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琳開麥拉】
感恩有您🏆嘉義更好
嘉義縣
【模範暨績優公務人員頒獎典禮】

#嘉義縣政府
#人事處長劉燦慶
#主持人
#活動主持
#記者會主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的網紅林緗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縣市首長為局處長「過水升官」? 人事處:非特例 2018-06-13 10:38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即時報導 嘉義縣長張花冠連任最後1年,4月間連換3名秘書長,包括地政處長林聰利、行政處長邱美切,最後換現任秘書長由環保局長顏旭明調升,其中林聰利及邱美切由11職等處長,調升最高職等12職等,再降調原...
嘉義縣 人事處 處長 在 嘉義縣議員陳文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歡迎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蘇俊榮 副人事長、資訊處 莊素宜 處長、嘉義縣政府人事處 劉燦慶 處長與110年度全國WebHR認證種籽教師學員蒞臨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交流參訪
嘉義縣 人事處 處長 在 傾聽您的聲音 嘉義市議員鄭光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冠讎⭕️
✔️ 如果這不叫「關説」,那什麼才叫「關説」
😱 人、事、時、地、物,清清楚楚,官場現形,長官霸凌下屬,漠視衛生專業,插手人事。
👎🏿 市長,給問嗎?🗣🗣🗣
市府說:衛生局長黃維民完成階段性任務離職,黃維民似有滿腹苦水?
(取自LINE群)
大家好,今天(7/18)媒體(自由時報)披露我即將回學校任教的新聞。原本我是打算到離開前一天的下午才要公布。看來我似乎應該要把情況說清楚,以免影響各位的上班情緒。事實上我並沒有辭職,我是被逼走的。我是一個比照12職等的政務官,去留任免都是市長的職權,我會尊重與配合。報載說我的階段性任務完成,這個說法是市長的意見,我會尊重。也說因為考慮健康因素而要回學校,這個說法我不同意。因為我雖然行動不便,但是健康狀況應該是越來越好。我的父母親是嘉義縣新港鄉人,我的祖先在十八世紀末從福建漳州跨海來台,就一直住在新港,我是嘉義人。我在2009年春天就擔任市長的辦公室主任,參與第一次市長選舉。2010年又擔任市長在立法院的國會特別助理,協助法案制訂。2013年春天我從美國回台後的第二天就擔任市長的特別助理兼辦公室主任,負責第二次市長選舉的初選規劃。2014年春天我身兼五個重要職務,協助市長的選舉活動。7/19忽然中風,臥床達59天之久。市長選舉勝利後,邀請我擔任衛生局長,我也不辱使命,在全體同仁的團結努力下,屢獲殊榮,維持優良傳統,成為機關典範。我也從坐輪椅,改為拿助行器,改為柺杖,最後獨立行走。2017年初,由於台灣婦幼衛生協會選舉,市長直接插手選舉事務,我的理由是尊重會員代表,所以難以配合。之後家庭責任醫師制度的推動面臨阻力和健康防老園區的政見遇到瓶頸,市長多次公開指責衛生局推動不力,要我負全責。另外,某政黨前主席的親戚透過市長室要求安插科長一職,我無法接受資格不符的政治插隊。三個月前,醫政科辦事員出缺,市長違反甄審委員會的一致意見,勾選第二名,我表示不同意見,這些都讓他感到不悅。一個月前陳仁德醫院院長母親告別式,我們沒有派員參加,市長公開指責我們不用心經營社團與醫院,我回應說我們沒有收到訊息與指示後,反而再得來一頓嚴厲指責,成為最後一根稻草。檢驗科長於7/16退休出缺,市長原本約我於7/5上午11點見面討論,忽然臨時取消,改由行政處長兼辦公室主任到局裡來看我。一見面就直接要求我辭職。我回說,我不想辭職,也沒有理由辭職。7/7市府沒有經過我,直接發函給學校,要求我在7/16歸建。我回學校協調,希望給我一個緩衝時間,因為時間倉皇匆促,根本來不及排課,對學校不够尊重。經協調後確定8/1。三天前,又請人事處要求我自行補上辭呈,我不同意。
嘉義縣 人事處 處長 在 林緗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縣市首長為局處長「過水升官」? 人事處:非特例
2018-06-13 10:38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即時報導
嘉義縣長張花冠連任最後1年,4月間連換3名秘書長,包括地政處長林聰利、行政處長邱美切,最後換現任秘書長由環保局長顏旭明調升,其中林聰利及邱美切由11職等處長,調升最高職等12職等,再降調原職,遭外界質疑「過水升官」,議員林緗亭今天質詢,批縣長張花冠1個月連換3名秘書長的人事,給外界觀感不好,玩弄文官體制。
張花冠答詢說,原秘書長張誌銘離職,秘書長出缺,換人是給他們實習機會,歷練看看,邱美切是最資深主管,林聰利曾任縣長陳明文的機要秘書,顏旭明曾任職環保署,具跨局處協調能力,過去秘書長吳容輝適任表現良好,她領導有自己管理辦法,希望議員尊重她。
林緗亭不以為然說,縣長4月間連換3名秘書長,其中地政處長林聰利、行政處長邱美切,由11職等,調升12職等,再降調原職,領取12職等退休金,打擊其他主管士氣,給外界觀感不好。人事主任劉燦慶說,縣長任命秘書長符合人事法令,中央過去也有相同人事任用案例。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19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