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有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凖的美?
在另一個時代,你會不會是一個美女?大衛·羅伯森(David Robson)發現,吸引力的易變性和主觀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比常人大一號的喜劇演員唐·弗蘭奇(Dawn French)不大可能稱自己為性感尤物,難道她只不過是生不逢時嗎?「如果我生在畫家魯賓斯(Rubens)的時代,我會被奉為模特界的女神,」她曾經自嘲說,「凱特·摩絲(Kate Moss)?嗯哼,她就是普通的路人甲了。」
弗蘭奇可能是在說笑,但她的所闡述的觀點卻值得嚴肅認真對待。審美標凖會隨時代變化而變遷嗎?亦或是有一些特徵,即使在不同年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仍被普遍公認為具有普適性的吸引力?
進化論上甚至有一些合理的推論解釋了為什麼美可能是永恆的。生物的某些特徵可能標誌著健康、健美和生育力強——理想伴侶所不可或缺的素質——而我們可能發現這些特徵散發著性吸引力。然而,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探究得越多,就越覺得難以找到美的純生物學基礎。
平時大家普遍認可的審美標凖中,我們顯然更喜歡勻稱、均衡的容貌,科學上的解釋似乎有點道理:孩童時代的疾病和壓力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身體的發育,引發一種「失衡」,從而使得一側生長得與另一側略有不同。因此,面部長相上些微的不對稱可能象徵著其人身體的虛弱——使他們不像自己的父/母那樣清秀動人。
而問題在於之前的許多實驗僅僅覆蓋了一小部分的被試者——從而使僥倖出現的結果更容易變得顯著。當安特衛普大學(University of Antwerp)的斯蒂芬·範·唐元(Stefan Van Dongen)在一項工程浩大的薈萃分析中對以往結果進行合併研究,發現當你的樣本量足夠大的時候,這種效應幾乎消失了。事實上,面部勻稱很可能並沒有透露出關於你身體健康的多少信息:一項2014年的研究對5000名青少年進行三維掃描,並對他們的醫療病史進行測試,發現那些容貌最為勻稱標緻的人並不比其他人更健康。
生物學家還曾假設,我們更喜歡象徵著「男子氣概」的男性面容或體現了「女性特質」的女子面容:男人要有喬·哈姆(Jon Hamm)的寬下巴;女人要有米蘭達·可兒(Miranda Kerr)精緻的面容。基本原理又一次看似合理:骨骼構造反映出在我們血液中跳動奔湧的性激素的水平,所以正像它們可以反映出一個男性的優勢地位一樣,它們也昭示著一個女性的生育能力與性格特質——挑選配偶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然而,大部分的研究僅僅調查了西方社會。當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的伊莎貝爾·斯科特(Isabel Scott)和他的同事們決定擴大樣本範圍時——覆蓋了來自亞洲、非洲、南美洲和俄羅斯的社區團體,它們發現了多元化的偏好。他們發現,實際上,只有在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區,較為陽剛的男性和較為陰柔的女性才對異性呈現出強烈的吸引力;而在規模更小、更偏遠的社區群落中,許多女性其實更喜歡長相「陰柔清秀」的男子。
身體形態同理。在西方,人們稱道女性的長腿,卻不那麼喜歡「瘦骨嶙峋的男人」。然而,在納米比亞(Namibia)的遊牧部落辛巴族(Himba)的社會裏,品味剛好相反。其實,西方人的偏好似乎也隨著時代變化而變遷;甚至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維納斯(Venus)——一度身為西方美女的典範——長著相較於身體格外短小的雙腿,與如今對模特外形的要求相去甚遠。而即使是沙漏型身材的女子和長著V型寬肩和窄腰的男子也在許多地方為人欣賞。所以,人們理想中的完美形象因社會環境而異。
也許,我們需要具有靈活性的擇偶觀,以便我們可以在當前的環境下選擇最佳的配偶。
「比如說,在面臨饑荒威脅的地方,對分量較重的配偶的偏好是可以預期的,因為這樣的人對食物短缺具有最強的耐受力,」斯特靈大學(University of Stirling)的安東尼·裏特(Anthony Little)說道——而實際上,情況似乎確實是這樣。出於同樣的原因,相較於那些不太容易感染疾病的人,面臨著更高患病風險的人更容易重視象徵著身體健康的標誌——像面部勻稱。在強權備受推崇的地區,人們同時更喜歡長著方形下巴的男子。「比如說,我們發現女人親身受到男性間較量的刺激,例如親眼目睹男人們打架,會對陽剛的男性面容的有更深喜愛,」他說。
所以,儘管美貌似乎是虛無縹緲的,但是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它就是環境的產物。一致性的影響同樣值得我們注意:層出不窮的研究都已表明,如果你聽說或者看到別人被其它人的外貌所吸引,那麼你就極有可能將後者想象成自己。通過這種方式,對某種類型的外貌的認可就會在人群中傳播開來,從而改變我們對美貌的認識。
「這個過程的好處是,你不需要去了解每一樣事物,僅僅從其他人的經歷中你就能了解到一切,」裏特表示:「有趣的是,在現代社會中,社交媒體使得這種了解的過程得以在全球的範圍內進行。」
