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交會之地|土耳其概覽
土耳其位在東西方交會之處,在它悠長歷史中,先後有不同的文明與文化在此佇足。而除了歷史文化之外,土耳其也有豐富多樣的地貌景觀。在兩者交織下,有相當多可看之處,難以一次盡覽。我初次造訪前,對土耳其的認識,其實只有伊斯坦堡與卡帕多奇亞的熱氣球。這次實際一訪,雖然只有淺嚐,但已對土耳其的豐富程度驚豔不已,也定下我日後再訪的念頭。
▌土耳其的歷史
土耳其一名意為「突厥人的」。這群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後來擊敗了拜占庭帝國後,就在今日的土耳其、東南歐、中東與北非,建立了龐大的鄂圖曼帝國,也將伊斯蘭信仰散播至其境內。鄂圖曼帝國在18世紀後開始衰弱,最終在一次大戰戰敗後瓦解。後來在土耳其獨立戰爭中,終結了列強的割據,建立了今日的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
但其實在更久遠以前,土耳其亞洲側的土地上,就有古希臘、羅馬的城市,其中包括著名的特洛伊城。隨著許多遺址在十九世紀陸續被挖掘出土,在今日已經變成熱門的觀光地點。
▌伊斯坦堡
舊稱君士坦丁堡的伊斯坦堡,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座落在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地理位置關鍵,曾是絲路上的重要一站外,伊斯坦堡在世界歷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它曾作為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達一千六百年之久。直到土耳其共和國建立,遷都於安卡拉為止。伊斯坦堡是歐亞交會之地,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
▌番紅花城Safranbolu
位在土耳其中部的番紅花城,在十七世紀時,以種植和貿易番紅花而得名(至今在城外也仍有種植)。以舊城區中完整保留的鄂圖曼時期老建築著稱。
▌安卡拉 Ankara
安卡拉位在土耳其中部的高原上,是土耳其的首都,也是僅次於伊斯坦堡的第二大城。安卡拉其實也是歷史古城,過去曾為波斯、馬其頓、羅馬與鄂圖曼等政權統治。我在安卡拉沒有太多時間,只造訪了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紀念館。
▌卡帕多奇亞 Cappadocia
卡帕多奇亞以它獨特的地質景觀出名。搭熱氣球則是俯看這些特殊地形的最佳方式之一,而搭熱氣球本身,其實就很特別的體驗了。
▌蘇丹哈尼古驛站
由於位在過去的貿易路線上,又距離鄰近的兩大城孔亞、卡帕多奇亞,都各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因此設立驛站,供商隊休息。過去在古絲路上,平均每30-40公里就會有一座驛站,總計設有約100多座驛站。可惜在時間的洪流下,許多已傾頹,而蘇丹哈尼古驛站是其中保存最完整,規模也最宏偉的。
▌棉堡Pamukkale
棉堡位在土耳其西南方,自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開始,數千年以來,棉堡就以它的天然溫泉與雪白水池,吸引眾人來訪。事實上,傳說這些層層疊加的白色水池,是巨人留下曬乾而固化的棉花,因而得名。在溫泉池一旁,則還有一座古希臘、羅馬城市希拉波利斯。
▌特洛伊 Troy
特洛伊城是古希臘時期,位在小亞細亞的城邦。因為荷馬史詩提到的特洛伊戰爭,而廣為人知。但在其遺址於1871年被發現之前,一直被視為傳說中的虛構城市。
▌以佛所 Ephesus
以佛所Ephesus (又譯艾菲索斯)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希臘羅馬城市。最早由古希臘人建於西元前十世紀。被羅馬帝國併吞後,變成羅馬帝國境內的一座主要城市,人口在四十萬至五十萬人之間。是亞細亞省的省會,有神廟、圖書館和可以容納兩萬五千人的劇院,甚至還有一間妓院。
以上各地的詳細介紹,會在未來幾週陸續刊出。其實此行下來,只走了半個土耳其,最遠僅及中部而已。土耳其深度與豐富程度,遠超乎我的預期,待疫情結束後,必會再訪!
