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週日,我們來聊聊「#長笛延伸技巧」Flute Extended Techniques
⏰ 每個禮拜天,晚上9:30,長笛玩家工作室都會發表一篇關於長笛的文章,把我對長笛的知識和熱愛透過文字,傳遞給大家。
▬▬▬▬▬▬▬▬▬▬▬▬▬▬▬▬▬▬
【長笛延伸技巧大全 Flute Extended Techniques】
重點總整理:
❶ 泛音
❷ 微分音
❸ 滑音
❹ 雙音(複音)
❺ 花舌
❻ 哨音
❼ 呼嘯音
❽ 風聲
❾ 擊鍵音(打鍵音)
❿ 止舌音
⓫ 邊吹邊唱
⓬ 色彩顫音
⓭ 循環呼吸
⓮ 口技音
以上長笛延伸技巧簡略版的14個技巧,你有看過幾個名詞?又已經學會了多少延伸技巧呢?
- - - - - - - - - - - - - -
🔎 "由低音的指法來做音色練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率的方法,事實上,它是令嘴唇周圍的「輪匝肌」更為強壯。在法國長笛學派中,「泛音」是個古老的技巧,無疑地,也是「法式」音色由來的主因之一。" by Pierre-Yves Artaud, Harmoniques
🔎 滑音雖然無法像長號那樣輕易的滑動,但通過指法上的設計,我們依然可以創造出一系列有趣的滑音效果。
🔎 「複音」可以創造的聲響效果絕對會是單音的兩倍,有和聲的搭配聲音得質馬上就會獲得量的改變。比如說,在 Ian Clarke 的這首The Great Train Race 當中,就將火車的「哺哺聲」塑造成雙音的模式,是不是很有趣呢?(譜例請參閱文章連結)
🔎 「花舌」應該是到了高中以上就會用到的曲目技巧,有些人天生就具有花舌的基因,類似於語言的天份,如果有學過法文、西班牙文,就很自然的會使用花舌了。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學會花舌,就像語言一樣,用「聽覺」去模仿,讓「身體」去感受,會比我教你一百種方式來的有效又穩定。
🔎 試著揣摩「風」的感覺,人工樸實穩定的風、自然吹拂的風、颶風、暴風雨的風、陽光燦爛的風…
🔎 掌握了如何游刃有餘的控制「哨音」,對於高音的細膩呈現也會非常有幫助。
🔎 當你遇見「擊鍵音」時,試著用情緒、用生命去詮釋牠那不安逸的內在,傳遞出生命的意義。
🔎 當我發現有些學生居然從來沒有「邊吹邊唱」這樣吹過時,真的是嚇了我一大跳。沒想到小時候的玩樂遊戲變成了一個正式的技巧,讓我不用從頭再學一遍!
🔎 色彩顫音的指法其實有非常多不同的組合,每一個組合的效果都有細微的色彩變化,你也可以自行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 學習「循環呼吸」已經不是有沒有這個必要的問題,而是你做不做得到,有沒有勇氣突破現有的框架,去學習一套精深的呼吸藝術,幫助你的表演藝術層次更深入、更內斂,同時也能更真實的表現自我。
🔎 一次發出兩個以上的聲音,在現代長笛的應用上已經不算陌生,之前的「複音」以及「色彩顫音」就已經大量的使用這個技巧在長笛的演奏上。Beatbox Flute 結合長笛的聲音同時發出旋律與節奏的聲響,是21世紀突破性的現代長笛演奏方式,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師在音樂院傳授這個技巧,因為學生非常想學啊,教授不練都不行!
- - - - - - - - - - - - - -
以上就是本期【長笛延伸技巧大全】的重點整理。
▬▬▬▬▬▬▬▬▬▬▬▬▬▬▬▬▬▬
資訊量很大,需要吸收再轉化,雖然現在大家喜歡看影片,但我深知文字更是另一層次的力量。我不想只是提供知識,更希望能提供心靈上的幫助和扶持,沒有人需要獨自一人度過所有難關,除了學習長笛、學習音樂,也學習面對人生難題的態度💪。
我常常覺得想說的話說不完,平常上課或交流的時間很有限也只能盡量精簡。
✍️ 我把我的想法寫在文字裡,那是靈魂的深度,是文字的刻度,當然我也計劃把所有的東西都拍成影片,就像我說過的,我希望不只是課程或知識型影片,還是能夠提供心靈補給的影片,透過畫面傳遞更深刻的力量。
▬▬▬▬▬▬▬▬▬▬▬▬▬▬▬▬▬▬
最後別忘了,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也請你來我的網站逛一下,看看文章、看看我的推薦清單,看看我的創作作品,有機會 🎼 買一些樂譜、⚙️ 長笛配件、❤️ 請我喝杯咖啡,幫助我持續經營創作,為大家建構更優質的長笛教學網站!
