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資穎在東京住小飯店的照片被媒體拿出來說事(那個房間拿著一枚銅板對空氣刮一刮似乎都可以刮出尼古丁來),朝鮮經貿文化情報 網站PO出平壤西山飯店的照片,稱國際選手參加國際競賽或國內競賽,一律都住在西山飯店。『西山飯店鄰近青春大街與各體育場館,近年才重新翻修,設備一流舒適,是朝鮮目前三間特一級酒店的其中一間。任何一位為國爭光的體育選手,都該受到國家最好的照顧與對待。』
此時PO出這樣的照片,不免有補刀的意味,但那飯店看著看著很眼熟,然後突然在心裡啊了一聲,那個飯店我住過,還寫過飯店開箱文!!!
《樂園》
飯店是荒山裡唯一的建築。入夜後,三十層樓高的氣派大樓於暗地裡綻放金色光輝,鬼魅得如一則《聊齋》。而飯店也真的叫做西山,《西山一窟鬼》的西山,當然,那與馮夢龍的鬼故事無關,純粹只是它坐落西山山頭,因而得名。西山飯店建於1989年,當年乃為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參與者提供食宿而建,五百個房間的建築乍看方正,然而內部動線曲折而蜿蜒,2010、2011、2013、2014,沿途數來連號房間,拐彎,又跳回2001。走廊不開燈,得摸黑找到牆上面板,打開照明,一盞燈點亮一盞燈,找到回房間的路。
要說西山飯店不文明也太武斷,房間裡除朝鮮電視台,也可收看央視和鳳凰台,打開電視,溫瑞凡雨中抱著小姨子,通姦者喃喃自語,像咒語又像催眠:「精神出軌不算真正的出軌,精神出軌不算真正的出軌,精神出軌不算真正的出軌……」今時今日電視可以看《犀利人妻》,攜帶手機和筆電入境也可以,唯獨裡頭不能裝載南韓影視節目。手機上網,可以,但行前說明會聽聞領隊說五天1G流量需三百塊美金,只得嚥下口水,心想五天不上網,當網路勒戒算了。然而洗澡時動念尋思:「手機沒有訊號如廢鐵,加上護照、台胞證都扣在導遊手上,萬一出了事,我在這個城市不就徹底消失了?」正這樣想,頭上日光燈光閃了一下,刷一聲停電,黑暗追上來了。
我在平壤的第三夜。
事情是這樣的:年假期間,參加六天五夜的北朝鮮旅行團,團員加領隊僅僅十一個人的迷你旅行團,卻配置了兩個導遊,普通話說得極好的金小姐和申先生。男女搭配,當然不可能是為了幹活不累,而是相互監督,嚴防對方說出不利於國家的言論。兩人連日帶我們參觀凱旋門、萬壽台銅像、南浦水壩、人民大學習堂、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國際友誼展覽館、妙香山等景點,一棟又一棟花崗岩建築,全是彎彎曲曲的動線,到後來看了什麼都搞混在一塊了。
參觀少年宮是下午發生的事,趁著記憶還新鮮,在手機上寫下種種見聞:源自蘇聯,共產國家兒童課後才藝中心,號稱三萬坪空間,一千個房間,至多可以容納五千名孩子在這裡跳舞唱歌和畫畫。自妙香山回到平壤,抵達少年宮已是傍晚,金小姐催促著得抓緊時間參觀,天黑了,外面這麼冷,該讓小朋友回家啦。簡直是房仲帶著看屋似的,這個房間打開,一群打著紅領巾的小朋友圍著石膏像素描;下一個房間打開,兒童交響樂團大鳴大放演奏著華格納《女武神》;再一個房間打開,如同打開音樂盒,十來名芭蕾舞者歡快地跳起舞,小舞者甩頭踢腿,咧嘴笑容,動作複製著動作,笑容複製著笑容,舞者也複製著舞者。沒有個別的我,只有我們。
房間,房間,始終是房間。這個房間打開,有孩子唱歌跳舞,那個房間打開,是萬邦朝貢的禮物,中國國家領導人送來象牙、俄羅斯總統送來黑熊標本,非洲某小國國王送來的刺繡……國際上被孤立的國家需要這樣一棟友誼展覽館證明他們有多受歡迎。房間複製著房間,導覽複製著導覽,解說像咒語又像催眠:「這個少年宮(圖書館、禮品館),原定三年(五年、十年)完成,但軍民感念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將軍,金正恩元帥),軍民上下一心,不眠不休地趕工,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建築裡有一千個房間(三千、五千),可以展示三千萬本書(十萬種武器、一百萬種禮物),全部看完要十天(一個月,一年)」,括弧可以填上任何的景點,觀光客只需要走進房間,把自己放進括弧裡,拍照,填空,然後離開。括弧的房間是花崗岩打造,冰寒如冰箱,打開是明亮豐饒的幸福生活,關起門則是永恆的黑暗。
