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免費課程精選(2021.8.11)
近期連日陰雨,別受到天氣影響壞了心情!讓我們每週三滿滿的精華課程,成為你前進的動力,做你的太陽👌👌👌
❶ 8/13 【檢疫騎士來囉!!🏇 立即報名研討會,助您測溫考勤沒煩惱!】
📌課程簡介: Windows 系統搭配 Surface Go 系列,隨時查看數據、戴口罩也能精準辨識,取代感應卡、人臉打卡考勤,雲端數據平台整合。讓檢疫騎士 Fasteyes 成為企業在後疫情時代的助力 👊
👉立即報名:https://aka.ms/fb_fastwise0813
❷8/14【2021 蓋婭科普系列講座.系列 3】
📌 課程簡介:💪Empower Yourself To Achieve More💪
【2021 蓋婭科普系列講座】,每月邀請全球傑出華人女科學家,講述她們正在進行的前沿研究。
第三場講座將由葉乃裳教授主講,帶領你一窺奈米科技的奧秘,有興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立即報名:A perspective of modern frontiers in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現代前沿的觀點——奈米科學和奈米技術
講者:葉乃裳教授
⭐時間:2021/08/14 (上) 上午09:00
⭐報名鏈接: http://ps1tw.astro.ncu.edu.tw/ttss/index.php/2021gaiastemls/
❸ 08/17【2021 IPO Forum 國際夥伴日-跟著世界布局數位革新 掌握永續發展契機】
📌 座談會簡介:全球疫情以及氣候變遷加速數位轉型也推動永續發展,ESG成為企業刻不容緩的課題,也是贏得消費者、投資者以及整體社會信任和支持的重要關鍵。
2021國際夥伴日,台灣微軟將與國內外各大科技產業代表共同聯手,帶你掌握科技產業國際趨勢,並剖析數位轉型如何幫助航向永續未來,提升企業競爭力!
👉 立即報名:https://aka.ms/AAdbnec
❹ 8/18【活動推薦🔥】企業數位轉型上雲三部曲👉第一部曲 Microsoft 365 創造新協作模式
📌研討會簡介: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模式,許多企業也施行遠距工作, 證明了員工們的協作能力可以不被傳統辦公室所局限。
而作為企業施行遠距工作的強力後盾👉Microsoft 365, 是如何快速打造企業所需協作及通訊工具的呢?
👉立即報名:中華電信將帶您深入了解如何應用Microsoft 365增進工作效率與品質
⭐時間:2021/08/18 (三) 14:00-15:00
⭐報名鏈接: https://aka.ms/event_CHT0818
❺ 8/19【疫情下的數位教養-數位時代親密關係】
📍講座簡介:疫情加速了數位學習,也增加了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網路也成為新型態的社交、交友平台。
邀請您一同透過親子藝術治療專家趙志蘅老師的分享,更深入瞭解如何教導孩子認識網路交友的界線、建立適當線上親密關係,進而遠離網路詐騙的風險。
👉 立即報名:http://www.cyberangel.org.tw/tw/hot-activities/2021-covid-digital-literacy
❻8/24 【Azure IoT Edge 1.2.0 實作坊】
📌課程簡介:Azure IoT Edge邊緣運算服務可將IoT的雲端分析、應用移到邊緣裝置。
本次將以最新Azure IoT Edge 1.2.0手把手實作教學,敬請即刻報名參加。
👉立即報名:https://aka.ms/AAdbnnz
#每週課程精選 #Microsoft #Microsoft365 #Azur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范琪斐ㄉ寰宇漫遊》1129 EP12 精華版 📌 本集內容 📌 ✭【 琪斐大放送 】亞馬遜記點管控員工,委內瑞拉也不遑多(00:40) ✭【 動眼看熱鬧 】非洲豬瘟如野火燎原,美味豬肉還能吃嗎?(10:03) ✭【 世界都在看 】牲畜有尊嚴!瑞士農民發起「留牛角」公投(18:21) 台灣今...
