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國小忠孝樓綠屋頂示範工程啟用 架起中日友誼橋梁
今日出席苓雅區中正國小忠孝樓綠屋頂示範工程啟用典禮,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加藤英次所長,以及工務局蘇志勳局長、教育局長謝文斌局長、中正國小吳軒銘校長、高雄日僑學校校長須田百合子、屏東大學古源光校長共同為這座由師生命名為「綠遊仙境」的屋頂花園,正式揭牌啟用!
眼前這片佈滿6種藤蔓及10種蜜源植物的綠藤蔓棚,如果不是經由校方的解說得知,很難想像原來是鐵皮加蓋屋頂,現在已然成為都市內難得能吸引鳥類和蝴蝶棲息的一隅樂土,除將學校前庭既有蝴蝶園特色從平面延伸立面至屋頂,此外,達30公分厚的薄層綠化,可將溫度降低3至5度,運用既有桁架打造出來的爬藤屋頂,由我及今日出席的各位貴賓,共同種下富有「溫柔」、「歡迎」及「永不離開」等寓意的紫藤花苗,源於本市中正國小與高雄日僑學校共用校舍的特殊情誼,同時象徵台灣與日本間的友好,也希望這份情感,能藉由紫藤花的花語延續傳承下去。
高雄市府致力於推動建築物立體綠化與綠屋頂政策,已經走過12個年頭,除補助私人建築,也透過示範工程,起到建築技術和環境永續的示範作用,今年投入新台幣737萬元經費,選擇苓雅區中正國小作為示範點,將舊鐵皮屋頂拆除,保留既有桁架及鋁網,為師生增加綠帶面積增加約756㎡。
透過建築物立體綠化與綠屋頂示範工程,將原有的鐵皮加蓋掀頂,結合該校園環境永續教育特色,營造出結合學校前庭既有蝴蝶園特色,且能隔熱降溫、達到環保節能的空中花園,最棒的是,在建物屋頂設置多達1,614片太陽光電板,裝置容量共計472.36KW,年發電量603,440度,足以提供166個一般家庭用戶使用;基地中央區塊的既有混凝土構造雨庇,經美化改善工程後,成為兼具生態觀察及環境教育的戶外教學空間,同時為師生們休閒遊憩增加一個好去處,也為節能減碳貢獻一份心力。
除提高校園環境綠覆率,更就近串聯起鄰近的中正公園、衛武營都會公園、體育園區等都市綠地系統,除節能減碳外,更營造出廣布於都市空間中的多元綠廊道,形成蜂、蝶、鳥類的生態跳島,以落實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4項-良質教育、第11項城鎮永續發展、第13項氣候行動、第15項生態保育領地,以及第17項全球夥伴關係等多項指標;其中,中正國小和高雄日僑學校共同推動環境永續發展所形成的全球夥伴關係,更是地球公民共同實現環境永續行動的具體實踐。
為了打造優質的生活空間,高雄市希望逐步改善城市景觀,調節都市微氣候,藉以改善空氣品質,並實現環境永續發展的政策目標,市府會持續推動都市綠化教育,也期盼市民朋友能夠響應各項環境永續行動,共同為高雄的永續發展,貢獻一份心力,感謝日僑學校師生的參與,以屋頂綠化為起點,持續於各面向深化雙方的全球夥伴關係。
#苓雅區中正國小啟用典禮
#綠屋頂
#SDGs
#日僑學校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綠遊仙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2的網紅Uncle Willi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火炎山標高六0二公尺,位於三義鄉和苑裡鎮的交界,南臨大安溪。全山因土質鬆散,長久以來經風吹雨沖,陡峭的岩壁逐漸流失,當陽光照射在山峰上,遠望如絢爛的火焰,氣勢萬鈞,由而稱為『火炎山』。火炎山自然保留區位於大安溪北側,以光禿挺拔的景觀著名,山上馬尾松林是國內稀有的特殊林相,由農委會於民國75(1986...