我們在彎曲的走廊裡兜兜轉轉,迎面走來一個小小芭蕾舞者,往洗手間的方向走去。小女孩臉上沒有剛剛在房間裡看到的快樂笑容,只是低著頭,快步通過。陸續參觀了幾個房間,然而更多沒有打開的房間裡是什麼?可會是《平壤水族館》、《我們最幸福》裡脫北者對大饑荒不堪回首的回憶?北朝鮮1948年建國後,仰賴蘇聯援助的特惠糧食度日,91年蘇聯解體,老大哥自顧不暇,又逢1995年水患,天災加上人禍,等於四年饑荒。饑荒是無法直呼其名的佛地魔,官方報紙不肯面對現實,略略提到國家有狀況,號召民眾像金日成當年率領抗日遊擊隊在滿洲同日本軍隊鬥爭一樣,進行一次「苦難的行軍」。此後,「苦難的行軍」變成饑荒代名詞。由於鎖國,學者們從不同的文獻交叉比對,死亡人數從二十四萬至三百萬眾說紛紜。
彼時,百姓以松樹樹皮磨成細粉取代麵粉,從農村動物的排泄物中挑出未被消化的玉米粒果腹。當年任教於幼稚園的脫北者美蘭說,孩子沒法帶午餐上課,上課時總趴在桌上睡覺,臉頰貼緊木桌,她扶起孩子的臉,孩子腫脹的眼皮緊閉著,頭髮散落在她手上,摸起來粗糙而脆弱。孩子隔天就沒來上課,永遠地消失,也沒人有力氣問為什麼,「1990年代的北韓,為了生存下去,人們必須狠下心不跟別人分享食物。為了不讓自己發瘋,必須假裝漠不關心。」饑荒開始的時候,美蘭班上有五十個學生,三年後,只剩下十五個。
脫北者宋太太說,兒子因營養不良住院,醫生寫了一張盤尼西林處方箋,當她到市場時才發現藥價高達五十圓朝鮮幣,相當於一公斤的玉米的價格,在盤尼西林和玉米之間,宋太太選擇了玉米,她活下來了,餘生活在內疚中。災難結束了嗎?網路上讀到2013年北韓有男人殺子果腹的消息,內容農場新聞真假難辨,桌上熱騰騰的飯菜堵住了我們要說出口的疑惑。餐桌上,有人蔘雞,有平壤冷麵,有玉米煎餅,一桌人吃得眉開眼笑,說此處口味清淡,不油不辣,適合台灣人。席間有少女歌舞表演助興,唱〈阿里郎〉,牆上懸掛著金日成和金正日肖像,微笑看著這一切。
金氏父子的笑容無所不在,笑容在餐廳、地鐵、少年宮高高懸掛的肖像上,笑容在萬壽台廣場銅像臉上,銅像建於1972年,金日成主席六十大壽之際。抵達平壤第一件事即是到萬壽台獻花和鞠躬,金小姐說:「金日成主席是國家的父親,黨是媽媽,我們都是北朝鮮的孩子,遠行的男女出門或歸來都要來此秉告爸爸。曾經有一名外國記者在這裡看到一個小男孩鞠躬,就問男孩這銅像多重啊?欸,也沒人教這個小男孩,但他就說,北朝鮮全體上下把熱愛主席的心臟挖出來的總和就是銅像的重量。」金小姐說到激動處,嗓子都啞了,簡直都快哭出來了。
景點複製著景點,導覽複製著導覽,這一天,遊覽車繞過了萬壽台(每天早上都會繞到這裡來,無一天例外!!!),然後開往板門店。我們被帶去參觀共同警備區、參觀韓戰停戰談判簽字的地方,也去看了絕筆紀念碑。金小姐這次真的是哭出來了:「1994年7月8日凌晨兩點,金日成主席在毫無病徵之下突然辭世,當夜,他還在挑燈批改一份與南朝鮮進行統一會談的文件,閱畢後還在文件後簽上自己的文字和日期,真正是你們普通話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為了感念主席的偉大,國家特別在這裡立碑,紀念碑上的阿拉伯數字1994.7.7,就是我們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的親筆簽名,也是千古絕筆。」
行程第一天參觀了萬景台金日成誕生的農舍,最後一天參觀絕筆紀念碑,1912.4.15~1994.7.8,六天五夜走完金日成八十二年的人生,也算有始有終。然而在君父的城邦,時間並非自耶穌誕生那年算起,北朝鮮在金日成那年創世紀,雖然農舍整治得也挺像耶穌誕生的伯利恆馬槽。西元1912年等於主體1年,主體106年2月3日,我們從板門店回到平壤,行程即將結束,金小姐在遊覽車上嚷著好可惜:「這次沒有玩到牡丹峰的凱旋青年公園,那裡面有海盜船、雲霄飛車、還可以看猴子騎單車,那個公園號稱是北朝鮮迪士尼,可好玩了,但天意要各位嘉賓下次再來玩。」
遊覽車窗望出去,層層疊疊的大樓,乾淨的街道,交通女警美貌得可以去參加少女時代……眼睛看的是風景,耳朵聽的是金小姐的解說:孩子課後學芭蕾學小提琴都不用錢,國家栽培到大學畢業。這棟大樓是給藝術家住的,那棟大樓是給退休老師住的,那一整棟大樓是等南北韓統一,給南朝鮮同胞住的。沒玩到北朝鮮迪士尼其實也沒什麼好可惜的,這個國家本身就是一個巨型遊樂場,共產主義的主題樂園。
數天前,鑽進了平壤地鐵站,我的確在心裡哇了一聲。世界陡然一亮,巴洛克挑高穹頂,七彩雕花玻璃吊燈,牆上巨型金日成主席接受萬民擁戴的巨型壁畫似乎要用光了這個國家所有的水彩顏料,壁畫上每個人的笑容那樣鮮豔,那樣快樂。從「復興站」坐往「榮光站」,又是另外田園牧歌的風景,小小的電車來來去去,簡直是迪士尼小小世界。榮光站下一站是什麼?因為禁止前往,我們並不知道。
何嘗不想趁夜溜出去一探究竟?然飯店是荒山裡唯一的建築,最後一夜,綻放著金色光輝的三十層樓高跟前夜一樣刷一聲斷了電,黑暗外面還是更大的黑暗,什麼也看不到,也沒什麼好看的。
