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桃園不要覺得委屈!
陳時中這兩天被沸沸揚揚、點名選桃園市長,雖然口中仍說「防疫優先」,但內心一定百感交集。
因為在防疫上半場,陳時中穩坐神壇時,點名有選總統,最起碼也是台北市長,好歹也是離總統大位最近的位子。
之後又被點名是唯一抗衡侯友宜的強棒,雖滑出台北,但至少新北市還是全台灣最大的諸侯,選過這裡的蔡英文、蘇貞昌、游錫堃都有很好的出路。
現在竟然是被點名選桃園,選六都最後升格的小老弟,而且是幫鄭文燦善後,怕鄭高升後桃園不保,行情大跌,相信陳時中心裡一定不是滋味,而且可能認為有人一定在整他、排擠他,讓他慢慢離開政治權力中心。
實際上陳時中不要覺得委屈,也不要覺得桃園只有「部桃群聚」、「諾富特」和「3+11」的印象。
歡迎陳時中多來桃園走走,感受一下六都最年輕城市的活力,國門之都的前瞻視野,多元族群融合的魅力,據估算,桃園再過兩年,原住民人口數就會超過台東……。
有太多太多,陳時中應該不知道的桃園,我已來了14年,歡迎陳時中也加入吧!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台東 原住民人口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桃園市原住民人口不斷成長,今年7月已達7萬8,508人,超越台東縣,躍升全國第二。桃園積極推動「桃原新政」,從土地回復、建設發展、產業推動、福利守護、教育扶助、文化傳承六大面向,落實轉型正義。
👉免費加鏡會員看獨家內容 ➜ https://reurl.cc/qmoLK3
台東 原住民人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桃園原住民人數躍升全國第二
落實桃原新政,成為原民新故鄉!
8月是屬於原住民族一個榮耀的日子,在上任以後,每年8月1日我都會選擇一個主題作為原住民族日的活動,這一天對我來說,是一個轉型正義的里程碑,是族群文化的扎根、權利意識的覺醒、教育文化的推動、居住正義的落實。
今年的主題是「新故鄉.新桃原」,為什麼會選這一個主題呢?
桃園原住民人口至7月底,總人口數已來到78,508人,超越台東縣,成為原住民人口全國第二多的城市,也是原住民的第二個故鄉。我想,桃園這6年多來,有感、溫暖、具價值的桃原新政,是原住民最好的依靠。
「桃原新政」推動很多的創新政策,我們認為民主、語言、土地是很基本的。市府推出正名服務,讓原住民朋友能選擇恢復傳統姓名,同時,以泰雅族文字拼寫古地名地圖,重現許多幾乎快失傳的古地名。語言的傳承,也需要更多的努力,成立族語課後輔導、全國首創族語認證測驗獎勵金等。
過去,族人的家園是部落共有,並沒有土地登記制度,為解決部落既有建物合法使用權,市府從104年開始辦理部落變更編定工作,協助族人取得3,777筆土地所有權,移轉面積達1,363公頃,執行規模與成效是六都第一。今天,我們也發贈復興區嘎色鬧部落族人鄉村區土地權狀,還地於民這過程是很不容易。
建設部分,市府做了很多民生基礎建設,我們建置了53處簡易的自來水系統,道路也做了改善工程,給族人一條安全、友善的回家道路, 今年更爭取到了中央經費1億4千萬興建三光跨河大穚、災後復建工程及部落聯外道路工程。也建構後山第一座的巴陵加油站、第一座ATM以及10座的防救災共構共站行動通訊平台。希望讓部落的原住民族朋友,住得更安全、更便利。
在文化館舍方面,優化原民文化、活動及祭儀場所,我們升級原住民族文化會館,並興建6處天幕活動場,增加5處國道快速道路橋下活動空間。另外,原住民電視台落腳在桃園,到時將與原民文創中心共構,成立新的園區,打造成為一個公益、文創、影視的基地,不久就會完成。
今年九月, 桃園第一所原住民實驗高中-羅浮高中首度招生,也是唯一全額補助交通費、住宿和營養午餐的學校。
針對桃園航空城徵收計畫,我們調查發現自有住宅家戶有66戶,租屋家戶300戶。針對自有住宅戶會安排到安置住宅,提供比原來更好的生活品質,租屋家戶則優先提供安置住宅,且無論過去是否曾申請購屋補助,一律再提供22萬元的補助金,希望讓每一戶都能得到最好的居住保障。
新故鄉.新桃原,相信桃園會成為原住民族最好的選擇,市府會持續以原住民照顧、文化保存、文化發展作為重要的城市目標,讓大家看見桃園模式是最棒的。
