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社團不專屬於高中生
大學生玩起來更666🤙🤙🤙
青年局社辦因應防疫推出的 #線上宅社課
每周推出社團主題周
協助不能辦線下成發、展演活動的社團
轉型線上展出作品及社課交流
繼魔術社、漫研社主題周之後
本周將推出 #嘻研周
與最Real的嘻哈音樂愛好者們
一起用音樂抒發防疫心情🤘
🎤宅社課 之 嘻研周🎤
6/15 (二) 🔸 防疫主題嘻哈音樂創作
由來自開南大學、元智大學、中原大學
3所學校的嘻研社、4位創作者
透過自己擅長饒舌創作
唱出疫情下的青年生活
6/17 (四) 20:00 🔸 IG職業饒舌歌手直播授課
將邀請桃園在地新銳饒舌團體Hustle Crew
與未成年音樂工作室主理人艾瑞克
於IG直播交流新世代的嘻哈文化
以及嘻哈音樂創作的心得
6/18 (五) 12:30 🔸 嘻哈主題遊戲IG直播
參與直播遊戲競猜,就有機會抽好禮
-
每周一、三、五 12:30-13:00
IG也持續有午間直播 #青春瞎Talk
線上遊戲、特色社團介紹、Rita姐瞎聊
跟大家青春宅一起❤️
👉看更完整的宅社課內容,快追蹤青年局IG:
https://www.instagram.com/youthtycg/?hl=zh-tw
「嘻哈文化 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茱力&Black Music Love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心得] 嘻哈學Hiphopology - 看板Hip-Hop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台灣嘻哈音樂文化討論社| Hip-Hop x Life Original | 哈囉大家好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嘻哈文化四大精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嘻哈文化四大精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嘻哈文化四大精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熊仔街頭文化節壓軸炸舞台滑板塗鴉DJ樣樣集結嘻哈一夏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討論] 看到時中部長關心嘻哈文化,真感動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心得] 嘻哈學Hiphopology- 看板Hip-Hop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心得] 來韓老師這邊學饒舌- book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心得] 來韓老師這裡學饒舌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中國有嘻哈ptt - bykab.fr 的評價
- 關於嘻哈文化 心得 在 9/30 247音樂日四人套票缺一人- 嘻哈板 的評價
嘻哈文化 心得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馬57影展綜合短評與回顧】
世界上其他影迷恐怕很難想像,在台灣這塊小小的島國上,竟然還能夠如此蓬勃地舉行著實體影展,而且還不只一場。從春季取消的「金馬奇幻影展」,隨著疫情逐漸受到控制、人們也逐漸習慣於審慎樂觀的防疫生活,從暑期的「金馬經典影展」、「台北電影節」陸續開出票房佳績,直到秋季的女性影展、酷兒影展、高雄電影節、桃園電影節等,接續綻放。
而作為一年一度的壓軸大場,第57屆金馬國際影展共選映176部電影、453個場次,並在預售開賣後不久便突破了六萬多張票售出的佳績。與此同時,《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孤味》、《親愛的房客》、《無聲》等國片,也如接力賽般,一一締造過往幾年難以想像的票房佳績。除了影迷們「報復性消費」、「抱復性看片」的心理因素之外,也更加印證了影院電影經驗的不可取代性。
本屆金馬影展以開幕片《#同學麥娜絲》拉開序幕。老實說,身為黃信堯導演前作《大佛普拉斯》的粉絲,這部探討四名中年男子的渾沌與失落,並沒有打中我的心。即便畫面變得咖樂佛、演員也都是一時之選,但故事的核心主軸並不清晰。焦點在四名角色之間輪轉,偶有亮點但缺乏收束力道,以致於整體達成的效應並沒有大於各部的加總,不免可惜。
類似題材的丹麥奧斯卡代表《#醉好的時光》則可以作為一個優異的對照。同樣聚焦四名中年發福、人生走入胡同的臭異男,《醉》以輕鬆詼諧的筆觸帶出了北歐國家日益嚴重的酗酒問題,但卻又不帶批判地直視了酒精「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真實。麥滋米可森最後一段豁出去、「我們都曾年輕」的瘋狂舞蹈,為角色們帶來心靈的救贖,也示範了一個好結局的重要性。