「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拷秋勤 Kou Chou Ch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分享] 徵兵制是假議題,是時候發展以「民兵」 -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討論日本殺了多少台灣人 - 時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日本統治台灣死亡人數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日本統治台灣死亡人數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日本統治台灣死亡人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日本統治台灣死亡人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及劉永福的黑旗軍和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台灣抗日死亡人數、玉井萬人塚、西來庵事件宗教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甲午戰後台灣客家人抗日的真實原因! -《客客客棧S3》 EP4 的評價
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韓戰71周年史實小八卦三】
(接續前兩篇)
(六)廣義的抗美援朝從1949年就開始。
解放軍在渡江成功後,其實就開始面臨「裁軍復員」的問題。此時又因金日成請求強化他的軍力,而史達林也指示予以支持,毛澤東和林彪開始把解放軍中的朝鮮族士官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
1.最早期的一批是原「朝鮮義勇軍」(左翼抗日朝鮮族軍,蘇聯起初不許它們回朝鮮,半強迫他們加入四野作戰),1949年初改編成為朝鮮人民軍第1師中的1團(這批算志願程度最高的)。
2.第二批是解放軍47軍朝鮮獨立團,1949年中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四師第18聯隊(團級單位)。
3.第三批是解放軍164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5師、解放軍166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6師
4.第四批是解放軍獨立15師(原156師為骨幹,加入其他單位的朝鮮族成員),1950年5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7師,後改番號為朝鮮人民軍第12師,另有一個大隊編入平壤機械化步兵團。
也就是在韓戰開始之前就有4萬解放軍老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當時的美方與南韓方並不清楚這一點,導致之後吃了大虧。
(七)美軍初期戰鬥慘不忍睹,「少爺兵」的印象傳遍共黨陣營
到大田戰役為止,美軍24師傷亡逾半,其中超過3000人陣亡,之後在南部的河東郡,美軍29師3營被人民軍6師(即原解放軍166師)前鋒突擊,全營覆沒,逾半陣亡。主因是美國第一批援軍是當時駐日美軍,士兵都是戰後去日本「當大爺」的新兵(真正經歷過大戰的美軍,反而在戰爭一結束時,絕大多數就迫不急待地解甲回家),而朝鮮人民軍的事實主力則是解放軍四野改編而來,多數經歷過四平、長春、遼瀋、平津等地的決戰,戰鬥經歷豐富,素養高,而且行動迅速。不過美軍初期潰敗的印象,讓共黨軍隊錯誤地真以為美軍通通如宣傳般是「少爺兵」。
這錯誤認知很快就會讓共軍付出驚人代價。因為戰事爆發後,許多大戰時期表現優異的美軍軍士官都被召回,釜山環形防衛圈的美軍已經和大田戰役或河東突擊的美軍完全不是相同檔次。
※在同時期韓國國軍損失超過7萬人,凸顯出原先多數只有警察任務與治安作戰經驗的韓軍部隊與經歷過國共內戰大規模野戰、攻城戰的原解放軍部隊戰力差距有多大。
(八)朝鮮族援軍變成陣亡人數的爛帳
