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心靈
■ 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
我們總以為不嚴重的人際問題能讓我們變得堅強,不,是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堅強了,但有時還是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心灰意冷。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大抵都是如此,人際關係是考驗我們成熟和堅強程度的最佳試鍊。如果我們都能像孤島一樣獨自生存,就沒有必要變成熟,也不必煩惱如何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強。
但是,因為我們需要與他人一起生活,所以我們不得不學習變得更有智慧,否則會很痛苦。因此,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也說過:「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源於自己的煩惱,比如內心的煩惱是不存在的,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煩惱,必然有他人的影子。」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
我在面對衝突時尤其脆弱,即使我不是當事者,只是旁觀者,也容易感到害怕。雖然經歷過許多事件後,我自認得到了足夠的訓練,但如果處在衝突的狀態中,我的心臟仍會砰砰直跳,並驚慌失措。看著這樣的自己,我明白:「啊,我還差得遠呢!」
大家在與他人的關係中也會存在特別脆弱的部分,比如,無法忍受自尊心被他人傷害、因為不能忍受無禮的人而憤怒,導致衝突變大,或因為內向,所以站在群眾面前就會很痛苦等等。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個性而有各種各樣的苦衷。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習慣這些呢?
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變得完美。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們也會吵架,並因為人際關係而受傷,或許我們一輩子都會因此而煩惱。無論我們多麼成熟且堅強,遇到問題時仍會痛苦,所以我們只能盡力尋找避免痛苦的方式。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逐漸了解如何避開最糟的情況,也愈來愈知道該如何明智地應對。有些方法對於在人際關係中守護自己的心特別有幫助,現在我想談談其中幾個。
(1)不要浪費力氣證明自己是對的
認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是驅使人行動和成長的原動力。孩子們為了得到父母或老師的認可不斷努力並逐漸成長,成人們則為了獲得能在社會中生存的能力而付出努力。在親近的朋友和夫妻之間,如果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認可,也容易產生失望的情緒。但也正是這種「認同需求」引起許多人際問題,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變得很脆弱。
反向思考後會發現,我們只要能從「認同需求」中獲得自由,就能活得更開心。被他人眼光所綁架的人,會強迫自己把心思花在許多不必要的事物上,當我們的認同取決於他人時,我們就無法自己掌控,結果就是再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饋。
尤其韓國是特別喜歡批評的社會。看著最近的新聞報導,我有時會覺得,別說認可和支持了,只要不挨罵就萬幸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人在匿名的保護傘下說出許多可怕的話。另外,我們藉由手機聊天工具不斷與人接觸,所以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接受他人的評論。我們在學校學習國文、英文和數學,但卻沒有學到智慧溝通的方法。在職場,甚至家人之間也經常互相批評。愈是親近的人,說話愈尖酸,愈讓人感到痛苦。我們會覺得對方似乎完全不了解自己,因而傷心且委屈。這樣的情緒讓我們很容易崩潰,任何人都一樣。
但是,說話傷人的人,內心往往有著傷痛。無論他們多努力希望獲得認可,也不會有太大收穫。因此,守護自己的方法不是費盡心思證明自己是對的,不是將精力放在強調「那個人是錯的,我是對的」上,相反地,應該把焦點轉到自己身上,了解自己為什麼這麼傷心。這樣就能看到隱藏在這些情緒後的認同需求,並且能了解到「啊,我是因為想得到認可才這樣啊!」、「原來那個人不知道我的真心,所以我才會傷心。」這樣一來,我們反而會減少向外尋求認同,也能節省心力,因為我們已經了解自己了。
請記住,不要因為尋求他人認同而浪費力氣,甚至失去自己。如果是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問題,他人不認同也沒關係,乾脆讓自己挨罵也是一種方法。若我們可以相信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即使沒有他人的支持,也完全沒問題。就算他人不認同,你所做的事依然是正確的。別人詆毀、討厭自己,或者嫉妒自己,事後回過頭去看,往往會發現那對我們的人生並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是為了討好別人,或者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才會消耗過多的能量,因為這讓我們將生活的主控權放在他人手上,容易讓我們迷失方向。我想大家應該都不希望因為執著於他人的認同,而讓自己的人生朝不願意的方向發展。