來自巴爾的摩(Baltimore)的約翰霍普金斯凱瑞商學院(Johns Hopkins Carey Business School)的科研人員最近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利用一個交友網站,讓實驗對象隨機地評估這個網站上的人的相貌。在他們給出評分後,讓其中一部分實驗對象看到其他的網站訪客所給出的平均分數。儘管這裏並不存在對錯之分,這些實驗對象仍然很快地認識到什麼樣的人會更受大家歡迎,並在對其他面孔評分時給出與平均分相近的分數。很快,所有人的品位就趨於一致——僅僅通過一個網站,他們的審美就已經發生了偏移。這還是發生在所有人都匿名參與的情況下——這種時候,維持現狀並不能使人們獲益。
我們很容易想象出是某些名人從這種從眾行為中受益。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你可以很輕易地通過與你可能與之結合的人走在一起而獲得類似的效應,例如與異性在一起。其他的人會以為你已經取得了成功,並開始模仿你的舉止。
我們的吸引力同樣受到熟悉度的左右:人們看到你的某種樣子的時候越多,它就越具有吸引力。在一個整形手術變得越發司空見慣的時代,這為我們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啟示。與其改變你那不同尋常的臉來迎合當下的時尚,你還不如用你的相貌來改變時尚潮流。
#藝術
哈 利 波 特 演員現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olland On Line12/15
* 荷蘭「豪達燭光節」,點亮童話般荷蘭奇妙之夜!
近日荷蘭的「豪達燭光節」( Gouda bij Kaarslicht)在中世紀風格的小城豪達舉行。作為荷蘭最古老的節日之一,「豪達燭光節」 每年吸引成千上萬遊客觀賞。
小城舉辦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而節日期間小城裡幾乎所有活動都向公眾免費開放。
「豪達燭光節」是當地重要的年度慶典活動,你可以看到街道被華麗的燈飾照亮,牧羊人把他們的動物帶進城鎮,參加教堂免費舉辦的音樂會, 遊客們在大街上散步,市民們在聖誕集市裡精心挑選禮物。
當夜幕降臨時,就到了豪達燭光節的節日高潮——蠟燭和聖誕樹的照明儀式。人們聚集在豪達市中心的主廣場, 到了19:00左右,廣場周圍的燈光將完全熄滅,徬彿回到了中世紀,而這時豪達市政廳會點起1500支蠟燭,隨著市中心周圍的幾千支蠟燭陸續的點亮,這座小城變成了一片璀璨的燭光海洋。與此同時,市中心巨大的聖誕樹也將被點亮。—圖片來自Giphy
* 荷蘭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驗成功! 荷蘭鐵路公司NS本週三凌晨進行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駕,鐵路公司說,這項試驗巨大成功,火車準時出發並准點到達了。
此次實驗是在Swifterbant小鎮和Kampen Zuid站之間的Hanze線上進行的。該實驗中使用的Sprinter系統配備了一個特殊人工智慧,可以與火車的操作系統自動通訊。鐵路公司說:「該系統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火車能夠根據計劃的時間表在平台的正確位置獨立的實現牽引、制動和停止。」
NS對首次的實驗感到十分滿意,稱它能提供寶貴的啓發和數據。 NS的運營主管瑪珍·瑞特兒(Marjan Rintel)說:「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我們從中學習並獲得了無人駕駛火車的經驗,這對於NS來說十分有意義。」
NS發言人艾瑞克·克魯茲(Erik Kroeze)說,在所有測試過程中,駕駛艙中都配有一名火車司機。火車司機的工作並不會消失,只不過職責會發生改變。以防萬一,駕駛員必須在現場進行必要的乾預。艾瑞克說,車廂中火車駕駛員的出現將和機艙中飛行員存在的意義是相同的。
* 窮富混住:世界建築節的荷蘭巧思:
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是全球建築設計師們的盛會,今年的建築節已於12月6日,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這屆建築節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近五十位的建築師與學者,屆時,世界各地獎項入圍者的作品將在五百餘場的活動中進行展示。同時還有46場的專業講座探討關於環保、大數據、市場壟斷等學界前沿話題。而其中,「開放建築(open building)」與生物建築學是兩大重點議題。
什麼是「開放建築」嗎?開放建築理念重構建築規則,也賦予空間想像力。
「開放建築」思想由荷蘭建築師約翰·哈伯肯(John Habraken)在1960年代提出,這個概念為了協調建築使用者、設計者、建造者及社區等各利益方的關係,並根據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對建築進行定期改造,從而延長建築壽命。
哈伯肯注意到現代住宅的生活方式,早早就被建築師和建造團隊所定義了。這些建築師和團隊設計出的房屋往往缺乏彈性與個性,為什麼住戶本人不能做自己生活的設計者呢?因此哈伯肯鼓勵人們組成不同層級的社團,從樓宇到街道,再到社區,全方位多角度地參與到設計中去。
哈伯肯的建議雖看似有些異想天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有了更深刻的現實意義。後工業文明的蓬勃發展,給不少地區帶來了無序建造、過剩建造的問題,也導致了大量建築的空置。而建築功能性的單一,使得有房屋需求的人士無法使用。不僅如此,若這批「過期」建築被銷毀,其產生的垃圾還會加劇環境污染。若將開放建築思想廣泛運用到建築領域的各方面,能夠大大減少這樣的浪費!
