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眼瞓唔搽cream 瞓覺會點] 媽媽會懂,暑假只過了兩星期,但成個人已經散曬,老老豆豆,雖然 #busymom 別號是🦁,如非必要,也不會獅吼,更不是 #虎媽👉🏻👈🏻
日頭和小女博鬥,其實揸呢架專屬褓母車🚗都好傷神😑
有時夜晚攰到咩都唔想搽就瞓覺,第二朝會變成點呢?🐼
剛收到 全新!NUXE White花妍百合煥白保濕眼霜
5️⃣項專利配方有
✅繋退黑眼圈
✅各類型色斑
✅保水去紋,令雙眼更神采飛揚👀
配埋清爽💦美白乳液,代替過厚膩的面霜
➡️早晩☀️🌙用曬呢兩個steps,其實皮膚即使 #素顏 都見得人
#nuxehk #NUXE #parisianbeautysecrets #nuxewhite #brightening #floralcosmetics
#暑假嗌救命揮手區
#哪有時間做facial
#其實呢個牌子CP值好高
#搽果一刻就幻想自己係FrenchLady
#呢套係最簡單護膚法
#咁都唔試我真係幫你唔到
Follow Me 👇🏻👇🏻
-------------------------------------------------
📽Youtube : https://goo.gl/ZIqXhP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oycesmamanote/
✍🏻JESSICA HK blog: http://www.jessicahk.com/blog/experts/16680
✍🏻Sunday More blog: http://www.sundaymore.com/author/joycewon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80的網紅Purple Chiu小餅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敏感泛紅真係冇再出現啦】呢段時間皮膚長期處於悶焗狀態,加上天氣轉變、壓力等因素,連唔係天生敏感肌嘅朋友都變得好易敏感,我都唔例外,成日無啦啦出現敏感、泛紅痕癢、乾旱粗糙……好彩早排開始用日本明色Repair & Balance不安定肌健膚系列,皮膚好返好多,話咁快就用咗兩個月啦,真心推薦❤️除咗可...
呢套係最簡單護膚法 在 Purple Chiu小餅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敏感泛紅真係冇再出現啦】呢段時間皮膚長期處於悶焗狀態,加上天氣轉變、壓力等因素,連唔係天生敏感肌嘅朋友都變得好易敏感,我都唔例外,成日無啦啦出現敏感、泛紅痕癢、乾旱粗糙……好彩早排開始用日本明色Repair & Balance不安定肌健膚系列,皮膚好返好多,話咁快就用咗兩個月啦,真心推薦❤️除咗可以即時急救敏感症狀,keep住用仲發現敏感少咗,變得健康穩定、水潤飽滿?
最鐘意Repair & Balance嘅草本香氣?聞起嚟真係好舒服,好似去咗泰國做SPA咁relax?♀️每次洗完面先用精華水輕拍肌膚,質地水漾透薄,會Feel到皮膚即時飲飽水?之後用精華霜,質地Creamy易推,保濕得嚟又唔笠。簡單用精華水同精華霜就可以改善敏感,最重要係CP值超高,百幾蚊就有一支,絕對係回購之選,所以我已經用緊第二套啦 ?
Repair & Balance研究團隊發現,任何膚質都有 #偶發性敏感,因此Repair & Balance以全新草本療法針對偶發性肌膚敏感,護理及調養肌膚。瞬間去除敏感,並調養肌底,預防敏感再發,強化肌膚,變得更健康穩定,咁就冇咁易出現突發敏感?有興趣嘅朋友可以去萬寧睇睇 ? https://bit.ly/3kreDtK
?由135年護膚品研究經驗の明色化妝品研發,日本製造
?皮膚科醫生監督,並通過「過敏性」測試
?4大無添加 - 無色素、無合成香料、無酒精、無PARABEN防腐劑
#RepairandBalance #草本療法 #告別偶發敏感肌 #不安定肌健膚系列 #日本製造 #4大無添加 #無色素 #無合成香料 #無酒精 #無PARABEN防腐劑 #皮膚科醫生監督 #萬寧
[護膚Haul] 口罩肌、敏感肌有救!日本明色Repair & Balance不安定肌健膚系列。日本超人氣~轉季必備的無添加護膚系列|急救敏感症狀|KO敏感泛紅 | 護膚品推介2020
呢套係最簡單護膚法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