「你正確不是因為別人認同你,而是你實際做的事及其理由是健全的。」
─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2)覺察比較的情緒
不是別人折磨自己,而是自己折磨自己的情況之一就是自卑感。因為未達到他人決定的標準而感到自己不足,這就是自卑感。自卑感需要有比較對象才會產生。我也會不知不覺把自己與他人比較,並因此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是你知道,其實自卑感和優越感沒有分別嗎?在佛教心理學中,比較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統稱為「傲慢」。通常我們會認為感到優越是傲慢,但事實並非如此。優越感、自卑感,甚至認為自己和別人是同一等級的心態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
將其他個體與自己比較,並感到痛苦的生物只有人類。田裡的花也是照著自己的步調開花,不會和別的花比較。請想想看,看著梔子花盛開的杜鵑花,會因為自己不開花而傷心嗎?花朵們都是依據季節開花和凋謝,不會費盡心力模仿其他的花,也不會因為長得比別的花好而驕傲。在這方面,人類也許比花更脆弱。
但是,如何消除這種自然而然比較的心態呢?持續研究佛教冥想的美國第一代冥想領袖約瑟‧戈爾斯坦(Joseph Goldstein)是這麼說的:每當產生比較之心時,只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也就是說,當傲慢的心態出現時,沒有必要灰心喪氣,也不必責備自己或感到驚訝。只要對自己說:「啊!這個情緒又來了。」並接受它,同時了解這只是暫時而非固定不變的心態,如此一來,這種情緒就會自然消失。
我之所以認同將比較的心稱為傲慢的心,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源於「我們自認為了解那些我們其實不了解的東西」。只看到他人的某一面,便與自己進行比較,其實這也是誤以為了解他人的傲慢態度。複雜的人類,能讓我們像用尺衡量東西一樣簡單地分析並比較嗎?
然而,這樣的錯誤卻以各種面貌蔓延。父母以生下孩子為由,介入子女的生活,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為止,並認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子女最好。不只如此,好朋友、戀人或夫妻之間也會輕易定義對方「是某種人」,並以此作為指責的工具,甚至彼此詆毀。
但是,我們究竟為何能輕易說出「了解」誰呢?我們連自己也不了解,卻認為自己很了解別人,這實在太荒謬了。
「因此要反覆告訴自己:『我不了解任何人。』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間都應該要互相提醒。我們所知道的只有自己並不了解對方(……)因為不了解,所以需要對方說明,並像初次見面一樣傾聽對方。如果不打破『了解』的信念,並反覆提醒自己不了解對方,就無法逃出這個地獄。」
─李允珠,《忍耐自己的時間》(나를 견디는 시간)
正如李允珠作家所說的,我們所了解的只有我們並不了解任何人(家人、朋友、戀人)。
(3)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
因為自以為了解他人而產生的常見錯誤,就是輕易侵犯他人的領域。所以人際關係中,需記住的第三點就是「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我們必須記住對方是對方,我是我。
無法區分他人和我的界線會引起兩大問題。一是依賴,因為無法確信自己做的選擇是否正確,所以總是依賴父母或朋友的意見。為了安心,總是希望別人陪在身邊,如果不能如願以償,就會把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這相當於把自己生活的自主權讓給了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另一個問題是干涉。就像父母希望操控子女的人生一樣,介入他人的人生。這是家人之間經常發生的情況,也很常發生在朋友、同事或戀人之間。因為愈親近愈容易越界,也愈容易讓人相信自己能改變對方。
干涉並不只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對方身上,也包含為了幫助家人、朋友或同事,過度消耗自己的心神。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因為覺得失業的兒子很可憐,所以繼續提供經濟援助,母親很容易覺得這是「為了兒子好」,但其實也有可能只是為了不讓自己覺得不舒服,所以持續提供兒子經濟支援。母親的支援會不會反而使兒子失去立足的機會?會不會因為這樣,兒子反而無法下定決心獨立呢?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
很多人總是以「因為愛你」為由幫助他人,卻拖延了那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自立」。那真的是愛嗎?
因此,我們有必要區分「為了他人」介入某件事,是真的為了那個人,還是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我們應明確區分他人和自己的界限。尤其是因為東方集體主義文化的特性,讓我們從小就生活在不區分界線的家庭環境中,這也讓我們在這方面經常感到疑惑。每個人的界線都截然不同,所以更容易無意中犯錯,並產生衝突。我們應該如何分清楚界線,並互不侵犯呢?