一群荷蘭建築師以哈伯肯教授的思想為綱領,組成了Openbuilding.co 組織,研究荷蘭境內開放建築的發展趨勢。他們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進行長期合作,舉辦各類課程與講座。2019年Openbuilding.co 的研究主題為「開放式住宅」。而在今年世界建築節大會中,建築師代表馬克·科勒也將於主會場發表演說,介紹他們的研究成果。
行業內最為人所知的開放式住宅,是由荷蘭知名建築事務所MVRDV設計的Silodam。
Silodam的設計目標是打造一個能融合不同階層住戶的集合式住宅。因為設計團隊需要在開發商、房產公司、辦公區域開發商和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之間做出協調。而這個團隊採用了開放建築的設計法則:他們以住戶和當地社群為導向,召集各利益方,進行了一系列會議。在社會層面上,探討如何彌合人群間的差異;在經濟層面上,根據「高斯曲線」制定了最佳的居住空間劃分方法。
設計團隊定義了四個20公尺寬、十層樓高的體塊,在體塊中放入了157個房間。這些房間混合了公寓、辦公室、工作空間、商業空間和公共空間。並且房間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的自由度很高,每8到12個公寓就能組成一個小社區。而每個社區進入的方法、公共區域的大小都不盡相同。這樣的設計使得這些大大小小的社區,在樓中形成了一個「竪向小城市」,為社區創造各自獨特的共居氛圍。而住戶的反饋也令人滿意,不少居民表示鄰里關係相處融洽,去鄰居家拜訪、參觀不同類型的社區,也成為了他們的樂趣。
*世界建築節:荷蘭建築生物學聯手!變細菌為寶,讓建築自由呼吸
近年來,生物學在建築學中的應用屢見不鮮。不少學者提出,未來建築將是一個活著的「生態系統」。生物技術在建築的廢物利用、污染處理方面有著極大作用,可以變廢為寶。由真菌轉換食物殘餘做成的傢具,鑲有活菌群落的「可呼吸」瓷磚等,已經越來越多被應用到了建築中。
荷蘭在生物與建築的融合方面可謂是遍地開花。比如設計師特蕾莎·凡·東格(Teresa van Dongen),她從土地中發現了特殊微生物,並由此設計了一系列以細菌為主體的燈具。特蕾莎的作品「泥井(Mud Well)」的靈感來源於一個由二戰彈坑所形成的泥沼,她從中發現了極為豐富的微生物群落,並將微生物的生物電轉變為建築可用電。由此她設計了可在一般住宅中使用的生物電燈具。特蕾莎在燈具下方的培養皿中放置地桿菌(geobacters),每周只需補充一點自來水、營養素和醋,燈具便能夠持續的發光。
除此之外,還有設計師埃里克·克拉倫貝克(Eric Klarenbeek),他的生物建築作品在剛閉幕不久的荷蘭設計周中大放異彩。他所設計的著名的「生長中的館(The Growing Pavilion)」採用了生物基材料,並以生長的菌絲作為外牆材料。克拉倫貝克開展了多種真菌相關的設計項目。
他將有機物與生物塑料結合在一起,製成了一種輕巧而堅固的復合材料,他的作品Mycelium椅子的外殼便是利用此種復合材料,並以3D打印技術製成,而其形狀本身也酷似一個線狀真菌根系結構。不僅如此,克拉倫貝克隨後讓真的菌菇在椅子內部生長,從而強化了椅子的結構。通過多項研究,克拉倫貝克堅定地表示,這種有機的結構十分強壯,「我們甚至可以用它來作為建築材料!」
