀察與期許。
灣聲一直期許跟國際各大新年音樂會比肩並列。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台灣新年音樂會恐已取得世界唯一的紀錄。在爆滿的國家音樂廳中,人人戴著灣聲防疫口罩聆聽的場面,亦可列入歷史性的圖騰。
透過電視與網路傳播,這項紀錄將成為2021的第一道希望之光,讓世人看到音樂如何團結一方百姓、給出了力量。
灣聲新年音樂會。我要談的不是單純欣賞音樂,而是拉到文化再創與激活人心的高度來看。
首先是灣聲在李哲藝的豐沛創作能量及音樂才華下,成功啟動了文化再創的風氣。為什麼不只是本土音樂的經典音樂化而已?而可以拉到文化的層次?這就涉及音樂在人身上會留下的遠比音樂本身還多。
有人說過,每個人在15歲到25歲聽過的音樂,會他的影響一輩子。這個說法簡單說明了人類吸收音樂作為構建自我意識的重要層面。如同今天演奏的曲目,在第二部分的〈台灣電影交響組曲〉中,第二及第三樂章特別令我感動,因為它們正跨過我的青春期,在音樂中讓人追溯一生性格的元素原來是埋在樂音中的,《黃飛鴻》的〈將軍令〉、《七匹狼》的〈永遠不回頭〉,是多麼與年輕時的經歷共振呼應,至今聽來猶熱血澎湃、甚至熱淚盈眶。相信跟我同一世代的人都少不了這樣的感動,因為它是深植於心的核心記憶。
李哲藝與藍祖蔚的搭檔,講活了電影,演奏出跨世代文化基因,讓這塊土地不同世代的人的青春都連成一條血脈,如藍祖蔚說的:「無論乘著黑潮北漂的原住民、唐山過台灣的漢族,都會愛上這塊土地。」李哲藝用創作將文化中的感情密碼再度擴充放大藉由經典音樂的演奏形式,凝聚人心,世代傳承,已超過音樂本身,由第一樂章到第四樂章,涵蓋了由日治到現在的各個世代,一直到〈那一年我們共同追的女友〉及最近的〈孤味〉。
此外,這次音樂會,排灣古謠、京劇、歌仔戲同登殿堂,與古典演奏應和,證明只要是文化的傳唱,灣聲都可以融入壯闊的經典音樂世界,而帶來文化的串接傳遞。
其次,這場音樂會激活人性的原力。一位藝術家告訴我,他看書時一定要放莫札特的音樂,因為它會讓閱讀呈現更立體、躍然紙上。另外江賢二則以德布西的音樂作畫,把音符化成圖像。由此可知,音樂可以激活人腦中的連結通道,得到人心更大的力量。我看李哲藝的編曲技巧具有非常文學性的風格,他讓不同音部樂器、國樂器、管樂器都能適切的鑲入人心中文化記憶點的要害,堪稱是每首曲子在譜寫一篇歷史感性的詩篇。
台灣二十四節氣,以竹笛擔綱,任重的笛音盤旋高亢及低吟鳴唱,演繹出時間與土地的流轉、技巧氣勢讓人嘆服。心向天明音樂渾厚為主,正是表現台灣在疫情中的群策群力風雨同舟的氣概並向防疫英雄致敬。在女高音林錦如同樣渾厚的嗓音中,表現了2020年台灣的集體力量。
李哲藝的編曲功力不只在音樂,更在呈現文化氛圍,特別能激勵人心。
這方面我覺得李哲藝詮釋李泰祥的音樂特別用情至深,他在兩首陽剛的樂曲中夾了李泰祥替電影歡顏做的主題曲,這段百轉千回(可惜短了點)非常昇華台灣人的柔情一面帶來原始的生命力。
李泰祥因為胡慧中之美做了永不衰退的絕美,他在出唱片時在封套上寫了一段悶在心裡許久的話,也是回應楊祖珺早先交給他的課題:「我再也不能忍耐了,音樂家應該真正行動的時候到了……我決心要從嚴肅的音樂工作崗位走入群眾,寫出有風格,也能表現我們在大眾生活裡最動人、精緻的感情,寫出眾人的歡喜悲哀,和對時代的感覺,並融合文學,透過大眾歌曲的形式,帶給群眾、走入生活。」。
我覺得這段話來講灣聲樂團及李哲藝,也絕對成立。
其三,灣聲新年音樂會,超越了國際新年音樂會的維度,它有效反映了台灣多元文化的兼容性,唐美雲的歌仔唱腔仍然匹敵整個交響樂團、唐文華的京劇唱腔用來唱流行歌曲依舊跳耀於眾多樂器的和鳴破雲而出、泰武古謠傳唱即使只有獨唱時亦可破空開出音域,凌駕於眾聲和鳴之上,這樣的場面在其他地區的新年音樂會都是絕無僅有的。
灣聲樂團的各個音樂家實力都是一時之選,作曲極具文化格局、指揮更是立體,甚至連全場聽眾都納入指揮,合唱《梁祝》的〈大牛〉及鄧雨賢的〈望春風〉。
台灣新年音樂會,光是這三個特色就決定它不是普通的音樂會,根本就是以音樂提振世代文化接軌、創造人人心連心場域的整體藝術。恭喜灣聲。你做到的遠比音樂還多。
(本文作者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104005504-260405?chdtv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88年,在紐約有攝影棚、工作室的黃明川,斷然地捨棄美國的商業攝影事業,返台定居,並全心投入電影《西部來的人》(1989)、《寶島大夢》(1993)、《破輪胎》(1999)的拍攝。這三部劇情長片合稱《神話三部曲》,開啟台灣獨立製片先河,對日後台灣電影人大有啟發,包含《流浪神狗人》、《行者》導演陳芯...