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的阿德勒,也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因此,阿德勒強調「課題分離」。就是要將他人的課題與自己的課題的分離。他告訴我們明確且簡單的區分標準。那就是,思考誰最終會面對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
面對成績或前途問題後果的是子女本人,如果失業的兒子不求職,其結果應由本人負責,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代替另一個人生活,所以能負責選擇結果的人只有當事者一個人。我負責我的生活,你負責你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的課題推給別人,也不要把別人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再親近的人對自己指手畫腳,也不能被對方動搖。我們人生的決定權在自己身上。
到目前為止介紹的三種方法都不是容易實踐的方法。但如果對這三點掉以輕心,不僅心靈會受到威脅,甚至會失去自己生命方向的鑰匙。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自己的心,就像是自己堅強地主導自己的生活一樣。如何?這三點是不是值得一試呢?以下提供在實踐過程中能給予勇氣的短祈禱文來幫助大家。
「我做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
我不是為了符合你的期待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也不是為了我才存在於這個世界。
你就是你,我是我。
如果我們的心偶然相合,那是美好的事,
若不是如此,那不是沒辦法的事嗎?」
─弗雷德里克.皮爾斯(Friedrich Salomon Perls)
.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快樂會消逝,情緒也會過去,你需要的是奪回心靈方向盤,照顧脆弱的心
내 마음을 돌보는 시간: 연약한 마음을 단단하게 지켜내는 셀프 심리학
.
作者:金慧伶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5)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在人我關係中,要能守護自己的心,對我來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交友簡單,減少不必要的互動。這包括社群網站上面的朋友,還有我們選擇關注的對象。
還有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這要刻意排時間給自己,而不是有了空閒時間再說。照顧自己的心靈是責無旁貸,可是多少人不願意對自己好好負責。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可愛的書,持守內心,減少無謂地向外追逐!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麻煩翻譯組Jack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並不擁有此影片 影片所有權歸屬於Carolina Ravassa I do NOT own this video, all rights goes to Carolina Ravassa 請支持這位超讚的配音員與她的頻道, 以及其他有趣的配音員們 Please support this awes...
向上相容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別人的愛情看起來很美滿?健康愛情要有的自我狀態
有些人會覺得對方要跟我有一樣的興趣,我們才會有幸福快樂的感覺,但是回到健康關係裡,有一個很特別的狀態是,他們有時候並非都興趣相投,而是具有「容納彼此」的能力,也就是他們對彼此的差異性有很大的包容度,同時,他們對自己的興趣也有很高的自主程度,而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也有很高的獨立性能夠自己完成,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有能力在關係裡孤獨。
這是建立健康關係時非常重要的能力,當他們回到關係時,他們會很開心地跟彼此分享交流,也會想要了解對方在做什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關係裡既能獨立又能親密的狀態。
我曾經訪問過我法國朋友Sophie,她有著幸福美滿的婚姻,而之所以她敢說幸福,是因為她自己對婚姻的滿意度可說是100分,而她的丈夫Tom,因為知道我這個來自台灣的朋友要訪問自己的太太,好奇有哪些問題,結果Tom自己也說他的婚姻滿意度是100分,我對他們彼此可以如此開放又自在的表露自己對另一半的愛與感謝,覺得光在他們身邊走動,我都被滿滿的愛給充滿。