另一家致力於生物學與建築學交互的事務所ecoLogicStudio一直在嘗試著打破人們對綠色建築的傳統印象。人們常常將綠色建築與「清潔」掛鈎,如清潔能源、自然清新的環境、節能減排等。而ecoLogicStudio卻不這麼想,他們選擇另辟蹊徑,利用看似「骯臟」的細菌來生產能源與食物。事務所的創始人馬可·波列托,在世界建築節的演講「BIT.BIO.BOT」
中闡釋了他們的研究。ecoLogicStudio最為著名的一個作品是「生物科技屋BIO.tech HUT)」,這個作品利用藍藻菌的光合作用來產生物質和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讓新鮮的空氣通過一個特殊的玻璃管來進入建築,實現建築整體的新風循環。
「建築學創新理念助力循環經濟,
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開放建築」與生物建築學對於未來人們居住環境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開放建築理念強調住戶本人與社區都參與到房屋設計中來,真正實踐了「以人為本」的設計觀。
同時,其理念中強調建築「可變性」這一點,使設計師更多地考慮如何延長建築使用壽命,減少不必要的空間浪費。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開放建築開始注重使用綠色、可循環的材料,作為不變結構內的可變「填充物」,使得建築本身更為環保。
* 荷蘭國立博物館最珍貴的寶藏是一隻杯子。
近期,荷蘭國立博物館將展出荷蘭歷史上最著名的金匠保盧斯·范.維亞寧(Paulus van Vianen)的傑作——一隻純金製成的杯子!這只杯子被認為是荷蘭最重要的寶藏。
這只金杯子是由當時在布拉格帝國宮廷中的一位公爵布倫瑞克-呂訥堡(Braunschweig-Lüneburg)委託創作的。1623年,這件藝術品傳到了公爵手裡,然後再通過他的女兒索菲(Sophie)到了海牙,直到1881年,這只金杯一直由荷蘭王室所有。
這只杯子製作於1610年,自1881年以後成為德國的私有財產。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去年它被貢獻給了博物館。原來是富有的韋塞爾斯一家買下了這只杯子,並借給了荷蘭國立博物館。
金杯雖然歷史悠久,但看起來仍然十分漂亮。杯子的形狀非常經典,可追溯到上古羅馬人時期。
「 保盧斯·范.維亞寧是16世紀世界上最好的金匠,因此,我們非常想要展示他的作品。」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館長稱他為全面的創新者。「他同時用黃金和白銀來制做藝術品,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遊客們在博物館參觀時不被允許觸摸杯子,但可以在展櫃中非常近距離的觀賞。這件藝術品是如此的精美和震撼,任誰也無法使用它來飲水,因為這件藝術品的誕生就是為了供世人欣賞的。
* 荷蘭建築介紹:Melkwegbrug橋梁,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看都覺得很炫啊!有機會要上橋走一趟。
*逛超市為了家人健康不知道該買什麼?荷蘭政府解決你的選擇困難症,引進新食品質量標識系統,幫助消費者做出健康選擇!