台灣 企 贏 數位學習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灰階思考》部落格文末抽書 x2 本
你聽過 股癌 Gooaye 嗎?過去一年多來,這檔長踞各大 Podcast 排行榜的投資理財節目,儼然成了很多人的通勤良伴(包含我!)。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因為聽了節目,開始對投資產生興趣。今天就來幫大家介紹這本塞滿了股癌風格的著作。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ey-thinking/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灰階思考》這本書的作者是 Podcast「股癌」的節目製作人謝孟恭,這個談投資的節目上架數週內就成為台灣 Podcast 各平台總排行榜第一名。節目的內容比較偏大眾向,尤其適合股市「菜雞」(投資新手)收聽。
在這本書中,作者彙整了之前在節目上分享過的精華,搭配許多財經界的故事和各路投資大師的觀念,寫出了這本同樣適合投資新手的投資書籍。書中分成三個段落鋪陳,首先是排除人們常見的思考偏誤,接著是廣納多元思考的心態,最後是實際付諸行動的叮嚀。
對於投資老手而言,這本書稍嫌簡單和淺薄,但我覺得這正是作者厲害的地方。起初我聽股癌的時候,也認為怎麼都在說一些簡單的入門知識。後來我漸漸改觀,為什麼這些晦澀的財經知識從他口中說出來就這麼「直白好懂」又「平易近人」,真的要換成我自己說的時候,卻如同有鯁在喉、難以開口?
原來,把艱深的觀念,用三歲小孩也能聽懂的方式說出來,其實就是一門「表達的藝術」。作者的投資觀念和策略對投資新手很有幫助之外,我更喜歡觀察的是他如何把這些事情用白話文說出來的方式。以下我整理這本書的九個重點,以及一些我的延伸想法。
.
【排除思考偏誤】
.
1.打破常見的迷思
物極不一定必反。「漲多必跌、跌多必漲」這句投資人琅琅上口的順口溜不一定總是成立,實際的情況是:(1) 漲多不一定必跌,有些公司的護城河就是夠深,能夠持續、穩定地長期成長、(2) 跌多不一定必漲,當一家公司的營運和競爭力都持續出狀況時,可能直接一跌不回頭。
別跟股票談戀愛。根據美國市值前3000大企業加權計算出來的「羅素3000指數」,自從1980年來漲幅已經超過七十倍,但是驚人漲幅的背後,僅來自於7%企業的貢獻。反而有40%的企業,市值下跌了七成以上。選對股票的報酬很驚人,但選錯股票的懲罰也很嚴重,別單壓、重壓單一企業。
.
2.別盲從大神
小心股海牛鬼蛇神。媒體和網路上有許多財經專家會把自己包裝成能夠預測股市走向的神人,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老師」最後要賺的就是學費。很多人面對投資選股的壓力時,往往會希望抓到一隻浮木,甚至是起了貪念想要找一夕致富的方法,卻往往落得適得其反。
站在大盤的肩膀上。股癌節目裡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大盤是很難被打敗的存在。根據數據指出,美國市值前500家企業市值的「標普500指數」已經連續十年打敗85%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因此初踏入股市的新手很適合從「定期定額投資大盤市值型ETF」的策略著手,站在大盤的肩膀上先勝過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再逐漸提升自己的投資眼光和技巧。
別把思考外包出去。作者譬喻地很傳神,人們常常有病急亂投醫的情形,誤把路邊邪廟當神廟。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去瞭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度」,所謂專家或老師給的建議必須要自己消化吸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如同《思考外包的陷阱》這本書提到自主思考的觀念:「讓專家和科技隨侍在側,而非讓他們主導大權」。
.
3.當心同溫層陷阱
避免深陷同溫層。人類長久演化下來的「群性」,讓我們對群體內的人緊緊團結,對群體外的人毫不手軟,甚至恨意濃烈。投資方法和策略千百種,如果太過於執著於某一種策略,然後又跟同溫層內的人一起取暖,往往會忽略了其他多元的觀點,錯過了潛在的警訊,這對投資不一定是好事。
加入新的同溫層。意思是跳出原本的舒適圈,針對不懂、不熟的事物,先去瞭解,而後評論。如同美國作家費茲傑羅曾經說過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有時候要刻意讓自己擺脫意識形態上的枷鎖,試著去理解「反面」立場的觀點,讓自己能夠同時掌握不同面向的看法。
讓大師成為你的同溫層。這讓我回想起另一本《知識的假象》書中提到:「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只有當我們看得夠廣,踩在更多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描繪出更完整的知識地圖。
.