北韓中央政府因一度被迫「疏散」,導致其動員資料變成大爛帳。另外,在聯軍攻入平壤後,北韓把名義上的9個師撤到東北「整訓」,當時就有發動朝鮮族青年參軍。之後隨中共「志願軍」大量入朝,又有朝鮮族成員被派到北韓部隊中以協助「聯繫」或補充已經空洞化的北韓部隊。然而因北韓上層領導的指揮根本更「瞎」,真正具有指揮戰鬥經歷的金策又因煤氣中毒身亡,北韓部隊在上層瞎、中層與士兵在沒有老兵帶領下就派上火線,損失慘重,只好又補入新兵,處於不斷空洞化的消耗,導致整體損失更為驚人。然而這些編入人民軍的朝鮮族陣亡人員,當然不計入志願軍烈士。這也是所謂的韓戰中國死亡人數(鄧小平曾説韓戰中,中國死了40萬人)和志願軍烈士總數差異的最大原因。
(九)共軍手榴彈擊落美機是真的
這不是神話宣傳,而是「無間道」。1952年美軍在中共「志願軍」戰俘中尋找反共份子,特別是黃埔軍校學生,藉以徵召組織敵後偵查人員(他們熟悉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組織、單位、呼號,不容易露餡),其中一位被找上的是陸官23期(大陸上最後一期)的張文榮。張文榮視此為以英雄身分回大陸的機會,故表現積極意願,更流露出之後想返台繼續為國府效力的希望。美方不疑有他,因為當時確實有好幾位陸官畢業的志願軍戰俘希望能在為美軍效力後,回歸國府陣營,他們都是屬於成都失陷時,被陸官成都分校教育處長李永中一起指揮「包裹起義」的人。美方將他們派往仙甲島受偵查訓,之後在1952年2月19日,美軍3架C-46飛機載著這些志願軍裝束並佩掛手榴彈的偵查人員前往鐵原地區空投,但張文榮卻在跳傘下機的那一刻往機艙裡丟手榴彈,炸掉美軍飛機。該機美方僅有哈里森軍士長也緊急跳傘逃生成功。有人認為張文榮成了雙面間諜,但當時美方認為他的動機可能是想回大陸,不想去陌生的台灣,所以在最後一刻又變了心。對美軍而言這是慘劇,但他們仍然繼續進行類似任務
(十)韓戰中的主要傷亡方仍是韓國人
雖然韓戰中韓國一度崩潰,生產也大半停滯,舉國幾乎靠美國「養」(1950.6-25 ~ 1951年秋季間),美軍也為事實上的主力,但韓軍本身還是承擔許多衝擊,累計陣亡超過15萬人,另外輔助部隊「國民保衛軍」又因貪汙問題與寒冬聯軍潰散時顧不上,有9萬人因此而死。韓國平民也因北韓佔領期間抓丁10萬人、保導事件大屠殺、北韓屠殺、逃難中死難等原因有近百萬人死亡。
解放軍在1950年11月以後始終為共黨方主力,但這不代表北韓損失輕微。北韓軍在第一批援朝骨幹被消滅後就打回原型,平壤-元山戰役時,15萬的北韓守軍高達90%陣亡或被俘,而聯合國軍傷亡不到2.000人。之後北韓軍雖然靠持續動員與蘇聯裝備武器補充,但一直沒脫離空洞惡性循環。前面提到,北韓因中央政府曾經疏散,故很多資料遺失,但就兩點可以看出北韓人員損失之重:
1.韓戰爆發前夕,北韓人口為960萬人,停火協定簽字時,人口只剩850萬人。
2.韓戰爆發後1個月,北韓在其領土與佔領區內「動員」的志願兵就達74萬人。
3.1954年3月,蘇聯駐北韓使館回報北韓戰後統計「人口損失」原因:空襲—28.2萬人,南逃或失踪—79.6萬人,向其他共黨國家疏散—8萬人,在停戰線成立後改為南韓領土居民—4萬人,動員參軍—60萬人。
這區區幾字「動員參軍」的人口損失,默默地說明北韓軍隊實際損失慘重的情形。如果加計中共讓朝鮮族解放軍或青年改編成人民軍的數目,損失更加慘重。
※停戰線在東部比38度線推進不少,戰後南韓淨得是3,900平方公里。
(十一)「橫濱瑪麗」的悲劇真相很可能是軍官死在韓戰
1948到1950,橫濱有位頭牌小姐西岡雪子,會英文、會畫畫,談吐舉止出眾,一位美國軍官對她如癡如醉,送了她定情的翡翠戒指,韓戰爆發後他向她保證,他一定會回來。但軍官失信了,她只好回去接客,她開始只穿純白色的蕾絲裙,戴著純白的蕾絲手套,清秀的臉上抹滿厚厚的白粉底,描著厚厚的眼影和眉毛,塗着鮮豔的紅脣。但隨著她年歲漸長,在一般人們眼裏,這不像女神,更像一個怪物。一般的說法是美國軍官被召回後就沒有回來失信了,但更殘酷的可能是那位軍官很可能已經死在韓戰。因為當時美軍馳援韓國,老練的解放軍射手與迫砲手(不管是1950年就改編入朝鮮人民軍的解放軍或之後成建制開入的志願軍),都會先對軍官射擊,以造成部隊混亂,所以沒有戰地經驗的年輕軍官經常在初次遭遇的突擊中就陣亡。
=========2021韓戰小八卦集福編最後感言
#草菅100萬人民與1000人民的性命一樣都是草菅人命
#刁難BNT疫苗的人請記得金日成愛喝伏特加
#你們以後一定會見面
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拷秋勤 Kou Chou Ch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每個社運場合拷秋勤高唱的「官逼民反2」的歌詞內容你瞭解嗎?
