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時,有一段話引發了我不少的感概。這段話是很出名的,原文如下: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簡單的翻譯是這樣:
仲弓問什麼是仁?
孔子說:“出門好像去見貴賓,役使民衆好像去承擔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在邦國做事沒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無抱怨。”
解讀《論語》,說淺的話,又真的可以很淺,講深入的話,又可以用甚深微妙來形容。
我每每讀古書,總體會到讀古書不得粗心氣浮,需要讀者細心去層層思考推敲,融入其中,而且往往需要清心,明理,去偏思考書中的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的意思是什麼,更需要去審問字句與字句之間的因果關係,思辨其中邏輯脈絡關係,環扣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如果是虛理,不是實學的話,只不過是口頭講爽罷了,《論語》很多話都變成了雞湯式的口號,甚至無法篤行之了!
如:「見大賓承大祭」跟「不欲」與「勿施」有什麼關係?
爲什麼要孔子要先說「見大賓承大祭」,之後才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呢?
前一句是不是「事前」的一種入手修煉口訣,後一句是不是一種「即時遇事」的發揮,最後的「無怨」是不是在篤行時,當事人在沒自欺欺人下,「事後」檢視自己內心最好的尺度呢?
(當然全句全文也是事前的窮理致知,遇事的修煉與發揮,我只不過再想借此發揮一下古書內文,往往是在說一個事情時,卻隱含三個層面的。)
如果參不透其中的因果關係,或者輕忽略過「見大賓承大祭」到底是怎樣的「用心」修煉,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怎能真正的發自內心篤行之呢?
如果僅僅滿足「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的解釋,會不會變成了「過淺」的虛理呢?篤行之的入手用功處又在哪裏呢?
如果過於淺解,會不會變成反儒的學者,看孔子講仁時變得支離破碎了呢?
我常常被孩子問做人的道理,如要學媽媽,還是學爸爸?
要學外婆,還是學奶奶,到底哪個纔是做人的道理?
就好像昨晚李子眼含熱淚,很強而有力說:「到了今天,我還是接受不到,放不下奶奶走了!」
李子講了這句話之後,被小女兒一直扣鎖追問天堂地獄因果報應等等的問題——孩子會問這些因爲是最近我們一起看了《濟公》。
我其實是很有衝動說:我們努力一起讀周易與四書吧!讓爸爸每天用中庸的角度去貫通論語,每天講一段論語給你聽吧!
但是,我僅僅是想罷了,也沒有說出口,更沒有承諾兩個孩子,因爲我心有所「恐懼」,很擔心自己講一段話就講了一個小時以上。
由於昨晚李子和李小的突發性問題,導致我修改不好此文,甚至延遲了跟老胡測試直播。
雖然如此,不過,卻巧妙銜接到此文的一個故事:外甥女問我做人的道理,我剛巧用「不欲」與「勿施」這個層面跟她解釋。
有一次我的外甥女在做學校的功課時,老師要求他們問一問長輩:做人的道理是什麼?
我的外甥女訪問我時,我就從對內和對外這兩個部分說起。
然後就說:任何做人道理,總是離不開「由內及外」的,遇到事情時又得「由外及內」,這裏簡單粗暴跟他說了古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讀書歷程。
最後我是用不欲與勿施做了總結。
爲了讓外甥女明白,見大賓我是用見博學和尚來比喻,然後簡單粗暴講述做祭拜時需要尊敬(守敬)和心無雜念的比喻,也是用奶奶在博學和尚廟裏面誦經做比喻。
對此,也許我外甥女聽得會似明非明吧?能記多少,能明白多少,我不知道的,但,我是很認真很詳細告訴她的,因爲我最期望的是,我的解釋會給她留下一個種子。
在講到「無怨」時,我粗淺的補上一個說法,就是你的反思力量和反省的力量,因爲有了這力量,當在做事或對外時,就比較容易由外及內。
在做事上,有反思反省,總有一天能做到窮理致知,止於至善,如是方能繼續修正與提升你做人的境界,可看我們WhatsApp的照片。
外甥女跟老師報告時,老師是有表揚她的,同時也將她的功課show給全班的同學看,甚至要她講給全班同學聽,然後老師還喃喃自語還強調了很多次,可看我們的WhatsApp照片。
不欲與勿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工夫,甚至涉及了喜怒哀樂的情緒反應。
我們在讀這句話時,是在什麼事都沒發生(沒事發生的),也就是說理解這句話時,讀者就像是局外人一樣,是沒有任何事情衝擊的。
當自己還是局外人時,如果對這個部分沒有理解到透徹的話,事前工夫沒練好,沒做好心理預設的重複練習,當事情直接衝擊到來時,沒「見大賓承大祭」的這種用心與工夫,請問「即事」的那一剎那,當事人的「不欲」,能不能做到「勿施於人」就是一種考驗了。
在多數人,尤其我們是凡夫俗子,往往在當下,被即時事件的衝擊下,稍一不順心如意,就會將「己所不欲,全施於人」來發泄情緒了!