近日荷蘭初級衛生部長保羅·布洛克希斯(Paul Blokhuis)宣佈了政府關於採用法國食品標籤系統Nutri-Score的決定,並表示這種新的權威標識,將結束過去食品質量標誌混亂的局面。
Nutri-Score是一種營養標籤,又稱五色營養標籤。它將食品的營養價值轉換為由從A(綠色)到E(紅色)5個字母組成的簡單代碼,並且每個字母都有自己的顏色。不同的等級表明瞭食品中的卡路里含量,以及糖、飽和脂肪、鹽、蛋白質、水果、蔬菜和堅果的含量。
A是最健康的選項,而紅色則表示產品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顧客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哪些是推薦產品,而哪些是應該要避免使用的產品。這種營養標籤系統已被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政府採納。
荷蘭超市在今年早些時候,曾對這種系統提出反對,批評者聲稱該系統中設置了表示不健康產品的紅色徽標只會加劇混亂。批評者認為,這種新系統的不合理之處在於只著眼於單獨的成分表,這可能會導致例如像比薩和含糖穀物等不健康的產品獲得了綠色的A標籤,而茶和奶酪則可能帶有黃色的C標籤,而這將會使消費者感到更加的困惑。
荷蘭衛生部長表示,將會對這種新的食品質量標識系統進行調整,使其更加符合荷蘭官方給出的健康飲食建議。
* 大多數荷蘭人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不看電視、手機。
你能做到吃飯時不看手機、電視嗎?在爭分奪秒且被手機控制的社會,這聽起來似乎是很難的事情,不過大多數的荷蘭人卻做到了。
近日根據荷蘭營養中心的一項研究,大多數荷蘭人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包括了常常在家做飯,並且在餐桌上吃飯時能夠收起手機、不看電視。
營養中心向一千名荷蘭人詢問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在這些受訪者中,有75%的荷蘭人表示會在餐桌上吃晚飯。荷蘭人每周在家自己做飯的平均次數在五次以上,而現成食物或外賣食品出現在荷蘭家庭餐桌上的頻率僅為每週一次。
除此之外,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相比五年前,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晚餐上。
有超過一半的荷蘭人會在用餐時與家庭成員聊天,而吃飯時選擇看電視的人佔25%,另有4%的人就餐時會查看手機或做其他事。大約有20%的人表示他們在吃晚餐時不會分心。
調查結果還顯示,5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更願意在家自己做飯和就餐,並且不會因電視或電話而分心。營養中心稱這是一個正向積極的發展趨勢,營養專家阿斯特麗德·波斯特馬·史密茲(Astrid Postma-Smeets)說: 「值得肯定的是,人們願意花時間專注於吃飯。集中注意力在吃飯上,可以確保人們能意識到自己是否已經吃飽了,並且不容易過量進食。」
* 荷蘭年輕人對未來有信心,但主要擔憂氣候問題。
在荷蘭大多數18到25歲的年輕人對自己和國家的未來展現積極看法。與老一輩人相比,荷蘭年輕人們對犯罪、多元文化社會、人口密度及荷蘭人民思想狀況等社會問題的擔憂較少。荷蘭統計局在年度國家青年監測報告中指出,最令荷蘭年輕人擔憂的議題是——環境污染及全球暖化。
去年荷蘭統計了150萬名18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統計局根據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看法及其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對他們進行了調查訪問。結果顯示,大約有70%的年輕人對國家的未來抱有樂觀態度,他們稱國家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在25歲及以上的人口中,持同樣看法的人有60%。
大自然的惡化現狀是荷蘭年輕人最關心的問題。有44.8%的年輕人將環境污染稱作是一個嚴重的或非常嚴峻的問題。而25歲或以上持同樣想法的人佔到了47.8%。不僅如此,相比老年人,年輕人對於環境污染及其造成的全球氣候問題也顯示出更多的關心和憂慮。
在其他社會問題方面,年輕人顯示出比老年人較少的擔憂。有52.7%的老年人認為犯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只有30.4%的年輕人有相同看法。多元文化社會使年輕人感到擔憂的比例為13.9%,而老年人在這一方面感到擔憂的比例為21.3%。
大部分的荷蘭年輕人還擁有很高的個人幸福感。 90%的年輕人對他們的教育或工作的打分達到7分或更高;而獲得相同得分的指標還包括他們的社交生活和健康。荷蘭的大多數年輕人也更容易獲得安全感,並常常對自己的鄰居感到滿意。相對的,他們更常擔心的是自己的財務前景以及對機構相對較低的信任度。
* 全球綠色出行城市排名出爐!荷蘭實至名歸!哪個亞洲國家排名第一?
近日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被評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出行城市!
荷蘭人為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荷蘭人為綠色出行所做的努力。荷蘭是出了名的「自行車王國」,1700萬的總人口自行車保有量卻高達2300多萬!
自行車騎行早已經融入了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也代表著他們低碳生活的態度。
除此之外,今年荷蘭還在智慧城市指數排名中喜提第三!智慧城市指數的評分因素其中就包含了交通出行、可持續發展等指標。
而排名第一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為拯救地球不斷做出努力的國家,新加坡通過一系列的政策來鼓勵市民綠色出行,比如通過實行道路收費來減少車輛的使用率。
榜單中排名第三的是英國倫敦。其次是上海,第五是紐約,第六是赫爾辛基。
可持續發展是一件需要全民共同努力的事業,荷蘭的環境政策計劃已實施了20多年。
未來,荷蘭政府承諾,將於2025年實現100%無排放的公共汽車,2030年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車輛將被禁止上路。
* 2019年Spotify荷蘭地區最受歡迎歌曲榜單出爐,荷蘭6首歌曲衝進榜單前十!
流媒體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公佈了2019年最受荷蘭人歡迎的歌曲排行榜。而榜單中有6首荷蘭歌曲進入了前十名!
