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人心疼【護理師狂失眠!做惡夢「幫病人插管」嚇醒】— 面對新冠別忘了醫護的精神健康: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許多醫護人員為了避免病毒擴散,紛紛站上第一線救援,令人十分敬佩,但他們同時也承受了不少壓力。一名護理師就透露,自己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總是睡不好覺,有時候還會做惡夢,夢到病人在插管,竟然被嚇醒。不少網友看到後感到心疼,紛紛喊話鼓勵。
護理師的PO文曝光後吸引1.5萬名網友點讚,不少人留言表示「謝謝所有在第一線辛苦的醫護人員」、「沒有人是特別勇敢,感謝您們的使命感」、「感覺壓力大到爆,加油,會過去的,一起努力」、「感恩佛心的護理人員。祝福妳們一切平安」[1]。
■不只倖存者和家屬 連醫護、救災人員也難逃創傷症候群 更需要細心關懷
曾參與921地震心理復健的精神科專科醫師吳佳璇表示,突如其來的重大意外,往往讓罹難者與家屬瞬間天人永隔。而第一時間參與搶救的救災人員,往往最早抵達現場,看到毫無遮掩的慘劇狀態,當下又希望能夠救助更多的人,心中的焦慮緊張與痛苦,會促使他忘記自身安危與害怕,全力救助;但從第一線退下之後,眼前不斷浮現的現場情慘狀,也會增加救難人員陷入創傷症候群的危機。
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醫護人員身上,尤其見到年紀彷如親人的傷者,想全力挽救卻力不從心、拚了全力也難回天的當下,那種揪心更是難以忘懷。吳佳璇說,救災人員及醫護人員也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必須特別注意,救災的人和醫護人員也要量力而為,維持作息正常,才能持續助人,也讓自己不要變成受害人[2]。
■珍惜醫護吧! 英研究發現近半ICU醫護可能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全球,無論是疫情輕重,守在各國最前線之一的便是醫護人員;然而,長逾一年的疫情不僅威脅前線醫護生理健康,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據英國13日發表一項研究,英國加護病房(ICU)醫護有近半可能罹患嚴重精神疾病,包括嚴重憂鬱、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
據《路透》,這份研究刊載於《職業衛生雜誌》(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研究對象為英國9個加護病房(ICU)的700多名醫護,研究日期為2020年6、7月間,英國當時正準備進入新一波疫情高峰期。
研究發現,有45%的研究對象出現嚴重心理健康障礙,程度至少已達4種嚴重精神疾病之1的臨床意義閾值,而研究對象在4種嚴重精神疾病中,具體分布情況為嚴重憂鬱症6%、嚴重焦慮症11%、創傷後壓力症候群40%以及問題酗酒7%。
更令人心痛的是,研究發現,有8分之1以上研究對象表明,自己在受測的近2週內,有出現過「死一死更好」的自殘或自殺念頭。《路透》分析,英國加護病房醫護工作壓力大,除必須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中,人力及設備的資源短缺問題也造成影響,這種嚴重心理狀態可能對醫護的工作能力及生活品質帶來負面影響。
對此,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暨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格林博格(Neil Greenberg)分析,加護病房醫護要面對的是高死亡率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提供患者足夠的臨終支持,還要解決醫病溝通上的困難,這些事情對前線醫護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為所有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3]。
■照顧別人別忘了照顧自己-給照護COVID-19第一線的英雄們
從2021年5月11日起,台灣已進入COVID-19的社區防疫階段,全國提升到第二級防疫警戒。接下來由於雙北連日破百人以上確診。
►5月15日雙北升級第三級警戒。同時,醫療系統擴大開設專責病房、啟動責任醫院,開設戶外篩檢站。