台灣桁架橋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62年前的最美橋梁】#猜猜這是哪座橋
臺北市主要腹地由河流環繞,對外交通大多仰賴橋梁串連,許多橋梁擁有豐富悠久的歷史底蘊,卻也總在都市發展需求下被迫「改朝換代」,使得舊時風貌再不復見。
作為日本時代銜接「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與臺灣神社(今圓山大飯店)的明治橋,修建於1901年,最初為鐵製桁架橋,1927年即因坐落於劍潭山與基隆河畔的優美景色入選臺灣八景,為第一代明治橋。
第二代明治橋則落成於1933年,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欄杆由花崗岩砌成,橋頭及橋尾的兩側各有一座燈柱,整體造型溫潤典雅,是當時工藝美學的一大成就,因與週遭的山青水秀相得益彰,被許多人認為是臺灣史上最美的橋梁。
戰後明治橋改稱中山橋,隨著通往士林、北投、大直、內湖的交通運量不斷增加,在歷經多次整建後已逐漸失去初始風貌,而拆除重建與文資保護的聲音也不斷拉扯,直到2001年因納莉颱風造成大臺北地區嚴重水災,基隆河整治與中山橋議題再度浮上臺面,前臺北市長馬英九終以「影響水利」為由,宣布拆除橋梁,並允諾將易地重建。
然而十九年過去了,拆除後的明治橋被分割成435塊,堆放於再春游泳池舊址,如何協助它重現風貌,至今仍無定論。
#中山橋 #明治橋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美的景色
#希望能看到明治橋再現風華
#報時光UDNtime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59/9/14
攝影:陳維在
圖說:專以淡水河、基隆河一帶開辦遊艇業務的金龍輪船公司,於十四日上午在台北市中山橋堍的該公司臨時碼頭開航。
歷史新聞
【1998-11-06/民生報/22版/都會焦點】
中山舊橋 古蹟與防洪之爭
公安為由除之後快 緬懷古蹟極力捍衛
如何兼顧 亟待專家提供解決之道
【記者鄭朝陽╱專題報導】台北人要不要拆除中山舊橋,最近又成為熱門話題,有人拿公共安全為由想要除之而後快,有人則緬懷古蹟的歷史價值極力捍衛。中山橋未來的命運未卜,但回憶這座橋梁的歷史與存廢之爭,卻也凸顯出台灣對歷史文化保存的無力感。
坐落於中山北路、橫跨圓山基隆河的中山橋,至今已有近66年歷史。這座橋最早建於民國3年,當時還是一座鐵吊橋,民國19年,改建為三孔的混凝土拱橋,並於民國22年完工,成為台灣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梁。
由於完工當時正值日據明治時期,因此該橋又稱為明治橋。橋的總長度有120公尺,寬17公尺,護欄以精磨的花崗岩砌築,配有復古式的青銅路燈,是一座典型的和式橋梁,也是聯絡當年圓山台灣神宮的前站。到了民國57年,為了紓解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橋面拓寬為23公尺,並畫設有四線快車道、兩線慢車道及兩側的人行道。
工程界盛讚中山橋的施工品質與典雅的造型,使它曾經擁有全台造型最優雅橋梁的美譽,後來北二高碧潭橋也採取類似的復古設計。
老台北人可能都不陌生,早年的中山橋下,基隆河是脫了衣就可以下水游泳的好地方,拱橋的造型搭配搖櫓而過的扁舟,勾勒出一幅優閒的人間意境。不過,隨著上游的開發腳步日漸加快,以及政府長期忽視河道的疏濬,基隆河開始砂淤穢塞,河岸兩旁的雜草取代了親水的空間,慢慢地,荒蕪的景象掩蓋了上述記憶,橋面的青銅路燈、精心設計的鳥居,也因為拓寬工程而消失殆盡。
中山橋因位處圓山的急彎,歷年來發生多起中山北路南向北行駛的車輛,因超速無法轉過橋頭彎道,導致越過車道中心線及對方的來車道,撞斷對面的護欄而墜河,因此一度有「奪命彎道」與「奈何橋」的惡名。
事實上,當年的中山橋也是一條「迎賓道」,每當外國元首來訪,車隊經由中山橋出入圓山飯店時,中山北路就會採取快車道淨空的管制措施,而國賓車隊就行駛在道路中央的雙黃線上,這也就是當年橋面沒有設置中央分隔島的原因。後來因為飛車墜河事件層出不窮,經由媒體輿論深入檢討原因之後,才由台北市政府增設了相關安全設施。
民國76年琳恩颱風來襲,造成汐止地區與台北市東區嚴重淹水,此時的中山橋上、下游水位差僅有1.6公尺,雖然沒有斷橋及洪水溢堤,但在水理上及工程風險上,中山橋已被認定為一座相當危險的橋梁。因此,考量二百年的洪水頻率,拆除中山橋、另建新橋的呼聲響起,新建的中山二橋在民國83年7月完工通車,至於舊橋的拆除原本也要同步展開,但適逢市長選舉而遭延宕,加上藝文界為中山橋請命的舉動,也為其存廢投下變數。
陳水扁打敗黃大洲獲選市長,新市府便針對中山舊橋的拆除委託台大教授許銘熙等人組成專案小組進行研究,研究結果,拆橋可確保二百年洪水頻率的要求,但若採取相關替代方案,例如將中山橋到南湖大橋的堤防加高2.1公尺、在圓山設分洪道及活動擋水牆等水工配合措施,加上在南湖大橋設置攔汙設施,可有效紓解中山橋的疏洪瓶頸,但不必拆橋的代價卻高達數億元,比新建一座橋梁的造價還要高;最後陳水扁市長仍裁示保留中山橋,但上述替代方案所需經費,應審慎評估其經濟效益。
