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早的一部字典 -- 《說文解字》|中國之最|14 >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一部中國東漢許慎編著的文字工具書。《說文》是首部按部首編排(部首排列是按照形體相似或者意義相近的原則排列的),並以六書理論解釋字形、字義、字音及其互相關係的漢語字典,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它奠定了中國古代字書的基礎,為後世的字典開創了先河。《說文》全書共十四篇﹐敘目一篇。正文以小篆為主﹐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又古文﹑籀文等異體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說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篆文即指小篆、古文壁中書;籀文則指大篆、或體、俗體。)
《說文解字》完成於東漢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直到建光元年(西元121年)才令其子許衝獻上朝廷。原書現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內容被漢朝以後的其他書籍引用,並有北宋徐鉉於雍熙三年(西元986年)校訂完成的版本(稱為「大徐本」)流傳至今。
《說文》早期傳本不得而知,有記載最早刊刻者是唐代李陽冰,他在代宗大歷年間刊定《說文》,但其中摻雜李氏臆說頗多。該書現存的版本以徐鉉校定的宋刊本為最早﹐《四部叢刊》初編及《續古逸叢刊》有影印本。其次是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有宋刊殘本及影宋鈔本,《四部叢刊》初編二次印本中有影印本。南唐徐鉉、徐鍇兄弟二人精研《說文》,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是第一種《說文》注本,成書於南唐末年,世稱小徐本,徐鍇對李陽冰謬說多有匡正。徐鉉於宋太宗雍熙年間奉旨校定《說文》,世稱大徐本。另外,今尚存有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一卷,僅188字。
大徐本與原書頗多出入﹐徐氏以篇帙繁重﹐將每篇分為上下二卷﹐共三十卷﹐收九千四百三十一字﹐重文一千二百七十九字﹐解說十二萬二千六百九十九字。該書改變了周﹑秦至漢的字書的編纂方法﹐即將所收字編為四言﹑七言韻語的形式﹐首創了部首編排法﹐分為五百四十部。許氏又總結了以前的「六書」理論﹐開創了有系統地解釋文字的方法﹐先解釋字義﹐次剖析形體構造﹐再說明讀音。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書所未有的。宋以後的說文研究著作多以此為藍本,同時參校小徐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大小徐本今天均有中華書局影印本。
《說文解字》的體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則在後面列出。然後解釋這個字的本義,再結實字形與字義或字音之間的關係。
文章來源: http://www.xcwt.org/today/content.php?typeid=9&id=11489
-----------------------------------------------------------------
#歷史 #文化 #故事 #中國之最 #說文解字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五穀豐登》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9.0
史籀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書同文:文化的重要載體 >
已經不知道那群武士刀來劍去大戰了多少個回合。
我緊緊地貼著牆壁,身如冰封,拼命地聽著刀劍聲響。
已經打完?怎麼瞬間靜了?
探頭出去,星火不再,一切回復沉寂。
不知是好奇還是不安的驅使,我竟緩步上前看過究竟。
一卷竹簡?長攤在地上。
上面的文字這麼奇怪?我從未見過的。
秦代不已統一使用篆書了嗎?
-----------------------------------------------------------------
小篆又稱秦篆,是秦統一後經過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種通行書體。秦統一前由於長期地域割據,「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書寫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現象十分嚴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種寫法,給發展經濟和文化交流帶來極大不便。故在統一貨幣、車軌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時,又著力推行「書同文」政策。
《說文解字.敘》記「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蒼天頡篇》,車府令趙高作《愛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可見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變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廢除異體,而創秦篆,統一了全國的文字。這種書體更趨簡化,線條園勻,字呈豎勢。是中國漢字的一大進步,也是漢字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為後來楷、隸、行、草諸書的變革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小篆有的是鑄造在鐵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結字端莊,分行布白工整,為小篆的精華和代表。其傳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殘部,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跡拓片存世,《會稽》、《嶧山》後人摹刻本傳世,據傳上述刻石皆為李斯所書。
但由於小篆較為可隨意添加曲折,故於官府的政令及日常的書信中會以隸書為主,因此小篆及隸書同時間於秦代通行。
-----------------------------------------------------------------
#秦代 #歷史 #穿越 #故事 #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