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齡軒議員財政經濟業務質詢稿109.10.21 】
1、財政局給一份本席縣市合併前台中市與台中縣政府各舉債金額,縣市合併後,新台中市合併概括承受負債金額、胡志強任內再舉債多少?林佳龍市長任內舉債多少?對照表!
中天電視專業報導,呈現事實數據
根據《中天新聞》報導,財政部最新一期報表指出,高雄公債2477億元,平均每人負債8.9萬,穩居負債冠軍寶座;第二名的新北公債則有1434億,較上季增加63億,平均每人負債3.6萬;第三名則是台中的1028億,但相較上季度,負債減少289億,人均負債與新北一樣為3.6萬。
柯文哲執掌的台北市則成為「還債王」,公債898億,較上季減少839億,(捷運經費轉移市政)人均負債也降低至3.4萬元;最後則是台南的588億與桃園的490億,人均負債分別為3.1萬與2.2萬。
遵守財政紀律,嚴格整頓財政,因此,盧市長透過積極招商引資、推動具自償性的多功能建設,
Q:(請局長解釋哪幾項自償性的多功能建設?)以達開源節流目標
Q:(請問財政局長,盧市長2年內將財政負債減289億,未來6年是否有信心將台中市負債降至最低值,不債留子孫?)
未來,除了遵守財政自律,不再亂舉債,首要任務就是「開源節流」,包括煙火式政策減少,不亂花錢,並積極招商引資,增加市民就業機會,也增加國家稅收入,以及推動「自償性建設」,以複合性功能的建築為主,以調節開銷。
2、在這幾年
1、農業水果、農產品、花卉、食品,有行銷哪幾個國家?ㄧ年收入多少?今年有行銷出去嗎?相較之下的差異性
一、今(109)年本局持續輔導本市農特產品至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加拿大、澳洲、汶萊及澳門等9個國家(地區),截至9月農特產品外銷金額達1億5,420萬7,920元,較去(108)年同期1億8,734萬3,200元減少17.69%。
二、近年農特產品外銷總金額統計:
(一)107年共2億1,398萬6,420元。
(二)108年共2億7,823萬9,210元。
(三)109年1~9月共1億5,420萬7,920元。
以⬆️絕大部份收入是(馬前總統時期簽定ECFA來自中國大陸!)
Q:ECFA 停止合約,影響多大?
2、
經發局:提供本席在台中市六大產業,具有影響全世界生產供應鏈舉足輕重地位且具有國際競爭力,本席覺得是台中市軟實力也是硬實力!
一、臺中乃是臺灣機械產業重點聚落,分布在臺中市大肚山脈下,主要為工具機暨機械零組件、光電面板產業、自行車及零組件、木工機械、手工具、航太產業等六大產業,具有影響全世界生產供應鏈舉足輕重地位:(在108統計整體生產值1兆8千6百多億,在全世界排名前六名),試問這樣的實力,沒有出口,如何有高經濟產能、收入、稅收?
1.工具機暨機械零組件產業:
(1)產值:108年新臺幣1,177億元。
(2)特性:全台約有90%產業群聚中部。
(3)全球地位:全球第7大生產國、第5大出口國。
2.光電面板產業
(1)產值:108年新臺幣1兆3,890億元(463億美元)
(2)特性:全台約有70%企業群聚中部,多數集中於潭子加工出口區、中部科學園區。
(3)全球地位:產業規模為全球第十大。
3.自行車及零組件:
(1)產值:108年新臺幣1,115億元
(2)特性:全台約有77.8%企業聚集中臺灣,多數集中於大甲工業區。
(3)全球地位:產量佔全球1/4、產值佔全球1/2,
4.木工機械:
(1)產值:108年新臺幣196.4億
(2)特性:全台灣木工機械廠約300家,90%群聚中部,8成廠商集中在臺中豐原及神岡區一帶
(3)全球地位:全球第四大出口國
5.手工具:
(1)產值:108年新臺幣887億元
(2)特性:全國68%企業集中於臺中及彰化一帶。
(3)全球地位:全球第三大出口國
6.航太產業:
(1)產值:108年新臺幣1,340億元
(2)特性:台灣航太產業龍頭漢翔公司就位於台中。
(3)全球地位:依據「2017年航太製造業吸引力評比報告」中顯示,台灣首度進入全球航太業最具吸引力10強榜單,綜合排名達到第六名。