雖然市長以古蹟看待中山橋,但台北市民政局在完成古蹟評定之後,至今仍未公告,以致惹來經濟部水資源局多次要求拆除的爭執,公共安全與古蹟孰重,也成為中央與地方角力的關鍵。
橋是可以跨河通行的道路,尤其是中山橋連繫了圓山文化觀光帶的建築,如市立美術館、兒童育樂中心、圓山飯店、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忠烈祠、故宮博物院等,如果拆了,等於截斷了這個觀光帶的步行系統,值得考慮,如何兼顧防洪與經濟效益,亟待專家提供解決之道。
台灣桁架橋 在 甄兒⁰⁴²³ Is 貪吃貨∞愛旅遊·美食景點️·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花樑鋼橋🌉
后豐鐵馬道🌿東豐自行車綠廊之旅🚲
-
🚗台中市豐原區朴子街260巷2弄50號旁
⏰全日開放
-
💠網路介紹💠
大甲溪鐵橋,俗稱大甲溪花樑鋼橋,是臺灣鐵路舊山線上的鐵路橋樑,屬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4月10日完工的后里-葫蘆墩(今豐原車站)路段,跨越大甲溪中游,是原本縱貫鐵路非常重要的南北之間的聯絡橋樑。1997年10月8日舊山線后里-豐原段停駛後,規畫成后豐鐵馬道的一部份,並於2004年2月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成為台灣目前碩果僅存的幾座鋼桁架橋之一。
-
自行車之旅第二站✌🏻
歷史建築之花樑鋼橋🌼
-
遠遠看就覺得非常壯觀👀
這座橋的美感就是,
每兩個橋墩就會有一組花樑的鋼製桁架💁🏻♀️
而且因為重新規劃成自行車道,
我覺得路面及旁邊架子的藍綠色感,
真的很明亮好看💙💚
-
不過這座橋的寬度其實不會很寬,
大概就是一人一邊自行車的來回道🚲
所以建議大家如果停下來想觀看景色或是拍照,
都要小心注意,
也不要擋到別人了👌🏻
-
享受完近看的美感,
再來就是繼續向前出發🚲
騎在橋上,
慢慢前進欣賞橋上美景,
迎面吹來微微的涼風💨
真的很舒服😌
💐IG:https://instagram.com/promise0423
#甄兒❤️旅遊💃🏻 #奶黃包👶🏻出遊日🌼 #台中 #台中市 #台中景點 #台中景點📍 #台中景點推薦 #台中美食推薦 #台中一日遊 #豐原 #豐原景點 #后里 #后里景點 #后里鐵馬道 #后豐鐵馬道 #鐵馬道 #東豐鐵馬道 #東豐自行車綠廊 #東豐綠色走廊 #花樑鋼橋 #泰安 #泰安舊山線 #大安溪鐵橋 #大甲溪橋 #網美集散地 #網美景點 #網美聖地 #台灣景點 #台灣旅遊 #台灣旅行
台灣桁架橋 在 Uncle Willi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火炎山標高六0二公尺,位於三義鄉和苑裡鎮的交界,南臨大安溪。全山因土質鬆散,長久以來經風吹雨沖,陡峭的岩壁逐漸流失,當陽光照射在山峰上,遠望如絢爛的火焰,氣勢萬鈞,由而稱為『火炎山』。火炎山自然保留區位於大安溪北側,以光禿挺拔的景觀著名,山上馬尾松林是國內稀有的特殊林相,由農委會於民國75(1986)年列為自然保留區。
麗寶樂園渡假區(英語:LIHPAO RESORT;韓語 :려보놀이공원리조트)是位於臺灣台中市后里區的大型渡假區,是臺灣第一個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休閒產業開發案,2000年7月1日開園時為長億關係企業經營的「月眉育樂世界」,2006年改由麗寶建設接手經營,2012年更名「麗寶樂園」,2018年更為現名。園區目前共分為「馬拉灣」與「探索世界」水陸兩個部分,以及後增建的「福容大飯店(麗寶樂園)」、「密室逃脫旗艦館」、「麗寶OUTLET MALL」、「麗寶樂園休息站」、「麗寶國際賽車場」與「摩天輪-天空之夢」。
魚藤坪斷橋又名龍騰斷橋,原名魚藤坪橋,位於臺灣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為縱貫線鐵路(後屬臺中線)全線開通前一年(即1907年)所興建完成的磚造橋墩、鋼鈑梁及桁架梁混合型式之橋樑[1]。1999年921大地震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前身)於2000年將魚藤坪斷橋指定為震災紀念物,苗栗縣政府於2003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三級古蹟)。
補2019/6/29
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
剪輯 : pr
拍攝 : gopro
音樂 : LET ME LOVE YOU - Justin Bieber - ATC, Alex Goot, & KHS Cove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liam106600
#taiwan #tainan #台灣 #台中 #苗栗 #火炎山 #麗寶樂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ue9cVCpjG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