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綠能遇上濕地:衝突中協商,「環社檢核」的倡議哲學(09/29/2020 聯合報、當代思潮)
文:吳宗蓉,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本文改寫自「台灣動保青年論壇——2020動保政策分析及倡議策略營」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之「政策分析的社會倡議應用」講座。
近年來光電衝突愈來愈浮上檯面,雖然光電是國家發展綠色能源的重要政策,但各開發案卻屢屢遭受民間批評破壞生態與影響農漁業生存。生態保護與綠能政策都追求永續發展,理應同一陣線,為何卻持續產生衝突?而在綠色衝突下,台灣又為何非得繼續推動能源轉型?
再生能源背負期待
台灣目前的發電來源中,以佔比約81%的火力發電為主,其次是佔比近12%的核能發電[1]。然而火力發電造成空氣汙染,國際早有共識減碳,我國也訂下2030年台灣溫室氣體減量50%的目標[2];而老舊核電廠2025年全部屆齡除役,核四是否運轉也尚在未定之天[3]。在用電需求與火力核能都須退場的雙重壓力下,再生能源背負著社會各界的期待。
此外,台灣目前主要的能源燃料,包含石油、煤、天然氣、鈾等,都依賴國外進口,國內自產能源比例僅2%,這個潛在隱憂也迫使台灣須積極發展自有再生能源[4]。蔡英文總統執政後,訂下2025年再生能源自6%增至20%的目標[5],其中風力發電目標可望順利完成,屋頂型光電也提前達標,唯獨地面型光電屢遭抗爭阻力[6]。
光電與生態兩難的解方——布袋鹽田案例
地面型光電發展以來,引發許多民間反對的聲浪,例如抗議光電衝擊生態環境、造成農漁地租金高漲、影響居民生計、造成環境汙染等,其中嘉義布袋廢鹽田的開發計畫,正是光電與生態衝突的著名案例。
2018年經濟部能源局規劃在布袋鹽場施作374公頃的光電示範區,該地點雖然不是禁止或限制開發區域,但卻包含國際鳥盟指定的「重要野鳥棲地」,鳥類生態豐富性更勝國家重要濕地,因此引發環團與鳥類保育團體的反彈。
在抗爭與協商的過程中,政府、保育團體、地方居民、業者一起參與討論,最後依據長期記錄的科學佐證資料,排除了國家級重要濕地、生態敏感區域、野鳥熱區,將開發面積由原本的374公頃縮減至102公頃[7]。業者更承諾,在102公頃的面積中只開發70%,另外30%將保留作生態保育區,提供水鳥利用及作為生態棲地復育濕地,並在前20年的營運期間持續進行生態調查,定期監測與揭露資訊。
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力下,當地人士與民間團體也共組「布袋鹽田濕地保育工作平台」,並與國產署簽下合約,認養91公頃的布袋鹽田濕地,進行保育工作。能源局則承諾提撥五年的保育經費,投注於棲地維護,以補償光電發展造成的棲地減損,降低對生態的衝擊。
深入參與布袋案例的綠色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博士認為,「布袋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帶來重要啟示:光電開發必須在選址階段就考量生態因素,並納入在地居民與民間團體的智慧與經驗。但如何讓布袋模式能擴大適用於其他案場?關鍵是必須透過法制化,建構出可操作的環境生態檢核與社會參與機制。
解開爭議的新嘗試——環社檢核機制
李翰林分析,光電衝突有兩個主因,一是缺乏選址機制,政府只規範法定保護區不可設置,其他地點卻缺乏評判標準,業者靠叢林法則自行競爭發展,只要簽到土地就可開發。第二個原因則是光電設置地點若非國家重要濕地,就不需要經過環境評估程序。然而資訊公開、區位選擇、民眾參與等制度都架構在環境評估上,如未進行環評,也就避開了這些重要過程,自然容易引發後續執行時的對立抗爭。
為解決光電開發與生態保育間不斷發生的衝突,地球公民基金會從布袋案例中吸取經驗,並參考國內相關機制及既有研究後,結合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中華鳥會等13個環境與生態保育團體,共同倡議推動「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在今年2月提出「環境與社會檢核之委員會及程序、審查要件」及「環境與社會檢核草案」,供政府參考。
在民間團體的倡議推動下,今年7月「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已有重大進展,包括經濟部能源局公告「漁電共生推動策略」,納入環社檢核機制;農委會修改「養殖漁業經營結合綠能設施專案計畫審查作業要點」,使環社檢核成為審查先行程序;經濟部也在7月13日的太陽光電公聽會上宣示,今年至少會挑選一到兩個南部縣市的漁電共生專區,開始示範執行環社檢核機制[8]。
