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家長處在維持家計與照顧家人的兩難 市府應該協調來滿足家長收托需求
-
今天(7/13)台全開始「微解封」,以今天早晨增加的車流來看,微解封或多或少已經有企業召回員工,要求回到辦公室上班。但礙於幼兒園仍處於不開放狀態,許多家長陷入到底要去上班,還是要繼續請無薪照顧假,留在家中照顧小朋友的矛盾選擇。
-
自發布三級警戒以來,我國的家長已經承受太多時間、金錢上的成本,即使政府先前普發1萬元給家中有12歲以下小孩的家長。但在去年,衛福部才調整各縣市的最低生活費水準,今年新北市的最低生活費已經上升至15,600元,1萬元的紓困補助可說是杯水車薪。
-
可以說,紓困補助無法解決根本問題,解決民眾經濟問題還是要家長能夠返回工作崗位上養家活口,但這需要有配套更完善的防疫照顧假的支持或恢復幼托單位的開放。其實在三級警戒情況下,政策就已經公告表示,幼兒園可以視家長收托需求,由各地縣市政府協調開放收托人數。但據了解,很少有地方政府積極進行協調,絕大多數仍是由幼兒園自行評估。
-
這就導致不但各個縣市的規則不同,連相同縣市也是各自為政的狀況,這也讓民眾不清楚到底現在幼托機構能否開放?在新北市就有幼兒園符合政府規定收托,卻遭不知情民眾檢舉群聚,最後還得出動新北市教育局向警方說明才未被罰錢。就有媒體報導指出,光是新北就有多個幼兒園有警察到場稽查,業者只能出示政府公文,向警方表示一切合乎指揮中心規定。
-
這意味著新北市在疫情期間都有一定的幼托需求了,在微解封民眾必須回去工作時,幼托需求勢必大增。時代力量立法委員 王婉諭就曾呼籲,不僅中央需要給予專業指引及解封期程,地方政府也應協調如何滿足家長的收托需求。
-
因此,我們要在這邊呼籲新北市政府,盡速落實相關配套的前置作業,包括:
1⃣ 務必掌握、確保幼托機構人員均已接種疫苗,沒有遺漏;
2⃣ 盤點目前的收托量能,協助、滿足家長需求,讓幼童可以受託、讓家長得以安心返回工作;
3⃣ 呼籲中央盡速研議推動有薪防疫照顧假之可行性,避免無法將幼兒送至幼兒園的家庭,有斷炊之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比利時12月15日發動大罷工,導火線是政府計劃延長退休年齡,並縮減醫療和社會保險預算。全國數百萬勞工共同響應罷工,為二戰以來比利時最大規模抗議活動。各大機場宣布關閉24小時,600架次航班受到影響,往來歐洲各國的高鐵也停駛,海陸空交通大癱瘓。 義大利工會12月12日也發動大罷工,主要是勞工不滿政府...
員工要求 加 薪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嗨嗨大家,我們的特別企劃來了,上次與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相談甚歡,久久不能自己 (嗯?),於是決定一起來寫合作貼文啦~這系列貼文會有八篇,主題都是職場上你一定會遇到的 大小問題與各種情況,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別忘了看完我們這篇的貼文後,也去法律百科那邊看看 更多有趣實用的內容吧!
今天第一篇想要先跟大家聊聊,許多企業在招募新人時,會要求求職者提供一些資料,以查核履歷是否屬實或辦理勞健保投保等聘僱程序,但現在大部分⺠眾對於自身的個資較為敏感,況且在勞資雙方正式開始合作前,新進員工也不見得能完全信任資方會妥善保管且運用,那麼有些資料到底應不應該、可不可以要求求職者提供呢?趕快往下滑看看吧~
❶身分證/駕照/印章
這個老問題我們就簡單說明了,依據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2項第2款規定,雇主在招募或僱用員工時, 不得違反求職人或員工之意思,留置求職者或員工的國⺠身分證、工作憑證或其他證明文件。然 而,雇主如果是為了查核求職者的身份或在任職後辦理勞健保加保事宜,這時候的確就需要真實姓 名、身份證字號以及出生年月日等資訊,也有可能因為面試官覺得求職者看起來太年輕,為了避免 聘僱到未滿18歲的員工而要另外要求提供法定代理人同意書,而要求求職者提供前述的相關證件。
如果有上述情況時,建議請求職者僅需在面試時出示正本讓公司查對即可,另外也可以在影印副本 後,在上面加註「僅供OO公司作為查核身份使用」,讓求職者較為安心。
❷前一份工作的薪資單/勞保投保明細
這個在實務上也蠻常遇到的,雖然有些公司會主張是需要確認求職者過去的狀況來敘薪,不過依就 服法施行細則第1-1條第2項規定,雇主要求求職人或員工提供隱私資料,應尊重當事人之權益,不得逾越基於經濟上需求或維護公共利益等特定目的之必要範圍,並應與目的間具有正當合理之關 聯。因此,求職者其實可要求公司具體地說明要這些資料的正當性為何,否則是可以選擇不提供的。
❸存摺/提款卡/信用卡
通常公司會要求新進員工提供薪轉戶的帳號或是存摺「影本」,但若是要求提供存摺正本、提款卡 或是信用卡等等資料......到底想幹嘛啦!求職者拒絕提供也是正常的,畢竟過去實在有太多因為提供 這些資料後而成為人頭帳戶或詐騙集團共犯的案例,即使要新進員工提供存摺影本,也建議要額外 註記「僅供OO公司薪資轉帳使用」會比較好唷!