►5月16日亞東醫院爆發台灣有COVID-19疫情以來最大的院內感染,共有18例確診,包含2位護理人員、9位病人與7位陪病者。
►5月19日全國升級進入第三級警戒兩週,最後5月25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14日。
►5月27日確診個案持續增加到6761人,死亡59人。雙北第一線醫療量能緊蹦,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甚至在個人臉書上,發出Hospital need help的呼籲。
►5月31日,雙和醫院三位護理人員被隔離確診的老翁砍傷,送至急診…
■照護COVID-19個案身心壓力更大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有上千位醫護人員因為照護COVID-19的病患而受感染而過世。雖然COVID-19不像SARS致死率高,但是傳染力更高,特別是這些變種病毒。照護受感染的確診個案並非一般的醫療照護,醫療人員會面臨更大的身心壓力。
►例如:穿脫維持個人防護專備的穿脫維持,就是一個特別的壓力,常常為了避免穿脫所造成的浪費防護裝備,有些醫療人員甚至在穿戴時間不喝水、不上廁所。另外,擔心自己受感染,擔心自己將病毒傳給家人,也是常見的焦慮來源。照護COVID-19確診患者的狀況惡化、孤單過世,也可能因為過度投如而有挫折與自責,產生替代性創傷的症狀。
■避免工作倦怠耗竭(Burnout)
這是一場長期戰爭。即便已經有疫苗發展出來,看來這是一場長期戰爭。所以工作人員要小心倦怠耗竭(Burnout)。心理學上這種職業耗竭包括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cynicism)和 自我效能降低(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 efficacy)。常常因為持續工作產生的的身心倦怠,士氣下降與消極,進而效能下降。
▶在這邊建議第一線醫療人員可以用「休、停、活、支、意」五種方法避免耗竭。
■小心替代性創傷 (vicarious trauma)
第一線照護人員暴露在生死邊緣,也可能情感過度投入。這次COVID-19有些比例可能會成為重症甚至插管,對照護人員會有挫折感。這些個案也常常因為感染隔離,家屬無法在身邊。國外已經有許多例子,患者過世時沒有家人在旁,這時只有醫療人員陪伴。醫療人員也容易投射家屬或患者的角色,感同身受。
「我們的歲月靜好,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醫療人員是對抗COVID-19病毒的戰士英雄,我們應該給他們適當的配備與資源,並讓他們適當的輪替與休息。面對COVID-19的戰役,沒有人是局外人,大家一起合力打贏這場仗[4]。
■各界支持、避免責怪才能增強抗壓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蘇東平回憶起 17 年前的抗 SARS 戰役,同樣對於一線人員造成莫大的精神打擊。蘇東平指出,在疫病流行時,有組織的工作環境和條理分明的照護步驟是避免感染、增加安全保護的最佳良方。
直接與病患接觸的照護者,應該盡量降低其危險因子,例如避免讓有精神疾病史、年紀較輕以及對COVID-19持有負面感受的工作同仁參與。無可諱言的是,正向、樂觀的對應態度,和社會與家庭的強力支持,可以增強醫護照顧者對抗急性壓力的侵襲[5]。
■抗疫之路,您不孤單-關懷醫護身心壓力
在COVID-19疫情的籠罩之下,身處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所承受的身心壓力,往往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在臺灣,許多醫院為了幫助醫護人員紓解身心壓力,花費許多心思,而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簡稱奇美醫院)正是其一,當醫院院方全力相挺,醫護人員的身心獲得支持,態度就更有自信,工作也更無後顧之憂[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三立新聞) 護理師狂失眠!做惡夢「幫病人插管」嚇醒 1.5萬人心疼: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53204%E2%80%8B
