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免費景點!搭捷運步行1分鐘就可以到~
❤在那裡?https://i17fun.com/tscleisure/
-
📌 好吃食不漏接:http://m.i17fun.com/3d9vw5
📌 IG:https://www.instagram.com/i17fun/
台灣製糖 糖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鹽水・岸內糖廠
-
這陣子公視大戲《斯卡羅》正夯,陸陸續續有些朋友傳來訊息,說劇裡的府城片場架在了新建的 #岸內糖廠影視園區。
-
就當是做個紀念吧。在岸內糖廠以影視基地身份為人所知(甚至佔領 IG )前,在它與過去的歷史決裂前,我實在是想來說說我認識的岸內糖廠。
-
根據記載,岸內糖廠的歷史可追溯至 1902 年,那時台灣總督府制定「臺灣糖業獎勵規則」鼓勵發展糖業,隔年(1903 年)台南富商王雪農便在鹽水岸內成立「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成為 #全台第一間由台灣人創立的新式製糖工廠。
-
1907 年,岸內糖廠被日本人強制收購,並在之後不斷擴充,最終成為 #日據末期台灣四大製糖會社之一。當時的岸內糖廠是台灣率先研發出「耕地白糖」技術的廠房,有效提升了白糖的品質與製程效益,讓台灣製糖技術邁出一大步。
據說只要是岸內糖廠的員工,之後應徵別的糖廠薪水都會比其他人多一成。
-
到了戰後,岸內糖廠被國民政府接收,成為台糖的廠區,之後幾經改組,直到 1994 年廠區設備逐漸外移越南,岸內糖廠正式關閉,這才結束了近百年的製糖歷史。
———
作為半個鹽水孩子,在鹽水的諸多景點中,岸內糖廠算是乘載了我許多記憶的地方。小時候過年閒來無事,我們總會來岸內糖廠散步,我爸會帶著我們穿梭在空置的建築間,說著他以前最好的朋友住在哪一戶宿舍,他們又曾在哪兒亂跑。
那時的岸內糖廠雖渺無人煙,
但建築群基本還算完整。
沿著廠區宿舍漫步,
可以看見廢棄的電話筒懸於牆上,
可以看見空置的房內留著破舊的沙發。
之後隨著我們逐漸長大,糖廠的建築一棟接著一棟消失,每年回去總能發現又有些建築被時間給吞噬,幸運留下的老房則成了眾多植物的家園。
再後來,逐漸擴大的糖廠空地成了我的秘密基地。
過年期間我總愛在夕陽西斜的午後來到這裡,有時在廢墟間穿梭,一邊餵蚊子(X)一邊練習拍照;有時心血來潮在此練車(雖然至今我還是不敢上路 XD);就連買了空拍機,第一次練飛都是在岸內糖廠進行的。
-
今年過年,依舊循著慣例去了趟岸內。但除了一片佈告欄、一排防空洞與糖廠大門,我熟悉的岸內幾乎已全部消失,就連僅存的倉庫區都展開了拆除作業。
雖然也期待糖廠華麗轉身後的模樣,但未來我大概還是會一直一直想念著,那個只存在於回憶裡的廢棄糖廠吧
🥺🥺🥺
-------
#旅遊信息
✨ 根據新聞,岸內糖廠影視園區片場將在 9 月先對部分人士開放,接著於 10 月對全民開放。屆時預計採預約制,讓大家參觀片中的「府城」場景。
✨ 除了糖廠本身,糖廠入口處的 #岸內國小 也有一個日據遺址可看。當年日本人接收糖廠後曾在岸內國小處設立供奉天照大神的岸內神社,如今神社已被台糖拆除回歸塵土,但參道的狛犬及石燈卻保留了下來,成為岸內國小門口的一道獨特風景。
✨ 另外岸內國小西面有一整排保存完好的 #二戰防空洞遺跡,也可以順路一訪。
台灣製糖 糖廠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完的感想只有三個字:別鬧了。
(該說果然不愧是吳音寧的老爹嗎?)
========================
台糖的原料不足問題其實可以視為1930年代米糖相剋問題的延續。
當國際糖價下跌的時候,農民自然比較樂意種能帶來較高收入的稻米,而不是生長期長、並且災損機率(碰上颱風時倒伏)高的甘蔗。
.
日本人維持甘蔗產量的方式,其一是以由官方介入實施米糖價格連動制,強行把雙方的價差壓掉;其二就是透過嘉南大圳的三年輪耕制度,半強迫式地促進農民把土地賣出給不受輪耕制限制的製糖會社。
.
事實上,日本時代後期台灣產砂糖的價格已經拚不過爪哇的進口糖,但是對日本來說,維持糖業除了砂糖本身的銷售收入以外,製糖的副產品也有其用途,例如廢糖蜜除了用於提煉酒精之外,也會作為工業原料用途(如:日本生產的燃料用蜂窩炭就是用台灣製糖產生的廢糖蜜作為黏合劑),因此仍然有維持的價值。
.
台糖在1950年代的確碰過經營上的問題,主要是1946年開始的F108甘蔗品種突變導致品質、產量下降的問題,後來是從南非Natal引進新的甘蔗品種,在1950年代中期開始大量試種,加上台糖實施保證糖價制度提高農民的種植意願,才度過營運危機的。
但是到了1960年代後半又碰上長期性的國際糖價大幅下跌,因此台糖只能再進行大規模的業務縮減,文中提到的溪州糖廠的關閉與沒落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
(之後糖價要到1973年以後才因為石油危機的緣故而上漲)
.
另外,1970年代本來就沒在管文創保護等等的問題,那些都是80年代後半才開始有在搞的。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5521370?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index&fbclid=IwAR02lcirtL8hBrrm3-zyqKUAaH4kt2ER7t4Q9mauYhZ7PrzXQSmpYhY-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