今年位於榜單第一名的歌曲是由荷蘭的電音三人組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 荷蘭歌手及演員馬安(Maan)和荷蘭歌手塔比莎(Tabitha)共同演繹的《他是我的》(《He Is Van Mij 》)。這首歌的在Spotify上的播放次數超過5100萬次。
除此之外,榜單前十名共有6首歌曲來自荷蘭。
🌟荷蘭Spotify 2019年流行歌曲排行榜:
🇳🇱 No.1 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馬恩(Maan)和塔比塔 (Mabit&Tabitha)——《他是我的 》(《He is mine 》)
🇳🇱 No.2 馬可• 波薩托(Marco Borsato),阿明·範布倫(Armin van Buuren),戴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舞蹈方式》( 《How it Dances》 )
No.3 肖恩·門德斯(Shawn Mendes)和 卡米拉·卡貝洛(Camila Cabello)——《塞尼塔麗》(《Señorita》)
🇳🇱 No.4 鄧肯·勞倫斯(Duncan Laurence)——《商場》(《 Arcade》 )
🇳🇱 No.5 達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時間太長》(《Takes Too Long》 )
No.6 路易斯卡帕爾迪(Lewis Capaldi)——《有人愛你》(《Someone You Loved》)
No.7 紅髮艾德(Ed Sheeran), 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我不在乎》(《 I Don't Care》 )
No.8 梅布爾(Mabel)——《不要給我打電話》( 《Don't Call Me Up》 )
🇳🇱No.9 蘇珊和弗萊克(Suzan & Freek)——《如果是晚上》(《If it is Evening》)
🇳🇱No.10 法斯特(Fast)——《團圓》(《Reunion》)
哈 利 波 特 演員現狀 在 同志人夫鄒宗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加拿大女演員 Ellen Page 昨日在臉書表示自己曾受到恐同導演言語騷擾,聯想到娛樂界和社會上女性、跨性別者、有色人種、原住民等邊緣族群的種種處境,希望讓更多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行動。我認為她想傳達的理念不僅適用美國社會和娛樂界,更適用這世界上對不同族群、對受害者、對女性等的壓迫和不平等對待,所以著手翻譯成中文,感謝 Chen Liang 協助校訂。原文請參閱:https://www.facebook.com/EllenPage/posts/10155212835577449。
*另外,也感謝多位網友指正本文的翻譯錯誤,如原文動詞的out應為他人公開某人是同性戀的事實、或是公開揭露不光彩的事;grip則是片場職稱,是指負責搬動器械(如攝影機)的部門或工作人員,因此改為「器械工」。謝謝你們的修正,讓正確的內容傳達出去。
(以下是譯文)
「你應該操她,讓她發現自己是同性戀。」在《X戰警:最後戰役》開拍前的劇組見面聚會上,他是這樣說我的。那時我18歲。他看著站在我旁邊、比我大十歲的一名女性,指著我對她說:「你應該操她,讓她發現自己是同性戀。」說話的人是該片導演,布雷特·雷納(Brett Ratner)。
那時我只是個青少年,連自己都還沒對自己出櫃。應該說,我意識到自己喜歡同性,但不確定。這件事發生的當下,我感覺自己被冒犯。我低頭看著腳,不發一語,就這樣一直盯著,別人也什麼都沒說。這個男人找我來演這部片,但長達數月的拍攝,開頭竟是以這種充滿惡意但無人駁斥的提議作為起點。他就這樣替我出櫃,完全不顧我的感受,我們現在知道這是「恐同」行為。我多次目睹他在拍攝過程中出言侮辱女性。我記得,有次有個女人走過攝影機螢幕,他就對她「下面很鬆」發表自己的意見。