即便夫妻,在事情發生當下的即時反應 ,其中一方若失控了,就會馬上怪罪於人,遷怒於人,然後言語上還可能給予別人罪名扣鎖,連環羞辱,那麼,這是不是是將「己不欲全施於人」了呢?
這裏僅僅是說的是倫常家事當中,真要做到「情緒不失控」,真能觀照到自己的情緒,先不說職場,在家,僅僅兩夫婦二人的內心與情緒發泄,有沒有「無怨」,就得自己要撫心自問,老老實實了——這裏你可以擴展到職場與面對其他人事上的。
如果要「情緒不失控」,前面那句「如見大賓如承大祭」就是一種很重要的用心和態度了!
但,「如見大賓如承大祭」,是不是很容易做到呢?
見大賓時,承大祭時要完全沒有輕忽浮躁之心,恭恭敬敬的用心,就是需要學而時習之的修煉工夫了。
用心想想,即使你肯用這種見大賓和承大祭的「心」來讀古書求知識,然後再窮理致知的話,豈不是一樣可以做到「清心,明理,去偏」的境界嗎?
這豈不是又給予了你時刻修煉一動一靜的工夫嗎?
真要達到清心,明理,去偏,想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比較靠譜的,機會也會相對提高的。
正如《論語》這麼一句簡單淺白的話,讀的心不同,理解之深淺也會有所不同的。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年佛誕,大家除了上高登音樂台聽「佛教大典」之外,會否想認識佛教多一點? 何謂「火宅」?所謂的「火宅僧」,在《妙法蓮華經》中有提過火宅意思,就是着了火的家,用來形容世俗人明明身處在着了火的家依然懵然不知,只是一直在貪圖逸樂。而「火宅僧」,便是指入了「火宅」的僧人,即是沒有脫世的和尚。 日本獨有的佛...
和尚廟意思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王薀老師的雲端講堂】
學生發問:「老師好,我以前去過很多地方了解佛法,但好像都抓不到要領,也看到很多人有我這樣的問題,研究了10幾20年,但都還是很難明白佛法真正的要領,可以請老師解答我的困惑嗎?」
王薀老師答:「我們現在學佛的人最重要的問題在哪裡?最重要的問題就在於不太懂得「反求內心」,而且較為在意多聞,把它當個知識在研究而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大部分的人拼命的往外去學習不是跟法相關的東西,這個其實反而除了自塞悟門,就是把你自己原本可能有機會可以開悟的機會、門檻給堵死了,很多人喜歡在外面買書、上網、然後湊熱鬧、攀緣,其實這些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們過去從老和尚那邊聽到過去的古德,老的禪師他們絕對不會在自己以外的、自己寺廟、自己常駐以外的在去到處攀求、聽法,以前的人依止一個師父,一依止就是到他往生,甚至於幾十年,甚至於師父還沒有離世之前他不會離開他的寺廟,都是這樣子的,但是現在是不同的,但是有沒有用?」
學生問:「那老師過去學習時,師父們都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王薀老師答:「這個問題過去我禪宗的老和尚在求法的過程是如何?