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Vincent Hsu 徐崇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小紅桃瑰 溫筱鴻 時尚C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台新藝術基金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台新藝術獎‧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台新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鄭家鐘- YouTube 的評價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鴻梅新人獎巡迴展台北藝博場初登場
感謝藝術先進前輩到場鼓勵與肯定很給力
#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平館長
#前國藝會陳錦誠執行長
#藝術家雜誌何政廣創社社長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鄭家鐘董事長
✈台北藝博第一場重量級藝術活動
✈10月23日下午2點半藝評研討會
—————————————————————-
▍座談會議程 ▍
👍藝術評論發表
主持人:陳曼華 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
發表人:梁廷毓、胡鐘尹、黃郁捷、王瑀、許楚君
👍主題討論
主題:存形與體變—當代藝術的新交感論
主持人:廖新田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
與談人:龔卓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
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創作分享 / 綜合座談
主持人:陳曼華 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
演講人:徐瑞憲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客座教授、藝術家
—————————————————————-
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I 展位S04,歡迎您!
🌟創作展出:江宜瑾 李承哲 吳聯吟 曾琡棻 黃彥勳
🌟藝評發表: 胡鐘尹 許楚君 王瑀 梁廷毓 黃郁捷
展場|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位S04
展覽地點|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展期|2020/10/23 - 2020/10/26
預展|2020/10/22 - 2020/10/23
開幕暨藝評研討會|2020/10/23 (五)14:30-17:30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講座場地)
🎁歡迎自由參加,事先報名將提供限量紀念品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3L68QL
#2020鴻梅新人獎巡迴展10月23日在台北藝術博覽會開展
#展出藝術家們將在10月23日至26日駐區導覽
#10月23日下午2點30分藝評研討論會黃金陣容
#台北藝博
#藝術評論
#視覺創作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Vincent Hsu 徐崇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首播 Premiere★
台新午間音樂短賞─2020.6.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6uxqjj_Q6Q
徐崇育爵士四重奏 Vincent Hsu Quartet
低音提琴 double bass / 徐崇育 Vincent Hsu
次中音薩克斯風 tenor sax / 潘恒健 Hank Pan
鋼琴 piano / Dennis Chung 鐘崇豪
爵士鼓 drums / 馬仕函 Steven Ma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88年,在紐約有攝影棚、工作室的黃明川,斷然地捨棄美國的商業攝影事業,返台定居,並全心投入電影《西部來的人》(1989)、《寶島大夢》(1993)、《破輪胎》(1999)的拍攝。這三部劇情長片合稱《神話三部曲》,開啟台灣獨立製片先河,對日後台灣電影人大有啟發,包含《流浪神狗人》、《行者》導演陳芯宜,及《築巢人》、《幸福定格》導演沈可尚也曾參與黃明川電影的拍攝、製作。