∎[2] (康健雜誌)「普悠瑪翻覆意外》不只倖存者和家屬 連醫護、救災人員也難逃創傷症候群 更需要細心關懷」: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8264
∎[3] (自由時報)「珍惜醫護吧! 英研究發現近半ICU醫護可能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09565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照顧別人別忘了照顧自己-給照護COVID-19第一線的英雄們」: http://www.depression.org.tw/communication/info.asp?/74.html
∎[5] (Heho健康)「抗煞醫護猶存心理創傷!名醫蘇東平:面對新冠別忘了醫護的精神健康」:https://heho.com.tw/archives/81042
∎[6] (衛生福利部)「抗疫之路,您不孤單-關懷醫護身心壓力」:http://www.mohwpaper.tw/adv3/maz28/utx05.asp
➤➤照片
∎[4]
▶照顧COVID-19醫護人員的壓力
▶護理人員個人防護專備的穿脫維持
▶第一線醫療人員可以用「休、停、活、支、意」五種方法避免耗竭
▶避免耗竭五方法「休、停、活、支、意」
∎( ETtoday新聞雲 )「山根壓出口罩印!護理師「憔悴模樣」曝光 2萬人哭了:最美的臉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04/1999452.htm#ixzz6xqEnrLRi
▶受到本土疫情影響,全台醫護疲於奔命,幾乎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一名江姓護理師張貼了下班時的照片,臉上充滿明顯的壓痕,憔悴的神情曝光,讓上萬網友感到十分心疼。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醫護人員 #護理師 #醫護 #PTSD #精神健康 #替代性創傷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 奇美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立法委員林佳龍於針對「十年長照計畫」質詢內政部部長李鴻源,林佳龍痛批,10年長照至今已經推行5年,馬英九於2008年總統大選時宣示的:「推動長期照護保險與立法,4年內上路」政見,承諾正式跳票,「長照服務法」與「長照保險法」規劃的千瘡百孔,需要通盤檢討。 林佳龍表示,目前衛生署規劃的「長照服務...
台灣長期照護服務發展協會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長照的過去與未來」(高齡健康與長照系列講座-二月場):本次演講,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特聘教授吳肖琪教授分享長照體系的發展、現況,以及高齡社會的趨勢與策略方向。對於台灣長照政策的未來走向,她表示應朝向以人為本的周全式服務醫療照顧。
以基層社區醫療網絡來看,如何讓高齡者於社區內就能滿足所需的醫療照顧,是在地老化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必須提升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的品質與管理,改善民眾過度依賴醫學中心的狀況。
醫療需要整合式照顧,避免過多專科分化,例如有多重共病的長者,須同時面對與多位個案管理師聯繫的繁複溝通,也使得醫療照顧容易產生見樹不見林的盲點。應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照顧模式,而非以疾病為中心的處理,並考量家庭接送與照顧的可近性,以真正落實在地老化。
在基層醫療角色,吳肖琪教授特別建議重新定位與賦能衛生所角色。衛生所在過去就已社區基層衛生政策單位第一線的守護者,從預防保健、健康促進、到高齡照顧都是在地最堅實的夥伴。
未來應可透過公衛人員及公衛護理師的力量,建立在地從預防到醫療密實的網絡;並結合醫療院所提供整合式的照顧能力,以整合醫療和社區長照的福利與資源,發揮更大的效能。
▶完整報導,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主題探索 > 系列講座 > 長照的過去與未來:https://forum.nhri.edu.tw/r33/
▶講者 吳肖琪教授 簡介:
吳肖琪教授現為 「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特聘教授,從1985年參與醫療網計劃起始浸濡於醫療政策領域,曾參與研議全民健保、長照立法、山地與偏鄉長照計劃等策劃與倡議。
處事風格爽朗明快,1989年從醫療網計畫思考病人出院後的照顧問題,開啟對長照議題的啟蒙與關注。而後,申請國科會計畫赴澳洲進行博後失能者的社區照顧研究(1993-1995 年),因此在台灣尚未對長照議題有憂患意識時,自1996年起參與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投身改革至今。研究領域:醫療政策、長照政策、心理健康、醫療品質等。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國立陽明大學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國立陽明大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圖說
講者吳肖琪教授(右二)與論壇長官合照。
由左至右為許志成執行長(左一)、吳成文總召集人(左二)、張仲明副總召集人(右一)。
台灣長期照護服務發展協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最新【秋冬防疫全面備戰!醫院現況:月增122名境外移入個案、塞爆隔離病房;邊境防疫:持登機前3天PCR陰性報告、印尼個案激增移工暫緩入境2週;口罩政策:8大類場所繼續戴】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已近一年、全球超過6千萬人感染。台灣雖然相對穩定,但入冬後、氣溫轉冷,也是流感等病毒活躍季節,將是COVID-19另一個嚴峻的關卡,對入境防疫、篩檢、醫院承載量能都是考驗。
疫情指揮中心的「秋冬防疫專案」,今(12月1日)正式啟動,將加強邊境檢疫、醫院通報,以及社區防疫措施。8大類場所包含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以及洽公機關場所,仍要繼續配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
■登機前3天PCR檢測:因特殊因素無法檢測者,可簽切結書
在邊境檢疫部分,入境及轉機來台灣的所有旅客(包含本國籍),皆需要登機前3天的病毒核酸PCR檢驗報告。不過,由於部分國家採檢量能不足、根本不願意幫沒有症狀的人做篩檢,對某些返國或來台民眾「根本做不到」,疫情指揮中心因而放寬標準。
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先是表示,若符合緊急協尋(如奔喪、探親、緊急就醫)、來自無法自費篩檢國家(如斐濟、東加等)、以及經指揮中心專案同意短期公務商務行程者,或出境後3日內再入境者,可以免除出示證明;昨日(11月30日)再加上但書,「擔心沒有設想周全,而阻礙國人回國,因此若民眾沒有陰性報告,可以陳述理由簽切結書後登機,」再由指揮中心研判是否合理。但若無正當理由,違者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69條,處以1萬到15萬元罰鍰。
指揮中心邊境檢疫組副組長何麗莉表示,今日上午已入境5個航班,共150人左右,全數持有PCR陰性報告,沒有違規情形。
不過,為避開入境須繳交3天內PCR陰性報告規範,近日入境人數爆增。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昨日表示,從11月1日開始,每日入境人數約1、2千人,但這兩三天人數大幅增加,11月29日為最高峰,單日入境達4千多人。陳時中也說,這幾天的居家檢疫人數超過2萬2千人,但與9、10月檢疫人數差不多,因此尚能應付。
■確診病重者入境有除外條件:可申請專案包機返台
入境人數暴增,指揮中心更開先例,11月23日一名在迦納經商的50多歲台灣男性返台入境確診,但他其實在當地已經確診,病情尚未好轉,因此申請醫療專機返台。
但依照先前指揮中心規定,境外確診者必須是發病日到登機日已超過2個月,且症狀已緩解,或距離發病日10天,且取得兩次PCR陰性證明,才可返台。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日前在記者會上解釋,這名台商因病情嚴重、需要呼吸道插管,才會申請回國。
陳時中也表示,考量人道因素,若民眾在國外當地醫療資源不佳、有返國就醫需求,就算不符合入境條件,也可以在適當防護措施下,委請國際醫療轉送機構、航空公司或國內收治醫院,向指揮中心提出專案申請。
■移工入境問題:印尼移工暫緩兩週入境、家事工和看護人力荒