他說:他去閩南佛學院依止太虛大師,也是他的師父請他去的,那他的師父就是這個天靈寺的當家師父,老和尚才去的,要不然他會待一直在那邊,這是一種對於法上的尊重!老和尚從受戒到天靈寺一直沒有離開過,那天靈寺大家要知道那個禪風是很嚴峻的,那裏出了一個很了不起的禪師叫做冶開老和尚,冶開老和尚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開悟了,但是他覺得這不是究竟,所以他就繼續閉關,他閉關的山洞叫做喇嘛洞,所以顧名思義那個地方過去都是一些修金剛乘的喇嘛在那邊閉關,這個地方過去沒有人敢在那裡閉關,為什麼?因為據說在那個山洞閉關的修行人不是發瘋就是往生,那唯獨冶開老和尚在裡面閉關三年平安無事,是最後因為要出來講經說法、度化眾生他才決定出關。
他說在禪門裡面的規矩「不破本參不走山」,意思是什麼?自己本身沒有開悟見性要去參訪誰呢?說真的,別人隨便丟一句話給你,你根本完全聽不懂,所以他們沒有開悟見性以前不會去湊熱鬧,這個對應我們的開悟見性沒有幫助,反而會讓自己的心裡面更行複雜,所以今天要參禪也好,修行也好,自己本身很重要的要讓自己的心越單純越直心越好,另外,除了單純還要一門深入,例如修淨土就專心念佛,修密就是一個本尊修到底,修到你徹底的親見本尊之類,這個會很難嗎?」
學生答:「老師,這對現代人來說會有點難度。」
王薀老師答:「所以修行學佛,重點在於長遠心及持續心,不要到處亂攀緣,使心更繁亂!」
學生答:「好的,謝謝老師解惑。」
節錄自王薀老師與學生的上課問答集
若對此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歡迎點擊「發送訊息」
和尚廟意思 在 金泰泰 台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書奇僧 龍婆貴
2515稀有大模純黑肉崇迪史瓦利
師傅寺廟 ~Wat Kositaram LP Kuay 龍婆貴
龍波圭是現今有名的龍婆禪南大師相當敬重的師傅,禪南師父在禪定中向龍婆貴學習各種法術符印,龍波圭大師生於佛歷2448年11月2號,出生在猜納府(Chainat)裡一個名叫邦奇(Bankae)的小村莊。大師的父親名Tui Punson,母親名Tuan Dechma.大師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大師是家裡的老大。在大師六歲的時候,父母就送他去瓦邦奇(Wat Bankae)跟龍婆庫學習佛法和法門,由於大師天資聰明,學習過的法門除了能過目不忘之外而且還會使用法術。龍婆庫Lp Kuad大師可以預知龍婆貴將來一定成為一個很有名的高僧。在Lp Kuad大師園寂之後,龍婆貴就去瓦華登(Wat Haden)跟阿AC Dum學習其他法門。因為要回去鄉下幫助父母的農業。龍婆貴大師對父母說如果要他要出家當和尚的話,他一定不會再還俗了。
佛歷2467年7月5號,在龍婆貴大師20歲的時候,大師在瓦博(Wat Bost)出家當和尚,並與龍婆陪是同期的戒子,這二位都成為後來的一代高僧。由當時的戒師龍婆帕和阿贊靈負責出家儀式,大師被賜予Chutinataro的法號。這個法號有很好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世界充滿了七情六欲如欲望和貪念。 如果他希望可以修成正果, 他一定要放下所有的七情六欲。
