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說書 #張楊乾 #台達電
💁🏻:何時開始關心氣候變遷?
👨🏻🏫:我自小一直想要成為一位專精環境議題的記者,也很想了解近幾十年來在台灣所看到的環境災變,背後有沒有一個共同原因。在一次看到吐瓦魯群島被海水淹沒的新聞,當時我對「環境正義」的議題很有感,也就開始接觸到氣候變遷的議題。
-
後來當我2005年去倫敦大學念氣候變遷相關研究所後,才發現原來在歐洲對此問題的討論,早已不是一個只用「天災」就能帶過的問題,氣候變遷是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我曾經把《衛報》內頁談卡崔娜颶風過後的一個月,在美國南方一個農莊籬笆上仍躺有一具骨骸的跨頁照片放在研究室裏,時時提醒我即使像美國這樣強大的國家,在面對大自然的反撲也都一樣是脆弱的。這張照片現仍表框放在我辦公室的牆上,仍時時提醒我勿忘初衷。
-
💁🏻:聊聊《那瑪夏的圖書館》與《低碳生活雙城記》這兩本書的創作歷程?
👨🏻🏫:《低碳生活雙城記》的內容基本上是根據「低碳生活部落格」的內容而來,《那瑪夏的圖書館》則是台達基金會專案負責同仁,與繪本作者及出版社共同發想出的故事軸。這兩本書的共同特點,都是提供在生活中實際可行,且已經被驗證過的低碳生活方式,包括讓讀者了解一家四口電費全年控制在台幣5000元、或是打造一間「淨零耗能」校園,其實以台灣現有的技術絕對可以作到,只在於想不想作到而已。
-
在《低碳生活雙城記》出版前,我上一本書也是在講低碳實踐,但總覺得少了點比較的趣味。我的太太是香港人,有時脾氣一來,常會嫌我在家裏作的節能與節水實驗,造成她生活不便,三不五時就會在臉書上罵我,她香港的朋友們就會附和她,覺得她來台灣是來受苦的。不過,因為有這的壓力,相對也激勵我思考出更無痛的低碳設計,所以我一直覺得和香港比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
《低碳生活雙城記》是我和香港公開大學的何建宗教授合作的書,他在香港是相當資深的環保學者 ,的確挖掘出有許多對照是很有趣的,像我在台北是把洗完澡的水抽到馬桶重複利用,不夠時再利用回收的雨水,這樣幾乎可以省下30%的用水量;而香港是直接利用海水來沖馬桶。這些作法,都直接反映了當前的社會是如何看待地球資源這件事,而我一直抱持的理念是,如果我做得到,讀者也一定可以!
-
《那瑪夏的圖書館》則是專門寫給小朋友看的繪本,基金會當時在作新的環境教育計畫發想時,在桌遊與繪本之間考慮了許久,評估後因為覺得環境議題相關的繪本不多,因而決定把《那瑪夏的圖書館》做成繪本,也比較好切入。
-
訪談全文看這裡☞http://bit.ly/30eTbSf
-
👩🏻⚕受訪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除書寫自身在生活中的減碳嘗試,並與眾多環境寫手共營網路社群,分享減碳新知。現持續與團隊在臺灣推動能源教育與普及低碳住行等相關計畫。
-
#氣候變遷 #環境教育 #低碳生活 #永續發展
-
百人說書官網☞https://storystudio.tw/category/sobooks/people-x-sobooks/
百人說書IG☞http://www.instagram.com/people_x_sobooks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