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
公司治理的問題 仍然存在!
葉銀華
(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上任宣布將推動公司治理3.0等6大興利方案。)
近來有周刊報導一些公司治理的問題,主要涉及大股東或管理階層是否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動用公司的資源。這些問題的本質一直存在,只是手法日新月異而已。
什麼是公司治理?簡單的講,就是探討如何治理公司,而治理的目標之一,就是以公司整體價值為念,讓大股東或管理階層公平、合理對待外部股東。過去大股東或管理階層為了自身利益,透過安排相關交易,損害公司的價值。這些手法比較直接,首先,與公司進行土地或重大資產交易,表面安排成非關係人,但金額重大、交易條件明顯不利於公司。其次,公司以明顯較低的價格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而大股東或管理階層利用人頭帳戶認購,並適時轉換成普通股獲取價差,傷害其他股東的權益。
再者,經常有上市公司把一些新產品部門分拆成立新公司,一開始原公司持有新公司全部股權,然而在新公司不斷增資的過程中,母公司(原公司)的持股越來越少,新公司或母公司管理團隊以個人或海外帳戶名義低價認股的情形越來越多。而在新公司上市後的股價增資利益,明顯地由新公司或母公司管理團隊獲得,傷害母公司所有股東的權益。
上述的手法,有一些現在已大幅減少,但有的仍然存在。近來所發展的手法是隱藏在細節裏,並不需經過董事會與各功能委員會的同意。例如:當公司大股東面臨市場派的威脅,為了鞏固自己的經營權,持續花費公司的大筆資金,對市場派進行相關訴訟、拚廣宣企圖避免不利於大股東之法規的修正通過等。然而,如果這些支出是為了鞏固大股東個人利益,則可能傷害公司的價值。這些支出可透過分批、分案的設計,而不會碰到需要提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門檻。公司的支出,理應為了公司整體的價值與發展,而不能僅為了個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
再者,有關員工認股權、分紅配股的發放,發現領取的對象有董事長、長居國外之大股東家人,以及司機、保全、祕書名列十大名單,令人懷疑是否圖利私人或相關報酬之最終去向。只要董事長、大股東家人有身兼或被認定為員工,自然可領取,而員工的認定範圍是公司自治事項,由董事會決定之。但是員工認股權、分紅配股的發放會稀釋股東的權益,因此相關制度有需要再討論。目前董事、監察人、經理人的薪資報酬,需先提薪酬委員會,再經董事會通過;非經理人員工薪酬則由管理階層決定之。
從公司治理的原則,員工認股權、分紅配股的「主要發放對象」應該是其決策會對公司有長期、重大影響者,或者是公司營運的關鍵人物,為了留才而給予誘因。為了讓這些人的利益與股東趨於一致,以及考量公司長期價值,因此讓他們領取與股票連結的薪酬,並且限制股票處分的期間。在國外,上述稱為高階主管或管理者股票連結薪酬制度,並非針對全體員工。而第一線員工領取的薪酬,則主要是薪水、團體績效獎金之現金型薪酬。
既然公司治理的問題仍然明顯,因此主管機關與相關單位要思考修改相關規定,讓這些有問題的交易要送董事會、功能委員會的決議,並做資訊公告。再者,再度呼籲包含上市櫃公司的吹哨者(公益檢舉人)保護制度盡快制定,方能降低上述問題的發生。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1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sMIoCtwUkm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員工認股權既得期間 在 巴打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1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sMIoCtwUkm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港府出手拯救國泰,透過土地基金投資並提供過渡貸款,涉款273億元。這次是港府首次直接注資私人企業,對象更是英資背景的老牌航空公司,格外惹人注目。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是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一根重要支柱,國泰在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疫下全球航空業冰封,多國航空公司都要靠政府拯救。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為了維護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港府拯救國泰有實際需要。國泰與匯控一樣,雖屬英資企業,卻是立足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依舊扮演特殊角色,今次注資拯救安排,某程度亦體現了這一獨特背景,當然國泰亦要設法提升競爭力,應付疫後國際航空業大洗牌的挑戰。