他學習的這段時間向許多師傅學習各種的法術,例如Lp puang(wat nong kradone) Lp Kun (wat khaokaew) lp doem(wat nonpo)等等,另外他還學習了傳統的泰國醫學。在佛歷2477年6月1日的時候,師傅在瓦農刊(Wat Nongkam)裡學習更加高深法門的時候,龍婆貴大師的同學jam跟圭師父說.他發現了一本古老的法術書(叫做Kru Rang的古老的聖書),放在一顆枯樹的樹洞裏,但是拿不到(因為那棵樹的精靈正在保護那本聖書),於是那Jam師傅就帶龍婆貴師傅來到那棵樹下,師傅在樹下點了三根蠟燭,然後向那棵樹裡的精靈說:如果你希望我擁有那本聖書,請把三根蠟燭給燒完。但蠟燭的火並不能燒完就熄了。
大師從新點過新的三根蠟燭在一次跟樹裡的精靈說:如果你希望我擁有那本聖書之後,幫助廟和人民的話,請把三根蠟燭給燒完。當師傅說完這句話之後,那三根蠟燭很快的燒完了。龍婆貴大師很小心的從樹洞裡拿出那本聖書,然後打開聖書一看,第一頁就寫這本聖書並不是普通人可以開來讀取聖書裡的資料,除非是修為很高的僧人拿來幫助人們或行善才可以擁有,如果是普通人打開聖書的話將會遭遇惡果。師傅發現聖書裡除了包含很多古老的法門之外,還可以呼喚大地女神(Mae Thoroni)來幫忙消災解難。
大師學會了聖書裡所有的法門之後,並複製了聖書的副本,然後收藏在下面這幾間廟裡。
瓦打通(Wat Tatong),素判布哩府,阿贊道收藏
瓦農艾杜(Wat Nong I Duke),猜納府,阿贊薩王收藏
瓦可喜達蘭(Wat Kositaram),猜納府,龍波圭大師自己收藏
師傅除了在那本聖書裡學完那些法門之外,大師還跟過幾位得道高僧學習過很多不同的法門,
如龍波鋪(LP Puang-Wat Nong Kradone),
龍婆刊(LP Kant-Wat Khao Kaew),
龍婆登(LP Derm-Wat Nong Pho)教導師傅製作法刀和達固
龍婆肯(LP Ken-Wat Dongsetti)教導龍婆貴大師修復破碎骨頭的醫術。
龍婆普(LP Pum Pum-Wat Nongtangoo)師父的好友曾經說過,龍婆貴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從來不怕辛苦去學習更加高深法門。龍波圭在當時也被譽為當地的金口師傅,大師所說的話都會成真。
在佛歷2484年,師父回到了瓦邦奇(Wat Bankae-瓦可喜達蘭的舊廟名)之後,在當地舉辦了一場.為村民們紋身的大法會,當地的村民們相信只要給大師紋身,除了能得到師父的保佑和祝福之外,還可以刀槍不入和避險。在那個資訊還沒發達的年代,當天竟然有4萬4千多人來找龍婆貴大師紋身,可以想見當時師傅的知名度有多高。可以想像大師的修為已經到了高深莫測的境界。在經過了那場紋身大法會之後,龍婆貴大師就開始製作佛牌,法刀和打固等聖物給信徒們佩戴,大師的佛牌聖物除了獲得信徒們的尊敬之外,其他外省的人和強盜們都對大師的修為敬佩不已,每當有強盜們經過龍婆貴大師的廟門口,都會對天空開一槍以示對大師的尊敬。在佛歷2491年9月1號,師傅正式接任成為瓦邦奇的新主持。在師傅廟裡的書有記載佛歷2484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師傅製作了很多佛牌和聖物送給那時候的居民,以保護他們避險和不受刀槍和炸彈的傷害。師傅在佛歷2522年園寂,年享74歲。
(文獻額取網路,如有冒犯盡請見諒或私聊,願意付額取費)
和尚廟意思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每年佛誕,大家除了上高登音樂台聽「佛教大典」之外,會否想認識佛教多一點?
