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一直是我的個人興趣,十年前大家瘋底片機時,我跟大學好友一起跑去台藝大修黑白底片攝影,除了了解相機構造、快門光圈,還學了如何進暗房沖底片,記得那時看著相紙在顯影劑裡慢慢成像,黑白底片攝影特有的對比與粒子,打開了我對於影像之喜好的第一扇大門。
尚在米蘭求學時,我最喜歡課餘時間泡在圖書館,翻著一本又一本厚厚的攝影集,從經典的Ivring Penn、Helmut Newton、Richard Avedon、David Bailey、Herb Ritts
...到現代的Nick Knight、Steven Meisel、Mario Testino…我喜歡人,喜歡藝術,而將人與藝術合而為一的事,不正是時尚攝影?
海洋拉娜每一年都會推出極為限量的乳霜限量包裝,裡頭裝的是海洋拉娜經典乳霜質地,當我看到今年度海洋拉娜的乳霜限量包裝與藝術家跨界聯名找來Mario Sorrenti時,我的腦海中立刻出現他的黑白攝影作品,那些以灰色為主調,畫面柔軟卻有張力的經典作品。而這次,不僅Mario Sorrenti自己成了影像中的主角,他鏡頭下的繆思,竟是同為影像創作者的女兒Gray Sorrenti。
在Mario Sorrenti的時尚作品裡,通常他與畫面主角的情感是直接的(前女友Kate Moss那系列除外,哈哈哈),但他鏡頭下的女兒Gray,多了份柔軟的憐愛,美歸美,但更給人不可侵犯的仙氣充滿感(就是爸爸前世的情人);而Gray亦用粒子豐富、色彩鮮明的彩色攝影回敬老爹,拍出爸爸Mario帥氣、性感的一面,但又有股「這是屬於我的死老頭」感。(同是女兒很能體會)
關於保養、關於海洋拉娜經典乳霜我早已講到海枯石爛,不論是五種質地也好,上臉的方式也罷,但這次的限量聯名系列不同,是將保養、美與時尚完美結合,收藏大師作品的機會。
不論是他倆的情感交流,攝影作品,還是聯名瓶身,全都美極了。
Excuse me 導播這罐內外兼具的藝術家聯名限量乳霜居然只有週年慶期間買得到😵且只在台中新光三越/ A8 & A4台北新光三越/南西新光三越,獨家販售!
#LamerTaiwan #海洋拉娜 #乳霜就是海洋拉娜 #藝術家聯名限量乳霜 #LoveLaMer #LoveBySorrenti @ LamerTaiwan
📸 @yuweiiv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
台藝圖書館時間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台傳播系所學生捍衛新聞自主與專業倫理衝一波
【代轉】【採訪通知】
全台新聞傳播師生連署支持「捍衛新聞環境、支持NCC裁罰決議」連署結果公佈記者會 採訪通知
⏱️時間:2019 年 4 月 12 日(星期五)14:0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七樓大傳所大教室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1號(圖書館校區)綜合大樓7樓
📞新聞聯絡人:莊貿捷0931-057-128、莊承憲0937-018-793
🙋參與系所同學:臺師大大傳所、政大傳播學院、臺大新聞所、輔大傳播學院、世新傳播學院等…(邀請中)
▶️記者會流程
14:00 ~ 14:30 接待、預備
14:30 ~ 14:40 連署活動緣起與聲明:莊貿捷(臺師大大傳所碩士生、連署共同發起人)
14:40 ~ 14:50 連署名單公布:莊承憲(臺師大大傳所碩士生、連署共同發起人)
14:50 ~ 14:55 代表同學發言:陳德倫(臺大新聞所碩士生)
14:55 ~ 15:00 代表同學發言: 蘇怡兢 (政大傳播學院碩士生)
15:00 ~ 15:05 代表同學發言:沈粲家(輔大新聞系大學生)
15:05 ~ 15:10 代表同學發言:吳奕柔(臺大學生會會長、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發起人)
15:10 ~ 15:30 媒體Q&A時間
15:30 ~ 連署同學呼口號:「端正媒體風氣,你我固守分際!」
🎯初步連署結果
連署師生來自全台大專院校28家新聞傳播系所,均為非組織性之師生個人連署
連署總人數 1506 人
新聞傳播系所學生/畢業生 622 人
新聞傳播系所教授 18 人
相關領域教授 3 人
代表學校人數統計:政大傳院 :190 人、台大新聞所 : 23人、師大大傳所:33人、世新傳院: 72人、輔大傳:50人、淡江傳播系所: 27人、中正傳播系所:33人、文化新聞傳播學院 :42人、交大傳播系所: 14人