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因為在爭取自由民主的這條路上,需要不少的先聖先賢拋頭顱、灑熱血;西元1915年,台南地區發生日治時期最大規模的一場武裝抗日行動『噍吧哖事件』,當時為了反抗日本殖民的高壓統治,漢人跟當地平埔族原住民聯手,以傳統刀劍兵器,襲擊台南、高雄一帶的派出所,最後卻不敵日本軍警的船尖砲利反擊,事發後,15個地方村民還遭到日本兵殘虐的屠殺式報復,釀成近三千無辜百姓遭殺害,這場抗日行動,雖然失敗,卻因此讓日方重新思考治台政策,改以懷柔取代高壓,事件屆滿一百週年,透過民視台灣演義鏡頭,帶您重新回顧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
本週日12/13晚間7:55請鎖定民視新聞
以前一直以為抗日最慘的是霧社事件,現在才知道1915年的噍吧哖事件才真的慘絕人寰!面對當時日本人的高壓統治,拿著「竹竿綁菜刀」的台灣人串連起義,最後當然不是武裝部隊的對手,統計日本人死亡約30幾人,但事後遭到日本人屠村的台灣人死亡人數竟高達三千人,更別提那被捕判處死刑的還有近九百人!這簡直是百倍奉還~~如今100年過去了,讓我們來看看事件始末及對台灣的影響,本週日12/13晚間7:55鎖定民視新聞台灣演義『噍吧哖事件』
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討論日本殺了多少台灣人 - 時事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蕭壟大屠殺:罹難人數約有27000人左右; 灌水3.3~9倍死亡數應為3000~8000人。 出處:中時電子報: 蕭壟抗日紀念碑還原史實這在歷史文件記錄上,並無正確 ... ... <看更多>
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日本統治台灣死亡人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日本統治台灣死亡人數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抗日英雄人物、台灣抗日死亡人數、台灣抗日事件有關流行服飾與配件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流行時尚選集提供 ... ... <看更多>
台灣 抗日 死亡人數 在 [分享] 徵兵制是假議題,是時候發展以「民兵」 -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完整標題:徵兵制是假議題,是時候發展以「民兵」為骨幹的全民武裝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228
文:賈伯楷(綠黨中執委)
最後一批義務役士兵於2018年12月退役,全面進入四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的時代,台灣
至今仍處於中國的軍事威脅下,兵役制度是長期爭論的議題,台灣社會一直有強力主張恢
復徵兵制的呼聲。
今年3月28日總統蔡英文也完成了「海洋民主之旅」,出訪太平洋友邦,當中最受矚目的
行程是訪問美國夏威夷州民防廳(Department of Defense)所屬的急難管理署(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並由夏威夷州國民兵司令兼民防廳長亞瑟・羅根(
Arthur Logan)少將陪同,這是重大的外交突破。國民兵(National Guard)為美國各州
所擁有的民兵,雖然受到美軍的資助與協助,但除非是戰爭時期或國會同意的緊急情況下
,不受美國總統召集指揮。面對中國不排除以武力併吞台灣的基本國策,我們不會在國軍
全募兵後,就此停止軍制改革。那麼要再改回原本的徵兵制嗎?美國的國民兵制度能帶給
我們什麼樣的啟示?首先,要從兩次波灣戰爭帶動的軍事發展潮流說起。
兩次波灣戰爭帶來的軍事革命
1991年的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當時伊拉克擁有約65萬兵力、超過萬輛戰鬥車
輛,排名世界第四,如果倒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空,應該會是慘烈程度與史達林格勒相
當的戰役。發生於1942年德國進攻蘇聯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參戰雙方初期共投入46萬兵力
,激戰7個月後由整體兵力素質較差的蘇聯,以源源不絕的兵員及裝備補充優勢贏得勝利
,整場戰役蘇聯陣亡40萬人、德軍陣亡25萬人。在那個時代,兵員及裝備的數量幾乎決定
一切。
1991年波斯灣戰爭結果很快揭曉:兩個月後伊拉克潰敗投降,多國聯軍約300人死亡、約
千人受傷,伊軍則有超過10萬的傷亡,與二戰時期相比,這是不可思議的傷亡人數。事隔
12年的英美入侵伊拉克的第二次波斯灣戰爭,雖然伊拉克國力已大不如前,但仍有37萬5
千兵力、約5千輛戰鬥車輛。英美在2003年3月20日正式入侵伊拉克,不到三週的時間在4
月9日佔領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瓦解海珊政權,在3月19日到4月30日為止,共有139名美軍
和33名英軍陣亡(2003 - 2011年伊拉克戰爭英美等國傷亡統計點此參考)。波灣戰爭衝
擊了世界各國,也帶來影響深遠的軍事革命。
在兩次波斯灣戰爭期間,龐大的伊拉克軍隊都面臨相同的問題,只要戰場指揮部一遭到敵
方遠程精準打擊,部隊便立刻投降瓦解,美軍以極小的代價勝利。美軍也很快發現,伊拉
克軍隊往往是粗劣的裝備與簡陋的訓練,原本美軍預期的大軍抵抗與激烈巷戰沒有發生。
役男共同經驗:不相信黃埔軍能打勝仗
義務役曾是許多台灣男性的共同生命經驗,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基層裝備嚴重缺乏,應該
用於戰訓本務的時間精力被大量雜務淹沒。必須靠著不斷偽造文書、同一個裝備被當成不
同好幾個裝備接受檢查、短缺的零件以保麗龍勞作通過高裝檢,演習用同一套劇本事前重
複演練,營造出精實有戰力的假象。軍中的造假文化及表面功夫雖然在出社會後相當受用
,但也讓人民很難相信國軍能打勝仗。
過去為了反攻復國,保留了異常龐大的陸軍編制,但完全沒有充足的後勤能力供應龐大軍
隊的裝備需求,更沒有能力精實得訓練所有士兵。無力負擔龐大部隊所需軍士官的人事費
用,也讓許多應屬於軍士官的業務實際上由義務役士兵承擔。積重難返、欺下瞞上、追求
表面的黃埔軍醬缸文化,使部隊陷入留不住人的惡性循環。
不能否認軍中仍有許多紮實戮力奉公的份子,相同問題海空軍也比陸軍少得多。但面對這
些錯綜複雜的問題,許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主張恢復徵兵制。
「徵兵 = 廉價」是幻覺,絕不能走徵兵回頭路
兩次波斯灣戰爭帶來的啟示,就是證明了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到極致的大規模工業化正
規軍,在面對講求精準火力打擊的資訊時代科技化部隊,已經不堪一擊。當指揮系統及通
訊遭到精準打擊,大軍便群龍無首鳥獸四散,這已是當代戰爭的常態,如同史達林格勒那
般慘烈的大軍交戰已經一去不復返。如果貿然恢復徵兵制,把時鐘撥回二戰,大家覺得國
軍的狀況會比較接近高度科技化、專業化、所向披靡的英美聯軍?還是雖然規模龐大,但
裝備粗劣、訓練簡陋、兵敗如山倒的伊拉克陸軍?