二、臺中市大肚山脈產業聚落下隱藏無數中堅企業及隱形冠軍,在全球生產供應鏈佔有不可欠缺地位,持續行銷MIT產品,如友嘉實業為全球前三大工具機廠、慶鴻機電為全球前五大放電加工機製造廠、巨大工業以捷安特自行車品牌行銷全球市佔率第一、台萬工業為自行車踏板廠商,全球市佔率排名前三、大立光為世界第一光電大廠、喬山科技為全球第二大健身器材製造商、勝源機械為四面刨木機木工機械廠商,市占率全球第二、上銀科技的線性傳動產品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二等等,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由中部地區工具機業者攜手推動「口罩國家隊」亦成功透過口罩行銷台灣廠商製造能量。
ECFA明明每年都1000多億淨值,代表農漁業中小企業有競爭優勢,明明台灣來自中國大陸許多好處,現在又否定互惠互利(台灣得利多)如今停擺,這問題出在哪裏?有何因應策略?如何提高經濟稅收?(貨要出去)如果沒有更多稅收,如何上繳中央?(中央有自闢財源的能力嗎?)本席同時要求中央,台中市繳中央的稅金1千5百多億,納入前瞻計劃,經費就必須與地方政府快速討論,規劃地方發展,台中市硬軟體建設(觀光旅遊、創造經濟產能、提高就業率、增加稅收)以符合台中永續發展!
認清事實:台灣對內目前在坐山吃空(吃老本)如不重視財政危機,如冰島、希臘財政拖垮,就是倒閉!
對外:一個美國泱泱大國應該是公平正義對待中華民國,吃進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對於人體造成嚴重後遺症,大家都非常清楚,中國大陸可以零檢出瘦肉精,台灣為何不行?中國大陸如果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立足,台灣更能大聲以中華民國在國際爭取人權、自主,第一島鏈的重要性,FTA與BTA、TIFA更是中華民國在台灣與國際的籌碼!
台灣工業區產值排名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Trump其實已經在幫台灣和美國企業爭取時間了,關稅早晚要加的,今年Trump應該很難對中國手下留情了,台灣企業最好能早點看出風向,早準備比沒準備好。」
中美貿易戰,竟讓台灣電子業出現史上最大、最急的回流潮!這波電腦產業大遷移,讓產線、資金、就業機會,都隨著台商一起回來,貿易戰讓世界分工體系洗牌,但台灣生產再怎麼算,成本還是比在中國製造高,為什麼美國科技品牌大廠寧願加價,也要「台灣製造」?
根據DRAMeXchange統計,全球一年有約1200萬台伺服器,美國市場佔40%。換句話說,一年有將近500萬台輸美、攸關全球資安的伺服器產品,將逐步從中國疏散回台灣、東南亞、墨西哥等第三地工廠。即便2018年12月初,川習會決定停火90天,這場遷移潮也沒停下來的趨勢。
伺服器或電腦等產品中,佔成本極高的主機板,全球產量中約有7成輸美,只要當中有3成移回台灣生產,台灣經濟形同吞下大補丸。原本偏向悲觀的台灣2019年GDP成長,可能就保3有望,然而,不管怎麼算,台灣生產成本總是高於中國,更別提廠商成天抱怨的「缺工、缺地」問題。為什麼伺服器產線還可頂著經濟壓力回流台灣?除了加徵10%關稅,未來可能到25%的進口關稅之外,背後另一大推力,則是中美之間交手更激烈的「科技冷戰」。
中國科技龍頭華為擴展5G業務時,便受到阻撓,美國朝野、乃至德日各國,都對其設備安全性提出質疑,2018年10月初美國《彭博Businessweek》封面報導,中國政府涉嫌在蘋果、亞馬遜的中國製伺服器植入間諜晶片,引起軒然大波,雖然事後該報導真實度,備受蘋果及其他媒體同業質疑,但美國朝野對於涉及資料傳輸的敏感科技產品,已經愈來愈不信任「中國製造」,這是Google、亞馬遜等大廠說不出口的祕密。
此時此刻,正是「台灣製造」重返榮耀的契機,而且,從半導體晶片、封測、電路板到組裝生產,整個主機板的上下游產業群聚仍保留在台灣,不但效率高、而且也杜絕被中國駭客在供應鏈動手腳的風險。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移回台灣製造,雖成本稍微高一點,但是客戶都願意加價,供應鏈台灣都還有,美國科技品牌大廠,願意加價來維護資安體系,以亞馬遜來說,(當出現中國製伺服器零件被課25%關稅的最壞狀況),對方願意補貼9%到13%。
散熱器是伺服器機箱內、主機板之外的最關鍵零件,亞馬遜要求該業者從台灣廠製造出貨美國,科技業總經理表示,亞馬遜必須答應補貼,他才願意將訂單從大陸廠移回台灣廠生產。