東方正論
特區風高浪急,驚濤拍岸震撼不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管理不善引致財困,本地龍頭國泰航空急需救亡,昨早突然停牌,午間於聯交所上載公告,宣布三百九十億港元的資本重組,政府以近三百億港元入股及提供貸款,這是政府首次向私人公司注資,史無前例,引起各界爭議,究竟政府是否應該出手。
首先,不少人質疑特區政府這次做白武士,與海洋公園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的方式不同,做法有點「打茅波」,繞過立法會,沒有申請撥款。
蘋果頭條
在內地近月不斷打壓英資太古及港版國安法陰霾下,港府突化身國泰白武士,牽頭390億元重組方案,屬回歸後首趟注資私人企業。國泰航空(293)昨宣佈,獲港府買入優先股及提供過渡貸款等「泵水」273億元,其次透過供股集資及實施第二輪員工無薪假方案開源節流。國泰主席賀以禮(Patrick Healy)稱,若未能取得政府資金支持,將面臨倒閉。財政司長陳茂波強調,政府無意進駐國泰董事局,惟將任命兩名觀察員參與董事局會議。業內人士認為安排觀察員入局做法罕見,對方可對接管理層了解公司訊息,身份上既可「垂簾聽政」、亦可直接發言,不排除未來存政治審查。
星島社論
疫情令航空業重創,本港航空業一哥國泰航空(293)處於危急存亡之際,政府罕有做「白武士」出手拯救,分別購入國泰優先股及提供短期過渡貸款融資,泵水二百七十三億元,連同國泰向股東供股,整個資本重組計畫集資三百九十億元。國泰透露,是其主動向政府要求援助,主席賀以禮表示,若缺乏今次資本重組計畫的資金,將會面臨倒閉,感謝政府出手。據悉,太古在磋商期間講明要保留國泰控股地位,國泰在還清政府錢之前,太古所持股權不可隨便變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今次只為保護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無意長線持有股權,亦不會參與國泰事務。
經濟社評
港府昨罕有地出手拯救陷入財困的國泰航空 (00293) ,絕非像歐美援助航企般簡單,而是出於通盤考量,以國泰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提供者,為免出現系統性風險,不得不破天荒注資私人企業,免得將航權拱手讓人。
港府牽頭推動390億元救助方案,涉及國泰向港府發行優先股、認股權證,並獲得過渡貸款,當中港府承擔273億元。
社會有聲音質疑香港航空同樣財困,為何港府只救國泰?港府強調無意入主國泰或長期持有國泰股份,今次伸出援手是出於現實需要。國泰絕非僅僅是本港品牌或大型航空公司那麼簡單,而是在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中擔任獨特角色,大到不能倒。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人大 #兩會 #國安法 #國歌法 #美國警暴 #國泰航空
員工認股權既得期間 在 惇安法律事務所 Lexcel Partne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法律一分鐘】員工認股權課稅
作者:徐錫言律師
員工認股選擇權,即任職公司授與員工得以預定之價格取得一定數量之公司認股權,在發行屆滿一定期間後,於將來預定之期間內行使。例如在股價10元時,授與員工得以20元向公司買進30萬股公司之認股權,若後來股價漲至高於20元時,該員工行使權利取得股份,而轉賣時取得資本利得。本制度之目的在於將公司業績和員工之利益結合,對員工有刺激提昇公司業績之誘因、確保吸引留住人才之效果。
在稅務上,依照財政部函釋,個人依公司所定之認股辦法行使認股權,執行權利日標的股票之時價超過認股價格之差額部分,屬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10類規定之其他所得,應計入執行認股權當年度度之所得,應依法課徵徵所得稅。而所稱「時價」,依照發行公司股票種類,而有所不同,如屬上市或上櫃股票者,為執行權利日或交付股票日之收盤價。股票屬初次上市者,如執行權利日或交付股票日於上市或初次上櫃買賣日起5 個交易日成交價格無升降幅度限制之期間內,為該執行權利日或交付股票日之加權平均成交價格。屬興櫃股票者,為執行權利日或交付股票日之加權平均成交價格。其他未上市、未上櫃或非屬興櫃股票者,為執行權利日或交付股票日之前一年內最近一期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財務報告每股淨值,該日之前一年內無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財務報告者,為依該日公司資產淨值核算之每股淨值。
