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累官至右軍將軍,因此世稱「王右軍」。 王羲之出身世家大族,他的伯父王導,先後輔佐晉元帝、晉明帝和晉成帝。王羲之的父親王曠,也是東晉立國功臣。王氏可說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
王羲之是書法天才,起初向西晉書法家衛瓘(冠)的孫女衛夫人學習。他腳踏實地,悉心鑽研,學得一手好書法,也得到「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讚譽。衛夫人曾在書信中提及,他有位弟子王羲之,楷書得了真傳,寫起字來 「咄咄逼人,筆勢洞精,字體遒(球)媚。」說他寫的字很有氣勢,不但流利,且強勁又秀美,已經能擔任書寫工作了。「咄咄逼人」,除了指情勢逼人,也能形容詩文字畫,氣勢超越前人作品。
王羲之深入閱讀書法理論著作,書藝突飛猛進。他刻苦練字,練完後常在家邊小水池洗筆,久而久之,池水竟被墨給染黑,甚至能直接作為墨汁使用。人們因此把這個水池稱作「墨池」。
他在書房內、院子裡、大門邊、廁所外,都擺著凳子,安放筆、墨、紙、硯,一有靈感,馬上寫下來。他練字練得忘了吃飯,丫鬟送來蒜泥、饅頭,催他吃,他沒聽見一樣,依然埋首寫字。丫鬟拿他沒辦法,只好去告訴夫人。當兩人一起回到書房時,只見王羲之一手拿著沾滿墨汁的饅頭往嘴裡塞,滿嘴污黑,一手拿著毛筆,還在寫字。原來他寫得太專心,眼睛沒移開紙上,錯把墨汁當成蒜泥了。
王羲之行書、草書、楷書都很拿手,字體剛柔並濟,豪邁不失細緻,筆力強健有力,無人能及。皇帝曾在北郊舉行祭祀儀式,要更換寫了祝文、祭神的木板。工人們削去這塊王羲之寫過的祝版,這才發現筆跡竟然深深地透入了木板之中。「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王羲之的書法功力由此可見一斑。「入木三分」,比喻評論深刻或描寫生動。
郗(吃)太尉派人到王家物色女婿,王家子弟得知消息,每個人都故作姿態,以求表現。王羲之個性灑脫自然,唯有他若無其事地露著肚子,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邊還吃著餅,神色自若。使者把情形一一回報,郗太尉看上了王羲之,說:「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呀!」派人打聽此人是誰,便把女兒嫁給了他。「坦腹東床」,坦露腹部,臥於東床。「東床快婿」,指當人女婿。
王羲之任官時,關心百姓疾苦。他在石橋上散步,聽見有人叫賣扇子,走近一看,一名老婦人面色凝重,原來是因為天氣轉涼,老婦賣了一整天,一把扇子都沒賣出去。王羲之向人借了筆墨,在扇面上題字。老婦又氣又急:「這扇子已經賣不出去了,你還在上面亂寫一通,更沒人要買了。」王羲之笑著說:「別著急,待會兒你帶著扇子到人多的地方去,說是王羲之寫的就行了。」老婦人照做,扇子也就被一掃而空。這座王羲之題扇的石橋,也因而被稱作「題扇橋」。
王羲之留下許多書法名作,〈喪(桑)亂帖〉、〈奉橘帖〉、〈快雪時晴帖〉等等,後人尊他為「書聖」。他與兒子王獻之並稱「二王」。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1ZIzouXk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書法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也是一門重要的藝術,而提到書法,就一定會想到「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人,是王家幫的一員,他伯父王導、父親王曠都是東晉立國功臣,可以說王家幫就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王羲之本人也累官到右軍將軍,又稱他為「王右軍」! 然而顯赫家世,並不是王羲之被後人記得的主因!他鑽研書藝,刻...
右軍將軍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書法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也是一門重要的藝術,而提到書法,就一定會想到「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人,是王家幫的一員,他伯父王導、父親王曠都是東晉立國功臣,可以說王家幫就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王羲之本人也累官到右軍將軍,又稱他為「王右軍」!
然而顯赫家世,並不是王羲之被後人記得的主因!他鑽研書藝,刻苦練字,在書法藝術史上成就非凡,他的墨寶在當時就已價值不斐,可惜真跡並沒有流傳至今。不過王羲之書法相關的成語典故很多,如「咄咄逼人」、「入木三分」、「事過境遷」、「以訛傳訛」等等。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