說到狂舞,本屆閉幕片由兩部港片擔綱——《狂舞派3》與《手捲煙》。《#狂舞派3》為《狂舞派》的續集,並以續集電影罕見的聰明、具備充分自我意識的後設方式,為整個《狂舞派》宇宙拉高視野和高度。除了將消失的《狂舞派2》完美鑲嵌在電影之中,也積極面對明星光環、藝術創作的獨立與商業性、都市再造與社區文化意識等議題,甚至直接指控「地產霸權」對在地居民的生存權和自我認同的侵蝕,帶出背後更龐大的,對香港這塊土地的一個深深期許和警鐘。然而,或許是野心太大或是剪輯倉促,敘事上確實略嫌雜亂(竟還穿插了一段類似嘻哈文化緣起概論的紀實影像),最後的反高潮也不免令人有些不勝唏噓。
另外一部閉幕片《#手捲煙》則是演員導演陳健朗的首部長片作品,帶著傳統香港幫派電影的氣息,整體執行相當沉著穩當,選用不同族裔的演員代表「新香港」也頗有新意。與 2018 拍攝完的《狂舞派3》相比,這部在今年疫情期間拍攝完成的作品,更展現了香港現今日益嚴峻的社會景象。儘管故事仍是走商業類型路線,但在追逐戲和動作場景都有非常好的掌握(一場一鏡到底的打鬥戲,簡直媲美《捍衛任務》等級),林家棟氣場凌厲的演出也極具說服力。
今年金馬最讓我驚豔的作品,同樣也是一名新導演之作。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以兒時回憶,雜揉著馬泰邊界的鄉野奇譚和神怪信仰,交出了一部介於恐怖片和愛情片之間的《#南巫》。它排除了俗爛恐怖電影中常見的突嚇畫面,或刻意懾人的音效,完全以鄉間的死寂和空曠,和自然光的閃熠和侷限性,搭載著傳統皮影戲和宗教儀式所使用的樂器作為配樂(配樂也是導演本人所作,才子來著),讓人完全深陷其中的詭譎氣氛,看得非常過癮。張吉安在蔡明亮和阿布查邦的夾擊下硬是竄出一股生猛強勁的影像生命力,攝影、聲音、場景、演員、劇本面面俱到,甚至還隱約帶出了當地多元族群和信仰的矛盾隱喻,是一鳴驚人的優秀之作,也是華語電影圈一個響亮的獨特新聲。
另一部私心非常愛的作品,則是由旅美中國導演趙婷所拍攝的《#游牧人生》。趙婷承襲了她先前拍《重生騎士》的素人調度功力,讓奧斯卡影后法蘭西斯麥朵曼完全融入美國中西部一群逐工作而居的新游牧民族,講述著一個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破碎美國底層群像。趙婷以不可思議溫柔視角和人文關懷,去貼近這群不得不放下一切、堵上一切而驅車上路的人們。一部同時關於孤獨和連結的電影,溫暖不帶批判地看著生命中來去的過客,那些肩負著人生的包袱同時逐漸放手釋懷的孤魂,以及那些尋找歸屬和歸宿的人。日出日落、生生不息。好喜歡大量的自然光、天地蜉蝣般的遠景、仰望千古的星空與恐龍。《游牧人生》是今年我最愛的電影之一,趙婷也證明了她既不是溫溫德斯,也不是泰倫斯·馬利克,她就是趙婷。
其他幾部也還算喜歡的作品也約略帶過:《#小狼居家守則》像《歡迎光臨奇幻城堡》,談美墨邊界新移民與兒童的生存悲歌。兩位年輕演員的表演自然且靈性十足,但最後的結尾顯得有些太便宜行事。《#靜寂的鼓手》絕對是明年奧斯卡最佳音效獎的一大競逐者,透過音效設計讓觀眾模擬聽覺障礙者以及電子耳蝸使用者的世界;Riz Ahmed 交出從影以來最佳演出,整部片也很成熟地處理一段感情如何被創傷經驗給影響,Mathieu Almaric 煮的早餐也讓人食指大動。《#親愛的同志》彷彿用帕威·帕利科斯基的攝影美學,帶著一種肯洛區的精神,講述著蘇聯政府迫害人民的故事。這類作品看多了,但這部片的巧思是透過共產黨一名高層女主管作為主視角,同時又有許多諷刺與幽默注入其中,讓人看得津津有味。倒是結尾從民族情懷談回私人親情,顯得有些做小了。
即便兩者的切入角度和想傳遞的意念不盡相同,但《#默愛》接在去年的《燃燒女子的畫像》後問世,先天上就有些吃虧。然而相比《燃燒》,《默愛》仍有其可看之處,像是更樸實無華的日常描述,以及更充滿曖昧模糊地帶的情慾流動。凱特溫斯蕾的一記回眸眼神就能打動人心,可惜瑟夏的發揮空間就比較少,但整體而言還是賞心悅目、從容不流俗。《#Gunda》是一部奇妙的黑白紀錄片,沒對白沒配樂,拍的是農場上的豬、雞、牛。有的時候像在看蔡明亮電影,會自己腦補許多情境進去,就算沒有情節,黑白攝影也是極美。
而影展當然少不了補看一些經典老片,能在泰坦廳看《#恨》和《#蠻牛》(aka 馬丁的費里尼式渣男物語),真是一大享受,那個攝影美學真是橫空出世而歷久不衰。《#驚魂記》雖然以現今來看,一些解離人格疾患的病理和最後的 man-splaining 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但考量到創作年代,那真的是無可挑剃的完美經典。而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甚至是枝裕和的《#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與楊德昌》,也都讓人一頭栽進了上個世紀的台灣風景。充滿生命力的小人物故事,以及跨越時間的成長甘苦,都澆灌著這塊土地以及在此成長的新一代影迷。
本次金馬大概看了二十部左右,蠻慶幸大致而言都沒有踩到什麼雷。老實說,除了信義遠百電梯的撲朔迷離之外,我還挺喜歡在信義區跑影展的。然而,也因為看了很多晚上九點多的場(苦命上班族),因此回到家通常都是匆匆洗洗睡,沒有太多時間分享心得與影評。受限於排場衝突與時間有限,今年還有些沒看到的口碑佳作,像是新加坡的《#男兒王》、菲律賓的《#校園塗鴉派》,以及紀錄片《#迷航》、《#佔領立法會》等等,希望之後都能再陸續補上。
今年各位有看到什麼喜歡的、或是大雷的,都歡迎在下面分享一下喔!