在冷兵器為主的農業社會,難以大規模生產精良兵器,武器又十分依賴個人的戰鬥技巧,
需要長時間訓練刀弓馬術,當時的職業軍人往往還會自成一個社會階級。慢慢進入火器與
工業時代後,大規模生產一定品質的兵器成為可能,熟練槍枝需要的時間也更短,讓大部
份的人能透過短期、整齊劃一的訓練成為合格的士兵。現在是高科技的資訊時代,技術進
步反而墊高了士兵適應當代資訊化戰爭的門檻,各種五花八門科技軍備例如電子GPS、通
訊設備、夜視鏡、瞄準鏡、射擊眼鏡、抗彈板、戰術背心與手套、防毒面具、抗紅外線迷
彩服、手套、水袋、肘膝護具等等已經是現在美軍的基本裝備,都增加了學習熟練所需的
時間及購置成本。在今日,對一位合格正規士兵的要求比過去高出許多,裝備價格更是如
此,不能再如同過去只靠S腰帶和萬年水壺解決一切。
美軍許多士兵具備不同環境的小單位作戰能力,如果要在徵兵制下維持支持龐大且合格的
資訊時代軍隊,過長役期不但影響社會生產力,對合格士兵越來越高的要求,勢必會與講
求人人公平中獎的徵兵制發生越來越多的矛盾。徵兵看似省下士兵的人事費用,訓練過程
持續大量耗損的精密裝備,以及所需的龐大軍士官人力,反而讓國防開支異常膨脹。若為
了控制成本而縮減部隊編制、使用劣質裝備,馬上就會入伍大塞車、虛耗年輕人的光陰,
也不用期待其戰力。
過去大家所熟悉的徵兵義務役,絕對不能成為回頭的選項,大家想像的龐大又便宜的徵兵
制黃埔軍,在當代戰場將如同伊拉克陸軍毫無戰力,必須拋棄「徵兵 = 廉價」、「人數
就是戰力」的幻覺。過去廉價徵兵的代價,就是鬆懈的戰訓、陳舊的操典、短缺的料件與
故障的裝備,更不應該以「我吃過屎所以別人也得吃」的心態出發,主張恢復過去的徵兵
制。
進入資訊時代戰爭 美軍仍遭民兵痛擊
2003年的英美入侵伊拉克,並沒有因為開戰不到三週佔領首都巴格達,隨著海珊政權垮台
迅速結束,英美聯軍的惡夢才正要開始。原本的伊拉克軍隊瓦解後,由效忠舊政權或各路
宗教勢力組成的游擊武裝民兵,不受統一指揮的民兵成為戰場新主角。他們平日隱身於平
民之中,持續觀察、傳遞情報,等待適當的時機便拿起武器突襲,使用的是迫擊砲、步槍
、火箭筒、土製炸彈或汽車炸彈等較不需要高度後勤補給的裝備作為武器,它們可以用過
即丟、甚至是日常可以取得的物品,並以豐田皮卡為主要載具。
游擊武裝民兵給佔領的美軍帶來極大的壓力,起初不到兩個月的進攻階段有139名美軍和
33名英軍陣亡,接著從2003年5月到2011年12月為止的佔領階段,美軍陣亡人數卻高達
4358人,其中佔領階段甚至有10個月份的單月陣亡人數比進攻階段還多。伊拉克成為燙手
山芋,佔領階段的傷亡激化了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雖然美國在2011年表面上撤軍結束了
佔領階段,但為了持續維護美國在伊拉克的利益,美方建立的魁儡政權也無力平定層出不
窮的游擊武裝民兵(雖然他們通常被稱作「恐怖份子」),實際上目前仍在當地保有數千
名以特種部隊為主的駐軍。
波灣戰爭帶來的另一個啟示,在專業化、資訊化的高科技軍隊取代工業時代軍隊之後,游
擊武裝民兵的重要性再次凸顯。由在地人組成的游擊武裝民兵,優勢包括熟悉地理人文、
緊密的地方人際連結,平時隱藏在人群之中,並從當地社區取得情報、糧食、物資與裝備
,也藉由居民出於家鄉遭到侵略的義憤填膺,而持續取得兵員補充。相較於傳統軍隊,民
兵使用的裝備較不需要高度後勤補給,可以就地取材,甚至用完就丟,不若傳統軍隊只要
後勤補給中斷便失去大部份作戰能力。最重要的是民兵分散、去中心化的指揮行動模式,
沒辦法透過精準打擊的斬首行動瓦解。民兵藉由「到處都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死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的我」的特點,讓高科技的資訊時代軍隊在完勝工業時代的徵
兵部隊後,仍遭到民兵的迎頭痛擊。
全募兵後的隱憂:由特定少數人承擔的「異化」國防
會有台灣在民主化後國軍戰力低下的普遍印象,只是因為威權體制解除後,終於能夠把過
去數十年的積弊大鳴大放,同時政府開始推動募兵,讓人以為軍中弊病就是募兵造成的,
但其實都是長年的老問題。現在政府確實有開始逐漸改善這些積弊,透過增加國防開支逐
步充實基層裝備、減少不必要的雜務、改善過去注重表面功夫的演訓,相信部隊的戰力會
逐步提升。也毋需過度擔憂只有四個月的軍事訓役時間不足,美軍新兵訓練也是差不多的
時間,重點是訓練的內容。募兵強迫國軍脫胎出黃埔軍的陳年積弊,回頭走徵兵只會讓這
些努力功虧一簣。
不過在應該徵兵還是募兵的爭論中,一些主張恢復徵兵的理由並非沒有道理,募兵制透過