此外,昨日境外移入大幅新增24名,但其中20名是印尼移工。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針對集中檢疫所的939名印尼移工全面採檢,結果抓出23名陽性個案,其中3名已於前日公布。
由於印尼移工入境後確診的個案數愈來愈多,日前指揮中心暫停4家仲介公司的移工入境(截至目前共暫緩14家),但效果不彰。昨日再宣布,全面停止印尼移工來台兩週。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長薛鑑忠表示,在台灣的移工目前共69.9萬人,主要來自印尼、菲律賓、泰國與越南,其中印尼移工26.5萬人,佔整體約38%。陳宗彥表示,印尼的移工都是社福類移工為主,自年初疫情爆發,就和勞動部合作,主動延長在台移工的工作年限,避免移工跨境頻繁流動。
陳時中坦承,台灣對於社福類移工的需求高,11月印尼移工每週入境677人,但國內有需求,因此只能先暫緩兩週,期間會先以招募本國勞工、引進他國移工,或鼓勵民眾使用長照2.0服務。兩週觀察印尼疫情狀況,若還算穩定,則可重新入境,先從原先入境人數一半,每週339人開始,逐步恢復。
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祕書長黃姿華說,台灣長期高度依賴外籍看護,自年初疫情爆發以來,引進人數已減少,造成嚴重人力匱乏。但她強調,家事移工不適用《勞基法》,基本工資僅1萬7千元、更可能全年無休,這些人力缺口用長照2.0替代,「根本不可能!」因為長照2.0人力的薪資較高,也不可能如移工可以全天候待命。而相較產業類移工的起薪2萬4千元、週休二日,就算引進家事類移工,一旦他們有轉換雇主的機會,都會快速轉移到產業類工作,「這已經不是人進不來的問題了!就算進來也難以留住人力!」
■一個月增122境外移入個案:目前住院隔離人數104人,部分病人得南送隔離
今日指揮中心再宣布,新增4名境外移入個案,入冬後、近一個月來,即有122例境外移入個案。
部立桃園醫院(簡稱部桃)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說,急診的篩檢策略不變,都是觀察國外旅遊史、接觸史以及症狀。雖然天氣變冷,但轉介到醫院來採檢的病人並沒有增加,幾乎都是自費採檢為主。
鄰近機場、第一線接收病人的部桃,有30間隔離病床。部桃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說,不過近3、4天,該院即被陸續送來不少病人,隔離病床轉眼間已經全數滿床,無法收治的病人則由指揮中心轉送部立台北醫院、和平醫院,甚至往中南部送,「現在確診病人依然全部都要入院,且兩次檢測陰性才可出院。」
莊人祥日前表示,由於近期不少感染者都是在集中檢疫所檢疫期滿14天後確診,病毒量低,因此住進醫院不需太久就能出院。但鄭健禹說,即便這類病毒量較低的病人,平均仍須在醫院待上兩週,「若是一開始入境就確診的,可能需要一個月!」
莊人祥說,目前在醫院的人數共有104人,幾乎都是輕症;日前自迦納返台台商已拔除插管,但仍在加護病房觀察。陳時中昨補充,現在集中檢疫所共2,400多間,目前還有4分之一可用;醫院的空床率超過一半、負壓隔離病床還有500床、呼吸器有1,100多台可調用,量能皆充足。
■醫院轉介採檢個案減少、診所篩檢意願低,陳時中籲醫院加強警覺
陳時中表示,台灣目前民眾若有症狀,到醫院就診後,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採檢。但因過去數月都沒有本土個案,轉介採檢的比例愈來愈低。他呼籲醫療院所應該提高警覺心,若病人有疑似COVID-19的症狀,應積極轉到醫院採檢。
國衛院名譽研究員、前疾病管制局(現改制為疾管署)局長蘇益仁表示,接下來流感個案將自12月中旬開始攀升,到時入境者會有不少發燒、各種疾病症狀的個案,「當流感跟武漢肺炎一起來,最壞的狀況是兩種病毒一起肆虐,就算使用快篩試劑,也只有5成陽性率。這兩種病毒症狀都一樣,該怎麼處理、篩檢,才不會讓醫院無法承受,這不是3天PCR陰性報告可以解決的問題。」
對此,莊人祥表示,現在社區沒有流感病毒,病毒也難以從國外帶進台灣,因為入境者都需要進行14天居家檢疫,這段期間阻斷了流感、武漢肺炎的感染機會,估計今年流感應較往年感染人數低。再者,若真的流行,國內現已有兩成多民眾施打疫苗,增加保護力,最後一道防線則是流感抗病毒藥物給予治療。
今年3月,陳時中和基層醫師開會,表示秋冬一旦疫情真的爆發,希望基層診所能夠加入支援,幫忙第一線多做篩檢。但診所醫師的看法卻不同,基層醫療協會理事、小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今年年初疫情爆發時,有些診所在門前設置篩檢區,醫師要穿防護衣、戴口罩、面罩,病人也不敢到醫院來,「其實基層診所該做的,是好好分流,讓民眾敢來治療輕症、慢性病。」
