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受盧碧颱風引進西南氣流影響,造成中南部水患及農業損失災情嚴重、菜價也跟著飆漲。蔡英文總統曾承諾「保護農民是我們的責任」,然而當極端氣候已成常態性,政府對天然災害頻仍造成嚴重農損,必須做好充足準備,避免「#菜漲傷民,#穀賤傷農」。
-
➤ 極端氣候造成嚴重農損,農民只能欲哭無淚?
根據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研究,台灣110年來平地年平均氣溫上升約1.6度,若以全球暖化最劣情形評估,本世紀末一年高溫36度以上的天數將增加約48天。極端氣候造成氣候異常,政府應重新審視與精進各項防災措施,「水與糧食」這兩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資,也是未來與異常氣候對抗下,我們首要面對的問題。
近20年來,#台灣平均每年農業天災損失約123億元,去年雖然通過《農業保險法》,但實施僅一年仍看不出成效,農民依舊求助於《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卻遇到規定過於嚴苛、資格難以認定等問題而民無法獲得保障。
-
➤ 面對極端氣候考驗應超前部署,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因應「極端氣候常態化」衝擊農業及民生問題,應該分為三大層:第一層,必須以系統宏觀思維,由上而下從「國土規劃」角度進行「
農業及民生的戰略佈署;第二層,是依照國土規劃進行大數據分析、冷鏈系統建置等區域性科技整備,以應對極端氣候災害的災前調節及防災應對;最後一層,就是處理風險管理及災情善後的農業保險機制的完備。
而《農業保險法》今年正式上路,農民們因為農業保險法受到何種類保障?今年面對災情落實情形如何?這些都必須建立大數據庫,農委會應成立從上而下的專業系統性專業風險評估部門,針對各類災損提供事前預防性計畫,才能協助農民面對氣候變遷挑戰。
農民過去面對災情損害須靠政府補貼,但面對天災就一直補貼並非根本之道。在各種區域冷鏈體系及供需調節機制建構的同時,更要提供透明資訊揭露,落實風險管理,才能務實處理農產供需因天災價格劇烈浮動而影響民生的連鎖問題。
-
面對極端氣候所造成的農業災害及農產價格劇烈浮動,我們提出三大訴求:「極端氣候」下應以宏觀科學及大數據調配農產供需系統;以「共同生活圈思維」建置農產區域冷鏈系統及供需調節體系;強化農業保險機制。
極端氣候考驗著我們現有生活模式,政府必須要防範於未然,做好充足準備預防災損,把氣候異常造成的衝擊降到最小,別讓「風不調雨不順」造成「國不泰民不安」。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立院黨團
---
民眾黨2歲了,#歡迎一起加入民眾黨,「起造新台灣」💪
https://joinus.tpp.org.t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青年氣候外交培力線上論壇第三集:氣候X調適 在氣候緊急時代下,我們了解調適的重要性,但調適該怎麼做? 有哪些知識基礎?該如何整合? 而我們賴以為生的農業如何結合科技來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 每件課題都相當龐大,我們無法單打獨鬥來進行調適, 多頭馬車也不會是最佳解,該怎麼做, 第三集讓我們從不同面向中...
「台灣農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推薦目錄:
台灣農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在 蕭美琴 Bi-khim Hsia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斷多年後,台美貿易對話終於要恢復了。雙方貿易談判辦公室預計於30日展開TIFA對話,而這場對話,也將為未來雙邊經貿合作向前邁進奠定重要的基礎。 此時此刻,全球經貿環境正經歷劇烈變動,除了近年美中戰略競爭中的貿易戰之外,更是各國於新冠疫情爆發封鎖後重啟經濟的重整時期。台灣在因應外在變化的過程中,如何推動國內產業的轉型、以全球佈局的角度分散風險、同時提升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爭取更多的生存與合作空間,刻不容緩。
這場對話能夠在全球經濟環境變動的關鍵時刻恢復,在於台灣也展現了與國際接軌的決心。國際貿易談判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市場開放,必然會衝擊到產業的利益,各自有得有失,更會延伸雙方內部政治利益的折衝,無論日本或韓國,都歷經了多年的波折,最終才能獲得雙邊貿易協定的成果。台灣數十年來產業變遷,面對國際競爭或有困難與轉型的陣痛,但整體來說,從全球市場開放中獲益的價值,讓過去無論哪個黨執政,都把與貿易夥伴簽署貿易協定視為重要工作。
我記得有位曾任小布希政府政策要職的友人告訴我,早年美方內部曾經研議與南韓的雙邊談判之外,也開啟與台灣的貿易協定談判,但當時美方評估台灣解決貿易歧見的政治決心不足,恐將消耗談判能量而無法取得進展,因此並未啟動與台灣之談判。歷經了十幾年,豬牛等爭議議題,依然糾纏著雙邊貿易,成為貿易關係原地踏步的最大障礙。如今CODEX已訂了添加物殘留標準的科學依據,我方依據國際標準制訂政策,雖然在國內政治上面臨責難與激烈反對,但也展現我國與國際接軌的決心,並累積了美國朝野支持與台灣重啟貿易對話的信心與正面動能。雖然雙方尚未完全擺脫相關爭議的陰影,但總算能跨出一步,為其他台灣所關心的議題,開啟對話的空間。
