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勢必會達成,不是透過災難(disaster),便是透過設計(design)」,下個十年,面對地球資源過度消耗帶來的環境超載,#我們要選擇運用設計一點一滴地來減少環境赤字,#還是最終藉由大自然的災難來回到平衡?
上週日我參觀了一個很有趣的展覽,是由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舉辦的「下十年,循環設計展」。這是一個關於循環經濟的展覽,探討如何透過「#重新設計」,包括設計產品、服務模式或是回收方式,讓工業社會製造出來大量的產品及原料,在使用完畢後都能夠完整地重新再運用,或是能被完全分解回到生態,不會再有過多的廢棄物必須要焚化或掩埋,當然也不會有惡意的丟棄。
展覽從六大主題出發,包括了食物、時尚/紡織、營造/物品、電子/電器、塑膠/包裝和城市,介紹現在這些領域中,國內外有哪些業者、產品以及運作模式,正在實踐「#循環經濟」式的設計。
這邊挑三個我看了特別有感的地方和大家分享:
①#台灣人每分鐘大約丟棄438件衣服👚
平均 #每件衣物經過了1900公里的路程才來到消費者的手中,但是紡織衣物幾乎有97%都是使用原生的原料,其中有61%是來自石化原料製成的聚酯纖維,25%來自棉花,只有大約2%是使用回收原料。但是竟然有73%的衣服最後都是變成垃圾焚化掩埋,而其實有95%的衣服都是可以再生的。
作為一個環保生活的實踐者,我不買新衣服很久了,關於 #快時尚 對環境的危害,容我再次推薦遠見的舊衣墳場特輯:https://event.gvm.com.tw/2018fast_fashion_crisis/
②#你知道有251億美元的黃金藏在電子廢棄物中嗎?💰
我們生活中仰賴大量的電器,從智慧型手機、電腦到傳統家電的冰箱、電扇、冷氣與洗衣機,#電器裡面其實稀有金屬原料含量相當豐富,價值也很高,但是因為這些家電最初的設計不容易被收集、回收與拆解,導致這些稀有原料有80%都沒有辦法重新再利用,最後全都進了焚化爐和掩埋場,而我們仍不斷開採新原料來製作電器,如果一開始就設計成「好修理、好回收、好拆解」,讓整部廢電器的原料能夠盡量完整地回到產業鏈,我們就能大量減少開採稀有金屬。
來自荷蘭的「公平手機」(#Fairphone),就努力地做到這點,它們將手機設計成消費者自己就能輕鬆打開且維修,需要更換的零件也可以在他們的網路商店買到,比起各家智慧型手機故意讓手機不好維修而且不耐用,透過「計畫型汰舊」來營利,它們強調「如果你不能打開你的手機,你就不曾擁有它。」,每個消費者都有權利選擇維修自己的手機。
Fairphone剛推出的時候,我和一位同為環保實踐者的朋友非常想買,礙於規格沒開成合購,這次在展區看到實體機又驚又喜,立刻拍下來傳給朋友看,也算一償宿願XDXDXDD
③#台灣一年約使用20億個手搖杯🥤
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塑膠容器,像是也有類似「人嶼物公司」推出的「#好盒器容器租借服務」,串聯店鋪提供可以重複使用的飲料杯和餐盒,讓民眾在外帶購買餐點時可以使用完,吃完了再找附近的據點歸還,讓餐具能夠重複使用。
去年新竹市環保局曾經短暫試行過飲料杯租借活動(中央有補助),本來不太喝飲料的我,那週到處租好盒器喝飲料,也認真給環保局回饋。最大感想是:#準備一個寬口飲料杯真的不難,店家做飲料會更方便。
#下一個十年你想面對怎樣的世界🌏
食、衣、住、電子產品和塑膠容器這些跟我們生活最相關的產品服務,這個展覽都討論到了,展覽只到這週日,對循環經濟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唷。
看完這篇落落長心得的朋友①②③哪個你最有感呢?
《2020下十年 循環設計展》資訊
https://www.tdri.org.tw/26287
Search
台灣人每分鐘大約丟棄438件衣服 在 你知道臺灣人每分鐘丟棄幾件衣服嗎? 根據綠色和平公佈的調查 的推薦與評價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台灣網站), profile picture ... 臺灣20-45 歲的民眾,每年至少丟棄520 萬件衣服,等於每分鐘有9.9 件衣服被丟進垃圾桶或是舊衣回收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