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躺在病床上,
做了咽喉癌切片手術,
麻醉結束後醒來,第一個反應,
是吞口水時,ㄧ陣劇痛,極度難受,
或是劇烈呼吸時,咽喉都會不舒服,
我第一個念頭是:「還能跑嗎?」
其實懷疑自己到底做的決定是否正確?
也甚至懷疑過自己的人生,
更怕造成家裡的經濟負擔,
起初不和爸媽說,就是怕他們擔心,
沒想到醫院打電話到家裡「ㄅㄧㄚㄎㄤ」,
爸媽急急忙忙到醫院,看他們擔憂的表情,
說為什麼會搞成這樣子!?
反對我當運動員,結果我們還在醫院冷戰😅
那時,因為只能吃流質的食物,
果汁、奶昔、燕麥粥、冰淇淋…
體重下降到47公斤,體力也明顯衰退許多,
有朋友帶了蛋白給我補充,
那時我才開始認識營養品,
透過不同方式調整飲食,
也更加知道健康的重要,
那時身體明顯感受到恢復的狀態,
慢慢復健與恢復後,
我再度踏上跑道,嘗試訓練,
其實那時連3km都跑不完,
每吞一次口水手術的地方都會刺痛,
即使心裡很多不安與恐懼,
但都慢慢一一克服,
想追逐理想的人生,
不是聽人三言兩語就能做到,
而是需要一定的瘋狂和高度的積極性,
10年後,直到今天,
我慢慢完成了許多比賽與冒險,
我開始了解,保持正念,持續相信,
我們都是能改變的!
如果沒有經歷這些事情,
我可能不會更加熱愛自己的生命,
更不會任何事都做到完整。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好的、壞的、美好的,斑斕的、
勇敢的活出自己
熱愛你自己
忠於你自己
讓接下來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過得更有意義,更加珍惜
希望我的故事,也能鼓勵你,
熱愛你的生命,找到內心的快樂,
挑戰更多不可能
Ps照片是還在和爸爸冷戰中媽媽硬要拍的🤣
咽喉癌照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肚溪口 ◎劉克襄
我經過邊陲的大肚溪口
時而屬於海時而屬於陸地的海岸
原先適合鳥,現在適合人群
將來什麼也不能棲息
油汙飄自海面
廢水流出河川
同時淤積三里長的沙灘
有一股魚腥味伴隨著
風來時到處四散
聽說春天時,不是果實
氧化硫懸垂每棵樹上
假使我向南行
水田地帶棲息著一萬隻田鷸
翅膀沾滿著油汙
多半隱伏著
無力飛行
緊鄰的化學工廠
轟隆地機器聲裏
三千名員工習慣戴口罩
有人常吃淺田錠
假如往北走
平常的黃槿已消失
稀疏的木麻黃只剩枯枝的影子
雜草垂伏黃沙中
廢棄的魚塭有吳郭魚漂浮
遠方坐落十幾間空屋
貓和狗躑躅路上
一個綁頭巾的老嫗在餵雞
許久沒有看過陌生的旅客
去年,發生一場莫名的流行怪病
其他的人遷往台中
我是彰化臺西人
--84.3.24
-
*責編按:此「台西」非雲林台西鄉,而是彰化縣大城鄉西南端台西村。與台塑六輕廠相距不到10公里,1994年六輕投產後,每逢夏天南風便會吹來異味。然因不屬於六輕所在雲林縣,居民高罹癌率的健康問題曾長期被忽略。直到公視攝影記者鐘聖雄、台西村民許震唐,於2013年將實地採訪照片集結成冊,出版《南風》攝影集後,被忽略的台西村引起各界關注。
而劉克襄於1995年,六輕正式運作隔年,寫下了這首紀實詩作。
*參考資料:【彰化台西】大風吹──吹污染下輪流受害的人
https://www.twreporter.org/a/fpc-sixth-naphtha-cracker-changhua-taishi
-
◎詩人簡介
劉克襄,台中人,十八歲開始寫詩,其作品類型跨足詩、小說、散文。早期作品,無論是何種文類,多以自然生態觀察為對象,像是詩集《漂鳥的故鄉》、《小鼯鼠的看法》、《最美麗的時候》,小說《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嬤嬤》,散文《快樂綠背包》等等,都是台灣自然書寫的指標性作品;之後的作品則多為台灣鄉鎮、山林的踏查為書寫對象,尤其重視環境與人與文化的關係,像是詩集《巡山》,散文《台灣舊路踏查記》、《迷路的一天,在小鎮》、《11元的鐵道旅行》、《裡臺灣》、《男人的菜市場》。
-
◎小編柄富賞析
