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合併的後續政治效應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大新竹合併」議題,將新竹縣市合併,議題也受到許多新竹人的關注,根據民調指出,超過半數的人支持這項決定,但衍生的是否要合併苗栗則有七成的人反對,如果大新竹合併後,對於新竹與台灣的整體政治效益將會如何改變?
易讀版: https://www.potatomedia.co/s/V8XzBhYN
一、民進黨繼續保有新竹這塊地盤
以目前的地方政治布局來看,無論新竹縣市都是藍大於綠的情況,過去的執政也多是由國民黨執政,但當年林智堅以新人之姿寫下100天奇蹟,又以政績成功說服新竹人,也讓他的支持度居高不下,但連任期滿的他下一步的政治布局仍是未知,如果透過合併縣市讓其又有參選機會,當選機會極大。
但有利自然就有弊。
新竹縣市綠營地方人士長時間在艱辛的環境下打拼,地方媒體又多是以市長林智堅做為報導主軸,後續接棒人士難求曝光,未來能留下多少人願意繼續在新竹深耕打拼,將是一個未知數。
二、將更多選舉資源安放於其他縣市
如果林智堅再度披掛上陣,可以預期在民調與支持度上都會遙遙領先,在選舉資源的安排上,就可以將原本新竹縣市的資源,交由其他縣市來執行,對於緩解其他縣市的緊張也有一定程度效益。
林智堅更可透過自身光芒與桃園的候選人力求曝光,尋求桃竹合作,為整體政策規劃注入一劑活水。
三、行政資源與溝通更為順暢
現在新竹縣由國民黨籍楊文科執政,新竹市由民進黨籍林智堅執政,在不同政黨運作下,議題整併都是一個問題,諸如水源、交通、能源、垃圾處理、等各式問題都無法有效處理,整併在同一個領導團隊,執行上可更為順暢。
但相同也有其他考驗與問題。
以現在的新竹縣市七十席議員 (新竹市34席,新竹縣36席),整併後預估剩下四十四席 (區域議員41席,原住民保障3席),以目前新竹縣民進黨兩席,新竹市六席議員的分配比例來看,可以想見民進黨在地方勢力上會更為薄弱,未來林智堅在與議會上的溝通執行,會是更大的阻力與考驗。
四、分配稅款提升
如果大新竹真的合併升格直轄市,會從三級政府轉化成二級政府,效率自然能夠有效提升,過去新竹藉著科學園區造就稅收排名全國第五,但統籌分配款卻是全國倒數,新竹人普遍不滿為何稅繳的多,得到的資源卻如此稀缺。
對於地方建設,人民福利等都是一大關鍵。
新竹一直以幸福城市自居,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沒有足夠的經費在背後支撐的情況下,政策與議題的延續就會更為艱難,如果中央能夠依照升格後的配置提供,對於新竹縣市的發展也會更進一步。
整體來說,大新竹合併自然是個好議題,對於新竹的發展更是件好事,我個人是相當樂見其後續發展,但苗栗背負如此龐大負債,我個人並不支持加入到大新竹當中,但如果民進黨要推行這項決策,對新竹對林智堅自然都是好事,但對於其他深耕地方已久的人,該如何安置也是一大位置。
地方派系永遠是政治中最複雜的一塊,你剝奪人家的既得利益,那就代表市場破壞到重新組構前,會有一段風雨欲來的混亂。
圖片出處 - GQ
年底衝社團兩萬人,只剩10%就達標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台灣 幸福城市 排名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桃園國際移民日表揚22個單位,桃市府提倡移民人權與尊重多元文化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0年12月12日下午前往平鎮區新勢公園,出席「2020桃園市國際移民日」時表示,聯合國將12月18日訂為「國際移民日」,其宗旨為希望各國制定友善移民政策,為響應國際移民日,市府每年舉辦活動,今(109)年表揚12位新住民傑出楷模、2位新住民績優服務人員、4間新住民友善企業、1個新住民友善社區、3間新住民友善學校,共計22個單位,以提倡移民人權與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打造桃園為新住民友善的幸福城市。
鄭市長表示,本次的表揚範圍廣泛,包括傑出楷模、服務人員、企業、社區與學校,其中,榮獲新住民傑出楷模的阮清夢小姐,在大園區衛生所擔任越南語通譯,並於國中小推廣越南母語及文化,協助海外歸來的朋友適應在台生活,也保存母國文化;獲新住民友善企業的碩陽電機公司,派同鄉或仲介協助新住民員工適應工作環境,也定期舉辦活動,讓新住民能融入企業;獲新住民友善企業的桃園區大檜溪社區發展協會,提供新住民諮詢及電話關懷,並透過網絡資源分享,幫助更多新住民;獲新住民友善學校的大成國中,成立新住民語學生社團,藉由社團課程,讓學生熟悉越南日常用語,並認識越南的傳統文化。
鄭市長指出,地球村時代已形成,國際移民成為常態,尊重移民文化的政策更需要努力深根。而桃園為國門之都,市府以「友善尊重」、「權益保障」、「多元服務」與「培力發展」四項原則,推動友善移民的政策,讓新移民不受歧視與標籤化,並獲得接受與尊重,享有市府各局處提供的語言、教育、法律、技藝與工作培力等服務資源,讓新移民來到台灣是快樂的,生活在桃園是幸福的,就好像自己的第二個故鄉一樣。
