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門診還是零星會看到腸病毒
腸病毒已經被很多醫師跟衛生單位衛教又衛教了~
我想 我這邊先講幾個簡單的重點
⚠️ #急性腸胃炎的病毒不是腸病毒‼️
⚠️ #腸病毒的症狀不是急性腸胃炎‼️
腸病毒有幾十種分型,其中比較容易產生重症的有幾隻:
1️⃣#腸病毒71型:#腦幹腦炎、肺水腫、心臟衰竭或肺出血。
2️⃣#克沙奇病毒B型:#心肌炎、心包膜炎、心衰竭、休克或新生兒感染。
3️⃣#伊科病毒:#新生兒感染 、新生兒敗血症或新生兒肝炎。(常常喉嚨沒水泡易忽略)
4️⃣#腸病毒D68型:腦炎、#急性無力脊髓炎(acute flaccidmyelitis, AFM)甚至呼吸衰竭等。
(呼吸道症狀,飛沫傳染為主)
5️⃣#小兒麻痺病毒:#延腦型腦炎、脊柱前角神經炎 。(疫苗施打後已根除)
除了以上幾型,大多是比較常見的是以下:
✔️ #疱疹性咽峽炎:多為克沙奇🅰️型病毒,症狀多為發燒、嘔吐及 #懸雍垂兩側軟顎處有小水泡或潰瘍。
✔️ #手足口症:多為克沙奇🅰️型、🅱️型病毒和腸病毒7️⃣1️⃣型(71型疹子多像針頭大小),症狀多為除了發燒、軟顎處有小水泡或潰瘍及 #身體手部、足部、屁股出現紅疹或小水泡(不會痛或癢)。
‼️腸病毒是因為傳染方式為”#糞口傳染”才叫腸病毒!不是因為造成腸胃炎。也可飛沫、接觸傳染。
👉🏻診斷:病毒培養、RT-PCR、ELISA。
👉🏻治療:無抗病毒藥,支持性療法。
‼️預防方式:
1️⃣飯前一定要 #濕洗手❗️此病毒無套膜,對酒精、乾洗手無效!
2️⃣高溫(50度C以上)或紫外線也可消毒。
3️⃣可用 #稀釋漂白水(500 ppm)做環境清潔,嘔吐物需要1000ppm。含次氯酸的次氯酸水(不耐久放)和米爾頓錠也可使用。
❗️腸病毒並非都需要住院,一般輕症可採症狀治療在家休養觀察精神食慾。
‼️一般重症多見於五歲以下幼童,如若觀察到 #異常嗜睡、#肌躍型抽搐頻繁、#持續嘔吐、#心跳或呼吸加快,應盡快送至大醫院就醫。
⚠️所以小孩生病要請假多久?
👩🏻⚕️腸病毒傳染力 #一週內最強,最好可以在家休養一週減少傳播。
🔽此圖是門診二歲多小病童,對焦沒對到軟顎😅(要邊哭邊抓小孩邊拍難度太高🥲)此小孩軟顎到嘴巴外側都有多個水泡(要小心跟皰疹性齦口炎辨別)
🔽圖二為如何稀釋漂白水。
以上資料參考疾管署
#佳鴻診所
嗜 伊 紅 血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重點摘要】:
為什麼兒童與成人感染新冠病毒的疾病嚴重度迥異,作者針對兩種可能性做探討: 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Renin angiotensin (RAS) system)的受體(receptors)差異及對病原體的發炎反應(inflammatory responses)改變。
新冠病毒(COVID-19)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冠狀病毒(SARS-CoV)都是藉由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受體(angiotension-convereting enzyme (ACE)2 receptor)入侵宿主細胞並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
這些受體存在體內多種不同型態的細胞包含免疫細胞如單核球、嗜中性球和淋巴球等。RAS系統與發炎有關,藉由血管張力素II 和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改變RAS 活性,可使促炎症反應轉為消炎反應。
相關實證列舉如下: 在敗血症休克的動物模組可觀察血管張力素II第一型受體的抑制劑有部分緩解效果;在小鼠模組研究,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的濃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和肺部發炎。
成人與兒童的發炎反應不同且隨著生命週期而變異。研究顯示年齡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嚴重度有關,嗜中性球功能所涉及的促炎因子之增加也與年齡相關。
而在利用phytohemaggluttinin (PHA)刺激探討細胞激素生成(cytokine production)的個體發生學(Ontogeny)時,觀察到新生兒時期升高的IL-10在生命早期即轉變為IL-10 / Th1 / Th2 / Th17細胞激素的平衡。這有助於防止病原體的侵襲但改善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
嚴重新冠病毒感染的特徵在於大量的促炎反應或是細胞激素風暴導致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礙 (Multiorgan dysfunction)。因此建議對於重症病患進行是否過度發炎(hyperinflammation)的篩檢,藉由趨勢變化例如鐵蛋白(ferritin)增加、血小板減少或紅血球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下降,來辨識那些患者可能可使用抗炎治療以改善死亡率。
治療的選擇包括類固醇 (steroids)、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選擇性細胞激素的阻斷劑 (selective cytokine blockade) 如anakinra或tocilizumab、瑞德西韋(Remdesivir)、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 和JAK 抑制劑 (Janus kinase inhibition)。