▌用最低成本提升照片質感
其實不少人想要提升自己照片時,第一個動作就是花大錢升級器材。但是往往這些昂貴的器材,為照片帶來的改變相當的少。這是因為好的照片,並不是單靠高級的器材,就可以創造出來的。
事實上,成本最低,卻又能夠為照片帶來最顯著、最有感的提升,就是學會後製。許多人掌握了拍攝的技巧,卻少了照片後製這最後一哩路,相當可惜。更不用說,器材終會被間淘汰,但後製能力卻會隨時間越來越好。
雖然網路上有免費的後製教學,但往往相當零散,缺乏系統性。我當初自學的後製時候,就因為沒有方向地摸索,而走了不少冤枉路、浪費了不少時間。因此在我的Lightroom入門課程裡,我把所有技巧,由淺入深、有系統地,整理在2個半小時的課程裡,推薦給想要提升自己照片品質的人。
現在購買課程,輸入折扣碼『JFS6TV9QHXT』,就能享有75折的優惠。課程連結:https://bit.ly/31BsWVP
君 士 坦 丁 堡 地理位置 在 跟著Andy逍遙世界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佩特拉(希臘語:Πέτρα,阿拉伯語:البتراء)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petrus)。
雖然今天我們能夠看見的佩特拉建築大多都是由西元前2世紀的納巴特人所修建,但是這一地區其實早在西元前7000年到6500年的時候就有人居住了。在小佩特拉,我們今天仍然可以看到當時的早期居住地,就在佩特拉主遺址的北部。
到了西元前1200年的Edomites以東人,掌控了佩特拉的這個區域,因著地理位置的優勢,當時以東人掌控由南邊阿拉伯到北邊大馬士革(敘利亞),以及埃及到巴比倫(伊拉克)的貿易路線。西元前600年,來自阿拉伯西部的遊牧民族Nabateans(納巴泰)也遷移到這片區域,從事物品交易並在附近山頭搭帳篷生活。後來以東人因為國勢衰落遷往北部後,納巴泰人逐漸地佔據這裡,並且掌握當時的貿易路線。
剛開始納巴泰人過著傳統的遊牧生活,但是隨著財富不斷的累積,納巴泰人於西元前200年起逐漸轉為都市居民,並於西元前100年左右在岩石區裡建造城市,取名為Raqmu 並設為納巴泰人王國的首都。擅長經商腦筋靈活的納巴泰人,讓這裡成為當時最大的貿易中心,控制了阿拉伯與大馬士革間的通商之路,同時也是海上香料絲路的轉運站,貨品從這裡再轉運到印度或中國。在King Aretas III ( 86–62 B.C.)統治下,納巴泰的領土一度擴大到北至大馬士革,西至西奈半島,南至阿拉伯半島。在佩特拉的全盛時期, 城內居民高達3萬人。
納巴泰王國最讓考古學家驚嘆的,除了從山岩中鑿出美麗的建築外,還有他們傑出的水利工程。納巴泰人將城外山泉水利用一系列的水管水道引進城裡,設計出具有防水功能的地下蓄水池,讓城裡的居民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水源。甚至可以將水源賣給來這裡交易的駱駝商隊,從中獲利累積財富。此外,這片區域常常會因為下雨造成山洪淹水,納巴泰人設計出水壩,將洪水巧妙地引導到出水道,解決往年因下雨造成的山洪災難。
西元106年納巴泰王國和平併入在羅馬帝國下,之後古城也改名為 Petra (來自希臘文,意思為石頭)。併入羅馬後,城內一部分的建設依照羅馬設計元素改建,擴大羅馬劇場的規模,市中心舖設石頭路等,同時也增建了許多建築與雕像,因此在佩特拉古城裡可以看到許多羅馬建築的遺跡。
在羅馬的統治下,Petra持續繁榮了一百多年。不過隨著羅馬將貿易中心轉移到位在敘利亞的Palmyra 帕爾米拉 (古時的絲綢之路末端),再加上航海貿易興起,物品由紅海直抵羅馬略過古城。Petra 不再是最大的貿易樞紐,從此經濟與勢力逐漸衰退。