2018年11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蔡英文總統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APEC現場目睹中美領導人幾乎零互動、發言針鋒相對的張忠謀感悟,貿易戰只是兩大強權對立的序曲,雙方對立不會只侷限於貿易戰,後續還有好幾關要過,美國副總統Pence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先後發表演說、隔空交火,美中分歧不見緩和。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指出,美中貿易戰是一場持久的較量,可能會持續5至10年,不是3到5個月就能解決的,這是一場無形的戰爭,是經濟與技術的戰爭,也將讓過去的全球化變兩極化,越南和墨西哥將是貿易戰下的受益者。
一名筆電組裝廠高層觀察這波遷移,認為過去高度集中在中國的供應鏈散了,但也或許將開啟另一波產業競爭,讓電子代工大廠的排名重新洗牌。
年產2000萬台筆電的緯創,極可能面臨需要從中國移出600萬台輸美筆電的量,以及部份伺服器製造,除了產能不大的台灣新竹廠,12月就傳出會應客戶要求,擴大在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產能,緯創在十多年前就到菲律賓蘇比克灣設廠,但當地供應鏈以及營運條件不佳,廠在那閒置多年,11月底,緯創就派了先期部隊去蘇比克灣,重新維修廠房內的水電設備等。
過去在中國動輒30萬人規模的生產基地,未來不可能再發生。可能要從單一超大生產基地,變成跨多國的群聚式生產模式,會增加跨國企業的管理難度,也是台商新挑戰,隨著惠普和戴爾伺服器輸美產品的產線移回台灣,一群服務這兩大客戶的英業達幹部自嘲,少小離家,老大回,30出頭隨著西進到中國打拚,現在4、50歲了,又回流台灣。
如今貿易戰,美、中日益壁壘分明、互不相容,台廠在選邊站之餘,也將分流,形成「第三波電子業大遷徙」。將保留中國生產基地,但也將遷回台灣,同時佈局第三地。伺服器產業則將重新落地台灣,借重台灣製造的資安與技術力,拉高一個層次看,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面臨中國紅色供應鏈擠壓,只能打成本戰。隨著伺服器製造回流,台灣成為美國邁入雲端、AI年代資安攻防的同盟,重現台灣製造價值,才是貿易戰帶給台灣最大的溢價。
台灣科技業史上最戲劇性的一幕,莫過於筆電業的外移,2001年,政府開放筆電業到中國設廠。結果短短幾年間,這個造就千億產值、數萬工作機會的旗艦產業,竟然走得一乾二淨,風水輪流轉。事隔十多年,由中美貿易戰激起的貿易壁壘,又將當今全球最尖端的電腦製造業吹回台灣,而且,這回大潮湧來的速度之快、聲勢之浩大,絲毫不比當年的筆電出走潮遜色。
2005年4月,「廣達林口廠」資遣了800位作業員,成為台灣最後熄燈的筆電廠之一,現在,林口廠則將成為台灣最重要雲端伺服器生產中心的一部份,廣達移了兩條(伺服器產)線回台灣,而且是目前廣達營收金雞母的高階雲端伺服器,客戶是亞馬遜、Google等雲端服務業者,移回台灣生產的是業界所謂的「Level 6伺服器」,其實就是主機板,以高度自動化設備產出後,再運到美國境內或美墨邊境的小型組裝廠,裝到伺服器機櫃,廣達一年生產約300多萬台伺服器,幾乎都交貨到美國,僅有少部份給中國客戶的伺服器產品,仍留在中國生產。
距離廣達華亞科技園區20分鐘車程外,龜山工業區大智路,高高寫著紅色英業達字樣的大樓,英業達在桃園龜山的廠內,生產部份輸美伺服器產品,直到中美貿易戰爆發,輸美伺服器緊急需要移出中國,一直是惠普(HP)伺服器產品最重要代工廠的英業達,順勢就將這棟樓作為主基地。
從2018年中,英業達就開始把HP賣美國的伺服器改回台灣製造,英業達一年大約300萬台伺服器,光惠普的就佔約一半,除少量在歐洲捷克組裝,大部份SMT(表面黏著技術)線都移回台灣龜山廠區製造。
可能在下一波筆電課稅陰影中被打擊到的筆電大廠仁寶,也未雨綢繆,仁寶將依美國客戶需求,在桃園平鎮廠區增加產線,因為有出口美國的工業電腦產線,平鎮廠區產能其實已接近飽和,老闆怕萬一貿易戰一轉向,沒先準備好就慘了,還打算把廠區所有停車場打掉,準備空間給產線,仁寶電腦副董事長陳瑞聰表示,會持續跟客戶保持聯繫,如果有需要就啟動海外廠房及台灣廠進行生產。
無論貿易戰狀況如何,供應鏈會繼續動,只是移多移少,關鍵在分散風險,科技圈私下有共識,Trump鷹派作風動向難測,分散產能,全球佈局是既定政策。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https://www.cw.com.tw/index.php/article/article.action…