有感於90年代台灣電影普遍性的匱乏與單薄,投資方往往只要求商業的成功,而無視於藝術成就,黃明川決心投入獨立製片電影的創作,從《西部來的人》原住民遠古神話與社會處境,到《寶島大夢》戳破軍國神話和直搗黑幕深處,乃至於《破輪胎》以電影中的電影形式探索公共藝術,三部曲完整地體現、紀錄90年代的強烈騷動。經歷三次傾家蕩產又再起的黃明川,儼然台灣電影界的韋納.荷索,充滿無比強悍的創作意志。
如同返台時與過去(平面、商業攝影)決斷的作為,在拍完《破輪胎》後,黃明川捨棄劇情長片,將全部火力轉向紀錄片,拍攝文學家、詩人、藝術家。在當時,藝術紀錄片完全是處女之地,充滿無限可能與自由,因此引起他的興趣。他以為90年代不只是混亂的年代,也是藝文啟動慾望最高的時代。紀錄片不只有凝視各種現實衝突、體制悲劇和戰亂,黃明川更想紀錄藝術家們如何創造、又如何生活。
2018年黃明川的新作《給自己的情書》,結合紀錄片與劇情片兩種形式,以女性觀點為主。黃明川表示,對女性經驗的關注,並非突如其來,是長期的觀察與體悟,早在《神話三部曲》時,女主角都比男性腦筋更為清楚,且勇往直前地開拓命運,便可以見得。而他正在進行的影像計畫是紀錄國際女詩人,包含台灣、伊朗、印度、東南亞等地,她們在社會參與的角色。
而黃明川浸淫多年的藝術家紀錄片,也繳出傲人的成績單,作品繁多,涵蓋面向亦廣,且幾乎是全景觀的收攬,如14集的《解放前衛》堪稱台灣藝術家風起雲湧的時代切片,《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宏大而深遠,將詩人們的口音視為寶藏,予以妥善留存,《櫻之聲》更是台灣最後一批跨語詩人絕無僅有的影像紀錄。
他總是花費許多時間去紀錄創作者的聲影,《肉身搏天》拍了5年,《櫻之聲》從1994到2002持續思索跨語詩人的呈現,《解放前衛》每一位藝術家大多跟拍4年,如此才能有時間的厚度,才能真正深入精神脈絡與社會連結。他深悉任何潮流都會消逝,再怎麼前衛多年以後仍然會變成過時,然而時代的體驗是不可逆的,對黃明川來說,每一個時代的訊息,每一種獨特珍貴的經驗,都是紀錄片最無從取代的特質,也方有可能抵擋得住時間的改變。
小檔案
黃明川,知名紀錄片導演,倡導台灣獨立製片及藝術紀錄片的先驅。
1955年生於嘉義,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紐約藝術聯盟主修石版畫,又於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心學院主修美術、攝影。曾任國藝會董事、國家電影資料館之電影基金會董事及顧問、台新藝術之視覺藝術獎國際決選團主席、公共電視基金會董事、華視董事、電影中心董事,2008年至2010年間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現正生活於臺北,為黃明川電影視訊有限公司負責人,以及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藝術總監。
1983年曾獲第一屆雄獅美術評論新人首獎,後並撰寫〈台灣攝影史簡論〉,涵蓋清、日兩個時代,係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篇攝影史。90年代第一位拍攝台灣的228建碑風潮,完成《碑林二二八》。
1989年起至1999年完成三部獨立製作之電影劇情長片《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及《破輪胎》,先後獲夏威夷國際影展、新加坡影展、金馬獎影展等國內外最佳攝影獎、銀幕獎及評審團獎項的肯定。劇情短片《鹿港情深》及《1995後工業藝術祭》等受邀參加香港電影節、溫哥華電影節、鹿特丹等國際知名影展;釜山國際影展與香港獨立影展亦均擧辦過他三部劇情片的回顧專題
。
黃明川30多年來長期聚焦於台灣當代藝術人文紀錄片的拍攝,策劃並完成過《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1999-2009)、《裝置藝術十年》(1995-2004)、《地景風雲》(1993-2005)、《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台灣前輩美術家》、《飛越科技藝術》等紀錄片系列,於華視和公共電視播映。另外,尚有四位本土小說家《賴和》、《楊逵》、《東方白》、《林雙不》(1993-1997)專輯系列紀錄片。2003年藝術紀錄片《解放前衛》共14集,榮獲第一屆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年度首獎。
2010年完成台灣日據時代跨語作家《黃靈芝與錦連》、《陳千武、林亨泰與羅浪》身影之文學家紀錄片,最近完成最後一群跨語詩人的追踪,發表《櫻之聲》(1994-2016)。