「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中,主要包括「民眾參與和資訊公開」、「環境衝擊檢核」、「社會影響檢核」三大面向。業者在申請開發前,必須依據環社檢核的要求,先檢視案場的物種與棲地情形、對周邊可能造成的潛在生態衝擊,以及對地方產業結構、工作權益、鄰近文化景觀的影響等,並納入民眾參與的過程[9]。藉此檢核過程可篩選出適當的設置地點,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也符合社區居民的期待。
環社檢核雖然不是真正的環評,但可幫助業者在進行開發前,先以類似快篩的方式避開爭議區位,並透過前端的評估及討論,讓各個立場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在科學資訊基礎上進行對話,便可避免業者在投入成本執行後,才發生民間抗爭的極端對立處境。
不只是反對——抗爭與建設並行的倡議哲學
「建設比反對難!我以前常覺得倡議團體反對很簡單,但這幾年真的要去創造一個制度,才知道真的很麻煩!」
李翰林分享這幾年參與倡議環社檢核機制的心得。他認為「倡議」不只是反對行動,更重要的是如何促成衝突的各方協商合作,以及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式。過程中除了凝聚立場相近的民間團體間的共識及共同行動外,更必須與角色對立的利害關係人溝通,設想對方的資源與目的,才有辦法思索應對策略,找出對方也能接受的方案。
以公部門為例,李翰林指出,各機關由於權責劃分細瑣,加上業務量沉重,因此在政策研究方面的反應速度較慢。如果倡議團體能先自己做足功課,深入研究核心議題和實務運作的困難點,並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方案給公部門參考,那麼機關就愈容易採用,未來出爐的政策也就會和倡議團體所提出的制度愈像。
環社檢核機制今年即將上路,李翰林提醒,環社檢核就像是健康檢查,健檢發現可能的問題後,仍需由政府、企業、社會共同討論應採取的醫療行為。「環社檢核實施後也可能發現新的問題,只能在下一個場域再繼續解決了!」
環社檢核能否成功,尚待執行試驗及後續的檢討修改;而確定的是,未來必然還會發生新的困難。如何在嘗試與衝突的過程中持續溝通協商,找到出路,才是倡議行動的最終目標,也才能讓台灣的能源轉型政策繼續前行。
附註:
[1] -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2019年統計年報,2019年台灣發電結構中,主要發電來源為火力發電佔比81.47%(燃煤46.13%、燃油2.08%、燃氣33.26%),其次為核能發電佔11.79%、再生能源佔5.56%、抽蓄水力1.17%。
[2] - 2019年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中,66國領袖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即碳的釋放量與吸收回地球量達到平衡)。台灣方面,依照我國經濟及人口現況預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達4.28億公噸,而溫室氣體減量「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INDC)目標則設定為減半至2.14億公噸,也就是必須減量50%。
[3] - 核能發電廠執照期限均為40年,核一廠已於2019年7月15日到期,目前正在除役過程中;核二廠及核三廠分別在2023年3月14日及2025年5月17日到期,因此2025年老舊核電廠將全部面臨屆齡除役的處境。核四目前處於封存狀態,未來是否要重啟使用,將於2021年8月28日舉辦公投(此案為2021年第17案全國性公民投票案)。
[4] -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2019年統計年報——能源供需概況分析報告,若從2019台灣能源供給結構來看,台灣97.94%的能源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鈾等化石燃料)均依賴國外進口,僅2.06%為台灣自產能源。
[5] - 2025年能源轉型目標為:燃煤減少19%(46降至27)、核能減少11%(12降至1)、燃氣增加17%(33增至50)、再生能源增加14%(6增至20)。其中再生能源的2025年設置目標為:風力發電達6.2GW(離岸風力5.5GW、陸域風力1.2GW),光電需達20GW(屋頂型3GW、地面型17GW)。由於屋頂型已於2019年提前達標,因此目標調整為屋頂型6GW、地面型14GW。
[6] - 為推動太陽光電,經濟部能源局於2016年9月公告之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中,盤點鹽業用地、掩埋場及已受汙染土地、 嚴重地層下陷區域、水域空間等,2017年行政院公布太陽光電地面型用地盤點情形,共盤點25,124公頃可用土地。但實際執行裝設時,卻遭受地方及民間團體抗爭,造成地面型裝置量遠低於目標。
