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屆金鐘獎入圍名單
一、節目獎
(一)戲劇節目獎
《天橋上的魔術師》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客家尋味劇場─女孩上場》
《黑喵知情》
《飄洋過海來愛你》
(二)迷你劇集獎
《大債時代》
《戒指流浪記》
《返校》
《做工的人》
《預支未來》
(三)電視電影獎
《公視人生劇展─人生清理員》
《主管再見》
《客家電影院─光的孩子》
《客家電影院─窩卡》
《蟾鳴》
(四)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
《台灣的前世今生》
《地球的孤兒:台灣的精靈》
《福爾摩沙守謢者》
《臺灣,風起!》
(五)人文紀實節目獎
《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
《巷弄裡的吉光片羽》
《活力新故鄉》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藝術很有事》
(六)兒童少年節目獎
《kakudan時光機》
《Try科學》
《我家住海邊》
《神廚賽恩師》
《酷WAWA》
(七)生活風格節目獎
《大雲時堂》
《台灣好滋味》
《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無事 坐巴士》
《誰來晚餐12》
(八)綜藝節目獎
《36題愛上你》
《Semenay我們的歌》
《一個都不能少》
《畫說Lulu》
《菱格世代DD52》
(九)益智及實境節目獎
《今天誰來店》
《公視主題之夜SHOW》
《全民星攻略》
《全明星運動會》
《阮三个 餐車環島發大財2》
(十)動畫節目獎
《布農神話》
《未來宅急便》
《吉娃斯愛科學:新同學來了》
《我的泰山爸爸》
二、個人獎
(一)戲劇節目男主角獎
李奕樵/《天橋上的魔術師》
施名帥/《黑喵知情》
唐治平/《我家的美好時光》
許傑輝/《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薛仕凌/《生生世世》
(二)戲劇節目女主角獎
李維維/《羅雀高飛》
孫可芳/《若是一個人》
孫淑媚/《天橋上的魔術師》
蔡嘉茵/《客家尋味劇場─女孩上場》
鍾欣凌/《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三)戲劇節目男配角獎
Darren【邱凱偉】/《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朱軒洋/《天橋上的魔術師》
林鶴軒/《若是一個人》
梁正群/《黑喵知情》
楊銘威/《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四)戲劇節目女配角獎
黃舒湄/《天橋上的魔術師》
黃姵嘉/《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劉品言/《未來媽媽》
盧以恩/《天橋上的魔術師》
簡嫚書/《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
(五)戲劇節目最具潛力新人獎
李奕樵/《天橋上的魔術師》
阮秋姮/《飄洋過海來愛你》
林潔宜/《天橋上的魔術師》
高倩怡/《客家尋味劇場─女孩上場》
羅謙紹/《天橋上的魔術師》
(六)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
安原良/《客家電影院─光的孩子》
李銘順/《做工的人》
李曆融/《主管再見》
唐川/《客家電影院─窩卡》
劉冠廷/《致親愛的孤獨者─小薰》
(七)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
李雪/《致親愛的孤獨者─凱涵》
林予晞/《戒指流浪記》
苗可麗/《做工的人》
徐堰鈴/《客家電影院─光的孩子》
陸弈靜/《阿嬤的放屁車》
(八)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
張復建【張建陵】/《公視人生劇展─面容》
陳恩/《主管再見》
游安順/《做工的人》