何謂「火宅」?所謂的「火宅僧」,在《妙法蓮華經》中有提過火宅意思,就是着了火的家,用來形容世俗人明明身處在着了火的家依然懵然不知,只是一直在貪圖逸樂。而「火宅僧」,便是指入了「火宅」的僧人,即是沒有脫世的和尚。
日本獨有的佛教系統
不過,之所以有「火宅僧」的出現,原來與佛教的傳播和亞洲歷史有相當大的關連。香港新亞研究所博士兼珠海書院歷史研究所文學博士鄧家宙指出,雖然佛教源自印度,但傳入不同地方也有新的演變。今時今日在香港所接觸的是受到中國歷史文化所影響的「中式佛教」,早於唐朝便傳入中國,在佛教中稱為大乘佛法,已經與印度的「小乘佛教」有所不同。而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因為戰亂而死的人多不勝數,當時不少人會將其親友葬在附近的廟宇之中,希望可以受到和尚的頌法,後來便衍生出專門接法事的僧人,他們依然過着世俗的生活,但同時學懂佛理,就如道教的「喃嘸佬」一樣。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版國安法】續領英國BNO懶人包加疑難解答 持BNO入唔到日本境因印錯國籍 (https://youtu.be/44aJ_QjXzB0)
【逃走他鄉】BNO移民英國$12,000租三層獨立屋 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 居英權二代:要接受由低做起!(https://youtu.be/FLFGdaKUtPo)
【逃走他鄉】居英港人移民自白:BNO平權千年一見,蘇州過後冇艇搭 (果籽) (https://youtu.be/qMufEfTaJWY)
【街市尋寶】旺角明星海鮮檔 罕見有證蘇眉+當造黃油蟹+刺身 仲有上門煮海鮮服務!(飲食男女)(https://youtu.be/9YEBSQJPdPU)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僧人 #染髮 #日本 #火宅僧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和尚廟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介紹
訪問作者:唐墨
內容簡介:
《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周成過台灣》、《瘋女十八年》……這些歷經大小銀幕改編,民間老少耳熟能詳的「台灣奇案」,終以「歷史本格推理」的樣貌面世!國藝會補助、國內各大文學獎/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決選入圍‧新生代多棲全才作家唐墨,華文推理史首見的劃時代傑作──傳奇上映!
台灣早年傳說,有所謂的四大或十大奇案。這些聳動奇案,並非虛構的鄉野怪談,而是真實的社會案件,曾經發生在台灣這座島上的故事,經由傳承而有了豐富的變貌。在這座我們的故鄉上,的確發生過人體被肢解分屍、剁成肉醬,填入桶中沉到大海裡的驚悚案件。也真的曾有女子挨家沿戶,半夜敲門,只為了買一顆肉粽。奇案眾說紛紜,在民智未開階段,卻不出鬼神作怪之論。
時間就在1934年……
府城.松本寺的清藏住持,和拉著雜貨車賣什細的秀仁,就在那個妖氛湧起的年代,各自憑靠著職場經驗和人情世故,聯手挖掘出不容半點虛假玄怪的重大犯罪事實,揭開社會陰暗角落中的人心妖魔之謎!
〈洗手巾之歌〉:本來是大喜的府城運河開鑿周年紀念日,河面上意外浮出了一對殉情男女。而他們卻是四天前才剛認識的嫖客與藝旦的關係,是殉情,還是他殺?都得要清藏律師說了才算數。▲改編自日治時期運河奇案▲
〈二林金錶案〉:高千穗丸被美軍擊沉,本來該上船的石阿房卻沒出現在存亡名單上,妻子為了追尋丈夫的下落,來到田園遍佈的二林鄉下,路上的村民卻紛紛用異樣眼光看著她。是誰,是誰敲響了門呢?▲改編自日治時期二林奇案▲
〈蕃婆假燒金〉:山地嫁來的頭目女兒怎麼可能會去拜呂洞賓?摜籃假燒金,這句台語俗諺背後,藏著一個下嫁女子的辛酸血淚故事。▲改編自清末呂祖廟燒金▲
〈和尚藏髮簪〉:道會禪師吊死在鐘樓,禪房搜出女人的髮簪,寺譽絕體絕命之際,從府城請動了清藏律師北上來破案。舞台來到東和禪寺與大稻埕,曾一度驚動天地鬼神的兇殺案,原來是件沒有兇手的懸案?▲改編自清末周成過台灣▲
作者簡介:唐墨
本名林恕全,正在世新大學教小說創作。一手寫歷史小說,兩度獲得全球星雲文學獎歷史小說獎;另一隻手正染指推理小說。
同時還在寫專欄「京都千面相」,兼職咖啡講師。一個閒不下來的懶惰蟲。請隨時關注粉專「唐墨」、「京都千面相」。
作者粉絲頁: 唐墨
出版社: 要有光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和尚廟意思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74創業知識: 哈佛知識分享 - What is Leadership? 》
- 哈佛兄弟的「賣梳給和尚」 Case Study
從前有兩兄弟,細佬就去咗哈佛讀書,阿哥就去咗哈佛增髮。 有一日,阿細佬就突然間同阿哥講:
細佬:阿哥一齊創業喇!我哋去賣梳比和尚。
阿哥: 你傻㗎,和尚個個光頭,邊度洗梳頭。
細佬: 佢哋係光頭,但佢哋都要搵食㗎!