不過,詹前俊卻認為,接下來秋冬防疫,診所不會進行太多流感篩檢,而是把有症狀疑似者,直接轉介到醫院,「維持乾淨的第一線環境。」他強調,「趕快讓病人到該隔離的地方,而不是留守在第一線診所造成疫情擴散!」顯見基層診所對自行篩檢COVID-19持保留態度,「如果驗出陽性,那整間診所都要暫停營業,而且萬一是偽陽性,對病人也難以解釋,」詹前俊表示,「除非快篩試劑準確率達9成,否則應是不會使用。」
(文/陳潔 ;攝影/中央社、楊子磊)
#延伸閱讀
【大疫之下的歷史守門任務──不只尋找遏止之道,更論證防疫的理路】https://bit.ly/3fTnSSm
#講座【疫情如何影響世界?記者與你面對面,分享歷史守門任務的心情與觀察】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1230730261558514374
#秋冬專案 #武漢肺炎 #疫情 #防疫 #流感
台灣長期照護服務發展協會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立法委員林佳龍於針對「十年長照計畫」質詢內政部部長李鴻源,林佳龍痛批,10年長照至今已經推行5年,馬英九於2008年總統大選時宣示的:「推動長期照護保險與立法,4年內上路」政見,承諾正式跳票,「長照服務法」與「長照保險法」規劃的千瘡百孔,需要通盤檢討。
林佳龍表示,目前衛生署規劃的「長照服務法」與「長照保險法」問題非常大,其中有兩大因素可能讓長照體系崩解,第一、外籍看護被排除於正規長照人力之外,第二、「長照保險」的給付包含了「現金給付」選項,最終的結果,將會讓絕大部分的家庭「領現金,聘外勞」,失去十年長照計畫的美意,以日本而言,日本從2000年開始辦理「長照保險」,且無「現金給付」選項,全民使用「服務」,短短不到十年,已經發展出完整的長照服務。
林佳龍說,根據統計資料,有長照需求的家庭中,由家屬自行照顧者約佔65%、聘請外勞照顧者約佔28%、機構照顧者約4%、其餘3%才是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現金給付實施下去後,「十年長照計畫」將宣告死亡。
林佳龍呼籲,「十年長照計畫」不應該使用保險制度,以國民年金而言,全台灣有超過5成的人積欠保費,如果「十年長照計畫」用保險的制度走下去,窮人保窮人的結果,也只會走上失敗的命運。
林佳龍最後提出四點要求,分別為一、將失智失能人口納入長照體系中,二、外籍看護工與我國居家服務體系建立接軌制度,三、提高居家服務員的時薪,由政府補助,四、「長照保險」開辦不可開放「現金給付」選項,呼籲內政部確實做到。
林佳龍:以台中為榜樣,建立全國食物銀行體系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加入全球食物銀行協會的結盟典禮,台灣正式成為食物銀行第24個會員國,活動結束後,立刻返回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針對食物銀行在台灣未有法源依據,造成諸多問題,質詢內政部部長李鴻源。
林佳龍認為,除了法源依據外,推行食物銀的首要工作為建立食物銀行互通的資訊管理系統,有正確、即時的資訊交流,才能互通有無,創造最大效益。
此外,林佳龍也建議,以抵稅方式鼓勵企業、賣場及物流等產業,參與食物銀行的運作,李鴻源則當場承諾,將積極建立食物銀行體系。
上個會期,林佳龍在立法院推動的食物銀行法,目前已完成一讀,並在台中成立全台首創的實體食物銀行,未來也會持續推動食物銀行法,在全台建立一個組織完整、品質完善的食物銀行系統。
台灣長期照護服務發展協會 在 【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樂活服務發展協會(樂活活力站) 的推薦與評價
臺北市有推薦的長照機構嗎?社團法人台灣樂活服務發展協會(樂活活力站)位於臺北市大同區蓬萊里大龍街38號1樓,特約服務項目為巷弄長照站, ... ... <看更多>
台灣長期照護服務發展協會 在 台灣長期照護服務發展協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長期照護服務發展協會, Taipei, Taiwan. 136 likes · 2 talking about this. 照顧服務員專業訓練課程開班授課及在職積分繼續教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