戴立忍/《公視新創電影:訪客》
薛仕凌/《做工的人》
(九)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Janet【謝怡芬】/《戒指流浪記》
小薰【黃瀞怡】/《大債時代》
方宥心/《做工的人》
陳又瑄/《公視迷你電影院—家庭式》
潘麗麗/《大債時代》
(十)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最具潛力新人獎
王嵐申/《公視學生劇展_爬出棺財板》
夏朧/《預支未來》
郭美華/《公視迷你電影院—家庭式》
游珈瑄/《公視迷你電影院—家庭式》
黃冠智/《返校》
(十一)戲劇節目導演獎
吳宗叡/《客家尋味劇場─女孩上場》
杜政哲/《若是一個人》
陳保中、包祥麟/《黑喵知情》
楊雅喆/《天橋上的魔術師》
鄧安寧/《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十二)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
林亞佑/《主管再見》
徐麗雯/《客家電影院─光的孩子》
陳大璞/《公視人生劇展─人生清理員》
鄭芬芬/《做工的人》
温晴/《客家電影院─窩卡》
(十三)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
李立劭/《公視紀實─獨舞者的樂章》
李鶴壽、林雨禪/《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島民的自信海味:澎湖北宸市場》
林琬玉/《文化容顏─建築 秋華 王秋華》
符昌鋒、王俊雄/《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
盧曉筠/《公視紀實─月港蜂雲》
(十四)非戲劇類節目導播獎
可樂【吳佩諭】/《菱格世代DD52》
李麗芳/《第16屆KKBOX風雲榜頒獎典禮》
周天麟、陳宛婷、林雅萍/《公視主題之夜SHOW》
陳美而/《BMW M 20/21 aMEI UTOPIA EAST阿妹 台東跨年》
黃慧娟/公視表演廳 擊樂劇場《泥巴》
(十五)戲劇節目編劇獎
張逸寧、吳岱芸、吳宗叡、陳南宏/《客家尋味劇場─女孩上場》
楊雅喆、蔣友竹、陳虹任、吳季恩/《天橋上的魔術師》
溫怡惠、林珮瑜、黃元蓓、謝夢遷、鄧安寧、陳慧玲、王文娟/《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劉中薇/《未來媽媽》
謝宗臣、柯尊仁/《黑喵知情》
(十六)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編劇獎
徐麗雯/《客家電影院─光的孩子》
馬自明、張可欣、陳定寧、安邦、廖士涵/《大債時代》
高妙慧、范芷綺、文采/《戒指流浪記》
鄭仰山、康語妮/《公視人生劇展─人生清理員》
鄭芬芬、洪茲盈/《做工的人》
(十七)自然科學及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
白心儀/《地球的孤兒:台灣的精靈》
米莎【溫尹嫦】/《老派美學的約會》
舒夢蘭/《福爾摩沙守謢者》
楊小黎/《在台灣的故事》
羅亦娌/《巷弄裡的吉光片羽》
(十八)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
Lan pao【薛紀綱】/《kakudan時光機》
王伯源、陳瑋薇/《Try科學》
亞里【廖敏君】/《台灣囝仔讚》
納豆【林郁智】、史達魯【沈祐謙】、邱凡書、賴冠宇/《神廚賽恩師》
鍾欣凌、郭彥均/《超級總動員》
(十九)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
大霈【李霈瑜】/《原來是匠紫》
李四端/《大雲時堂》
李明璁/《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高怡平/《家庭八點檔轉轉發現愛》
竇智孔/《台灣第一等》
(二十)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胡瓜、阿翔/《綜藝大集合》
唐綺陽、吳姍儒、炎亞綸【吳庚霖】/《36題愛上你》