參與連署的學生橫跨: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臺灣大學新聞所、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所、中正傳播系、淡大大傳系、文大新聞系、交大傳播所、交大傳科所、交大傳科系、世新傳播學院、義守大眾傳播學系、輔大新聞系、聯大語傳系、東華大學語傳系、大葉大學多媒系、朝陽傳播藝術系、台藝大電影系、靜宜大傳、北教大傳科所、亞洲資訊傳播系、元智資訊傳播所、南華傳播系、銘傳傳播系、長榮大傳系、臺藝大圖傳系、台大生傳系所、慈濟大學大傳播系等至少28個系所。
連署發起人:莊貿捷、莊承憲、張季桓、謝宜樺、熊煌均
📝捍衛新聞環境、落實新聞專業、保護工作者新聞自由 敬邀媒體記者朋友蒞臨採訪!
近來假訊息、假新聞充斥台灣的網路與媒體環境,不但造成社會極化對立,也進而影響台灣新聞生產的正確、真實與嚴謹程度。日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針對電視台不當新聞報導,特別是「違反事實查證原則」,祭出相關處罰,並列舉各項缺失要求電視台改善,卻引發若干電視台高度反彈,社會衝突對立又再升高。
作為新聞與傳播專業訓練下的我們,認為必須站出來,捍衛新聞環境與新聞專業義理之落實,以保護新聞工作者不受新聞組織或所有權人的不當影響,實踐真正的新聞自由、自主與專業。
我們認為新聞媒體本即應堅守新聞專業意理,故NCC裁罰懲處決議也不應針對特定立場之電視台,須標準一致適用全體電視台,當罰則罰,以維護新聞生產的最終倫理底線—事實與查證。新聞的本質本就是「真實」,謠言、刻意扭曲、惡意詮釋、無事實根據的指控、故意造假等,都不應以新聞自由為藉口或託辭,逃避法律、政府與社會之監督。我們認為,新聞生產應竭盡所能做好查證義務,編輯則該善盡把關職責,否則新聞報導流於八卦謠言、穿鑿附會、各擁其主,難以為人信服。
我們深知新聞是人們對公共事務重要訊息的主要來源,對你我影響甚鉅,它建構閱聽大眾對社會世界的認知、態度、甚至行動,因此,我們對於任何媒體報導都應謹慎嚴肅看待。我們認為,社會大眾必須明白,所有自由都應構築在社會公共利益之上,未經查證的謠言透過主流媒體的放送,將會傷害社會、撕裂民主,而新聞媒體以「新聞自由」為保護傘掩護不實報導,不管如何詮釋,都是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更於情不容。
因此,作為新聞與傳播領域系所的師生,我們呼籲:
一、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根據《衛星廣播電視法》行使監督職權時,除了捍衛新聞媒體之言論自由,考量社會公眾之輿論壓力外,也應恪守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作為獨立監理機構之中立性;審議決策過程應公開透明,裁量懲處須一體適用,當罰則罰,並積極說明懲處事由與決議,否則將有失公允,招致非議。
二、新聞媒體身為社會第四權,播報新聞應善盡媒體之社會責任,遵守媒體自律之規範,並落實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製播新聞及評論節目。
三、社會大眾作為理性閱聽人,應透過多元管道攝取新聞資訊,並肩負起媒體監督的責任,抵制未經查證的新聞,實踐媒體素養,共同維護台灣媒體環境。
💪「端正媒體風氣,你我固守分際!」💪
台藝圖書館時間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新書上架 📚
時序邁入九月中,雖然氣溫依然炎熱,但降雨終於減緩,希望大家都好。這段時間,也歡迎大家來到 Lightbox 看看書,或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前陣子,Lightbox 也持續地收到許多朋友們的捐書;首先,感謝一位年輕朋友王宥中來到 Lightbox,捐出了兩本攝影相關刊物,其中,《Chroniques de la BnF》是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定期刊物,而這期收錄了「法國流動地景」攝影計畫於館內的展出資訊,同時也包含了曾兩次來到 Lightbox 分享的法國攝影史研究者 Raphaële Bertho 撰寫的展覽專文。
同時,Lightbox 也收到了台藝大圖文傳播所畢業生鄧淳的捐書《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服務品質、使用者認知價值及行為意圖之研究》。這本捐書是鄧淳的碩士論文,前幾個月,我們也曾與她一同討論、並在空間內擺放問卷,希望能夠協助她順利地完成論文;而這份研究結果,也能作為 Lightbox 為讀者們提供更好服務的參考,真的非常謝謝鄧淳與所有協助填寫問卷的讀者啊!