Remdesivir (GS-5734)的結構為核苷酸類似物(nucleotide analog),作用在阻斷RNA依賴性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是一種前驅藥物(prodrug,需於生物體內轉化才具有藥理作用),目前使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感染的臨床試驗,具有廣泛抗RNA病毒的活性包括SARS-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氯奎寧(Chloroquine)可阻止病毒進入胞內體(Endosome)。在一個開放性(Open-label)、非隨機(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臨床試驗,合併使用羥氯奎寧加抗黴漿菌藥物日舒(Azithromycin)帶來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曙光。系統性回顧亦顯示氯奎寧能抑制SARS-CoV-2在體外的複製。
中國正在進行一項臨床試驗,對於感染新冠病毒且IL-6升高的重症患者投予tocilizumab,目前的成果是正向的(ChiCTR2000029765)。Tocilizumab是一種抗IL-6受體之單株抗體,被核准用於巨細胞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和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但對幼年型免疫性關節炎似乎無法單用阻斷IL-6去控制發炎反應。
類固醇可抑制發炎,但由於缺乏有效的證據及存在免疫抑制和次發性細菌或真菌感染的傷害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目前的臨時指南並不建議使用。
敗血症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強烈的初始促炎期和細胞激素風暴,接者是潛在的長期免疫抑制期,這個免疫抑制和調節異常是敗血症相關致死的主因。若在此階段進行抗炎治療可能是有害的。
個人化的免疫反應資訊將有助於啟動抗IL-6等治療,且全程監測促炎和抗炎反應是必要的。此外,敗血症的定義和反應在兒童及新生兒是不同的。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預後較佳可能有多種原因,進一步了解在不同年齡層的免疫反應差異,對於標靶免疫治療 (targeted immunotherapies)是很有價值。
*關於羥氯奎寧、抗黴漿菌藥物日舒及瑞德西韋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療成效已陸續有新的成果發表,包含可能的副作用等。請參考更新的實證。(「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陳美惠醫師 摘要整理)
📋 CIVID-19 in Children and Alter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2020/04/03)+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Eleanor J. Molloy and Cynthia F. Bearer
➥Link: Pediatric Research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0-020-0881-y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嗜 伊 紅 血症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藉此病例說明某些藥物副作用的可怕
這樣的嚴重病例,兒童也有喔!
大家很難料想到服用家庭一些常備用藥後,變得全身皮膚潰爛甚至性命垂危;不過,很不幸地,這樣不幸的案例還是發生了。
#某些特殊體質兒童服用特定藥物後的數日或數週,會引發皮膚過敏反應﹐嚴重的話全身皮膚﹑黏膜會起水泡﹑壞死﹐有如全身像燙傷。
此種嚴重型皮膚藥物過敏反應是一種由藥物所引起的、致命性的且罕見的疾病,常包括(1)毒性表皮溶解症(TEN); (2)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3)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DRESS)。
引起「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的葯物以
1.抗癲癇藥物(anti-convulsants)
2.降尿酸藥(allopurinol)
3.抗生素(antibiotics)
4.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NSAID)等藥物最多。
#毒性表皮溶解症跟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的最大分別就是在皮膚脫落的程度,
低於體表百分之十時稱為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
超過百分之三十,就叫做毒性表皮溶解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