溪口是河川與大海接壤之處,帶有一種過渡性格與不確定性,而詩人寫這首關於選擇的詩,就帶著這種憂慮的基調。從「時而屬於海時而屬於陸地」,「原先適合鳥,現在適合人群」,看似是自然界在選擇著棲息在她底下的生命,人類的選擇卻已偷偷竊居了主位。劉克襄前四行就不露痕跡地點出了這個選擇權的轉移,這麼下去,「將來什麼也不能棲息」。詩人要追問人類的選擇,把環境帶往何處,把自己帶往何處。
這種追問越是含蓄就越是諷刺,「油汙飄自海面/廢水流出河川」,詩人不去寫工廠排出油汙與廢水的過程,而直接寫油汙飄於海面上,廢水從河川流出來,這種寫法是替人類欲蓋彌彰,卻正是詩人希望讀者來同感的破綻與憤怒;另一方面,這幾句也換位到了自然生物的處境上,鳥類、植物,他們能看到水上水下有這些東西,卻不會知道這些油汙廢水從哪裡來,面對人類的作為,他們天真無知,更無從還手。
詩人不怎麼提人類的選擇,人類的選擇卻已反應在他記錄的,自然生物所承受的結果上。往南往北,隱伏的田鷸、死去的吳郭魚、消失的木麻黃都是傷害的證據;中間詩人夾敘了工廠的內在,是三千名習慣戴口罩的員工,並且有人常吃淺田錠,淺田錠是舒緩咽喉到支氣管發炎的成藥,顯然這些人的健康也出了問題。但這是他們選擇的嗎?工廠員工與停業的養魚戶,是人類在做選擇,卻不是每個人都有選擇。
在蕭條的鄉間道路上,詩人的目光停在此處:居住的人們已經離開,也不會再有旅客來到這裡。「去年,發生一場莫名的流行怪病/其他的人遷往台中/我是彰化臺西人」病的肇因不言而喻,剩下的人又被迫遷移。在整首詩裡的「我」,詩人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在完成一種有距離感的批判:是誰在選擇,誰在被選擇……但在最後一行,當其他人遷往他處,詩人寫「我是彰化台西人」,這是先天的命運也是後天的認同,詩人的表態就是要與這個地方同生共死,於是前文整首詩的那種帶有距離感的,冷冷的嘲諷與批判,在最後一行就瞬間與詩人的血肉合而為一,我就是當中的人,但除了自嘲,與側寫這些生命,我沒有別的選擇。
(詩人寫「彰化台西」,還有特別的原因,請見上方責編補充的參考資料。)
-
美術設計: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台灣生態詩 #大肚溪口 #劉克襄 #彰化台西 #雲林六輕 #1994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25.html
咽喉癌照片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法鼓山端節關懷千戶家庭 陪伴聆聽生命故事
「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後,與其說是我們去關懷他們,其實我們也同時是被關懷鼓舞。」投入法鼓山樹林地區慰訪行列的義工楊玉珍,眼眶中閃爍著感動的淚光,分享她多年來參與地區關懷的感想。
端午節前,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義工們依循往例,提前一個月開始,陸續在全國31個分會,為近1千1百戶關懷家庭及地區社福團體,透過致贈端節關懷禮金及結緣物資,轉達社會各界的溫暖關心,並與受助家庭共度佳節。
「感謝法鼓山的義工師姐,為了我的事情四處奔走幫忙,讓我有能力靠自己生活。」罹患咽喉癌的黃宗龍,因剛接受髖關節手術,目前行動較為不便,但他卻依然堅持要靠自己的雙手,做資源回收來自食其力。黃宗龍說,義工們每當年節時給予的物資與慰問,是對他認真過生活的一大鼓舞。
慰訪義工方月嬌與楊焰芬,回憶起過往的關懷經歷,也都是感恩中帶著疼惜。感謝關懷家庭對於生命堅韌的回饋分享,讓她們更加懂得珍惜現有的生活,每當遇到像黃宗龍如此努力生活的受助對象,也令她們對於發起回饋社會的願心,更加堅定不移。
法鼓山慈基會表示,感謝社會各界對於法鼓山的信任,給予慰訪家庭及時的溫暖援助。該會將秉持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的理念,持續和政府及民間慈善機構合作,發揮安定人心、淨化人心的關懷功能,盼將善行流轉、生生不息。
#法鼓山端節關懷千戶家庭
#陪伴聆聽生命故事
#法鼓山慈基會
(照片均經安家同意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