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雖未開疆拓土,卻是行仁政,養民生的好皇帝|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漢文帝劉恆,西漢第三代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母親薄姬,雖然在宮中地位不高,但處事淡泊,為人謹慎;劉恆七歲被封為代王,就國於偏遠的代地(今山西境),薄氏也隨子就國,從此遠離宮幃是非之地。劉邦去世,呂后專權,劉邦諸子多為呂后所害。至呂后去世,劉邦諸子只剩下了淮南王劉長和代王劉恆。這也算是劉恆的避禍得福吧!
呂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呂后駕崩。九月,諸呂被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諸臣誅除。因惠帝劉盈無子,而呂后所立少帝非惠帝之子,故被廢黜,經諸臣權衡,遂擁立代王劉恆繼承皇帝位,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其基本國策就是:休養生息。他在位其間,勵精圖治,從諫如流,把國家帶入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時期。司馬遷在《史記.孝文本紀》中,是這樣評論漢文帝的:「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就是說,漢朝立國至文帝己有四十餘年了,文帝治國,德行最好。一個有作為的皇帝,除了有符合實際的治國方略和用人之道外,必定還會有精闢的言論流傳於世。現從《史記.孝文本紀》中,選出部分可以古為今用劉恆語錄來,以資借鑑。
劉恆說法制:漢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十二月,文帝在與大臣們討論司法問題時說:「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論,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產坐之,及為收帑,朕甚不取。其議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法令是治理國家的準繩,是用來制止暴行,引導人們向善的工具。如今犯罪的人已經被治罪,卻還要讓他們無罪的父母、妻兒和兄弟連坐並罰款,我認為這種做法很不可取。請討論。」他還說:「朕聞法正則民愨,罪當則民從。且夫牧民而導之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導,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於民為暴者也。何以禁之?」翻譯過來就是:「我聽說法令公正,百姓就忠;判罪得當,百姓就服。而管理百姓,並引導百姓向善的是官吏。如果官吏既不能引導百姓向善,又不能以法令為準繩公正地判罪,那就是在殆害百姓,並使之犯罪呀。還怎麼能談得上禁止犯罪?」
在討論時,對劉恆的這兩段語錄,司法大臣們也提出了不同看法,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最終廢除了民怨極大的連坐罪以及向罪人收繳罰款的條文。遺憾的是,這只限於劉恆時代,以後仍連坐如初。到了明、清,連坐罪更是令人髮指了,朱棣在處死方孝孺時,還創造出一個株連十族的罪名。由此可知,在專制時代,百姓的命運完全繫於皇帝個人德行的好壞。
劉恆說自己:漢文帝前元二年十二月,在兩個月內連續出現兩次日食後,文帝即詔告各地官員:「…。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飭其任職,務省繇費以便民。」直譯就是:「…。接到詔令後,你們都要認真想想我的過失,包括你們知道的、見到的、想到的,所有我做得不夠的地方,懇請你們告訴我。還要推舉賢良公正,能直言敢諫的人,來補正我的疏漏。因此,官員要履行各自的職責,減輕百姓的繇役,節省官府的費用,做利於民眾的事。」
古人認為:兩個月內連續出現兩次日食的異常天象,是上天在向天子示警,警告天子必需糾正過失。此時的漢文帝並沒有把責任推諉到別人身上,而是自責自糾並下詔讓官員幫助自己糾錯。這與後世那種文過飾非,把人禍歸罪於天災的作法相比較,簡直判若雲泥。
劉恆說批評:漢文帝前元三年三月,文帝曰:「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今法有誹謗妖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其除之。……自今以來,有犯此者勿聽治。」用今天的話說是:「古代君王治理天下,在宮庭外設有進善言的旗幟和批評朝政的木牌,用來打通建言治國方略的途徑和招徠進諫的人。可是,現在的法令中,有誹謗領袖罪、妖言惑眾罪和顛覆政權罪,這就使得大臣們不敢完全說真話了,而做皇上的也就無法知道自己的過失了。這樣下去,又怎能招攬到天下賢良之士呢?政府應廢除這些阻礙言論自由的法律條文。……從今以後,都不能以任何言論來治罪。」