我們都有探尋自己性向的隱私權,在自己選擇的時間點出櫃。我那時還年輕,雖然已經當了演員多年,在許多方面仍然是與外界隔絕的,我在拍攝場地而不是同儕圍繞的環境下長大。這種公開而具攻擊性的「幫出櫃」,讓我長期以來覺得自己可恥,這是恐同最能摧毀人的一種結果。讓一個人對自己的真實面貌感到可恥,這是殘忍的操控行為,一切只為了壓迫和壓抑這個人。我被剝奪的,不只是定義自己是誰的自主權。多年來,每當遇到恐同人士,或是面對自己對這個產業和在此發展的抗拒和疑慮時,布雷特的言語總是在我腦海中反覆播放。不同的是,現在我已經能堅持自己的主張,並且用我的聲音反擊好萊塢和其他地方悄然滋生的反酷兒和反跨性別觀點。透過站在這個位置的優勢,我希望能幫助那些掙扎著接受自我和想被允許做自己的人,在他們成長的路上給予一臂之力。沒有我這般優勢的脆弱年輕人,往往感到自我價值被貶低,並且被迫覺得他們無法選擇本應幸福快樂的生活。
在某個時間點,我和布雷特吵了一架。他在眾人面前逼我穿上「雷納派(Team Ratner)」字樣的T shirt。我拒絕,但他堅持。我回他:「我不是你那派的。」當天稍晚,電影製作人過來休息室告訴我「不能用那種態度和他講話」。我被訓了一頓,但他並沒有因公然恐同和侮辱行為而受到任何懲罰或開除。那時我只是默默無名的演員,十八歲,沒有任何工具讓我了解怎麼處理這類情況。
我從十歲開始當職業演員,很幸運能和許多可敬的幕前幕後人員合作。但上述這類行為無所不在。這些侵犯者想讓你感到渺小、讓你不安、讓你覺得他們是給你恩賜,讓你覺得你才應該為他們冒犯的舉止負責。
十六歲時,有位導演請我吃晚餐(這是業界義務,也很常見)。他在桌面下磨蹭我的腳,對我說:「你必須主動,我不能。」我沒有主動進一步,也很幸運能逃過一劫。我痛苦地理解到一項事實:我的安全在工作場合仍未受到保障。雇用我且位居上位的成年人想剝削我,肉體上的剝削。幾個月後我被片場的器械工(grip)猥褻(sexually assaulted)。還有導演問我能不能和某位將近三十歲的男性上床,然後把過程告訴他。我沒答應。這是我十六歲時發生的事,這是青少年在娛樂產業裡的處境。
放眼好萊塢史,看看未成年人訴說在好萊塢受到哪些性騷擾。有些人已離我們遠去,在藥物濫用和毒品中迷失自我,甚或自殺。而他們的加害者呢?還在業界工作。甚至在我寫這篇的當下,這些人仍受到相當保護。你很清楚是哪些人,關起門來,這些人不知道已經被討論了多少次,就像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一樣。如果像我這樣擁有特殊優勢的人不願具體指名道姓,或單單因此就須承擔某些風險,那麼沒有我這種特權的人,又有什麼選擇?
仔細想想,我們的社會對女人施加的暴力多麼普遍,大幅影響低收入的女性,尤其有色人種女性、跨性別、酷兒以及原住民女性,因其經濟狀況和對法律體制(即使證據確鑿仍讓有罪者開脫,且持續壓迫有色人種的體制)的深深不信任,讓這些人成為社會上被噤聲的一群人。如果我感覺受到威脅,我能雇用保全;我有錢、有保險能接受心理照護。我有特權擁有這個平台,讓我寫下、發布這篇文章,但社會上最邊緣的族群,卻無法接觸到這類資源。事實上,有色人種女性、跨性別、酷兒和原住民女性,數十年來(其實一直都是)不斷帶領人們反抗,瑪莎·強森(Marsha P. Johnson)、希爾薇婭·利維拉(Sylvia Rivera) (註1)、維諾娜·拉杜克(Winona LaDuke) (註2)、玫傑伊小姐(Miss Major) (註3)、奧菊‧羅德(Audre Lorde) (註4)、貝兒‧胡克斯(bell hooks) (註5)均是如此。米蒂‧厄普漢(Misty Upham)(註6)致力於終結社會對原住民女性、傭人和無證移民女性(undocumented women)的暴力。三年前,米蒂被發現陳屍於一處懸崖下。她父親查爾斯‧厄普漢(Charles Upham)最近才在臉書表示,他女兒曾在金球獎派對上被Miramax某高層主管強暴。最邊緣的族群總是無人聞問。正因為有這些不凡而勇敢的人們冒險站出來引領反抗,我身為順性別的白人女同志,才能受惠並擁有今天所享有的特權。白人至上主義(white supremacy)不斷抹除有色人種的聲音,但我是因為這些先鋒領袖才能享受權利。這些人才是我們應該傾聽學習的對象。
侵犯者讓我們感到渺小無助,在他們的龐大勢力下無所適從。大家更別忘了,誰是現任大法官和美國總統:一個被安妮塔‧希爾(Anita Hill)指控性騷擾(但她的證言被宣布無效),一個向娛樂記者大言不慚描述自己猥褻別人的模式(註7)。要揭露多少媒體業男性、多少「媒體巨人」的作為,才能讓我們了解事情的嚴重性,並主張理應享有的基本安全和尊重?