【廣納多元思考】
.
4.謹慎面對加工資訊
如何善用加工知識。隨著數位時代蓬勃發展,資訊的爆炸已經不單是用洪水氾濫可以形容,我們每天接觸的「加工知識」也越來越多。作者提醒,「只」吸收加工知識可能會造成偏食和營養不良,必須懂得把加工知識當成一種「索引」,用它們來找到資訊的源頭。
懂得找到資訊源頭。許多優良的加工知識產出者,會把資料來源檢附在文章內、文章末、影片註解中,如果要避免「斷章取義」的速食現象,就必須真正投入時間,找到資料最源頭的「原型食物」來吸收。與其聽別人說巴菲特今年又說了什麼,倒不如直接找他親筆寫的股東信。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作者舉例像是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瑞.達利歐(Ray Dalio)都擅長利用備忘錄跟投資人溝通自己的想法,這些備忘錄的觀點之犀利、視野之遼闊,而且他們總是在修正自己的看法,學習新的東西。我很喜歡的俄國詩人普希金(Pushkin)曾經說過:「閱讀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因此,要培養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從大師的眼中看到不同的世界。
.
5.贏家的特質
樂觀,但不天真。這邊指的不是天真浪漫型的樂觀,而是要瞭解「風險」的本質,預期前方一定會有許多「驚濤駭浪」,但心底清楚在長期趨勢的發展下,人類社會將持續「進步」和「成長」的樂觀態度。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短期的波動,什麼又是長期的成長。
耐心,穩中求勝。耐心這個特質放在現代的社會環境,只會越來越稀缺。巴菲特曾經說過:「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他深知投資的報酬來自於「時間」加上「複利」,也就是他著名的「雪球理論」(找到濕的雪和一條長長的山坡,讓雪球越滾越大)。當投資人越是急著殺進殺出,這顆雪球就越是滾不大。
行動,承擔風險。最近我讀到德州撲克冠軍選手吳紹綱寫的《致富強心臟》這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作者提到成功就是要「承擔多一點風險」(Take more risk.),而且把風險控制在「安全邊際」之內。應用到投資也是一樣的,我們要認識到「風險」是比「報酬」更加重要的一環,承擔你可以承擔的風險(但別失控),才有機會獲得甜美的報酬。
.
6.總是保持質疑
質疑是一種求知的態度。作者認為保有質疑的態度,就如同幫自己繫上一條「安全帶」。2020知名交易平台Robinhood有一位二十歲美國青年,誤以為自己交易失策負債73萬美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事實上,他並沒有賠這麼多錢,只是因為他搞不清楚遊戲規則,也沒向券商再詢問細節,結果才讓憾事發生。
求證是必要的行動。資訊發達的現代,人們習慣看網美打卡美食、推薦景點,甚至有時候連投資標的都要「跟風」一下。問題是,當我們沒有對細節仔細求證,連自己再跟什麼、買什麼都不清楚的時候,往往會淪為股票市場裡的「韭菜」(大戶眼中容易被收割的散戶)。懂得綁上一條質疑的安全帶、自己採取行動去求證事實的人,可以在投資這條路上走得更穩、更安全。
.
【實際付諸行動】
.
7.從認識自己開始
認清自己是誰。書中提到一個作者去面試特斯拉業務員的故事,面試官要求在場的面試者試著「賣給他一輛特斯拉」。結果每個面試者都使出渾身解數背出特斯拉的性能、規格、特色。竟然沒有一個人問面試官買車的用途是什麼?家裡有幾個人?如果我們在投資之前,沒有認識自己投資的「目標」,會很容易迷失方向、心猿意馬、心慌意亂。
投資沒有萬用答案。每種投資方式的風險和報酬可能都彼此不同,每種年齡層、每種職業屬性的投資方式,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投資沒有完美的「公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及最「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策略。與其問哪種投資標的最好,倒不如問怎樣的投資策略最適合自己。
別輕視風險接受度。我們都知道股市大起大落,卻時常輕視了當自己辛苦賺的血汗錢在帳面上「大跌」時的心理感受。這讓我回想起探討頂尖投資家如何追求報酬、管理風險的《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書中有一句話書說得非常好:「投資人無法管理報酬,但卻有能力管理風險」。重要的是拿出自己賺來的真金白銀,真正投入到市場中實際感受那種起伏帶來的情緒,你才會知道自己對於風險的承受度如何,再進一步思考如何管理風險,採取適合自己的策略。
.