終文帝一朝,不以言論獲罪,始終堅持了下來。一個皇帝能倡導言論自由,並懂得言論自由對天子,對政府的好處,懂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堵,則氾濫,疏,則通暢。」的道理。這在封建王朝殊為可貴。可惜的是,這種言論自由在專制時代的存在都是短暫的。好的政策會因一人的存在而興盛,也會因一人的故去而廢止,即「人亡政息」。所以,言論自由在專制時代,從來都是曇花一現的(後重現於唐太宗朝)。沒有民主的社會制度作保證,哪裡會有言論的自由。
劉恆說農業:在漢文帝前元三年元月和前元十三年五月,文帝分別說過:「農,天下之本,其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米。」「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今勤身而有租稅之賦,是為本末者毋以異,其於勸農之道未備。其除田之租稅。」前一段語錄的意思是:「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我要開闢籍田(皇家的耕田),親自帶頭耕種,生產供應宗廟祭祀用的穀物。」後一段語錄的意思是:「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了。現在農民辛勤地從事農業生產卻還要交納租稅,這就使務農和從商沒有區別了,這樣是不利於發展農業生產的。我們應當免除農田稅賦。」
在農耕文明時代,一個皇帝如果不重視農業,無異於動搖國家的根本。漢文帝能親自耕種籍田,瞭解農民之需求,提出減免農田之稅賦,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實屬不易。難怪文帝一朝能夠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劉恆說生死:漢文帝後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文帝崩於未央宮,終年四十六歲。其遺詔曰:「朕聞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當今之時,世咸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毋禁取婦嫁女祠祀飲酒食肉者。」「毋發民男女哭臨宮殿。」「歸夫人以下至少使。」將以上遺詔合併解釋為:「我知道天下萬物的萌芽生長,最終沒有不死的。死是天地間的常理,是萬物間的自然規律,沒有必要過分悲哀。當今之時,社會上都是喜生而怕死,為了厚葬死者而不惜損家破業,為了服重孝而不惜傷及身體,這是我最不讚成的。我死之後,詔令天下官吏和百姓,從令到之日算起,服喪三日就可以除去喪服。三日後,恢復人們的正常生活,婚慶娛樂,飲酒吃肉,概不禁止。我的喪禮從簡,不要組織男女群眾到宮殿前來哭靈哀悼,以免影響他們的生活。下葬以後,後宮夫人以下的嬪妃一律遣散回各自的娘家。」多好的臨終囑咐啊!漢文帝至死都在提倡節儉,施行仁政。可惜他的兒子,也就是漢景帝劉啟,沒有聽得進去。劉恆死後,劉啟徵調了京城附近各縣的士卒一萬六千人,內史所統轄的京城士卒一萬五千人,去做安葬棺槨的挖土,填土等活計,辜負了他老子節儉辦喪事的一片苦心。
漢文帝劉恆在位二十三年,雖未開疆拓土,卻能倡節儉,薄徭賦,行仁政,養民生。漢初的社會經濟之所以能夠得以迅速恢復,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漢文帝功莫大焉。劉恆確實是個好皇帝,尤其是兩千多年前那些充滿了仁愛和智慧的語錄,就是放在時下,也是值得執政者們認真研究研究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唐太宗 過失 在 游祥禾-人生使用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唐太宗問許敬宗:
我看滿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賢能的一個,但還是有人不斷地在我面前談論你的過失,說你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許敬宗回答:
無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個人滿意,何況我一個普通人呢? 我不需要為了證明清白而用肥羊美酒去調和眾口是非,況且,是非之言本不可聽信,聽到之後,也不可傳播。
君王盲目聽信亂臣的,可能要遭受滅亡;父親盲目聽信兒子的,可能要遭受傷害;夫妻聽到讒言,可能會離棄;朋友聽信讒言,可能會斷交; 親人聽到讒言,可能會疏遠;鄉鄰聽信讒言,可能會生分。
我們真的要謹慎對待聽到的傳言,嘴裡的舌頭殺人不見血。 我們哪個人在人前沒有說過別人?哪個人背後不被別人評說?