台灣工業區產值排名 在 王欣儀 俠女仁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轉分享】
(絕食,絕到何時)
老外有句俗話:My way or no way。這話不過押個韻,沒什麼大學問:聽我的,不然免談。如果只是萬聖節出來鬧鬧,不給糖就搗蛋,這沒什麼。但對公共事務的處理如果老擺出這種一哭二鬧三上吊,不聽我的,就死給你看,我們真的還要買單嗎?
剛走了一群「倚小賣小」的,又得招呼一群「倚老賣老」的。腔調都一樣:My way or no way。
我知道,我認識,有人絕食,絕食的人叫林義雄,台灣政治史上很傳奇的一個人,高雄事件的受難者,至今未破的林宅血案更是台灣民主運動上傷痛而且醜陋的印記,甚至,他女兒寫的親子書,我都熱烈推薦過,但是,這是兩回事兒。
21世紀了,真的,21世紀以來的變化是劇烈的,許多國家,甚至是黑非洲國家,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正向改變。但台灣,我們的台灣,仍然在演一齣苦情的古裝戲,非常復古,各種政治素材都擺進了反民主、反法治的框架裡處理,擺出來的姿態都一樣:My way or no way,漠視經驗、事實與科學數據。
政治是眾人之事,不是嗎? 民主和法治是我們的集體追求,不是嗎? 為什麼還需要絕食? 絕到何時? 我不去猜,但是這種「不聽我的,就死給你看」,如果是小情小愛,忍忍也算了,但這是大是大非,我覺得,一個成熟的社會,面對絕食,我們必須比絕食者成熟,誰要處理林義雄? 醫生。
容我說白,如果要證明台灣已經進步到可以用集體理性處理尖銳衝突的公共議題,那就讓他絕吧,這種一不能溝通,二不能表決,三不能有我的主張以外的其他主張,我們已經在這種公共氣氛裡受困多年,何況,政治上,林義雄從來沒有「對」過什麼,光是「政治正確」有什麼用呢?
靜坐過多少回了? 苦行過多少回了? 我對這種裝神裝聖的表演向來沒好感,但那起碼是一種可接受的表達方式,絕食不是。少數人不捨林義雄,多數人也不捨一條命,更大多數還擔心示範效果,坦白說,怕林義雄絕食而死,然後大家就跟著一起死嗎? 什麼叫教條主義? 什麼叫意識型態? 什麼叫神主牌? 幾歲的人了,還玩這種20年前的老梗。
我們都教孩子「少數要服從多數」,我知道,你會說:「多數要尊重少數」,但這兩句話其實是說:多數要尊重少數的發言權;但少數更要服從多數的表決權。我說的是常識不是嗎?台灣在混亂中不斷倒退,就在於這種「my way or no way」,讓少數一直霸凌多數。
核能很專業,但只要專心,專業是可以討論的,我們先不進入細節,更不要學林義雄,直接跳進結論,我陳述我的基本立場,你可以聽聽看,然後醞釀自己內心的決定。
一、核能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
二、全世界沒有核電廠的國家比擁有核電廠的國家多很多,已經有核電的國家有31個,
將要有核電的國家18個,總數不到總體國家數的四分之一。但是,這些國家人口數
佔地球總人口四分之三,而經濟規模佔全球產值的十分之九。
三、這些國家的能源環境多數都是開放型,能源的生產、配送、儲存,甚至電網都相對開
放,台灣就算不是唯一,也是地球上能源環境最封閉國家前三名。
四、雖然經過三次核災,但地球上的其他人類面對核能的態度越來越冷靜,越來越務實,
因為核技術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安全。
五、地球上最需要核能的,是台灣,但反核戲演的最激情的,也是台灣。
六、台灣是核安評比最好的國家之一,比日本、德國還要好,但反核團體都看不到。
七、不用懷疑:沒有核電,台灣絕對找不到可靠、穩定、便宜基載電力。天然氣極貴而且
極難儲存,煤便宜但污染極重。
八、核電是窮人的電,沒有核能,電價鐵定大漲,你一定以為政府不會漲窮人的電價,對
不對?只要有政黨敢公開承諾不漲電價,也不漲物價,你可以支持他。雖然他絕對是
個騙子。
九、核四安不安全,讓專業說話。我完全同意,沒有核安,沒有核四。
十、不管未來用電需求是否成長,台灣都應積極面對核能,發展核能,淘汰燃煤和燃氣電廠,低價核能與高價綠能的組合,是台灣的最適選擇。
十一、今天可以廢核,但明天一定還是得回來面對核能。何必?