接著,Lightbox 也多了一本特別的攝影書,是由台灣的獨立出版人小8與她的貓 didi 共同創作的《I'm your vessel and you are mine.》,書中收錄了一人一貓的物件與影像創作,同時,也收錄了創作者陳藝堂拍攝的 didi 影像,曾與貓一同生活過的朋友們或許都會在閱讀這本書時產生不少共鳴吧!
最後,再度感謝王宥中、鄧淳與更多朋友們的熱情捐書,讓來到 Lightbox 的朋友們都能夠看到更加多元且有趣的攝影書!也非常歡迎各位朋友們到 Lightbox 走走,如果有任何問題,也非常歡迎跟我們聊聊喔!
P.S. Raphaële Bertho 分享「法國流動地景」攝影計畫的逐字稿連結☞ http://bit.ly/2MmODhN
#感謝各位
#MerciBeaucoup
#一人一冊
#大家來Lightbox吸貓啊
-
✓ Lightbox 是一個自由開放的攝影圖書室,
#無需預約 #免入場費 #直接來吧
✓ 開放時間
週二 ~ 六 13:00 ~ 20:00
✓ 看看懶人包,認識 Lightbox
tinyurl.com/y97d7rd3
✓ 每月捐款150元,與我們一同建構台灣攝影
www.lightboxlib.org/befriend
台藝圖書館時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起就學的時光說到:我一直是生長在台北的孩子,相當融入城市中快速的腳步、繁忙的生活,求學的階段就讀普通國高中,下課後不外乎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擠在電影院般排排座的補習班,周末再起個大早到圖書館報到,日復一日的規律又乏味的生活讓我漸漸遺忘觀察日常事物的樂趣。
聊著聊著,說到小學久遠的記憶略微模糊,述說在自然中度過的童年時光「當時媽媽將我和弟弟送到陽明的森林小學就讀,全校只有六個班級,還記得每個班級在大水溝旁邊都有塊田,每天早上都要從水溝撈水照顧自己的農作物,可能是四季豆、番茄或是小黃瓜。在森林小學的課程一周有兩日半天的自然課程,老師讓我們在山中集合,每周帶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植物與動物,除老師的講解還需到圖書館翻閱圖鑑、書籍,認真查資料加上寫生畫圖才能完成一張學習單,那時候就發現自己對於植物寫生的喜愛。」經過這段敘述,可以想像童年在山間奔跑的自由與快樂,加上林洛安家裡曾開過花店,走在路上、有花草的地方,母親便會一一告訴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植物…,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大量植物知識。
林洛安的父親長年居於雲南的西雙版納,從事普洱茶商的工作,回台期間總會與她分享在當地與茶山村民互動、述說生長了百年的野生茶樹是多麼地高,而茶的採收作業是如何遵循季節更迭來摘取葉芽,使茶樹生長得更茂密;不使用農藥與人工化肥,以維持大自然間生息的平衡,洛安每每聽起關於茶山的故事,便會對大自然有種景仰與說不出的感謝,感謝大自然的照顧。
在城市中尋找綠意
近幾因搬家緣故,有幸家中多了一片小小的花園,喚起林洛安對花草的興趣,開啟了綠手指生活,其中對於多肉植物更是上心,其圓潤而飽滿的葉面和多變的外型令她感到驚奇,漸漸投身研究如何種植,進而有了自己一個多肉植物小天地。
就讀研究所期間,林洛安曾於誠品歐風花藝店打工一段時間,每日店內皆會保有2、30種進口花材與葉材,以及各式植栽與大型植物裝置,打工期間認識了許多植物與花材,也能利用上班空檔練習花材的搭配。這些生命經驗、對於植物的喜愛與研究,不知不覺已成為創作的養份。
取材於自然的溫度創作