[7] - 傳統的布袋鹽場依管理需要分為十區。五到十區位在南布袋,六、七區已被納入國家重要濕地,五、八、九、十區雖非重要濕地,但卻是國際鳥盟(Bird Life International)指定的「重要野鳥棲地(IBA, Important Bird Area)」。經過民間、政府、業者間的衝突與協調後,最後選出八區80公頃及九區南側22公頃,合計102公頃,作為濕地光電示範區。
[8]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20年7月31日公告修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養殖漁業經營結合綠能設施專案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在附件可行性評估表中,將環境及社會檢核機制納入評估項目中。經濟部次長曾文生7月13日,也在立法院舉辦的太陽光電推動爭議檢討改善公聽會中,承諾今年一定會啟動試辦環社檢核機制。
[9] - 經濟部能源局今年7月1日公告之「漁電共生推動策略」中,將環社檢核機制納入業者申請前的必要程序,並具體規範環社檢核項目。凡設置規模達2MWp以上之太陽光電開發均須依環社檢核自評表辦理檢核,並由經濟部邀請地方政府共同參與成立環社檢核委員會,聚焦審查環社檢核結果及因應對策。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870/4897692
♡
「吸收二氧化碳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亞當老師・酮享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奧斯汀美語樹林文林分校 的評價
- 關於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10國484師生同場角逐淨零科技蔡英文:為台灣打下重要基礎 的評價
- 關於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二氧化碳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二氧化碳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77/365
🌲阿里山國家公園森林浴🌲
位於海拔2300公尺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屬於暖溫帶森林
終年雲霧繚繞、環境潮濕
屬於「霧林帶」
炎炎夏日很適合到此來場涼爽的森林浴🌿
從山下開往山上
除了能明顯感到溫度隨著高度遞減外
森林帶也由闊葉林轉換成針葉林系
在森林區漫步仍可見闊葉林與針葉林共存
中層主要為殼斗科植物
而上層則是檜木林的天下
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園中
沿著「森之道」享受森呼吸
✔️森林是「地球之肺」
👉吸收二氧化碳、熱空氣、噪音
👉過濾塵粒
👉釋放氧氣、新鮮冷空氣
👉令人身心愉快的芬多精環繞四周
讓人除了舒緩心理壓力外
還具有寧靜的聽覺效果
大自然的視覺饗宴
健身的肢體運動的多重益處❤️
🌿沿著總長約1000公尺的巨木棧道
穿梭在36棵代表性的紅檜巨木林中
邊欣賞紅檜英姿外
還可以看著指示牌學到許多紅檜小知識👍👍👍
🌲All about 紅檜🌲
1️⃣紅檜英文名:
Taiwan Red Cypress
2️⃣紅檜特徵:
👉針葉鱗片狀、前端尖銳
👉毬果小且為橢圓形
3️⃣水份運送方式:
👉水份經由「滲透作用」進入根部,產生向上推擠的壓力
👉再經由「毛細現象」由木質部導管網上運輸到樹幹、樹枝、樹葉
👉葉片透過氣孔將水份蒸發到空氣中,產生拉力牽引水分子往上,像抽水機般將水抽上去
4️⃣紅檜木上的附生植物
除了常見的松蘿外
還有「黃花著杜鵑」與「條蕨」等台灣特有種植物
5️⃣特殊紅檜:三代木
檜木三代同一根系
展現出枯而復榮的生生不息的自然力量
➡️第一代:樹齡1500年
➡️第二代:第一代紅檜枯死後約250年,藉由枯樹養份生長成第二代
➡️第三代:當第二代木根老殼空,經過300年後又生出第三代木,至今仍枝繁葉茂
🌸除了紅檜外,
艷橘色射干菖蒲
美麗又危險、如銀鈴般的毛地黃
花團錦簇的各色繡球花
也在園區的各個角落綻放著❤️
除了自然景觀外
阿里山小火車也訴說著台灣林業的歷史
✔️木道馬
👉日治時代一改人工搬運木材
改以就地取材的將木板鋪在地上形成拖運軌道
再以木材做成木車
馱負重物下山
如今舊物仍在訴說著台灣早期林業的文化
雙娜一路跟著我們穿梭在森林裡
看著紅檜的各種姿態
也在姐妹池留下美好的回憶
看到紅色的森林小火車近距離駛過
轟隆隆的聲音回盪在山林裡
享受一段美好的夏日時光🌿
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亞當老師・酮享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氣泡水真的有害健康嗎
#昨天大家討論碳酸飲料
#這篇報導有研究結果
昨天討論了碳酸飲料對人體的影響,今天分享這篇BBC的文章,很多還是需要研究跟實驗才會知道結果,有沒有加『料』影響很大!喝的方法也有影響呢!