支持長笛玩家繼續創作:點選支持贊助!https://p.ecpay.com.tw/0F1165A
本文連結:
https://myrflute.com/flute-extended-techniques
國外笛友請點擊這裡請我喝杯咖啡:Buy me a coffee!
https://www.buymeacoffee.com/flutegamer
#FluteExtendedTechniques #長笛教學
#長笛玩家工作室 #長笛玩家 #flutegamer #flutetutorial
哨音傳遞 在 蓉姥的台韓生活點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搬搬樂比賽
-
繼可可11個月大時,
參加寶寶爬行大賽勇奪冠軍,
一歲半再來挑戰尿布搬搬樂,
超幸運又獲得第三名🥉!
今天可可其實狀態不太好,
早上七點起床後到下午三點出門,
完全沒有午休,一直哭鬧睡不著...
結果即將抵達的前十分鐘,
才好不容易在汽座上睡著,
但也只小睡了片刻就醒來。
本來擔心可可狀態不好不適合參賽,
結果可可選手一到現場就生龍活虎,
果然是適合外出型的孩子😅。
-
這次報名的寶寶搬搬樂
是由1-2歲的幼兒穿著布尿布參賽,
跑到終點分別拿四片布尿布回起點。
由於一到兩歲成長落差蠻大,
看得出接近兩歲的大寶在語言
和行動力遠勝於一歲初的小寶。
本來我們只是志在參加,
沒有抱太大的期待,
沒想到哨音響起後,
看著可可奮力地跑來跑去遞送尿布,
忽然覺得女兒長大了,好感動啊!
可可很明確聽得懂我們的指令,
也很樂在其中幫忙傳遞尿布,
不虧把拔馬麻的家事小助手👍🏻。
-
賽前隊友和我看到前三名的獎項
分別是挖土機、波力和數字拼圖,
還開玩笑地叫可可跑慢一點,
拿個第三名就好,
沒想到最後可可真的獲得第三名。
感謝孩子總是給我意料之外的驚喜,
謝謝可可讓我們留下難忘的回憶!
#布尿布搬搬樂比賽
#影片請詳留言👇🏻
#1Y6M12D
哨音傳遞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類為了向遠方傳遞訊息,往往需要仰賴工具,但在土耳其山區卻有 一群人可以運用俗稱「鳥語」的「口哨語言」來進行遠距離的溝通。
這篇來自【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轉載【中央社】報導的文章,帶我們看到土耳其「說鳥語的人」,也從中進一步思考一個語言的發展與消失都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所造成?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EO)2017年將土耳其「口哨語言」(Whistled language)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官網介紹,這種溝通方式藉由吹口哨來模仿並且表達要說的話,陡峭山區和崎嶇地形使當地人必須找出遠距溝通的替代方式,才會發展出這樣的習俗,主要是待在戶外時間居多的農耕地區才用這種語言。
過午雨後的庫胥柯伊村山嵐悠悠飄過青翠峰巒,谷水潺潺,涼風帶來幾許清爽。村民寇達拉克(Mursel Kodalak)與父親和弟弟在住家後方山坳處已經採了好幾袋榛果。採收空檔,只見他將兩隻小指放進嘴裡,呼氣發出響亮哨音,隨即有人以哨音回應,雙方一來一往「交談」了一會兒,聽得外人一頭霧水。
恰納克徹鎮長卡森(Tuncay Kasim)告訴中央社記者,口哨語言是在特定地理環境下發展出的人類特殊文化,靠農業和動物維生的當地人,為了在深谷中彼此溝通而發展出這種語言,「身體的實際移動必須上到山頂再下到深谷,但是聲音流動就不必這樣。」他強調,口哨語言「只能講短句,很長的句子會難以表達。」
法國生物聲學家及語言學家梅耶(Julien Meyer)指出,口哨語言並不是一種獨立的語言,而是當地既有語言的延伸,用哨音把相同的字吹出來。他的研究發現,全世界有超過70個族群使用口哨語言彼此溝通。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9438?utm_campaign=sharebtn&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2017&fbclid=IwAR2LVmQmXIvJdM4Nxhs0XN33SWb56PM8RWM7V3IFPTuyxUDyzR87WLk6o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