❹體檢報告/特殊體格檢查報告
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4條規定,雇主僱用勞工時除了要實施一般體格檢查,如果是特殊的作業類 別,還得另外依照法定的檢查項目實施特殊體格檢查。因此,既然為新進員工體檢是法令所課予雇 主的義務,如果不向員工要求提供體檢報告,雇主反而就可能因此違反規定,所以建議新進員工到 職時還是配合辦理以避免爭議。
以上幾個項目就是企業招募新人常要求面試者提供的資料,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對員工背景的查核固然重要,但還是得留意法規以免受罰。
看完我們的內容後,別忘了也到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看看「職場過招,我想進入幸福企業」https://reurl.cc/yEnq6y
員工要求 加 薪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嗨嗨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關於受僱時「勞保」投保的問題,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就系統點一點,哪來的困難😆但其中有蠻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不管你是勞方還是資方(人資),以下的內容都很值得花點時間看看唷~
一、投保日期➡️到職就要加保!
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第11條規定,投保單位必須在勞工到職當日替勞工加保,不過一般人其實不太會特別去留意投保日期,往往都是爭議發生後去申請勞保投保明細,才發現自己的投保日期跟到職日完全不一樣(甚至有的還是完全沒加保....😭),若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且經勞保局查核屬實的話,雇主除了要面對罰緩外,員工因此而造成的損失也得一併賠償。
二、投保級距➡️避免高薪低報!
這點也是很容易被忽略,最常見的就是高薪低報,也就是實際領到的薪資是大過於投保級距的。舉例來說,如果每月的經常性薪資是32,000元的話,公司就應該要以33,300元的級距申報加保與提繳勞退金,否則就可能讓勞工的權益有所減損。
上述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在離職後或申請給付時才發現,這時候可能就得透過勞資爭議調解或甚至訴訟來爭取了。如果大家手上有自然人憑證,便可自行上網查詢,搭配我們官網先前發布的2021勞健保級距表與薪資明細,就可以知道你每個月被扣的費用是否正確。
三、是否重複投保➡️不同雇主應分別加保!
有些人可能以為如果有多份工作的話,只要其中一個雇主投保就可以了。但事實上,如果是受僱從事二份以上工作的勞工,且受僱單位僱用員工都達5人以上(或是已成立勞保投保單位),那就是勞保強制投保單位,不同的雇主也應為勞工分別投保勞保,當事人也不能因為只想繳一份保費而選擇僅在其中一家公司參加勞保!
分別投保雖然在請領部分給付時年資或申領的金額不會遞增,但如果剛好是在沒投保的那份工作期間發生職災時,恐怕就無法申請職災相關給付,即使雇主還是要補償所有金額(如醫療費或工資補償),但對勞工來說還是會喪失了這部分的保障。
至於健保或就業保險的部分,其實是可以在主要的工作加保就可以,但提繳6%勞退的部分,則跟勞保一樣,不同工作的雇主都要分別辦理唷!
四、員工要求不要加保➡️出事了雇主還是要負責!
這個也是我之前當人資時才知道的,有些員工會因為有債務問題,而要求公司不要替他加保,避免被法扣(強制執行)而影響到自己或家庭生計。如果公司是比較好說話的......可能就會答應員工的請求,不過一旦答應了,反而會讓公司暴露在違法的風險之中,除了會違反勞工保險條例、就業保險法或勞退條例等規定而遭受到行政處罰外,甚至有些勞工可能會在發生事故後不承認是自己同意不加保(但就算承認也沒用),進而要求公司賠償因為未投保而導致無法申領特定給付的損失(聽起來是不是蠻可怕的😅)
以上四點就是我們整理出的加保常見問題,當然實務上還會有更多爭議或細節性的疑問,以後有機會我們會再整理並分享給各位讀者。最後提醒一下,勞工到職後除了看每個月薪水是否有確實入帳外,有空也應該去瞭解自己的投保情況(可親至勞保局洽詢或透過自然人憑證、勞動保障卡查詢),避免自身的權利受損了~
追蹤 @workforce.tw
獲取勞動法令小知識
員工要求 加 薪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比利時12月15日發動大罷工,導火線是政府計劃延長退休年齡,並縮減醫療和社會保險預算。全國數百萬勞工共同響應罷工,為二戰以來比利時最大規模抗議活動。各大機場宣布關閉24小時,600架次航班受到影響,往來歐洲各國的高鐵也停駛,海陸空交通大癱瘓。
義大利工會12月12日也發動大罷工,主要是勞工不滿政府計劃修訂勞動法,讓企業能更輕易解雇員工。米蘭等50多座城市都爆發示威抗議,示威者試圖爬過欄杆,闖入政府建築物,還和警方爆發激烈衝突,向警察投擲石塊和燃燒彈。警方施放催淚彈以驅散民眾,使街頭彷彿變成戰場。
德國亞馬遜物流中心員工,12月8日發起罷工行動,員工要求公司承認他們是零售業僱員,以獲得合理的薪資待遇。在耶誕假期來臨之際,員工們只希望能夠過個好年。
多國不約而同在年底發動罷工,凸顯全球勞工生活水準未見改善。國際勞工組織12月公布的調查顯示,全球實質薪資幾乎原地踏步,已開發國家薪資去年甚至只增加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