8.別把雜訊當訊號
財經界亂象多。在這個大多頭年代,冒出許多號稱可以「事前預測」和「事後驗證」的投資專家,或者把任何意見都說得「模能兩可」的投資大師。這些雜訊常常會引起人的貪念,想說賭個一把,說不定這次就被這個專家大師說中,能夠翻身翻倍呢!結果,雜訊始終是雜訊,跟隨雜訊行動的後果好一點是載浮載沉,差一點就直接溺水滅頂。
接受多元持續修正。即使我們選定了某一種投資策略,也不要讓自己故步自封,要記得讓自己保持接收最新的市場訊息(前提要懂得區分訊號和雜訊),對策略作出微調和修正。我很喜歡的《跨能致勝》這本書中提到:「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持續接收多元意見,異中求同,是打造成功策略的不二法則。
.
9.炒股前先炒人生
人生如骰子,很難一次就豹子。有在投資的朋友或許都聽過這句玩笑話「本多終勝」,一開始有龐大「初始資金」的人,都透過一樣的投資報酬率,往往會遠勝過初始資金較小的人。如同前文提到,你雖然無法管理「報酬」,但你能控制的是「提高累積本金的能力」,無論是加薪、轉職、創業,都能幫你帶來更多的銀彈,讓你在市場上擲出更多骰子。當你能骰出更多次、骰得比別人更長久,相對就提高了骰中豹子的機率。
投資自己,是最重要的投資。因此,與其心心念念在投資報酬率這種「不可控」的因素,倒不如努力投資自己,這才是唯一「可控」的因素。在《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書中有一個很棒的投資觀念:「真正擁有無限成長潛能、讓你可以更快達到財務自由的,其實是創造更多的收入」,也就在專業和事業上持續「開源」。投資自己,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投資。
|黑白之間都是灰,找到無限價值的所在。
【有聲書讀後感想】
我當初第一次要讀《灰階思考》的時候,雖然自己已經有這本的電子書了,但那時候在「1號課堂 App」看到這本書竟然也出了「有聲書」?而且全暢聽會員還可以直接聽整本?當下超興奮!可是仔細一看,竟然不是主委本人的原音重現,而是找來 Podcast 百靈果的凱莉操刀演出。
雖然當下有一點期望撲空,可是真的給他聽下去之後,我就改觀了。因為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易懂(股癌風格,晦澀金融投資知識直白講),加上凱莉的說書口條真的很流暢,我一邊開車一邊聽這本書,就像是平常在聽股癌一樣暢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我是最早開始聽的讀者之一,整本有聲書都還沒錄製完成。接下來就變成每天推出一個小章節,然後我就很像在「追劇」一樣,每天上班通勤時聽一個新的段落。這也是我第一次把有聲書當成追連續劇來聽,是個很有趣的經驗!
總結來說,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聽書體驗,我雖然聽過許多 Audible 英文有聲書的經驗,卻都是同一性別的作者+說書人,沒有聽過這種作者和說書人是不同性別的組合。對於這本有聲書的組合,我很欣賞1號課堂的操作手法,除了噱頭十足之外,也確實帶給我很獨特的體驗。
有興趣聽這本書有聲版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1號課堂使用心得文章,你也可以聽 YouTube 上面的試聽版感受一下。新書發表的時候他在台北簽書會也有一段現場分享,你可以聽聽看他怎麼說。
.
【後記:保持思考的多元性】
.