台灣面臨市場開放的內部挑戰,美國亦然。美國近年產業外移,對外貿易逆差擴大,新冠疫情亦暴露了供應鍊的脆弱;農業團體以及各產業的利益相關者緊盯著貿易代表署爭取全球市場的一舉一動。無論是面對前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口號,或拜登政府新任貿易代表戴琪主張要建構「以勞工為核心」的貿易政策,台灣要尋求美方支持啟動雙邊貿易協議談判,也不得不考量美方關切角度,才有突破現有雙邊貿易架構,進一步創造整體雙贏的可能。
因此除了彼此各自關切的議題,勢將成為繼續磨合的爭點之外,有幾項重要領域,將是雙方未來合作取得進展的機會。這包括氣候變遷與綠色經濟、數位經濟、以及供應鏈韌性。其中供應鏈韌性包含晶片與安全資通訊產品、藥品與醫療器材等項目,以及勞工保護、智慧財產權、技術性貿易障礙、投資等傳統雙邊貿易議題,更在新冠疫情中和疫後復甦的時期呈現關鍵重要性。此外,美國貿易代表署為了擴增全球新冠疫苗產能,主張透過WTO釋出疫苗智慧財產權,雖屬WTO架構的議題,對於台灣爭取美國疫苗製造技術、建構產能以共同對抗新冠病毒,於目標上台美有其一致性,亦可透過雙邊平台進一步凝聚共識。
此時能重啟TIFA貿易對話,搭配去年啟動的EPPD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讓台美於貿易、產業、科技、投資等各面向深化雙邊合作。盼雙方一步一步累積的善意和互信,成為未來洽簽BTA的動能。
台灣農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在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人能迴避的責任:減少碳排
「2050淨零碳排」是小英總統宣示的國家級政策目標,也是民進黨政府現在努力進行中的工作。
2021遇上百年旱災,農民被迫休耕、民生面臨限水,但前年梅雨季,短短幾小時降下驚人豪大雨,排水系統根本不及渲洩,顯示極端氣候已成常態,這和人類的碳排有極大的關係。
民進黨政府怎麼做?
第一階段:能源轉型。「展綠、增氣、減煤、非核」是我們的具體做法。擴大再生能源、提高天然氣發電占比、停止規劃擴建燃煤機組、不考慮重啟核四。
能源轉型是減碳的關鍵,因為根據2019年數據,台灣的總碳排,有56.4%來自電力排放。所以,做好能源轉型才能為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打好基礎。
第二階段:淨零轉型,行政院已開始規劃台灣邁向淨零排放的路徑。包括從產業、環境、政府治理、國家安全等角度,全盤規劃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及新的產業機會,像是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部門。
民進黨發言人
台灣農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青年氣候外交培力線上論壇第三集:氣候X調適
在氣候緊急時代下,我們了解調適的重要性,但調適該怎麼做?
有哪些知識基礎?該如何整合?
而我們賴以為生的農業如何結合科技來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
每件課題都相當龐大,我們無法單打獨鬥來進行調適,
多頭馬車也不會是最佳解,該怎麼做,
第三集讓我們從不同面向中,
邀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童慶斌教授、@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彭啟明博士、@阿龜微氣候林泰佑執行長,
三位各領域的代表與我們分享整合調適的重要性、知識基礎的調適行動。
藉由三位講者的分享,我們或許可以在氣候議題的迷霧中,
找到一些微光,一些我們前進的方向。
第三集:氣候X調適
主持人: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林孟慧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博士/彭啟明
阿龜微氣候執行長/林泰佑
#第三集調適場#青年氣候外交培力論壇
#花旗台灣青年氣候培力行動#廣編企劃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台灣農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在 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技術研發成果發表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早上我主持「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技術研發成果發表」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近年來極端氣候對農業部門的影響越來越劇烈,作物災損屢破紀錄,我們有 ... ... <看更多>
台灣農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在 台灣農業該如何因應?|Ft.陳吉仲農委會主委|公視我們的島 ... 的推薦與評價
本集完整收看在這裡→ https://youtu.be/hFIGJghJUDg 全球氣候變遷,台灣農作物受損嚴重,雞、豬等畜產也因為疫病衝擊而產量重挫,當《農業部組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