馬世芳/《音樂萬萬歲 第4號作品》
黃子佼/《一個都不能少》
澎恰恰/《話山話水話玲瓏》
(二十一)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
吳宗憲、KID【林柏昇】、黃鴻升/《綜藝玩很大》
徐乃麟、曾國城、張文綺、徐凱希/《天才衝衝衝》
曾國城/《一字千金─鬥字英雄會》
曾寶儀/《我們回家吧》
(二十二)戲劇類節目攝影獎
古曜華、劉韋昇/《黑喵知情》
林眾甫/《公視新創電影:訪客》
陳克勤、高子皓/《天橋上的魔術師》
蔡旻翰/《公視人生劇展─人生清理員》
簡佑陶/《愛的廣義相對論─最後一戰》
(二十三)非戲劇類節目攝影獎
林俊嵐、Jose Miguel Garcia Sanchez、胡德煒/《客家文藝復興第二季:靚靚六堆》
高譽展 、巫少強/《上山下海過一夜》
陳一松、陳相宇、陳昱翔/《福爾摩沙守謢者》
陳韋翰、王艾如、程紀皓/《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麥覺明、余瑞祥/《MIT台灣誌》
(二十四)戲劇類節目剪輯獎
江翊寧/《返校》
李俊宏/《做工的人》
林劭慈/《公視迷你電影院—家庭式》
姜叙佩/《公視人生劇展─人生清理員》
高鳴晟、王瀞巧/《主管再見》
(二十五)非戲劇類節目剪輯獎
李立劭/《公視紀實─獨舞者的樂章》
李鶴壽/《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島民的自信海味:澎湖北宸市場》
洪瑞憶、許聰仁/《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
許雅婷/《公視紀實—斜坡上的老歌手》
謝欣志/《公視紀實—為寂寞在唱歌》
(二十六)聲音設計獎
王榆鈞、林傳智、葉之聖/《公視新創電影:訪客》
周泓歷、施鈞耀、高偉晏/《蟾鳴》
林冠戎、張哲綱、梁忠穎、陳居正、李軒霆/《公視學生劇展_爬出棺財板》
林耿農/《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
楊凱婷、沈志朋/《公視人生劇展─人生清理員》
(二十七)燈光獎
李培源/《預支未來》
陳冠廷/《愛的廣義相對論─最後一戰》
葉明廣/《天橋上的魔術師》
謝松銘/《主管再見》
鍾瓊婷/《返校》
(二十八)美術設計獎
王登鈺、余聿、王景賢/《布農神話》
王誌成、王佳惠、葉智雄、楊喻憲、郭家宥/《天橋上的魔術師》
郭語彤/《公視迷你電影院—家庭式》
陳韋中/《公視人生劇展─人生清理員》
鄭予舜/《公視新創電影:訪客》
三、節目創新獎
《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
《今天誰來店》
《全明星運動會》
《菱格世代DD52》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四、特殊貢獻獎
任立渝先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夜幕下,藍田山上馬游塘村大排筵席,熱辣滾燙色香味源源上桌來;旁邊臨時廚房白煙蒸騰爐火熊吼,和應着賓主哄笑滿堂。如此盛宴,食材爐灶、枱凳碗筷、侍應廚師一一上門,為東家度身訂造。 是夜擺壽酒,分頭圍二圍,從晚上7點第一道菜發財好市,到美點相輝壽包伊麵,再來二圍10點半席散,饗宴只3個半小時,但準備工夫...
吉光 陳 潔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青鳥本週五直播預告 #就是明天 #關於山之間 #關於貓
=|✨✨ #青鳥search #直播預告 ✨✨|=
¶ 2021年3月26日 ¶
¶ 第一場10:30 #陳德政 #神在的地方
#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K2 是人間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那麼潔白,那麼乾淨,那麼方死方生。』
從文字裡感受到群山的生命力,台灣二十年來最深入、最動人的K2峰紀行,不談登頂與成功,凝望山谷相連的一整排尖峰,如同神像般,在浩瀚的自然生命裡,感受到人類的微小。
特別感謝: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陳德政