台東 原住民人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東 原住民人口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26)日是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後,行政院賴清德院長首次施政報告上台備詢,劉櫂豪立委是民進黨首位質詢立委,針對非核家園、綠能產業、區域均衡發展等施政方針,要求行政院提出具體計畫,賴清德院長允諾協助台東打造成為綠能示範區域,以及注重區域均衡發展施政方針。
劉櫂豪立委質詢賴清德院長時,強調台灣根本沒有處理核廢料的能力,過去總是想要將核廢料放在台東等偏鄉離島,而台東用電量不到全國1%,卻需承擔高風險,因此站在台東的立場與家園的永續發展,劉櫂豪強力支持政府提出的2025年非核家園。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政府與民間要共同努力來具體落實,在台東的達魯瑪克部落(卑南鄉東興村)已自發性發起第一個原住民部落電力公司,希望打造綠色能源自給自足的地區,劉櫂豪希望行政院能夠有實質上的協助,不要讓民眾的積極熱情被澆熄,賴清德院長允諾將協助台東打造成為綠能的示範區域,並承諾會實現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
劉櫂豪立委要求賴清德院長在未來的施政方針上,要注重區域的均衡發展,尤其偏鄉地區應透過政府起頭投資來促進區域發展。劉櫂豪舉原住民電視台為例,台東地區超過1/3的原住民人口,原住民電視台談到部落發展時希望青年返鄉回部落創業,那為何政府不將原住民電視台遷回台東地區呢?除了原住民電視台外,成立幼兒的育樂園區、南島文化園區等,都是政府可以積極幫助台東偏鄉的國家級投資,劉櫂豪希望賴院長未來的施政方針能夠重視區域均衡發展,多挹注國家級投資,賴清德院長指示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儘速研議原住民電視台遷來台東的可行性。
最後,劉櫂豪邀請賴清德院長於雙十國慶晚上,前來台東欣賞首次在台東舉辦的國慶煙火晚會,並希望賴清德院長能夠在個人臉書為台東國慶煙火宣傳,帶動台東觀光發展。
台東 原住民人口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劉櫂豪立委今(27)日於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質詢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夷將‧跋路兒,建議將原住民電視台遷至台東,台東不僅具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與生活供作採訪素材,更能讓想回部落的原住民青年擁有在家鄉工作的權利。
劉櫂豪表示,目前在都市生活的原住民人口已超越留在部落的,原民會主委同意把人留在部落對文化保存將有更好的幫助,劉櫂豪要求原民會勇敢破除不方便的成見,將原住民電視台遷移至台東,將能讓更多部落族人得以選擇留在家鄉工作。
劉櫂豪提出,每個人應該都要能擁有選擇居住在哪裡的權利,最不樂見的現況是年輕人為了工作與就學被迫離鄉背井到城市,使得部落大多僅剩老人家與小孩,僅僅祭典時才會熱鬧。劉櫂豪強調,讓在都市裡生活的人與部落產生有意義與感情的連結,是對多元文化、區域平衡甚至轉型正義發展更好的方式。目前許多在都市舉辦的原住民祭典規模都已比原鄉大上許多,若政府能提出較具體的政策,讓族人能夠回到部落生活,那將能對部落未來的發展擁有更多盼望。
劉櫂豪以自己為例,他在小學的第一個好朋友就是位卑南族人,這樣的友誼讓他學習與認識原住民的生活與文化。但是我們生活的周遭仍有許多人對原住民往往仍有歷史上的不認識、誤解,甚至冷漠與歧視,劉櫂豪提出,日前金曲獎頒獎典禮上,紀曉君演唱閩南語歌曲,以及台東青年舒米恩‧魯碧以阿美語創作勇奪年度最佳歌曲,有些不友善言論顯示出與原住民仍缺乏足夠的互動與生活經驗。不論生活處境或是文化保存,政府與原民會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劉櫂豪提議將原住民電視台遷來台東,將是原民會努力嘗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