阿哥:咁關你乜事
細佬: 做生意,人客嘅事就係我哋嘅事。如果我係和尚,我都想改善生活,先至能夠更全心全意奉獻俾佛。但只係依賴信眾嘅燈油捐獻,佢哋個個都收入有限。 因此我已經搞咗幾次focus group,問咗一百個和尚佢呢想點, 其實佢哋個個都想「唔好太牟利」地搵多啲方法搵多啲錢。
阿哥: 咁即係點呀?
細佬:網上有個乜李根興嘅粉腸成日話唔好喺乞兒兜入搵飯食, 但幫佢哋去搵食呢就反而可能係條財路喎。 所以我哋唔應該賣梳比和尚,係應該幫和和尚去賣梳。 當然我唔係指佢哋係乞兒啦。
阿哥:阿李根興咁nice,梗係唔係咁嘅意思啦。
細佬: 嗱!中國有13億人口,當中兩億信佛。 就當佢哋每年只係去一次寺廟,等於每年就有二億個潛在顧客。 嗰啲善男信女,次次都風塵撲撲咁去到寺廟到拜神, 目的都只係希望積下善,同埋保平安啫。 如果我哋能夠叫啲大師為梳子開光,臨走前賣畀嗰啲善男信女成為佢哋嘅護身符。 男嘅就叫做積善梳,女嘅就叫做平安梳, 到時一定會大賣。每把梳賣十蚊,自己用已經每年廿億收入喇。 未計送俾親朋戚友嗰啲添。
阿哥: 細路, 善哉、善哉,係喎。
細佬: 我目標係每年要賣出兩億把梳俾和尚用來保佑信眾,咁和尚收入多啲,信眾又更加能夠積善平安啦。
阿哥:咁點賣呀?
細佬: 全中國咁大,我哋有三樣嘢先要做好。 (1) 先搵十間分佈喺各省市嘅廠, 用最低成本做出最靚嘅梳先。(2) 再搵起碼一百個sales 去全中國嘅寺廟嗰度sell 俾啲和尚同方丈賣積善梳,同埋平安梳嘅好處。(3) 再建立物流嘅網絡,咁遇上佛誕、初一、十五嗰啲日子呢, 出貨入貨就可以更加貼市啦。
阿哥: 好喎,我星期日教堂有100個兄弟可以嚟幫手。
細路:錯啦,sell 得俾和尚, 一定要同聲同氣,加上佢哋日日喺寺廟入面咁枯燥,梗係要搵啲信佛(唔係信耶穌)同多啲靚女嘅sales 啦。 我哋每朝早要開會傾下搵邊間嘅和尚寺去sell,出發去sell 佢哋,同埋第日要檢討下點解sell 得成或者唔成。 我哋會將成個中國分成起碼廿個區, 每個區有個區域經理孭起每年賣一千萬把梳條數。邊個sales 賣出超過一百萬把梳,就會升職加薪。 我自己都每星期落區,去一間和尚寺道sell埋一份, 同方丈/和尚建立關係,我有實戰經驗先至能夠輔導其他sales sell 多啲。
阿哥: 細佬,你係哈佛大學真係學到嘢喎。
細佬:咁好嘅「和尚賣梳」idea, 你同我兩兄弟就聽日去籌錢創業啦。但今日起,為表我嘅決心,我會轉食齋、剃光頭,咁先至可以見到和尚時同聲同氣。 阿哥,你唔使再去哈佛增髮啦, 剃光佢啦。 慳番啲錢下去哈佛讀書好過啦。
我而家身在Boston,又返左嚟Harvard 呢道學 leadership 領袖技巧。 以上故事,我目的唔係想講宗教,但根據哈佛教授 Robert Kaplan 佢話做領袖,來來去去都係講要有 Ownership Mindset 承擔責任感: What do believe 你嘅信念係乜, Have you acted on it 你行動左未, and Add Value to Others 為其他人增值.