經濟誘因,讓責任與風險由特定少數人承擔,也讓社會多數人認為社會的安全保障與自身
無關,只要付錢養兵就行了。如果這個社會沒有直接的外部安全威脅時可能還無所謂,但
在有直接外部威脅的台灣,這樣的關係並不健康。此外募兵制的軍隊,不論是在社會階層
、種族、教育程度、甚至是政治立場,都與社會裡的常態分佈截然不同,將重大的安全保
障以及合法武力壟斷交給一支與社會如此疏離的軍隊,如此「異化」也潛藏著隱憂。
台灣臨著特殊的國際處境與直接外部威脅,我們既不應該走過去戰力低下的徵兵制回頭路
,也不應該讓結構組成與社會常態分佈截然不同的少數人,來承擔安全防衛的責任與風險
、合法壟斷武力。應該借鑑軍事發展的潮流發展以民兵為骨幹的全民武裝。
歷史上的台灣民兵:乙未戰爭
許多人心中的第一個懷疑,就是每年爭論人民有沒有抵抗意志的台灣,可以如同伊斯蘭社
會發展出民兵武裝嗎?事實上,台灣的歷史與武裝民兵並不陌生。
相傳台灣日治初期的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曾說台灣人就是「貪財、怕死、愛面子」,
即使在今天也很符合大家的認知,懷疑台灣人民沒有抵抗的意志。但在後藤說出這句名言
的差不多時期,台灣同時經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抵抗戰爭。日清甲午戰爭後緊接著的乙未
戰爭,是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始於清國割台後建立臺灣民主國的1895年,歷時半年
。國人對於乙未戰爭與台灣民主國的印象,往往是未戰先潰、開城投降,這是乙未戰爭的
部分事實,但更多被忽略的是軍民奮勇抵抗的部分。
台灣民主國黑旗軍、義軍在素質與武裝普遍不如日軍的情況下,出於不甘心家園被平白接
收的保鄉情切,憑藉地理與人際網絡的優勢,以機動游擊戰抵抗日軍。最終日軍陣亡1436
人,尚不包括水土不服造成的4642人病死,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呢?前一年的甲午戰爭是雙
方出動艦隊、大砲的戰爭,日軍陣亡1132人,顯示奮力抵抗的武裝民兵有機會比正規軍造
成敵人更慘重的損失。乙未戰後更展開了長達20年的武裝抗日,這就是所謂「貪財、怕死
、愛面子」的台灣人。
讓民兵成為「重層嚇阻」的最後一道防線
當前政府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構想作為建軍目標,官方文宣中強調會致力於制
空、制海及防禦戰力的整建,並提升主動防禦、反封鎖等能力,來獲得嚇阻能量。目的是
避免戰火深入台灣本島,爭取時間讓外援抵達,以較少兵力發揮最大戰力,但對於敵軍一
旦上岸建立灘頭堡後的著墨就少了。中國目前實際上不具備武力佔領台灣的實力,連投射
足夠的佔領軍都有問題,但中國會持續改進、強化其短處,在其仍力有未逮的制空、制海
及兩棲登陸努力迎頭趕上。中國作為不穩定的政權,無法準確預估中國何時為了轉移內政
壓力選擇武力攻台。此外國際情勢瞬息萬變,不能總是寄望國外勢力做為安全保障的最後
希望。在這裡,以民兵為骨幹的全民武裝就是最後一個答案,成為「重層嚇阻」的最後一
道防線。
中國官方的對外宣傳強調速戰速決與「斬首」,先不論其理想與實際的差距,這正是師法
美軍在兩次波灣戰爭帶來的軍事革命,讓正規軍群龍無首、失去後勤便自動潰敗瓦解。許
多從未受過軍事訓練匆促上場的民兵部隊,憑藉其在地知識、人際網路、去中心化、不需
仰賴強大後勤的優勢,在戰史上寫下許多功勳,迫使列強改變對外政策。若能夠以訓練民
兵的方式,而非正規軍的方式,來對全體公民實施全民武裝的訓練,必定能發揮更強的戰
力。只要全台兩千多萬人仍有一萬民兵選擇抵抗到底不到總人口的0.5%,就足以讓中
國長期以來追求速戰速決、斬首的大筆軍事投資化為烏有,還得投入更多更多成本因應民
兵戰術及其政治影響力。軍隊不只是為了打仗,存在本身就有意義,當台灣擁有龐大的民
兵,也迫使中國要重新評估發動攻台的必要性、機會成本與時機點。
與國軍分進合擊 發揮民兵特長
雖然建立以游擊民兵為骨幹的全民武裝有諸多的優點,但仍是一項重大工程,目前我國僅
有「山地後備連」具備類似的性質。若台灣能全面建立民兵部隊,應該在日常組織編制與
現行國軍完全分流。便可參考美國國民兵及州防衛隊(State defense forces)的組織模
式,如同美國各州設立「民防廳」,由各縣市成立「民防局」主管各縣市民兵軍政、軍令
及軍備事務,成為真正的全民武裝力量,民防不再只是隸屬警察局的治安協助角色。並且