Sophie在家鄉的一個民宿城堡舉辦婚禮,邀請一群來自各地的好友,來自美國的好友們,因為Sophie曾在美國待過十年,也因此她沒有太濃的法國腔,我在一開始跟她聊天就非常投緣,也有來自丹麥等歐洲各地的朋友,我大概是在場唯一的亞洲人,而她們的婚禮誓詞也非常貼心的準備了英文版本,讓只懂英文的朋友可以分享那份喜悅。而我們在場每個女性都在聽完之後淚流滿面。
那段對話中說著,她有多麽幸運遇到Tom,並且在相識這些日子因為Tom的陪伴,他們彼此都成長了。這份發自內心的感謝,她說得一點都不彆扭,可見得她日常是多麽習慣的表達。
雖然Tom有點矇的表情在說Sophie英文講太快他跟不上,但我們在場哭成一團,大家跟著笑了。
Sophie是個獨立幹練又有想法的女性,而她同時也樂於當太太與母親,她同時為了家庭除了兼職當瑜珈老師之外,也花了部分的時間辦理社會企業。當那年顏她懷著七個月的孕肚,與我一起由凡爾賽宮時,我們討論著一個女性與工作的態度,我心中一邊擔心著沒有工作的她會不會在依賴先生的收入之下,逐漸失去在婚姻中的價值,我忍不住說起自己的觀點,我清晰記著她的表情,平靜的點點頭,沒有特別說什麼。
一直到兩天後,不曉得又談論到什麼話題,她才提到她跟幾個對有機蔬果很有熱情的朋友,準備共同經營一個會員制的市集,已經籌備約半年之久,我很驚訝她在這樣的背景下說自己沒有工作,後來也才比較了解,她對於自己還沒運作成形的事物往往不會太主動分享。
但同時她沒有反駁我,也沒有急著告訴我她正在創業,她不用向任何人證明自己。因為她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因此,統整以上相處中的個人特質:
1.自信:在愛與感謝對方的過程,會展露出脆弱感,而足夠的自信才辦得到。自信的人不用對方透過行動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因此也不會一直要求對方的保證,更不會阻止對方去追尋心中的渴望,能夠站在身後支持對方,成為彼此的後盾。
2.獨立:獨立自主的人有能力去完成自己想做得事情,而不會事事尋求關注與陪伴,也因此更能尊重彼此的差異性,當他假日想上山,你想看海,也可以容納彼此。
然而,依賴性強或自卑的人基本上很難有這種狀態,因為依賴的人很希望出門,但又不希望「自己一個人」出門,接著在出現了「你為什麼都不陪我?」的十萬個為什麼之後,就會有很多的比較,好比「工作跟我誰比較重要?」」等。
親愛的,不用羨慕別人,不用怨嘆老天,而是深刻自我檢視,積極學習,因為人生是自己的,而愛情,則是你自我成長後豐厚你生命的過程。
向上相容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向上相容英文 在 大麻煩翻譯組Jack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並不擁有此影片 影片所有權歸屬於Carolina Ravassa
I do NOT own this video, all rights goes to Carolina Ravassa
請支持這位超讚的配音員與她的頻道, 以及其他有趣的配音員們
Please support this awesome voice actress and her channel
原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J5cesy7b8
原影片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ks62ld89FCzpD1vvVQacg
這位超可愛超用心的Sombra(駭影)配音員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 她跑遍世界與其他Overwatch的配音員一起製作影片, 真的超用心!
這個系列的翻譯影片都會來自他們的頻道, 而我會附上相關資料! 讓大家可以去支持他們!
他們的影片頻道沒有開放新增字幕, 剛好後製的方式也適合我製作不同語言的語音對照表
註解區:
0:38 駭影說I think she yosted.
這個Yosted其實是個很有趣的現代單字, 有些時候你可以把它當成禮貌版本的Fucked up
1:14 這裡我沒有附上中文的"你們" 是因為她手上的杯子蛋糕只有一個XD
而那句語音本來是對著敵人說的 所以台配是說"你們"
1:36 蛋糕不是謊言
這句在網路上真的很有名XD
最初的版本是來自Portal(傳送門)遊戲的The cake is a lie.(蛋糕是個謊言)
有玩過Minecraft(當個創世神)的朋友應該也對這句話很熟 因為在創世神中製作蛋糕的成就就叫做"蛋糕是個謊言"
而這句被各種改編和各種解讀, 有人用原本的遊戲內容解讀成"空頭承諾", 也有不少人直接拿字面含意和蛋糕來做梗
網路上資料似乎傾向解釋相反的版本就是"其實真的是"
也就是牴觸了原本的The cake IS a lie的"不是" 去當成 Not a lie "其實是"
(雙重否定的概念...?)
2:15 BOOP!
完全是Sombra經典句, 起始於Sombra釋出時的動畫短片Infiltration(潛入)最後的畫面
她輕輕戳一下 然後說Boop!~ (有些嘲諷意味 也有被她碰到的東西就被入侵的概念(對機械產品))
而這句當然變成了駭影玩家與粉絲都很愛的金句
而這位配音員自己也很愛, 也在配音員粉絲圈內將Boop發揚光大
(在她與路西歐拍的影片中, 她還自己笑說Boop簡直是回復各種問題都好用的萬用台詞XD)
而Lucie說的Boopers never "Die" 為何是唸 Di 而不是 Dai 呢?