只要願意討論,都是好事,如果我的意見是少數,我會充分尊重多數,我絕對不會霸佔國家,我絕對不會絕食抗議,但我們眼睜睜看著林義雄絕食怎麼辦?
如果是「my way or no way」,那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絕下去了。
【轉分享】 參考~台灣敗在自我感覺良好
台灣敗在自我感覺良好
台灣已經停止轉動了!世界可不會停下來等台灣!
台灣曾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的頂端,卻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而一再錯失機會,今天台灣已經連亞洲之龍都排不上了
最近UDN在做「台灣快轉系列」的報導,除了檢討台灣的某些亂象,也做了跟其他國家的比較。心裡只有四個字,就是「為時已晚」!是比較悲觀的,也大膽地作了以下預測:
台灣五到十年內將菲律賓化。
屆時台灣的勞動力除基本服務業外,幾乎全數移往大陸。在大陸的台灣勞工有大多數將在陸資企業工作,台商將急遽減少。
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其實有很多原因,是希望大家開始檢討自己,而不是忙於指責別人。面對台灣的未來,你想好自己該怎麼辦了嗎?
别再自欺欺人了, 其實台勞現像早在幾年前就出現了, 有能力的早就出去了, 只是現在勉强還叫台幹.若我們再不努力自覺, 那將來變成台勞或更等而下之的台傭都有可能! 眼高手低的人呀,去問問出去的, 在國外要多付出多少才能賺超过22K? 出不去又沒能力的, 你還敢嫌22K太少?
缺乏國際視野的人民
台灣人有甚麼好驕傲的?台灣曾經有勤奮的勞動力,在七、八零年代創造了奇蹟。台灣人曾經富有,也曾經強大,但是台灣人只看到自己,對台灣以外的事漠不關心。新聞頻道一大堆,卻充斥著雞毛蒜皮的本土新聞,跟網路撿來的垃圾。台灣人對於國際事務的無知,讓台灣面對全球的經濟風暴,卻只能坐困愁城!
雖然是有些國人因為對國際事務的不了解而造成觀念上的偏差.早年我們譏笑中共是土包子,除了他們很多文盲外,也因鎖國政策而封鎖海外的新聞,造成幾乎百分之百的中國人對外界一無所知而鬧出很多笑話.
再看看今天我們偶爾看到的北韓新聞節目,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又好笑呢.
如果我們對國際上大家都知道,都在做的事毫無所悉,我們如何面對解決也如何走出去?
如果媒體平時能多播報一些國際上的重要財經新聞,而不是整日播報那些模糊焦點的政治口水或是一些無厘頭的節目, 相信定能讓民眾多了解許多國際的事務.
選民造就沒有水準的政黨
台灣的選舉,沒有一個政黨能拿出政策,沒有候選人講得出政見,更從來沒有專業的辯論,只有無意義的口號、口水與謾罵的負面選舉。這是政黨的錯嗎?當然不是!沒有水準的選民,讓沒有水準的人當選、讓做事的人落選,上台的人貪汙舞弊,在野的當地痞流氓。
選贏最重要的事不是做事,而是準備下一次的選舉。選輸的沒有檢討,只想搶位置捲土重來,卡死別人也不讓別人卡到自己,這就是台灣的政黨政治。台灣的民主?