大學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期間,林洛安接觸了多樣工藝媒材,包含金屬、陶藝與木工等,剛開始她覺得陶藝並不吸引人,經過兩年的學習,發現陶藝的塑造過程、裝飾技法與燒成都有著深厚學問與知識,而陶土的易塑性、能立體呈現作品外型等特質,更是令她深受吸引的原因。洛安認為「陶土經常被形容成為一種溫暖的材,在適當的濕度下捏塑起來的觸感柔軟細緻,其原料包含高嶺土及複雜的礦物質,使其成現不同的色彩、硬度、燒成溫度、黏土顆粒的粗細。對於土的掌控,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對乾濕度控制得宜加上眾多的成型方式,黏土就能在手中千變萬化,結合了土、水及在燒成環節需要用到的火,這樣近乎自然的材質皆取之於大地,甚至滋養了同樣被喻為溫暖的材質-木材,大地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存在。」
從眾多媒材當中,林洛安選擇專注於陶藝創作,本次展覽作品造型元素靈感通常源自於植物的啟發,更將自然界植物所展現的對稱、飽滿、滑順、曲面等元素納入其中。
捕捉生機展現瞬間
本次系列作品以植物發芽的瞬間與繁衍的傳遞,作為展覽主軸,林洛安觀察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植物、花卉與性徵,例如美國女性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的花朵繪畫「對於大部分的開花植物來說,花朵背負著複雜美妙的繁衍工作,它們色彩艷麗、香味誘人,花瓣的造型襯托出花粉和花柱,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繁衍後代。」。
(萌系列作品)微觀植物的細節,作品呈現圓潤、簡潔的線條,將特點聚焦,林洛安舉例作品(萌),在一似葉面組織的平面上的兩點,象徵著甫冒出的芽點,佐以戲劇性的色彩打光加強重點。(傳遞系列作品)外型靈感來自於顯微鏡下的花粉,理念源自花粉的傳遞過程,授粉代表著植物生命延續與傳承。在作品的展現上也承續著自然界的定律「散撥越多種子提高生存機率的定律」大量複製同樣一件的組件作品ex. (向光),使用種子發芽意象並向著陽光方向排列,呈現出律動感及方向性。藉由不同的媒材質感與成形方式,希望能更貼近她所想要傳遞的視覺感受。
自然的樂章與傳達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也能傳達這樣的感受給觀者,讓觀賞的人能夠感受到美好及愉悅的情緒。」當藝術家林洛安徜徉於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及美時,經由創作將這些生長的瞬間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實現過程,傳遞給觀者,同時也達到自我療癒。林洛安的作品如同一首平靜溫涼的歌曲,卻飽含生命力與希望,帶領觀者徜徉於自然界的篇章。她更希望此次展出能有別於以往以材質特性為出發的習慣,以最純粹又新穎的視覺感受傳達作品義涵,帶來不一樣的陶瓷雕塑作品。(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洛安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所陶瓷組
2009-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系
獲獎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入選獎
2014 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藝獎 入選
2014 南投縣第十五屆玉山美術獎 入選獎
2014 南瀛獎 佳作
2014 西班牙17 th Biennal de Ceràmica d'Esplugues 入選
台藝圖書館時間 在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線上申貸】同意提供個資給承貸銀行系統開放時間111年6月13日至6月27日一、本校自110-2學期開始就學貸款實施【線上申貸】 ... 台藝大學生輔導中心, profile pictu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