在承平時期或戰時國家指揮中樞瓦解時,由縣市長為當地民兵統帥,就像美國州長統帥州
軍。「民防局」將取代目前後備指揮部的部分功能,民兵也分擔國軍防衛重要基礎民生設
施的任務,如供電設施、通訊節點、機場港口等。原住民族也可以根據自治、文化及傳統
領域的特殊性,在地方政府之外另建立指揮自己的民兵部隊。
現在國軍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旦動員,義務役組成的動員後備部隊,到底要如何納入已經
全面志願役的現役常備部隊?兩者差異太大,若貿然湊合,既無法發揮動員部隊的戰力,
更讓現役部隊為了管理動員兵而受累,過去就曾發生為了管理義務役反而拖累志願役日常
演訓的問題。若建立民兵得以成真,必須讓義務役民兵與志願役國軍完全分流,兩者的任
務功能不同,也確保民兵「去中心化」的分散優勢。
中央政府在承平時期應就軍政及軍備提供協助,讓地方政府有充足資源以訓練、維持民兵
部隊,雖然民兵裝備需求低,不需高度後勤,可與民間商用設備共通,甚至是可以就地取
材用完就丟的裝備,但仍須確保最基本且充足堪用的裝備,不能再像過去的黃埔軍一樣。
建立全民武裝 仍需排除萬難
民兵另一個優勢「在地性」,除了熟悉地理環境,以及透過在地人際網絡取得信任、情報
與補給,因此可以自行選擇在居住地或戶籍地服役。以現行四個月軍事訓練役的時間去訓
練民兵應該足夠,是否要增加為更充裕的半年或八個月也可以討論。後備教召就在離家不
遠處,除了熟悉武器的手感、聯絡鄰里感情,也更新地理資訊。以後的里民志工活動,也
許就是幫民兵整理營區、保養裝備。
其他要解決的問題,例如民兵的訓練與操典可參考的對象不多,必須自行蒐集統整零碎的
第一手資料,自行摸索如何建立與訓練民兵部隊。除了基本戰技,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在
指揮系統瓦解時行動。國軍全面志願役後,雖然現編比持續改善,但仍有相當缺額,而且
可能隨著不可逆的少子化漸趨嚴重。不如考慮將海軍陸戰隊及陸軍機械化步兵以外,目前
陸軍的30個步兵營逐漸部分裁撤,反正編不滿,角色也較與民兵重疊,裁撤後人員轉為建
立與訓練民兵部隊的種子。此外,女性是不是也有加入民兵的義務?若女性必須加入民兵
,是否與男性扮演完全一樣的角色?以及民兵部隊如何與國軍協同作戰?都是需要排除萬
難嚴肅面對的問題。
在台灣,國防是躲不掉的課題,國軍全募兵後,雖然仍保有軍事訓練役,卻只是回應外界
對全募兵質疑的權宜之計。一旦情勢所迫,要如何讓後備役發揮戰力是個未解的難題。綜
觀當代軍事發展潮流,過去徵兵所組成龐大黃埔軍,已經在當代戰爭被淘汰,但游擊民兵
至今卻仍在戰場扮演重要角色。在國軍全募兵、義務役全面軍事訓練役後,應該要進一步
建立以民兵為骨幹的全民武裝,不只是順應當代軍事潮流,更是讓全民務實共同面對國防
。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心得:
因為是三年前的文章,所以改用分享會比較好
個人是非常贊成用民兵制度取代徵兵制度
且台灣也不是第一次搞民兵這個玩意
上次是二二八期間國民政府全台大屠殺
中南部地方紳士組成民兵部隊抵抗軍隊並維持社會秩序
二七部隊跟雄中自衛隊都是最好的證明
尤其台中幾乎在這次事件沒有受到很大的波及
至於說會不會有統派出來搗亂的不用多想
因為這些統派只是一個牆頭草,只會吃軟不吃硬
台海危機跑最多的也是那群人
如果政府把這些早期台灣的特色給找回來並作好配套措施
對台灣的國防是事倍功半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34.197.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4522369.A.ED9.html
你覺得可以讓那些後備軍人開戰車、飛機或操控飛彈嗎?
※ 編輯: snh48spush (39.14.41.46 臺灣), 09/30/2022 15:52:24
知道一堆人都在檢舉你的言論嗎?
※ 編輯: snh48spush (27.242.198.46 臺灣), 09/30/2022 16:03:28
※ 編輯: snh48spush (27.242.198.46 臺灣), 09/30/2022 16:38:13
※ 編輯: snh48spush (27.242.198.46 臺灣), 09/30/2022 16:57:57
※ 編輯: snh48spush (27.51.97.80 臺灣), 09/30/2022 17:33: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