如同這本書的核心觀念:「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個色階。」與其說這是一本談投資的書,不如說這是一本談「思考方式」的書。真正深諳投資的大師,也都是善於思考、熟捻人性、多元吸收、持續改善自己的終身學習者。
這本書的心得分享是我花了「最久」時間寫出的一篇文章,前後總共寫了三個多禮拜才陸續成型。或許這也是對我自己最好的鍛鍊,時常腦袋裡想得太難、太深、太複雜,以至於要用白話文說出口的時候,卻難以開口。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逐漸克服原本的知識枷鎖,也不斷去思考如何將艱深的觀念,轉換成絕大部分讀者都能聽懂的語言。我還想在文章裡偷偷告白,我一開始錄製自己的說書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遇到瓶頸的時候,總是會聽股癌的節目來獲取靈感,從他流利又不用呼吸的節奏裡找到單口秀的信心,從他直白又流暢的閒話家常裡找到豁出去的釋懷。
回顧起來,股癌節目在去年異軍突起之後,不但讓投資和財經知識更為普及,也扮演起一個社群平台,讓許多不同的財經資訊能在上面廣為流通。「投資」這個被許多老一輩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東西,也以更加親切好懂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身邊。
如果你對投資這件事還抱有一絲疑慮,那麼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穩定內心的力量和學習的方向。如果你已經有投資經驗卻還心浮氣躁,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老生常談的經驗和智慧。或者,你也可以從類似我的視角切入,學習怎樣把晦澀知識講到讓人直白懂。
這個世界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大是大非的二元論觀點,也不是充滿仇恨和傻樂觀的偏激言論,而是懂得軟硬兼施、多元並蓄、異中求同的灰階思維模式。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ySfEm3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GREY
使用期限:7/28~8/3
.
感謝 天下文化 提供抽獎贈書
台灣 企 贏 數位學習網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亞歷克.羅斯綜合歸納出10大能力,是孩子贏在未來的關鍵。
1.文化的理解力與流暢度(fluency)
由於金錢、市場和信任逐漸編碼化,帶動了機器人、基因體、網路、大數據和各種新領域的創新和創業風潮,而且從全球一級城市迸發的這股風潮,將擴及大多數企業領導人從未到過的地方,例如愛沙尼亞。精通多元文化也變得日益重要,我們的孩子必須了解不同文化,用理解與包容去看待不同文化,未來才能成為一位國際人。
2.外語能力
羅斯受訪時,對台灣的父母提出誠懇建議:請務必讓你們的孩子學習各種語言。使用兩種以上語言溝通的能力,會變得愈來愈重要。前eBay執行長唐納荷告訴羅斯:「如果我現在才18歲,我會主修電腦或工程,並選修中文課。我的小兒子讀大一,他已經學中文4年了,還可能主修電腦科學。」
3.移動能力
未來最好的工作可能在任何地方,到各國短暫出差也可能成常態。要能把廣大的世界看成自己的家,想像自己總是在全球各地工作。羅斯指出,在愈來愈虛擬的世界裡,諷刺的是,你的護照上卻是能蓋愈多章愈好,這點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重要。
4.數位能力
如果未來世界充斥著大數據、物聯網及機器人,那麼在這世界討生活的人就必須了解這些新科技,學習程式語言更有其必要性。
推特(Twitter)執行長多爾西認為,精通程式語言的好處,不只是為了當工程師或成為程式設計師;而是因為你能從中學習非常不同的思考方式。程式語言會教你如何抽象思考,把問題分解成小的部分後逐一解決,還教你理解系統,看到系統如何相互連結。所以,這些是你走到哪兒都用得著的工具,尤其當你思考如何創業和經營事業,甚至如何在企業裡工作時。如果你能把問題想清楚,這正是你從程式設計學到的本事。