我們才是最可怕也最可惡的是非造謠者。人前感恩、人後謗意,沒意義。
唐太宗說:「你講得很好,我會記住的!」
的確,一個人若想取悅於每個人這是在太累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無愧於心,別人說長道短,無須理會。
自己路走得直,無愧於心,又何必在意他人的評說。
唐太宗 過失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處世神功大博覽
1) 李世民教子納諫
夫王者高居深視,虧聰阻明,恐有過而不聞,懼有闕而莫補。(唯恐有了過失也听不見人說),所以設鞀樹木,思獻替之謀(望有人來進諫);傾耳虛心,佇(接受)忠正之說。言之而是,雖在僕隸當蕘,(即是奴僕也不能不听),猶不可棄;言之而非,雖在王侯卿相,末必可容。其議可觀,不責其辨;其理可用,不責其文(不計較文字寫得好不好)。至若(朱云)折檻坏疏(漢成帝保留原檻), (師經投瑟撞坏了窗子,魏文侯保留作戒),標之以作戒;引裾卻坐,顯之以自非(辛毗諫曹丕,動手扯他前襟)。故忠者瀝其心,智者盡其策。臣無隔情于上,君能遍照于下。昏主則不然。說者拒之以威,勸者窮之以罪。大臣惜祿而莫諫,小臣畏誅而不言。恣暴虐之心,极荒淫之志,其為壅塞,旡由自知。以為德超三皇,才過五帝。至于身亡國滅,豈不悲矣!此拒諫之惡也。【唐太宗集】
說明處世之道要廣泛听取,不必計較階級,要真正謙虛,凡在上的,最難真正謙虛。
2杜秋娘誡皇子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娘秋初當宮女,寵於景陵帝,穆宗即位,秋娘為皇子傅母。秋娘教皇子之詩。關鍵在於少年時吸收力最強,好奇心最大,記憶力最好,而現代社會認為終身學習最重要。終身指不停學習,保留學習的內心動力,好奇心,勸心,精細心。中年、老年也可以是開花時節。
3孟仁母教子避嫌
孟仁為監池司馬,自能結网,手以捕魚,作鮓寄母,(腌魚)母因以還之,曰:「汝為魚官,而以鮓寄我,非避嫌也。」
孟仁、三國時吳國江夏人,孝心。處世之道不沾瓜田李下之嫌,近乎避人合情合理生疑的也不該做。
4紀昀(曉嵐)教子四戒、四宜
一戒晏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矯傲。
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為什麼戒晏起?農業社會珍惜陽光使用,晏起則減少了所用的時間,況且人類仍然需夜間睡眠,晏起便少了所用時間。但是,今天的時間運用,與生活習慣不同於鄉村,而睡眠時間、環境亦可以彈性處理,晏起之戒宜指不浪費時間。敬師是養成對理性、知識的尊重。對專制、強蠻「尊重」實得其反。
5【增廣賢文】知足
求財恨不多,財多害自己。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適可而止,最關鍵是個「適」字,怎樣才算最適合?太缺乏準則了。這個尺度是主觀的,由自己內心深處作出明智決定,正如何謂飽,因自己真實感受而定。不要看別人為標準。止就是停下來,只是貪欲之心停下來,不是一切動作停下來。得意最會忘形,人生得意需盡歡,欲不可以忘形,目中無別人,無別物的。
6曾國藩致曾紀澤書誡妄生意氣
爾輩少年,尤不宜妄生意氣,著不得絲毫意見。(偏見)
惟志趣高堅,則可變柔為剛。清則易刻(刻薄),惟襟懷閒遠,則可化刻為厚。
意氣必用事,為什麼有意氣?因為有很重的偏見,對於其他的見解沒有容納的餘地。這便是固執,死板,僵化之源。志趣清高,看不起其他價值,容納不到其他,便做成攻擊其他的心理,有攻擊性便有所謂刻薄,胸襟大一點,容納其他,即寬容性大,便是淳厚。
7謝良佐訓子
脫去凡近(才識淺陋的人),以游高明。莫為嬰儿之態,而有大人之器。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莫為終身之計,而有後世(子孫)之慮。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
1,交友的感染至要2,氣魄大不要視野窄3,不為個人打算為先,為天下打算為先。4,為子孫之計優先於為自己之計5,天道為至高6,不與俗世在一起,與道理在一起。
謝良佐是宋朝理學家,程頤學生。
8王夫之和睦比喻
譬如一人左眼生翳(患角膜病)右眼光明、右眼豈欺左眼,以皮屑投其中乎?又如一人右手便利,左手風痹(瘋癱),左手豈妒忌右手,愿其同癱瘓乎?
這是同氣連枝的道理。同一組織之中利害關系影響到要團結。可是,現代很多情況都不以組織為最根本,而以個人為最根本。是故,右眼欺左眼,右手欺左手,自相殘殺,互相鬥爭,卒之,並不是一方面勝利,淘汰另一方面,而是兩敗俱亡。
王夫之明未思想家,舉兵反清不遂隱遁。
9【增廣賢文】居安思危
得寵思辱、安居思危。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來有冷時。常將有日思旡日,莫把旡時當有時。
人情冷薄不是大好春光,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經常在心的保護主義。保謢主義越走越深入,產生懷疑論,一切都以不友善的疑心作出發點。是消極的心態,世間還可以在生活好的時候思念不好的時候,卻不必在本來不好的情況當作好情況,現代的人不會如此吧。
10【名賢集】
黃金非為貴、安樂值錢多。見事知長短、人面識高低。心高遮甚事、地高偃水流。水深流去慢,貴人語話遲。
知長短即知對錯,識高低即知長短處。心高即心頭高,看不起他人,易忽略。貴人即有學問之貴格人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