在公司稅務方面,依照財政部函釋,並依照「股份基礎給付」或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 23 號「股份基礎給付」規定,衡量自其員工取得勞務並於既得期間內認列之費用,於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得列報為從屬公司之薪資支出。
(本文之內容不代表本所之立場或法律意見)
員工認股權既得期間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1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sMIoCtwUkm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港府出手拯救國泰,透過土地基金投資並提供過渡貸款,涉款273億元。這次是港府首次直接注資私人企業,對象更是英資背景的老牌航空公司,格外惹人注目。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是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一根重要支柱,國泰在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疫下全球航空業冰封,多國航空公司都要靠政府拯救。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為了維護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港府拯救國泰有實際需要。國泰與匯控一樣,雖屬英資企業,卻是立足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依舊扮演特殊角色,今次注資拯救安排,某程度亦體現了這一獨特背景,當然國泰亦要設法提升競爭力,應付疫後國際航空業大洗牌的挑戰。
東方正論
特區風高浪急,驚濤拍岸震撼不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管理不善引致財困,本地龍頭國泰航空急需救亡,昨早突然停牌,午間於聯交所上載公告,宣布三百九十億港元的資本重組,政府以近三百億港元入股及提供貸款,這是政府首次向私人公司注資,史無前例,引起各界爭議,究竟政府是否應該出手。
首先,不少人質疑特區政府這次做白武士,與海洋公園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的方式不同,做法有點「打茅波」,繞過立法會,沒有申請撥款。
蘋果頭條
在內地近月不斷打壓英資太古及港版國安法陰霾下,港府突化身國泰白武士,牽頭390億元重組方案,屬回歸後首趟注資私人企業。國泰航空(293)昨宣佈,獲港府買入優先股及提供過渡貸款等「泵水」273億元,其次透過供股集資及實施第二輪員工無薪假方案開源節流。國泰主席賀以禮(Patrick Healy)稱,若未能取得政府資金支持,將面臨倒閉。財政司長陳茂波強調,政府無意進駐國泰董事局,惟將任命兩名觀察員參與董事局會議。業內人士認為安排觀察員入局做法罕見,對方可對接管理層了解公司訊息,身份上既可「垂簾聽政」、亦可直接發言,不排除未來存政治審查。
星島社論
疫情令航空業重創,本港航空業一哥國泰航空(293)處於危急存亡之際,政府罕有做「白武士」出手拯救,分別購入國泰優先股及提供短期過渡貸款融資,泵水二百七十三億元,連同國泰向股東供股,整個資本重組計畫集資三百九十億元。國泰透露,是其主動向政府要求援助,主席賀以禮表示,若缺乏今次資本重組計畫的資金,將會面臨倒閉,感謝政府出手。據悉,太古在磋商期間講明要保留國泰控股地位,國泰在還清政府錢之前,太古所持股權不可隨便變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今次只為保護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無意長線持有股權,亦不會參與國泰事務。
經濟社評
港府昨罕有地出手拯救陷入財困的國泰航空 (00293) ,絕非像歐美援助航企般簡單,而是出於通盤考量,以國泰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提供者,為免出現系統性風險,不得不破天荒注資私人企業,免得將航權拱手讓人。
港府牽頭推動390億元救助方案,涉及國泰向港府發行優先股、認股權證,並獲得過渡貸款,當中港府承擔273億元。
社會有聲音質疑香港航空同樣財困,為何港府只救國泰?港府強調無意入主國泰或長期持有國泰股份,今次伸出援手是出於現實需要。國泰絕非僅僅是本港品牌或大型航空公司那麼簡單,而是在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中擔任獨特角色,大到不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