我的猜測是 Lucie與她配的角色Mercy(慈悲)都會說德文
在德文中 Die 這三個字的唸法是 Di (ㄉ一)
並不是把"死"用德文唸, 那整句都會不同
單純只是俏皮的把D I E 三個英文字當德文來唸而已
基於角色背景設定+當下的搞笑情況, 我覺得相當有可能
(小補充, die在德文中是類似英文the的作用(一般是陰性詞與複數型態的冠詞)
(慈悲在敵對開大你會聽到德文版的英雄永不消逝 "Helden sterben nicht!"
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們翻譯組!
訂閱頻道追蹤更多我們的影片!
關於我們翻譯組: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035888
動畫與額外翻譯的網誌:https://weedtrouble.blogspot.com/
我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TransWeed
片尾音樂來源:
Track: Janji - Heroes Tonight (feat. Johnning)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nQNiWdeH2Q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ht
向上相容英文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特別聲明|Disclaimer: 今集內容又相當出位,一般人可能接受不到,觀看時,請盡量開放自己。真的不能接受,可隨時閂機。我們絕對不是鼓吹BDSM, 只是提供資料,讓有需要人士,透過BDSM瞭解自己多一些,放下偏見、性壓抑,及對性的種種誤解。也提供選擇給已找到伴侶人士,多些樂趣性的選擇,添加性福。
從BDSM角度深談性與愛(上) ~ [相聚一刻] ep217 Part 1
播出:2018年10月8日, 8pm
嘉賓:Good Moaning族長, Tommy仔, BDSM資深導師
主持:Esther Lee
監製:Weller Choi, Tony Chau
場地:相聚一台
Part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5Wb5PfauM
成為會員收看所有節目
www.togetherradio.net
內容:
在香港,大家接受過多少性教育呢?應該是小學那一堂吧,而且,不是教我們認識性愛,或我們的身體、性需要,更不可能講到性取向、性福、性壓抑、性權益、性侵、性沉溺...。性,這個話題相當廣闊。
還記得,那一堂其實只是講男女的生理構造,和如何避孕。當年政府算是攪得相當不錯,香港曾經成為了全世界生育率最低,和性表現(Sexual Performance, 即時間最短、頻率最少)最差的地區(國家),和星加坡、澳門叮噹碼頭。
在傳統主流性行為上,一直是以性高潮主導的,經過漫長的尋尋覓覓遊戲,用盡方法去吸引伴侶,約會、瞭解、調情、山盟海誓...,終於到做愛,只是,一切都是關於滿足對方對性高潮為本。所有動作、細節,都是繫於性表現(Sexual Performance), 然後,引起很大的先“行為焦慮”(Performance Anxiety),性愛從來都不輕鬆。故此,外貌、身形、年齡、性能力(意外),或性格... ...天生輸蝕的人,就沒有性福了?真是悲哀。
今集我們跳bar,從BDSM角度去談性、愛,及關係(女女/男女/男男)。BDSM是甚麼?“主人和奴”的關係是甚麼?是歐美日AV四仔片中,掌摑、捆綁、用皮鞭抽打、用羽毛挑逗、滴蠟的“變態”行為?為什麼有人喜歡這些東西?為什麼女性在性行為上,永遠是被動、等待、蝕底的一方?
你有認真瞭解性伴的需要嗎?或只是“斷估無痛苦”?三、兩招就走天涯?你知道自己身體、性愛上的需要嗎?你敢問情人一句,她/他的性趣、性幻想是甚麼嗎?性,和金錢一樣,我們不瞭解的事,有可能會傷害我們的。也有人不顧一切,放棄感情,有性無愛就算了。
今集,嘉賓和我會為大家揭開BDSM這個謎。
聯絡:fb.com/goodmoaninghk
欲收看所有節目,可成為免費或正式會員繼續收看。
www.togetherradio.net
[相聚一台 七步入會法]
Step 1 上網打"相聚一台" 或按此link
http://www.togetherradio.net/main
按右上角的≡
拉至最下一行,
Step 2 選擇→特快註冊
Step 3 選擇→正式會員
Step 4 填寫個人資料
Step 5 設定密碼,例如:Ab1975?! (8位大小階英文數字及符號)
Step 6 收電郵確定
Step 7 改密碼
完成!多謝你!
Esther & team
如仍有問題,請WhatsApp Rebecca Ho@6998 3791.