原文連結:https://tinyurl.com/yyxfjpeb
BBC原文報導:https://tinyurl.com/yx9km6gc
亞當老師分享好文章
以下本文:
氣泡水真的有害健康嗎?
克勞迪婭·哈蒙德(Claudia Hammond)
• 2015年 9月 25日
• 眾所周知,整天喝甜味碳酸飲料(fizzy drink)不是好習慣。高含糖量加上為了產生氣泡而生成的碳酸對身體有害。正因如此,很多人才選擇喝白開水。
• 但是餐廳服務生會問你:「要不含氣泡的礦泉水還是含氣泡的礦泉水?」
• 估計多數人都認為氣泡水對身體有害,但這種說法真的有理可依嗎?
• 還是先從胃說起吧。碳酸飲料是通過向水中加壓充入二氧化碳製成的,因此會含有一種弱酸性物質——碳酸。如果你大量攝入這種飲料,就會打嗝或消化不良。但如果適量飲用呢?它仍會傷害你的消化系統嗎?
• 結果似乎恰恰相反。在一組小規模的雙盲隨機測試中,經常消化不良或便秘的病人在15天的時間內分別飲用白開水和氣泡水。他們之後接受了一系列體檢。喝氣泡水的一組人的兩種病情都有所改善,而喝白開水的一組則沒有任何變化。
• 如果你飲用大量氣泡水,或許會感覺胃脹。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我們反而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副作用,讓它為我們所用。他們讓一組女性禁食一晚,然後緩慢飲用白開水或氣泡水。結果發現,只要飲用250毫升氣泡水,就會釋放出900毫升氣體。所以意料之中的是,這些女性的胃部都略微膨脹。因此儘管她們沒有吃東西,但還是產生了飽腹感。她們並沒有感覺不適,而由於氣泡水會增加你的飽腹感,所以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避免飲食過量。
• 骨骼問題?
• 開始於1948年的弗雷明漢心臟病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通過常年追蹤一組病人的方式,來挖掘更多的心臟病風險因素。現在,他們的一些後人又參與到弗雷明漢骨質疏鬆症研究中,這項全面的研究每4年進行一次,由波士頓塔夫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負責。2006年,該團隊調查了骨密度與碳酸飲料之間的關係。共有2,500名志願者參與研究,而研究人員則對他們飲用的飲料類型展開了詳細研究。
• 他們發現,每周飲用3次可樂味碳酸飲料的女性(研究對象不包括男性),其髖骨的骨密度較低。其他碳酸飲料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假設:這種影響很可能源自咖啡因和磷酸的作用(氣泡水中不包含這種物質),但後者尚未被人類充分理解。這有可能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鈣的吸收——但沒有人知道具體的機理。10年後,人們仍未就飲食影響骨骼健康的方式達成一致意見。
• 由此可見,喝氣泡水似乎不會對骨骼和胃產生不利影響。但牙齒呢?任何的酸性物質(哪怕是弱酸性物質)都會腐蝕牙釉質嗎?可能未必。雖然針對氣泡水的研究很少,但針對其他碳酸飲料的研究卻有很多。田納西大學口腔學院的巴里·歐文斯(Barry Owens)曾在2007年進行過一項研究,對比了不同碳酸飲料產生的影響。根據他的研究,原味可樂酸性最強,其次是健怡可樂,然後是咖啡。
• 累積效應
• 他認為,關鍵不僅在於飲料本身的pH值,還在於當唾液和其他可能影響酸度的物質存在的情況下,這種飲料能夠保持多高的酸性——也就是所謂的「緩衝能力」。它們通過評估給不同飲料的緩衝能力排出了順序:可樂等不以水果為原料的碳酸飲料酸性最強(健怡可樂略好),其次是以水果為原料的碳酸飲料、果汁和咖啡。換句話說,一些碳酸飲料會破壞牙釉質的硬度。
• 南伊利諾伊大學牙醫學院的普納姆·傑恩(Poonam Jain)進行了另外一項實驗:他將提取出來的牙釉質在不同的軟飲料中分別浸泡6小時、24小時和48小時後,發現牙釉質開始腐蝕。有人認為這與現實生活中的場景並不相同,因為我們不可能長時間將飲料含在口中。然而,即使每喝一口飲料只有短短幾秒鐘時間,還是會因為長年累月的積累而產生重大影響。