――――――――――――――――――――――
¶ 第二場11:15 #謝佩霓 #貓非貓 #以貓為名的知識研究
『貓眼的凝視迷人又迷離,只因聚焦不在人間。
甚至無需與之四目交望,但求心領神會。』
以「貓」為觸媒,攝下與貓偶遇的吉光片羽,串連起 #謝佩霓 的生命經驗,在文學、藝術、音樂、電影、建築、攝影之間恣意伸展,無論東西,古今不分,但求群聚於書中齊來相會。
🐱是貓,也非貓。🐱
特別感謝: 大塊文化 謝佩霓
🐦|青 鳥 search 這 邊 聽 |🐦
🔎 SoundOn 聲浪
https://reurl.cc/pdMdm4
🔎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4mGvrR
🔎 Spotify
https://reurl.cc/9EpE5v
🔎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MdGLOW
🔎 KKBOX Podcast
https://reurl.cc/av78qY
吉光 陳 潔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 57 屆金馬獎將於今晚揭曉各獎項得主,也代表華語影壇最受矚目的盛會將替糟糕的 2020 年劃下句點。
大概在 10 月底,就把大部分的入圍劇情片都看完,的確各有千秋,而馬來西亞張吉安的《南巫》是本屆金馬獎的驚喜。在我眼裡,《南巫》是最佳劇情片的等級,這部片子值得受到更大的關注,當然在金馬的會外賽,《南巫》也已備受肯定。
金馬獎作為華語影壇一整年的觀點時(當然排除近年中國片),給獎的確具時代意義,尤其在今年疫情爆發之際,更有其價值和定心作用。而無論如何,金馬獎的獎項是由幾十人選出,它可能更代表這些極為小眾的品味,所以總會有所謂的遺珠,影迷當然可以去質疑,有自己的心頭好,電影藝術對我而言就是這點有趣,一百種人能望見一百種光,只要在某個瞬間打動觀者,電影就成立了。
所以得獎與否除了話題、票房影響之外,對觀眾來說更重要的可能是需要傾聽自我內在聲音,並非得獎就是好作品,沒得獎就是爛作品,相信自己看見的靈光,那是某種與自我生命經驗的疊合,獨一無二,珍貴萬分。
而對我來說,本屆金馬獎最棒的劇情長片,是蔡明亮的《日子》,在今年我有限的觀影經驗中,《日子》也是整年度最好的電影作品,這點我從今年台北電影節時,就私自認為。每當有人問起我目前人生至今的十大電影榜單有哪幾部,麥可漢內克的《白色緞帶》是其一,其二是蔡明亮的《愛情萬歲》,再來就無法確切回答,但今年過後,《日子》是第三部能秒瞬放進榜單中的片子。
今年也不做預測,再度奉上台北電影節看完《日子》後的影評,願在金馬獎過後,我們都繼續前往看電影的路上。
📝《日子》影評:
蔡明亮上一部問世的紀錄片《你的臉》拍攝 13 張臉,最後剪輯成 76 分鐘的長片,此作品運用特寫鏡頭聚焦於臉部,透過大銀幕凝視著每張人臉,沒有任何表演,只是述說過往,在一張張臉與一段段陳舊往事中,閃現了人類的複雜情感,當靜下心,這張臉已然是全世界。
這種體驗已然是屬於蔡明亮與電影院的行為藝術,透過鏡頭與場域,任何事情都變得不同,任何記憶都將在這張臉中浮現,真實、虛幻、時間,在巨大的黑盒子中不斷交錯、解構與再造,最終浮現的,是生命之美。
《你的臉》如此,《日子》更是。蔡明亮將鏡頭再度放置於李康生,說的是普世價值的情感,是人類的孤獨,以及面對生活的困境仍保有尋求慰藉的能力與美好。劇情簡單,但《日子》採取和《河流》同樣的方式,將事件原因擺向片尾,捨去觀眾習慣以「原因」得出「結果」的敘事方式,從結果來看,《日子》讓觀眾窺見的是蔡明亮更趨純粹的美學和情感。
片中僅兩名角色,李康生以及亞儂尚弘希,蔡明亮在第一顆鏡頭以及第四顆鏡頭首度介紹他們。這兩顆鏡頭立刻為全片點題,而需要注意的不是「畫面」,是「聲音」。
第一顆鏡頭凝視李康生的臉,在李康生「靜坐」的無聲中,放大環境的雨滴聲,甚至略為粗暴、刻意,雨聲不斷漸強,直到觀眾無法忽略;而後亞儂首度出場,環境音也是水聲,但一改第一顆鏡頭的調性,取而代之是細水的輕響,亞儂不同於李康生,是以「站姿」示人,蔡明亮以過往創作中常見「水」的符號意象,簡潔有力地串連起李康生的「不動」和亞儂的「動能」,並以「聲音」喻情,讓角色於異地獨身活著,勾勒與疊合出兩人可能的生活狀態(李康生的狂亂、亞儂的愜意),而後雙方在泰國的邂逅(買春),便可視作在水中的命定相遇,浪漫、隱晦卻富含影像力量。