向上相容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跟你分享的這個實驗,可能會讓你覺得有一點違反直覺,這個實驗呢是我從《別讓下意識騙了你》這本書讀到的,然而這本書呢,我個人也有掛名推薦喔。
它裡面羅列了很多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很歡迎大家可以買這本書來看,那我們就直接進入這個實驗,有兩位學者叫卡倍斯跟奧丁根,跟他們在2011年的時候,投稿在《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這裡面的一個報告。
在裡面的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哦,對於未來有過度正面的願景,可能沒有辦法帶來好的結果,反而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那你聽到這個結論一定會覺得很奇怪!誒~「正面思考」不是會引導我們對於未來更充滿希望嗎?為什麼反而會帶來相對不好的結果呢?
那我們就來看,這兩位學者是怎麼做實驗的喔。他的實驗呢是讓女學生穿上高跟鞋,去想像自己是否會得到別人的讚賞,覺得自己穿上高跟鞋很美、很有魅力。
於是呢他們就把實驗的女學生分成兩群,其中一群比較樂觀的認為自己會得到讚賞,然而另外一群,是比較悲觀的認為自己不會得到任何的稱讚。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呢,測量他們的血壓,從醫學的角度來看,血壓高一點,表示他的能量佈滿全身,我們可以把他視為是活力幹勁十足,但是令人很驚訝的是,那些正面思考的女學生,他們的血壓反而比較低,反而呈現一個比較沒有活力的狀態。
然後兩位研究者又讓這些女學生去想像,自己未來一周可能可以完成的事情,接著去測量他們的血壓,結果呢那些正向思考的群組,他們的血壓仍然低於那些比較負面思考的。
又過了一個星期之後,他們就以七分為滿分作為評分,讓這些女學生自己把這一周可以完成的事情打分數。那些正向思考的群組,他們打的分數竟然比負向思考的群組來的更低。也就是說那些正面思考的人,在他們自己的判斷裡面,他們在一個禮拜之內完成的事情,相對的是比較不滿意也比較少的。
所以呢兩位學者就在這個實驗當中,得到了一個結論,那些在想像當中,專注在積極正向的事情,不僅他們的血壓會降低,也就是他們的能量跟精力會比較弱,而且還沒辦法愉快、自在去享受,經過一個禮拜工作之後的時光。
所以如果你還有耐心聽到這邊,我真的要給你拍拍手,因為這樣的實驗跟這樣實驗的結果,真的很違反我們的直覺,真的覺得怎麼會這樣子呢?
可是呢作者在這一本書當中,在這個實驗的結尾,他也說他不是否定正向思考這件事,他其實透過這個實驗想要告訴我的是,其實現在坊間有很多,都不斷的強調正向積極,像是一些激勵的課程。
你可能進入這樣的課堂,或者參與這樣的活動,或工作坊的時候,你就會彷彿感受到一種特殊的氛圍,他們有一定的講話模式,他們有一定的思維模式。
然而如果你只要跟他們的講話模式,或思維模式不一樣的話,你彷彿就是一個所謂不成功、不會賺錢的人,這其實是很可怕的哦!
這裡面你可以細細的去感受,其實這樣的「正向思考」在本質上其實叫做單一化思考,它不是一種務實的思考,它把所有的事情都框定在一個他們認為的正向,而不是回歸到那件事情的事實。
所以你就會發現自己身旁有很多人,他們可能是好人,但他們可能沒辦法完成任何事,或者是他們總在臉書,或者各個管道呈現出一副積極的樣子,可是你只要真的跟他們相處,或真的跟他們合作,你會發現他們做事不一定是可靠的。
因為當你只是活在一種正向的想像當中的時候,那麼真實世界當中所謂的務實,所謂的守時,所謂的時間到了,要做什麼,往往可能會被你忽略掉!
在我自己的教學經驗當中,就遇到好多這樣的人,在他們正向積極的呈現背後,卻是經常會忘記上課的時間,或者是約定好的事情卻無法兌現,那麼這時候想想,你需要的是正向思考還是務實思考呢?
如果你問我,我永遠會回答你,我所相信的跟我說活出來的是「務實的思考」,而不是所謂的正向思考,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7月21號有一門『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課程,希望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在6月份我們也有相關的講座,詳細的資料我都有附上相關的連結,期盼我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