有嘅,執行再講 Vision 願景 , Priorities 優先重點 and Alignment 言行一致. 如果你做齊以上七樣嘢,你就可能係個好領袖, 好大機會人哋會跟住你行同埋做出成績。
(1) 先講 Ownership Mindset 承擔責任感。你有冇覺得嗰樣嘢係你自己嘅呢? 屋企地下污糟咗,你會唔會執?你隻腳痛,會唔會去睇醫生? 會?呢個就係 Ownership Mindset. 但老實說,生活、工作、甚至乎家庭,你係唔係覺得好多嘢都唔關你事,當睇唔到呢? 呢個就係無Sense of Ownership. 要做好領袖?你先要有ownership, 呢個係最根本 。 等於你要做個好爸爸媽媽,起碼要個胚胎先啦。 無嘅,乜都唔使講。
(2) What do you believe in? 你有咩信念? 我唔知你想拯救地球,定解放宇宙。 當你覺得自己係個Owner 嘅時候,你對嗰件嘢你想佢點呢?
(3) Have you acted on it 你有乜嘢行動? 諗?冇用㗎, 你做咗啲咩去實踐你嘅信念呢? 我最憎啲人呢就係話:「我當初都知唔得㗎啦!」 兜腳西埋去,不知所謂,馬後炮 。知道又唔早講?
(4) Add Value to Others 為其他人增值. 如果你做嘢只係為自己,無人會跟你。 幫到其他人嘅,自然追隨者外來嘅動力會大好多。
唔好講到咁複雜,睇返個哈佛兄弟你就明。
Xxxxxxxx (重複部分內容)
有左以上的四個基本條件, 咁點樣去執行呢? 教授Robert Kaplan 佢就提到要有 Vision, Priorities and Alignment.
(5) Vision 願景, 就係你想達成啲乜嘢? Is it distinctive? 是否獨特呢? 做到之後, 呢個世界係咪會好啲呢?抑或人做、你做,世界無左你其實都無乜所謂呢? Vision is where to go and the "why" of what the company is doing every single day. 我嘅Vision 就係要成為全香港賣舖最多嘅公司,令到更加多人可以買舖唔駛煩,一舖養三代。
阿哈佛兄弟嘅Vision 呢?
(6) Priorities 優先重點, 就係你要先專注做好邊幾樣嘢。 乜都做,等於乜都唔做。 同一時間做十樣,等於十樣嘢都做唔好。 最好專注做好三四樣嘢已經夠。 呢三四樣嘢,可能係人事管理、可能係資訊科技嘅發展、可能係產品嘅創新。 我呢?就係買舖、搵租客、幫佢哋做生意、賣舖同再幫租客做生意。
阿哈佛兄弟嘅Priorities 呢?
Xxxxxxx (重複部分內容)
最後,(7) Alignment 言行一致。 有咗Vision (where to go and why go there?) 之後, 有埋三四個priorities (what to do?) , 最後就好似揸車咁, 四條車呔要同一方向,一致先至去到嗰道啦。 嗰四條車呔就係People 請乜嘢人、Task 每日做乜事、 Organisation 你公司有乜架構、點出糧、獎罰制度又點呢? 同埋You 你自己。 你每日喺度做緊啲乜呢?你嘅leadership style 領袖風格又係乜呢? 你會唔會講一套,日日自己去打Golf,又做另一套呢?
又聽多次哈佛兄弟點?
Xxxxxxxxxxx (重複部分內容)
聽完以上七樣嘢,ownership mindset, what you believe in, take action, add value to others, vision, priorities and alignment. 你做咗幾多?你又係咪一個好領袖呢? 唸唔通?得閒來下哈佛或者索性剃光個頭諗通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