除了「水」,還有「火」。隨著鏡頭的切換,觀眾能得知李康生的脖子出了怪病,這邊我則視作蔡明亮對《河流》的移植,且特別的是,《河流》的年輕李康生到了《日子》轉換成中年李康生,在蔡明亮的宇宙中,兩相對照觀看,就有了另一層解讀的趣味。
《日子》中,李康生選擇尋求中醫的傳統針灸火燒療法,這團火燒在肉身,疼痛而灼人,這場戲並置的,是遠在泰國的亞儂正在燒火煮飯,兩相呼應,似乎便能得出—衰敗的肉體用火治療傷疾;年輕的肉體用火生成養分,以「火」烘托「肉體」作為敘事主軸,更在一次於「動」與「靜」之間對比出男性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樣貌,角色頓時立體鮮明,名符其實的有血有肉。
蔡明亮也並非近年才將注意力轉移至肉體,回看過往蔡明亮的創作軌跡,不難發現肉體一直是蔡明亮所著迷的,而《日子》就在鏡頭與時間的推移當中,於好幾組的「對照」當中堆疊、細膩打磨出故事核心,李康生與亞儂就像一面鏡子,肉體的並置相互折射,輝映出日常生活,提煉出人的本質。
除了肉體之外,再來是「空間」。蔡明亮對空間的直覺相當敏銳,《愛情萬歲》的空屋、《不散》的福和大戲院、《臉》的羅浮宮等等,《日子》也是。李康生與亞儂在跨時空,不對等的空間之下,對比出生命的力度。李康生的家是完好的、亞儂則是破敗的(純指屋況),亞儂雖然在狹窄空間中,於浴室洗菜、客廳煮飯,顛覆了屋子各處在傳統定義上的功能,卻呈現出與李康生截然不同的空間底氣,猶如上述所言,李康生的肉體逐漸衰敗,亞儂則正值青年強壯,以空間對照,成了《日子》另一層拆解的意旨。
「肉體」到「空間」,就有了李康生與亞儂的性愛戲。而李康生要移動到亞儂的所在地泰國時,蔡明亮首先透過手持攝影表現,在幾乎以定鏡組成的影像當中,出現手持的攝影機運動就顯得十分突兀且重要,片子中段的手持,幾乎宣告跟著李康生一起逃離困頓的現實。手持之後,蔡明亮抽離聲音,將鏡頭對準一棟建築數十秒,有樹影搖晃、有貓咪移動,這顆鏡頭靜的可怕,影廳中每個呼吸都能清楚聽見,遞出了沈思的效果,蔡明亮不拍飛機改拍建築(電影語言告訴我們拍飛機都是角色移動),不落俗套地以靜取動,完成李康生的空間轉移。
而後李康生在泰國旅館中交易了亞儂一場性愛,好似儀式,讓觀眾在漆黑的場域中,跟著李康生進行某種淨化與宣洩,成為一種集體意識—衰老破敗的肉體,在成長茁壯的肉體中找到能量,兩人在按摩中對肉體進行交流,有趣的是,亞儂的按摩與醫師的針灸,又是另一組對照。
李康生背面朝向亞儂和醫師,但按摩與針灸對李康生的肉體孰好孰壞,從影像透出來的明示,則不言而喻,似也代表李康生脖子疾病的根治,並非純粹治療肉體,是要福至心靈的性愛,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就更重於鐵針的無情扎刺,輕撫、碰觸才有機會除病,蔡明亮也揭破了疾病生成的想像,劍指來自深層內心的困頓(生活),而非表層肉體的疲勞。
歡愉中帶著悲傷的是,這場性愛的場域為旅館,象徵且定義兩人的關係僅為短暫且一次性,蔡明亮再次以空間的獨有性,捕捉到雙方靈魂交換的吉光片羽,猶如射精般的快感稍縱即逝。
李康生與亞儂,最終在卓别林的〈永恒〉(Terry's Theme)一曲當中,聆聽情與慾,蔡明亮似也在跨時空致意默片時代,美好而單純,猶如《日子》般無聲、無對白,僅有角色的肉體與配樂妝點,就能拍出一部誠摯動人的影像。
這場戲也讓人想起《愛情萬歲》,李康生在床底下聽著陳昭榮及楊貴媚做愛的聲音進而自慰,李康生臨走前,輕輕一吻陳昭榮,這兩場戲都在激烈性愛後,空間的消逝性中(空屋和旅館),具有直擊人心的溫柔力量。
這場性愛過程,不得不提李康生的表演,特別喜歡李康生在等待亞儂換洗更衣的細節,抽菸吐納中,冷靜觀察亞儂何時穿鞋(鞋象徵離去),在穿好鞋的瞬間遞出金錢,贈與音樂盒,於是雙方就有了另一層的交集,這是李康生對美好時光的眷戀及真心的祝福,更是蔡明亮對角色的一抹柔情塗暈。
而後李康生想踏出旅館和亞儂吃飯,將錢、鑰匙等隨身物品放於口袋中,到了門口又退縮,僅抱了亞儂一瞬,但轉身想想,又追出門。角色態度的猶疑及轉折,李康生不動聲色詮釋,精準拿捏每個細節,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功力。