我有時也呐悶,選民的書讀到那裏去了, 怎麽吃了那麽多次的虧, 判斷力還是没有提升? 選賢與能的理性何時才能戰勝意識型態掛帥的心態?
沒有根的代工產業,是台灣的希望嗎?
四十歲以上的人,應該都對「家庭代工」記憶猶新!一開始是玩具裝飾品,接下來是簡單的電子仿冒品,台灣曾走過的家庭代工歲月,最後在電子業發揚光大,但是台灣人有錢了、劣根性就出現了。台灣人以為,電子業是高科技產業,只要把技術跟設計留在台灣,就永遠不用擔心別人來搶!晶圓廠越蓋越大,技術越來越先進,結果廠裡的機台都是國外進口,關鍵技術不知道在哪?當韓國連代工都搶不到的時候,LCD面板的技術已經領先台灣,台灣說要急起直追,蓋了一大堆面板廠,技術卻永遠落後韓國好幾代,等到韓國超越日本,台灣還是死抱著走入夕陽的高級代工業!
MIT的品牌在哪裡?
台灣科技業很發達嗎?除了代工業以外,在全世界能叫出名字的品牌有幾個?Acer?Asus?恐怕除了這兩個以外,能讓人想得出來的就沒有了。品牌是很花錢的,甚至可以說是錢坑。Acer跟Asus花了幾千億才能有今天的一點小小名氣?在歐美各國賠了多少錢,才換得今天的地位?結果,韓國只花了十幾年,就把三星從一個讓人唾棄的垃圾品牌,變成今天足以站穩世界第一的金雞母?除了砸錢,三星更由抄襲別人,進而研發出自己的技術,靠著不斷創新跟世界級的行銷,站穩自己的地位!
台灣呢?連大陸都知道併購IBM電腦部門,砸下巨資轉換成聯想的品牌,結果台灣現在還要幫聯想代工。走了將近四十年的台灣代工業,卻是到頭來還是為人作嫁!
一個跨國性的本土企業要掘起, 談何容易! 看看宏達電現在所遭遇到的內外困境, 別説沒有多少國人支持它,還有部份國人因王雪紅的政治立場而抵制宏達電.除了不支持外,甚至還公開鼓勵國人去買我們最大競爭對手韓國三星的産品.
别説韓國政府與工商界一向對我們不只是不友善而已, 而是極度不友善.台灣多一個國際品牌除了增加財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還可提升台灣的知名度不好嗎?難道不是愛台灣的表現嗎?相煎何太急?
台灣人除了大陸,還有哪裡可去?
講這句話,跟甚麼大陸市場毫無關係,也不牽涉甚麼ECFA讓利,純粹就是探討台灣的勞工品質。台灣人請問問自己,除了中文,你還會講甚麼語言?英文學了十幾年,現在大學畢業生有幾個能用英文溝通?更別說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或俄語了!
語言只是工具,英語更是基礎中的基礎,台灣學生的英語程度在亞洲排名直線倒退,現在連大陸學生都比不上!這樣的能力,除了到大陸,還能到哪裡上班?看看新加坡跟香港這些早就用英語的國家,人民會兩三種語言是基本!有很多人甚至會講5~8種語言,還能流利溝通!台灣人的優勢在哪?
甚麼工業都反對,就甚麼工業也沒有!
台灣近二十年來,許多莫名其妙的打手(假環保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團體甚麼都不會,只要一有建設就反對,設工業區也不行,國外廠商來投資也不行,連自己的基礎工業也反對!甚麼都反對,就甚麼都沒有!外商只要一看到環評就卻步,不是因為過不了,而是因為不知道要拖多久?久而久之,誰想在台灣投資?
有相當一部份的廠商, 因環評遷移到中國或外國. 而外商又因環評卻步不來. 這些都是直接或間接造成島内就業機會減少的原因.
台灣曾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的頂端,卻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而一再錯失機會,今天台灣已經連亞洲之龍都排不上了,台灣人瞧不起的大陸,都在急起直追,台灣卻還在為了誰該出來選市長的狗屁新聞吵到不可開交,為了幾萬噸牛肉進不進口佔著立法院當露營區?
台灣已經停止轉動了!世界可不會停下來等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