羅斯問谷歌(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孩子最需要學習的技能是什麼?他回答:「是培養分析能力。學習如何理解複雜問題,非常重要,人們現在做的例行工作,以後大部分都會交由電腦處理,但我們周遭的電腦還是需要有人操作管理,所以分析能力永遠不會過時。」
5.跨領域學習
必須有更多跨領域的嘗試,融合科學與人文,才能協助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因為在未來世界中,各領域之間的藩籬早已開始倒塌崩解。未來人才必須能夠跨領域整合,除了原本專業如數學、科學,還必須懂得例如經濟學、溝通、歷史、公共政策等其他領域的能力。
羅斯認為,從小學程式設計是因應未來世界主要的能力之一。
6.終身學習
過去認為拿到大學或研究所文憑後,教育階段也宣告結束,這樣的觀念早就不合時宜。如果不能持續不斷的學習,辛辛苦苦拿到的MBA或電機碩士學位可能在畢業15年後,就變得幾乎毫無用處,因為學校學習的知識往往沒多久就過時了。對於新事物,要一直有種飢渴(stay hungry)的求知態度。世界持續快速變化,必須一直調適自己。羅斯指出,未來能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厲害的強者或才智最高的人,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人。在變動的時代,能終身學習的人將比其他人更具有彈性應變的韌性。
7.EQ(情感智商)
羅斯提醒,未來機器人會很多,人類之所以勝出就是情感,能夠了解別人的感受,讀得懂人的表情等,這點要讓孩子從生活中培養。做人不要自私,缺乏同理心,要懂得與人相處,與機器人共處。
8.創新創造力
教育系統要鼓勵創新,就不能過度懲罰失敗。連賈伯斯當年都曾在NEXT電腦創業上跌跤,若他因失敗,失去創新的勇氣,就不會有今日的蘋果公司。「所以,不要懲罰失敗,」羅斯強調,因冒險而失敗並不丟臉,因為經驗的累積,能使先前的失敗帶來未來的成功;反之,因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自然也不會成功。羅斯指出,美國教育成功之處就在於鼓勵冒險,學生就算失敗,也不會被懲罰。他期許台灣要儘量鼓勵年輕人冒險,「否則會教出一堆員工,卻教不出一個老闆。」
9.學習如何思考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認知型、非體力勞動的工作也將逐漸自動化,人類和機器人的競爭將成為明日勞動市場的特色。學習如何思考,也是多位企業領導人提醒羅斯,他的孩子該著重的能力。要成為未來的職場主力,他們必須更靈敏,懂得如何思考,指揮機器人工作,而不是被機器人指揮。
10.解決問題的能力
羅斯預期,未來網路空間和大數據領域的大企業,大都將由年輕人所開創,他們成長於密碼大戰和數據高速增長的年代,從小習慣編寫程式。開創事業,從零開始,沒有前路可循,因此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台灣 企 贏 數位學習網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1129 EP12 精華版
📌 本集內容 📌
✭【 琪斐大放送 】亞馬遜記點管控員工,委內瑞拉也不遑多(00:40)
✭【 動眼看熱鬧 】非洲豬瘟如野火燎原,美味豬肉還能吃嗎?(10:03)
✭【 世界都在看 】牲畜有尊嚴!瑞士農民發起「留牛角」公投(18:21)
台灣今年選舉,我沒去投票。
本來不是故意的。我弄錯了投票日,以為是星期天才投票,結果訂了行程陪蘿蔔頭的家人到日本去旅行,等發現時,大家機票都買了,一來我不好意思叫大家跟著改期,二來我也覺得我對台灣情勢實在太不了解,還是再等一等。
選完之後,我對民進黨兩年前大勝,只花兩年就能輸成這樣,非常驚奇。於是在網路上發了個文:
我只休了兩個星期,怎麼已經人事全非?現在時局真的動的太厲害了。
所以贏的不用囂張,輸的也不用搥胸,兩年以後一樣可以翻的。
文出之後,一大堆人給我貼標籤。
我很早就說了,我一定是偶爾投投藍,偶爾投投綠,偶爾投投別的黨的中間選民,你一定要說我不忠貞,那就不忠貞吧!
這次選舉,中選會是該打屁股,但有關投票機制的問題,下次再選應該就會矯正了吧,而且台北市這麼接近的選情,選舉辦得這麼差,都沒有暴動,選民表現很好啊,所以我不是太擔憂,但有一件事我的確很憂心,那就是假新聞。
首先,我對“民進黨因假新聞滿天飛,所以才輸成這樣”的說法,我是不買單的。假新聞在選情接近時,才有決定性影響,這次選得差距那麼大,全怪假新聞,不合理。
但”假新聞”到底多嚴重呢?真的是從中國來的嗎?