《日子》接近片尾的聲音設計,更令人折服。李康生告別泰國的激情返回家中,蜷縮於床上,於日出中聽見幾聲咳嗽,此處的聲音設計,是現實生活對美好虛幻的戳破與召喚,提示李康生的困境。李康生的淚水直在眼裡、心裡打轉,於是觀眾得以推論,李康生或許是有伴的,只是雙方並不融洽(原因當然也不重要),導致李康生逃離原本的日子,希冀在泰國找到美好的日子。倒數幾場戲,蔡明亮才揭示脖子怪病的真正原因,與《河流》的處理方式遙相呼應。
而最後一顆鏡頭是亞儂遠去的身影,呼應李康生的第一顆鏡頭,《日子》用正面起、背影收,進而疊影出人的模樣,更再度於卓别林〈永恒〉的配樂當中,告別短暫肉體的相遇歡愉,且進一步在人海的迷茫中、大街的車聲下,讓心與靈順著音符飄向彼端,悄悄溜進觀眾耳中,似成美好永恆,靜謐地透入心房。
說到底,《日子》是蔡明亮獻給努力生活的人的故事(要說獻給李康生也十分認同),或許人們都是一座座孤島,但某些時刻又能彼此連結,可以是陌生人,也猶如音樂盒,這份連結更能跨國度、跨時間,蔡明亮的溫柔,溢出影像,承接住人性的困頓時分。
此片是屬於大銀幕的電影,甚至是美術館式的錄像,它是日常生活,縱使拆開片段觀看,都能成戲,而看似鬆散的結構經過蔡明亮統一與整合,雲淡風輕的在 46 顆鏡頭中,做出許多符號隱喻及情緒堆疊,是創作者的直覺生成也好,或是縝密布局也罷,都長成所謂的「作者電影」,將蔡式的電影語言發揮淋漓盡致,皆提供觀者不同角度的切入,亦在疫情慌亂的局勢底下,提醒世人電影、電影院永遠不會消散。
人們常說「以畫面說故事」,蔡明亮的《日子》洗盡鉛華,做到「以畫面說故事」的純粹高度,且並非淪於表面炫技,反倒是經過時間與生命的淬煉、掏洗後,返璞歸真,才於無形中內化成行雲流水的創作底蘊,《日子》的好,就在層層對照、堆疊、並置當中,刻劃出兩具肉體的差異,並順著自然讓靈魂水到渠成地自由交合,電影中的電影。
蔡明亮的《日子》並非曲高和寡,是不帶隔閡地進入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是聽雨沈思,是煮飯燒菜,是洗澡淨身,是祭奠拜香,是做愛歡愉,當人、事、物慢了下來,日子也就慢慢被看見、被聽見了。每位觀眾都能嚐出《日子》的苦澀與甘甜,至於熟稔蔡明亮的觀眾,則能深掘出《日子》的醍醐味。
這是一部允許觀眾睡著的作品,將主動權完整交還觀眾,如美術館,遇到沒感覺的畫面,就跳過,有感覺的,便駐足幾秒、甚至花上幾分鐘觀看,能停留,當然也能逃離,生活中總有百無聊賴的時刻,但也必定有傾心著迷的瞬間,這便是日子,恣意的日子。蔡明亮正在影響、創造人們觀看電影的方式。
蔡明亮輕輕拾起哀愁,化繁為簡,真摯邀請觀眾「感受」每個人都有的日子,無論喜歡與否,日子就在那,安安靜靜在電影院綻放,長成自己的模樣,等待人們品嘗。
#蔡明亮 #TsaiMingLiang #金馬獎
吉光 陳 潔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夜幕下,藍田山上馬游塘村大排筵席,熱辣滾燙色香味源源上桌來;旁邊臨時廚房白煙蒸騰爐火熊吼,和應着賓主哄笑滿堂。如此盛宴,食材爐灶、枱凳碗筷、侍應廚師一一上門,為東家度身訂造。
是夜擺壽酒,分頭圍二圍,從晚上7點第一道菜發財好市,到美點相輝壽包伊麵,再來二圍10點半席散,饗宴只3個半小時,但準備工夫從清晨7點起就在油麻地包辦館如火如荼地展開:花時間的燉湯和「百寶鴨」在滾滾白煙的蒸爐裏;冬菇蠔豉竹笙發菜先炆煮七八成;大青斑需劏好海蝦要剪乾淨……每一道菜都得配備妥當。
另一邊廂馬游塘村,負責鋪枱設席的小隊下午2點準備就緒,迎接爐具、食材從包辦館一車車運過來。4點前,師傅迅速搭爐建灶、洗鑊燒水;油鹽醬一一攤開,菜與肉挨次排隊列陣。主理28席,兩個守鑊大師傅,推芡炸蝦炒帶子如行雲流水,一撈一翻之間是四十年以上的功力。
二次大戰後至70年代初的香港,當酒樓業未萌發,包辦筵席最是紅火。「除了有錢佬的花園別墅,以前彌敦道舊樓也可以擺四圍。現在縱使有錢人,客廳也擺不下兩圍!」打理有72年歷史「大來東南」筵席包辦館的陳倫說。今天,幸好在鄉村地方,仍得見流動盛宴吉光片羽。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葉天榮
大來東南筵席
地址:油麻地廣東道 844號永發樓地鋪
電話:2780 3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