• 2009年發表的一項案例研究顯示,一名25歲的銀行職員的門牙在長期飲用碳酸飲料後被腐蝕了。他之前曾經連續4年每天喝0.5升可樂,之後的3年將數量增加到每天1.5升,外加一些果汁。這種攝入量足以令所有人感到震驚。但這也取決於你喝飲料的方式。研究稱,這位男士每次都會將飲料在嘴裏含幾秒鐘,細細品嚐味道後再咽下。瑞典研究人員比較了短時間啜飲、長時間啜飲、大口吞咽和吮吸幾種攝入飲料的方式後發現,飲料在口腔裏停留時間越長,口腔的酸度就越高。但如果你通過吸管直接將飲料吸入口腔後部,那麼產生破壞的概率就低得多。
• 但如果是氣泡礦泉水呢?伯明翰大學的卡特裏奧娜·布朗(Catriona Brown)將沒有腐蝕跡象的離體人牙在不同口味的氣泡水裏浸泡30分鐘,並觀察反應。這些牙齒表面都塗上了一層清漆,留下了直徑約半厘米沒有塗清漆的測試區。他們發現,這些飲料對牙齒的作用相同,有時甚至比橘子汁的效果還明顯——科學家已經知道橘子汁能夠軟化牙釉質。檸檬、青檸和葡萄味的氣泡水酸性最強,可能是因為它們使用了檸檬酸來改善口味。
• 所以,添加味道的氣泡水不會像白開水一樣無害。但無味氣泡水是什麼情況呢?針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少。但在2001年,伯明翰團隊檢測了7種不同品牌的氣泡礦泉水,然後將其潑到離體牙齒上查看反應。他們發現,氣泡水的pH值在5到6之間(所以酸性不如一些最高可達2.5的可樂飲料),而白開水的pH值為7,呈中性。換句話說,氣泡水的確像很多人猜測的那樣呈弱酸性。但這種弱酸性飲料的腐蝕作用卻僅為其他一些碳酸飲料的1%。當然,口腔的環境與廣口瓶不同,但目前看來,有關氣泡水會危害人體健康的證據並不確鑿。
• 所以,對於不想再喝白開水的人而言,雖然氣泡水呈弱酸性,但目前為止還沒有確鑿證據顯示它會對你的骨骼、胃和牙齒構成傷害。但如果你不想冒險,那就盡量不要讓它接觸你的牙齒,下次有人問你「白開水還是氣泡水」時,或許你還應該要一根吸管。
• 免責聲明
• 本專欄的所有內容僅作為一般信息使用,不能代替醫生或其他專業醫療人士提供的醫療指導。BBC不對用戶依據本網站的內容作出的任何診斷負責。BBC不對文中所列的任何外部網站上的內容負責,也不對任何網站中提及或建議的任何商品或服務負責。如果你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存有任何擔憂,請諮詢你自己的全科醫生。
• 請訪問 BBC Future 閱讀 英文原文。
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10國484師生同場角逐淨零科技蔡英文:為台灣打下重要基礎 的推薦與評價
... 英文 #2023淨零碳排科技國際競賽#2050淨零轉型10國484師生同場角逐淨零科技蔡 英文 ... 「一年 吸收二氧化碳 等同9座大安森林公園」 淨零排放科技賽中興大學奪冠 ... ... <看更多>
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二氧化碳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Carbon dioxide consists of carbon and oxygen. · 碳14原子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向四周散去并与低空的大气混合。 · 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 二氧化碳回收再 ... ... <看更多>
吸收二氧化碳英文 在 奧斯汀美語樹林文林分校 的推薦與評價
... 這單元好久沒出現了! 想到植樹節,就來談談種樹 你們曉得種樹有什麼好處嗎? 樹木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 #園藝英文 #植樹節. Anny Li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