鄭市長也說,桃園市為多元文化的城市,截至今年10月底止,桃園市的新住民人數達6萬2,885人,排名全國第4,外籍移工人數達11萬4,300人,高居全國第1。市府全方面推動新住民友善政策,除了在桃園火車站附近設置新住民文化會館,不定期舉辦活動、展覽外,也規劃於桃園市南區成立新住民培力中心,與既有的新住民學習中心相呼應,明(110)年將於市府社會局增設新住民事務科,統籌辦理各項新住民業務,桃園的新移民政策走在最前面,讓新住民感受成為「自家人」的溫暖。
今日包括立委湯蕙禎、市議員楊家俍、劉曾玉春、市府參議陳建崧、教育局長林明裕、社會局長鄭貴華、勞動局長吳宏國、就服處長劉玉儀、平鎮區長鄭錦文、前立委彭紹瑾、桃園市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張瑜庭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台灣 幸福城市 排名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幸福指數大調查,桃園施政滿意度奪全國之冠,市府團隊持續努力讓桃園變得更好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30)日下午前往台北喜來登大飯店,出席經濟日報「2020幸福台灣-縣市幸福指數調查公布記者會」時表示,首長施政須「接地氣」,從市民的角度看待地方的需求,思考改善與進步空間。鄭市長提到,執政是透過無聲的改變、有感的進步,長時間逐步累積的成果,因此執政的每一天皆相當重要,也相信每位首長的努力,皆是希望能夠讓市民有感,讓台灣變得更好。
鄭市長指出,6年以來,桃園增加21萬人,人口數衍伸交通、教育、環保與文化等城市轉型需求,對桃園形成巨大的挑戰,因此桃園提高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數量,增加約9,000位入學名額,大幅減輕年輕家庭的負擔;同時,桃園也持續設定目標精進,例如過去公共工程鮮少獲得公共工程金質獎、優良工程金安獎,經過多年的努力,桃園在公共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工程的質感、美感、可及性與耐用度大幅提高,也屢屢成為公共工程獎項的六都前段班;又如過往桃園路平滿意度僅約3成,而今(109)年桃園在「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領先全國,獲得內政部的肯定,可謂長期努力的過程。
鄭市長提到,城市治理為全方位面向,每個縣市有其各自的優點,也致力於永續、人本與智慧,相信透過城市間交流,能展現各自的潛力,因此期許自己的團隊在交流過程中成為學習型團隊,能不斷挑戰自己。雖然每個城市不盡相同,桃園也正在成長,因此如何讓桃園在永續發展的軌道上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目標,而幸福指數大調查具有多重意義與價值,市府團隊會參考調查指標,增加桃園市民的幸福感。
經濟日報社長黃素娟表示,經濟日報自101年起啟動「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迄今已辦理9年,不同於國內其它單位的調查,經濟日報縣市幸福指數調查參考國際組織OECD美好生活指數架構,今(109)年再次調整加入地區福祉指數,使縣市幸福指數調查既可接軌國際,也能地區化比較;其次,幸福指數調查範圍包括政府統計數據及民意調查結果,以進行完整綜合評量;再者,經濟日報幸福指數調查樣本數眾多,總計超過1萬6,820位有效樣本,是台灣同性質民調中樣本數最多的,尤其適合推論母體數,也具有相當的準確性。
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表示,一座偉大的城市背後都會有偉大的推手或魔法師,讓城市永續發展,也讓居住其中的百姓感到幸福。而台灣人壽與經濟日報連續3年共同攜手辦理幸福城市調查,經濟日報縣市幸福指數具有公信力及參考價值,其深入台灣各縣市鄉鎮,針對國民居住、經濟、教育及環境進行有感的調查,以施政滿意度反映城市居民的安心與信任,參考價值高,今日除了恭喜名列前茅的縣市首長外,也期待大家能一起努力,為了台灣人民的幸福,打造一個更好的城市。
「幸福台灣-2020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在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方面,桃園市與新北市並列第一,滿意度高達78%;另外在幸福指數方面,桃園市幸福指數為64.74,排名全國第三,在政府統計數據與民調皆表現良好,可謂六都最佳,也展現市民對桃園的主觀認同感。
今日包括經濟日報社長黃素娟、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均一同出席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