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各城市向信仰基督教的帝王宣示忠誠的最好方式就是興建基督教會。佩特拉雖然大部份都是異教徒,也開始建造教堂。在第四世紀時,納國王的墳墓 (Urn Tomb & Al-Deir) 還被當作教堂使用。
西元363年,一場大地震幾乎摧毀佩特拉半數以上的建物,大部分的納巴泰人都遷移到現在的伊拉克了。留下來的納巴泰人無力修復所有的建物,只能使用未損壞的區域。西元551年,再一次的大地震讓佩特拉的建築和供水系統幾乎全毀,使得原本進駐在佩特拉的教主率領教徒們離開。從此,佩特拉就成為廢墟被世人遺忘。
數百年來,只有居住在此區域的遊牧民族貝都因人知道「The Lost City 失落的城市」存在,他們也刻意守密不想被外界知道。直到1812 年,瑞士探險家 Jean Loius Burckhardt 喬裝成穆斯林聖者進入這裡,佩特拉才重新被外界認識。
19世紀時,不斷湧入的考古學家,旅遊家,詩人和藝術家讓佩特拉成為西方歐洲的焦點。知名的英國畫家David Roberts 進入佩特拉手繪了許多圖畫,展示出佩特拉還未被修復前的景象。1929年就進駐的英國考古團隊一直到現在還再進行開挖工程。目前佩特拉只開挖出整個古城的15%,剩下的85%還淹埋在砂土石塊下。隨著考古團隊持續的持續挖掘與研究,讓佩特拉每隔幾十年就會出現重大發現。
1992年挖掘出基督教的Mosaic教堂,2003年發現了Treasury 下方的古墓,重新定義Treasury 為King Areta III 的墳墓,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將來我們可以瞭解更多佩特拉古城的過去與原貌。
佩特拉古城在2007年被全世界票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觀」之一,鬼斧神工的「法老王寶藏」(Treasury, Al-Khaznah),電影Indian Jones曾在這裡拍攝,讓這兒更成為中東最重要的旅遊觀光聖地。
君 士 坦 丁 堡 地理位置 在 跟著Andy逍遙世界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佩特拉(希臘語:Πέτρα,阿拉伯語:البتراء)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petrus)。
有些考古學家認為佩特拉可能是《舊約全書》中稱的「西拉」(意義也是岩石)。阿拉伯傳統認為摩西出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Josephus認為死海古卷中,佩特拉就是被稱為「Rekem」。
最早掌控這片區域的是西元前1200年的Edomites以東人。因著地理位置的優勢,當時以東人掌控由南邊阿拉伯到北邊大馬士革(敘利亞),以及埃及到巴比倫(伊拉克)的貿易路線。西元前600年,來自阿拉伯西部的遊牧民族Nabateans(納巴泰)也遷移到這片區域,從事物品交易並在附近山頭搭帳篷生活。後來以東人因為國勢衰落遷往北部後,納巴泰人逐漸地佔據這裡,並且掌握當時的貿易路線。
剛開始納巴泰人過著傳統的遊牧生活,但是隨著財富不斷的累積,納巴泰人於西元前200年起逐漸轉為都市居民,並於西元前100年左右在岩石區裡建造城市,取名為Raqmu 並設為納巴泰人王國的首都。擅長經商腦筋靈活的Nabateans,讓這裡成為當時最大的貿易中心,控制阿拉伯與大馬士革間的通商之路,同時也是海上絲路的轉運站,貨品(香料,乳香,沒藥,等)從這裡再轉運到印度或中國。在King Aretas III ( 86–62 B.C.)統治下,納巴泰的領土一度擴大到北至大馬士革,西至西奈半島,南至阿拉伯半島。在佩特拉的全盛時期, 城內居民高達3萬人。