比如這樣的標題:“選舉假消息滿天飛! 紐時:中國明顯利用新式武器干預。”
但你如果去看內文,就知道紐時絕對沒有這樣講。紐時說的是人們擔憂中國利用新式武器干預台灣選舉。對中國比較嚴重的指控,比如”北京通過在中國大陸的台企向政治競選活動非法輸入資金“都是引述台灣政府/民進黨政府的說法。
但這不是在說這次沒有假新聞,有,是很多,但紐時也說:
很難確定北京對高雄的競選究竟有多少影響。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研究台灣選舉的鮑彤(Nathan Batto)說,那是因為有關的討論一般只發生在封閉的私人圈子裡。
「很難讓我們這些圈外人看到有多少影響存在,以及究竟對選舉有多大影響,」鮑彤說,他是台灣最有名的學術機構中央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員。「我們有些模糊的概念,他們在高雄對韓國瑜有不少幫助,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在民調中支持率飆升的原因。」
這就是我擔心的原因,台灣對抗假新聞的機制太弱。只憑直覺,是沒有說服力的。美國媒體花了那麼多力氣查證,檢調單位花了那麼多力氣調查,舉出各項證據指俄羅斯干涉美國選舉,這樣的結果,都還有很多美國人認為,說俄羅斯干涉選舉是民主黨輸不起。
反觀台灣,一般民眾對新聞判斷力不佳,媒體不怎麼查證,又沒有強有力的公信單位在調查,只是空口說說,就要說”假新聞來自中國”,你信嗎? 我不信。
為今之計,像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這樣的單位要大大鼓勵(https://tfc-taiwan.org.tw/),並且要儘快像法國一樣,各主要媒體與臉書等平台合作,成立打假機制,明顯標示假新聞,而且平日就要做,不是等選舉時才來做。
假新聞最大的傷害,不是在選出一個很壞的候選人,而是在它的分化力量,把一個社會裡,每一個人對與不同政治理念的人的信任全都打破。沒有基本的信任,不要說民主了,什麼都做不成。
這個星期的琪斐大放送我們有個新嘗試,請了好朋友凱莉來主講。凱莉在各種平台上,跟大家分享國際新聞己經四年多,對國際議題很熟練的凱莉說理清楚,又很幽默,太適合我們的節目了。
凱莉本周為范琪斐ㄉ寰宇漫遊的觀眾,選的是亞馬遜如何能將交貨期間降到下單後兩小時,以及中國己從科技輸入國兑變為科技輸出國,一東一西,一個貫徹資本主義的企業跟一個共產國家,都指出一個很黑暗的未來面向。
動眼神經選的是非洲豬瘟大流行,我保證你下次看到豬肉時,絕對有不同的觀感。
PS. 除了要慎防中國豬之外,目前日本「典型豬瘟」亦擴散中,日本的豬肉製品也請注意不要帶回台灣喔!
張嘉玲選的是瑞士為牛是不是該去角舉行公投,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是怎麼做公投的。
✏ 來填問卷:https://goo.gl/forms/WUzKryJW1EwjHERp1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寰宇新聞台播出,沒跟上新聞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ppt.cc/fH4QXx 十點半準時上傳完整版!
---
📌 回顧過往集數 📌
EP1《貿易戰、UBER、台灣女孩科索沃數位外交》:https://goo.gl/NkMk1i
EP2《翁山蘇姬、穿裙子的男孩、科索沃獨立十年》:https://goo.gl/opg9FH
EP3《大法官提名人性侵、杜絕假新聞、AI演算法涉歧視》:https://goo.gl/qibZyM
EP4《美國熱衷介入他國事務、捷運男性腿開開、馬其頓改名修憲公投》:https://ppt.cc/fX2fVx
EP5《美國新全民公敵、默許器官捐贈、中國新時代學「習」大會》:https://goo.gl/rCFJVq
EP6《沙國記者"被誤殺"、德極右派鼓勵學生舉報老師、雪梨歌劇院投射賽馬廣告惹議》:https://goo.gl/VV1Yjt
EP7《沙國硬拗害慘川普、加拿大通過大麻合法化、媽媽誤用HimToo害兒成笑柄》:https://goo.gl/xM8Qnf
EP8《政治極化撕裂美國社會、美期中選舉女力崛起、美國年輕人會去投票嗎》:https://goo.gl/z9uSrn
EP9《熱帶川普當選巴西總統、Google大罷工抗議企業文化、辛普森家庭涉種族歧視》:https://goo.gl/PgPCWR
EP10《川普未來施政面臨眾院挑戰、日本擬引進外勞卻爆醜聞、AI主播搶真人飯碗》:https://goo.gl/kNdCiE
EP11《熱門美劇私心推薦之「漢娜.蓋茲比:最後一擊」、「王冠」、「馬男波傑克」》:https://goo.gl/cVh2Y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