美國老牌諧星「天才老爹」比爾‧寇斯比(Bill Cosby)是眾所週知的性騷擾犯。他的確犯下罪行,但還有很多共犯,還有更多人選擇轉頭忽視。哈維·溫斯坦是性騷擾犯,他的確犯下罪行,但還有很多共犯,還有更多人選擇轉頭忽視。我們稱頌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成就,但他曾對未成年少女下藥並強制肛交性侵得逞,卻逃過徒刑制裁,他是正義法網的逃犯。我聽見業界公開譴責溫斯坦的行為,他們還發誓要全盤改變這樣的風氣。但認清現實吧:清單很長,這些人在現狀行體制的保護下安然無恙。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不能轉頭忽視。
我曾出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這是我職業生涯最後悔的事。我為選擇出演這件事感到可恥。那時我還不知道怎麼發聲,還不是現在的我,那時我飽受壓力,因為「這是伍迪‧艾倫的片,當然要答應」。但最終,選擇演出哪些電影是我的選擇,而我選錯了。我真是大錯特錯。
我想要看到這些男人面對他們行為的後果,我要他們再也無法擁有權勢,我要他們坐下,好好想想如果沒有律師、萬貫家財、狂熱粉絲、豪宅、「花花公子」的地位,少了各種自誇自讚自吹自擂,想想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人。
我最想要看到的是這些結果能撫慰受害者,是看到好萊塢覺醒並對每個人在這種風氣下所扮演的共犯角色負起責任。我想要看到我們對這類業界生態的反省,並了解這些濫用權勢的行為造成多少無以數計的痛苦。在這個國家和全世界,女性面對的暴力泛濫成災。這連串慘無人道和非法的行為,如何形塑當今社會?在美國,懷孕女性面臨的其中一項最大風險是謀殺。在這個國家,跨性別有色女性的壽命只有三十五歲。為什麼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不去解決這類問題?我們必須牢記這類行為造成的後果,心理問題、自殺、飲食異常、物質濫用等等。
為什麼要害怕說出來?為什麼不能說出來?女性,尤其社會的最邊緣人,往往遭到噤聲,而有權有勢的侵犯者想多大聲就多大聲,想撒多少謊就撒多少謊,而且仍繼續從中獲利。
這是遲來的正義。正義必須伸張。竟然必須訂出「行為準則」,才能確保我們享有最基本的禮儀和尊重,真是可悲透頂。包容和發聲才是解答。大家已經了解到,現狀會不斷引發不平等事件、增加受害者,並維護與鞏固惡行。別讓這類行為成為常態。別用嚴重性來衡量小錯誤或罪行的輕重。別讓自己麻木,聽不見受害者站出來的聲音。別停止主張我們的公民權利。感謝每一位願意大聲反抗騷擾、訴說自己創傷的人。你們打破了沈默。你們就是革命。
註:
1.瑪莎·強森和希爾薇婭·利維拉均為跨性別女性和石牆事件領袖,對後續同志運動影響甚著,參閱https://queer.watch/2016/06/30/11744。
2.美洲原住民女性,Anishinaabe族作家和原民運動人士。
3.全名玫傑伊·葛里芬·葛雷希小姐(Miss Major Griffin-Gracy),非裔跨性別女性,亦為石牆事件領導者之一,主要關注愛滋議題和有色跨性別族群議題。
4.非裔女同志,主張女性情慾自主,參閱http://www2.kuas.edu.tw/prof/lolita/96109514/femal_con.html。
5.本名葛莉雅‧瑾恩‧瓦金斯(Gloria Jean Watkins),bell hooks為筆名,女性主義者,著重種族、資本主義和性別間的交互影響。
6.美洲原住民演員,黑足族(Blackfoot Nation)。
7.這裡是指2005年川普向娛樂新聞主持人比利·布希(Billy Bush)描述他如何性騷擾女性:「我天生就容易被美女吸引,想親她們...連等都不等,親就對了。只要是明星,她們就依你的,隨你處置。抓她們下面也行。」此段錄音在2016年川普競選期間被華盛頓郵報爆出,布希也因此事件被NBC停職。請參閱: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3b9ce776-8cb4-11e6-bf8a-3d…。
哈 利 波 特 演員現狀 在 19年後《哈利波特》演員現狀,有人30禿頭長皺紋- Boogie島 的推薦與評價
19年後《 哈利波特 》 演員現狀 ,有人30禿頭長皺紋,有人瘦身變男神,有人已是奧斯卡影帝#HarryPotter # 哈利波特 #電影#魔法#boogie島. ... <看更多>
哈 利 波 特 演員現狀 在 19年後《哈利波特》演員現狀,有人30禿頭長皺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9年後《 哈利波特 》 演員現狀 ,有人30禿頭長皺紋,有人瘦身變男神,有人已是奧斯卡影帝丨Harry Potter 哈利波特. 956,332 views • Oct 12, 20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