納巴泰王國最讓考古學家驚嘆的,除了從山岩中鑿出美麗的建築外,還有他們傑出的水利工程。納巴泰人將城外山泉水利用一系列的水管水道引進城裡,設計出具有防水功能的地下蓄水池,讓城裡的居民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水源。甚至可以將水源賣給來這裡交易的駱駝商隊,從中獲利累積財富。此外,這片區域常常會因為下雨造成山洪淹水,納巴泰人設計出水壩,將洪水巧妙地引導到出水道,解決往年因下雨造成的山洪災難。
西元106年納巴泰王國和平併入在羅馬帝國下,之後古城也改名為 Petra (來自希臘文,意思為石頭)。併入羅馬後,城內一部分的建設依照羅馬設計元素改建,擴大羅馬劇場的規模,市中心舖設石頭路等,同時也增建了許多建築與雕像,因此在佩特拉裡可以看到羅馬建築遺跡。
在羅馬的統治下,Petra持續繁榮了一百多年。不過隨著羅馬將貿易中心轉移到位在敘利亞的Palmyra 帕爾米拉 (古時的絲綢之路末端),再加上航海貿易興起,物品由紅海直抵羅馬略過古城。Petra 不再是最大的貿易樞紐,從此經濟與勢力逐漸衰退。
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各城市向信仰基督教的帝王宣示忠誠的最好方式就是興建基督教會。佩特拉雖然大部份都是異教徒,也開始建造教堂。在第四世紀時,Nabatean 國王的墳墓 (Urn Tomb & Al-Deir) 還被當作教堂使用。
西元363年,一場大地震幾乎摧毀佩特拉半數以上的建物,大部分的納巴泰人都遷移到現在的伊拉克了。留下來的納巴泰人無力修復所有的建物,只能使用未損壞的區域。西元551年,再一次的大地震讓佩特拉的建築和供水系統幾乎全毀,使得原本進駐在佩特拉的教主率領教徒們離開。從此,佩特拉就成為廢墟被世人遺忘。
數百年來,只有居住在此區域的貝都因人知道「The Lost City 失落的城市」存在,他們也刻意守密不想被外界知道。直到1812 年,瑞士探險家 Jean Loius Burckhardt 喬裝成穆斯林聖者進入這裡,佩特拉才重新被外界認識。
19世紀時,不斷湧入的考古學家,旅遊家,詩人和藝術家讓佩特拉成為西方歐洲的焦點。知名的英國畫家David Roberts 進入佩特拉手繪了許多圖畫,展示出佩特拉還未被修復前的景象。1929年就進駐的英國考古團隊一直到現在還再進行開挖工程。目前佩特拉只開挖出整個古城的15%,剩下的85%還淹埋在砂土石塊下。隨著考古團隊持續的持續挖掘與研究,讓佩特拉每隔幾十年就會出現重大發現。1992年挖掘出基督教的Mosaic教堂,2003發現了Treasury 下方的古墓,重新定義Treasury 為King Areta III 的墳墓,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將來我們可以瞭解更多佩特拉古城的過去與原貌。
君 士 坦 丁 堡 地理位置 在 20140404 文化大百科君士坦丁堡战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文化大百科》是一档文化类电视栏目。栏目以"探寻文化轨迹、索引中国文化精髓"为宗旨,以演播室主持人播报加专题片的基本形式,由主持人充当"电子 ... ... <看更多>
君 士 坦 丁 堡 地理位置 在 新進旅行社 的推薦與評價
承載著數千年歷史文化的土耳其, 橫跨歐亞大陸的獨特地理位置, 歷史遺跡融合羅馬、拜占庭、鄂圖曼文化。 ... 史上也曾被稱作拜占庭、君士坦丁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