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7/03(星期五)
文才議員今日下午三時參加信義分局新 卸任分局長交接布達典禮,原任分局長余中義奉調派台東縣警察局關山分局分局長,新任分局長由花蓮縣警察局玉里分局分局長呂育騰接任。
交接布達典禮由南投縣政府警察局甫上任局長呂新財主持,各界貴賓、組織代表及地方士紳應邀出席觀禮。
文才議員除致詞祝賀二位新卸任分局長外,更勉勵新任呂分局長發揮卓實經驗及所學長才帶領分局同仁們為信義鄉治安、交通及各項為民服務的工作共同努力,持續讓信義鄉成為安全宜居的幸福家園,努力協助南投縣推動觀光發展為首重目標。
台東 縣警察局 組織 在 陳允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東的遊民收容所~
今天閒閒沒有事再來講古
今天講的是有關台東的遊民收容所的故事
在我國小3年級的時侯(大約是民國65-68年),現在的台東警察分局並不是在該處(博愛路373號,與新生路交乂口),正確的位址應該是在信義路戶政所那個地方。而現在還沒有搬到新址(台東市桂林北路縣体育場旁)的台東分局,正是以前的遊民收容所。
記得每次我從鐵花村那走到附小的路上就會經過這裡,而當時的門有一個洞(現在回憶起來應該是信件投遞的孔),我可以墊著腳往裡頭看,而建築物裡頭有人蓬頭垢面的樣子很恐怖,我們小朋友當時戲稱那裡是關囂人(台語瘋子)的,大人也告誡小孩子不要靠近那裡,所以後來我們上學時都會繞過去那裡。
後來在民國81年進入社會時在警局外事課工作,因為就業服務法開始施行,各地警局急須收容外國人的處所,原來在大武分局的外國人臨時收容所也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關閉(在公開版面就不方便再詳述),在因緣際會的情況下,奉命去整修當時的遊民收容所,改成臺東縣警察局外國人臨時收容所,因此我又再度接觸到台東的遊民收容所,當然而後來因為該處也發生了一連串的問題,加上移民署的成立,所以也就順勢關閉了該處至今。
關於這個收容所的存在與遷移,我曾請教了二個警局資深的工友,有一個已退休很久了,他並沒有在收容所當工友,但是有印象是這樣子沒有錯。而台東分局現址上的建物誌也是這麼描述的,在台東分局興建同時,也蓋了這個新的遊民收容所。
我訪問另一名是曾在現在照片中的這個被裁撤的遊民收容所中工作過的人,據描述:當時二個保安隊警察,一個工友顧長期的三個人,最多大概只有六個,後來兩個固定的長期老人死了,剩一個固定長期遊民,局長說三人顧一個人不像話,認為用三個公務員去顧2人遊民這樣實在是不太符合經濟效益,最後決定將這個當時只剩二人的遊民收容所給裁撤了!而當時該處收容兩個老人因為有人養,所以連出來走都不願意,所以最後是老死的,但不是死在收容所,是送到醫院,死在醫院。而最後一個收容的遊民叫阿貴,有兄弟姐妹,卻没人願意照顧他,收容收裁撤後他最後送到仁愛之家,有曾看見過他出來散步,很來已經很多年没看到他,可能走了。
這個台東遊民收容所最後在民國77年裁撤。
我曾聽老學長說過一個笑話,當時為了要應付上級來檢查遊民的業務,就有人想到一個花最少錢的方式解決,就是幫遊民買火車票到下一站,讓遊民消失在台東街頭,提高業務績效。不過更妙的是那個縣市的承辦人也不傻,比照辦理他又坐火車回來了~XD
對比現今雖然沒有收容所,由縣政府接手辦理遊民業務,並發交給非營利組織去設點經營關懷遊民,如此一來遊民變的更多了,在文化中心、舊火車站及美術館等處,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人數反而備增許多,到底是社會資源給的太多了反而造成遊民數量的增加,還是社會長期不景氣而造成遊民數量的增加呢,這點也是見仁見智說法眾說紛紜。若有能力自給自足,我想沒有人要去當遊民,但遊民數量的增加,對環境與觀感及衛生等都會帶給當地居民的困擾,這點我想民族里的年輕里長就一定很有心得,我看他就時常里民陳情後到處去趕那些遊民回據點休息,也就又同情又好氣的~實在是很累
我曾在大廣場上看到遊民拿著新的棉被在光天化日下睡覺,雖然看起來並沒有妨礙到誰,但看起來也令人心酸,另外在選舉時也看到附近的便當店到晚上8點半還在營業,好奇問店家才知道,他們都會多做一些留給那些街上的遊民,看起來現在的社會資源比較多,並不會讓他們餓肚子也不會讓他們冷到凍著了,只不過這些遊民們並不喜歡被管,雖然有給我們地方及床位,但他們許多人就不願意去就住。
目前疫情嚴峻,在街上已少見到他們了,偶爾在美術館還有看到二個人,大都應該都回去關懷據點了吧!
遊民的問題,就如同性工作者一樣,平時大家看不到他們,但他們一直存在~只是物換星移,用不同的方式存在而已!
台東 縣警察局 組織 在 張花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嘉義縣警友會今天(8/20)在嘉義縣警察局舉行會員大會暨新卸任理事長交接典禮,副議長張明達8年前從前理事長陳昆茂手中接下新職,今天則將棒子交給企業名人曾秋猛,期勉警友會善盡警政維安幕後護法責任,讓員警無後顧之憂,專心投入治安工作。
嘉義縣警友會歷任5位理事長,會員人數逐年增加,現有3000多位會員,組織日益茁壯,大家出錢出力協助警察維護治安,並舉辦警民聯誼活動,每逢節日號召各界慰勞員警辛勞,還安排績優員警出國考察,擴展警政人員宏觀的視野,多了解其他國家人權情況,堪稱是嘉義縣治安成就的無名英雄。
今年7月遠見雜誌公布最新的縣市競爭力大調查,在非五都縣市,嘉義縣治安成績排名第3,僅次於台東縣和雲林縣;公共安全與消防競爭力排名第2,嘉義縣能有如此佳績,警友會有大大的功勞。
新任理事長曾秋猛擔任欣業集團董事,為鄉親提供很多就業機會,歷經產業外移、金融風暴和金融海嘯,企業體屹立不搖,是在地企業的模範生,出身竹崎鄉的曾秋猛熱心公益,早年為了讓小朋友多讀一本書,和家族捐款舉建竹崎鄉內埔村曾南居圖書館,921大地震圖書館受創,中央不補助修建,曾秋猛募款640萬重建,愛護家鄉和關懷學童教育的精神,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