2011年起自製新紀錄長片系列,計有《縱花烈放》、《辛辣國族》、《一個女藝術家之死》、《詩藝親親》、《櫻之聲》等,近期來回美國與台灣,拍攝紐約台裔行爲藝術家與其環保意識強烈的作品,製作《肉身搏天》紀錄片。此外也接受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國立台灣博物館等之委託,拍攝多部藝術家與攝影家之短片及國家影音檔案;他於2014年為他的出生地嘉義市建立亞洲第一個《國
際藝術紀錄影展》至今,並爲嘉義市拍攝兩部美術相關的紀錄片。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典藏藝術網】 https://goo.gl/w6zDMN
►【典藏‧今藝術1月號】 https://goo.gl/n1tGMu
▲台灣藝術史上第一場正式公開辯論會
▲台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場大學校長之間的辯論會
▲選舉目的之外,最高政治位階公眾人物的辯論會
▲一場必然寫入藝術史、教育史、當代文化史的公開事件
陳志誠與陳愷璜,不僅當今分別任職於台灣藝術大學與台北藝術大學校長,他們一路以來於台灣藝壇的軌跡與影響力,也有著秀異/雙生的面貌。除了作為年紀相仿的1960世代,解嚴前後,他們是台灣藝專時期美術科上下一屆的青年藝術家,也先後留法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他們也同樣從1990世代起在學院開展影響力,許多青壯世代的藝術團體與社群深受其啟發,諸如:「國家氧」、「後八」、「打開–當代」、「復興漢」等,他們在當代藝術創作領域對空間、群體、地方、文化視點、觀念藝術、文化治理觀點等面向,既同樣的著力甚深,也有相當程度的異質而立之思緒和實踐方法。
在如今這個不再流行講述宣言、缺乏眾聲喧嘩的藝術生態,日趨社群務實與機構系統的藝壇風氣,面對台灣即將驟變的世代社會結構、文化治理與制度重新盤整的當下,作為兩位藝術大學的標竿者,欣然接受了我們這個第三方策劃邀請的「戰帖」,這不但將會是一場寫下史頁的事件,我們也期待兩位校長從美學觀、高等藝術教育觀點、學院與文化生態的系統策略和理念,佐以七位透過邀請與徵集的提問人設置介入對話,直面陳述而引發藝壇論點的新火花。
【活動資訊】
日期|2017.11.25(六)
時間|14:00-16:50
地點|台新金控大樓二樓元廳(台北市仁愛路四段118號2樓)
網站|https://goo.gl/adArLu
主辦單位|典藏藝術家庭、典藏.今藝術
特別感謝|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噪咖藝術有限公司、在地實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小紅桃瑰 溫筱鴻 時尚C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aipei InDesign 台北映時尚 時尚CEO溫筱鴻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台新藝術獎‧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新藝術獎‧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台新藝術獎」是國內首創涵括視覺、表演及跨領域藝術活動的獎項,肩負了年度傑出藝術選拔和當代藝術生態觀察的 ... ... <看更多>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台新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鄭家鐘-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對東南亞 文化 好奇嗎?快來太陽雨一解你的疑惑!- #sunshower_kaohsiung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 藝術 #サンシャワー展. ... <看更多>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 台新藝術基金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個安定又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文化社會,無疑是企業維持恆常和進步的最佳要件。有鑑於此,台新集團領航人吳東亮先生於2001年5月成立了「財團法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