-
#金馬影展 #金馬57
#GoldenHorseFilmFestival
嘻哈文化 心得 在 茱力&Black Music Love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嘻哈書寫:#以文字表達嘻哈文化各面目
.
本文發表於par表演藝術誌2012/3月號
http://par.npac-ntch.org/article/show/1356071815625539
.
◎撰文:茱力 茱力&Black Music Lovers
.(若、本、文、有、未、盡、事、宜,請點本粉專 #置頂各種我獨自經營的平台💖謝謝指教^U^也歡迎理性討論唷!我們是要一起往前走的,不是我,也不是只有你,是一起唷U////////////U)
.
「嘻哈書寫」(Hip Hop Writing)一詞,就像是透鏡一般,詮釋人們看待嘻哈文化的不同面向,並讓「文字」與「書寫」本身,成為傳達表述此類音樂文化的重要媒介。
「嘻哈書寫」的範疇也可大可小。廣義來說,舉凡各種描述嘻哈文化面貌的文字載體都可囊括在內——如最直接的歌詞、聚焦於音樂的樂評、甚至充斥著嘻哈態度與創作者生活描述的小說、影視劇本、傳記、文字紀錄等,本文將羅列幾本美國近年的重要嘻哈書寫著作。
.
◎來自街頭的詩歌——#嘻哈歌詞
.
歌詞,是嘻哈身為一類音樂品種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嘻哈歌詞來自街頭,能夠忠實的反應生活大小事與喜怒哀樂,又具一定的音樂性與豐富韻腳、節奏感,因此,不少文化研究學者如Alan Lawrence Sitomer、Paul Edwards等紛紛用「詩歌」、「詩篇」等文字來形容優秀的嘻哈韻文。
.
嘻哈歌詞通常是簡潔而不失魅力的,透過朗朗上口的韻律
感,直接而明快,比一般媒介文本更能影響眾人。在「嘻哈詩歌與經典」(Hip-Hop Poetry and the Classics)一書中,Alan Lawrence Sitomer 與Michael Cirelli引經據典,將多位英美文學大師(如Robert Frost、莎士比亞等)的名詩韻文對照美國當代的饒舌歌手(阿姆、Notorious B.I.G.等)陳列比較,用寓教娛樂的方式贏得了美國教師的認同。學者Paul Edwards更在「如何饒舌:嘻哈歌手的藝術與科學」(How to Rap: The Art & Science of the Hip-Hop MC)舉出多達四五十位以上的主流與地下饒舌歌手,分析他們歌詞視野、創作架構與內容差異。
非裔美國文學研究者Adam Bradley,也曾在著作「韻腳之書:嘻哈政治學」(Book of Rhymes: The Poetics of Hip Hop)中表示,饒舌樂中充滿了嘻哈歌手對生活、社會甚至世界的見解。更具體來說,嘻哈歌詞中總是有意無意地表達出政治與經濟相關的看法,而世界各地饒舌歌手也經常透過歌詞組織成一個個「故事」,對公眾議題表態,如美國Fort Minor、日本的Shing02都曾藉二次世界大戰歷史題材表達反戰概念,以第三人稱在「Kenji」、「Pearl Harbor」等曲中陳述歷史,知名饒舌巨擘Tupac等人也多次在作品中表達非裔美國人的社會困境。
.
而當場景置換到台灣,重視本土意識的饒舌歌手如大支、張睿銓,都曾在歌曲「19470228」、「囝仔」中加入對歷史事件的描述與反思,拷秋勤(Kou Chou Ching)也在「灰色海岸線」中唱出對環保議題的重視,蛋堡(Soft Lipa)也在「雨沒停過」一曲中,隱晦提及小林村事件。
.
◎傳播媒體中的嘻哈書寫——報導與紀錄
除了嘻哈文化領域的平面著作之外,近二十年來,嘻哈已晉身為美國主流音樂,隨之出現的電影文本如Boyz n the Hood、Juice、Menace II Society、 Notorious、Get Rich Or Die Tryin'等,也一一現身。
.
此類電影的主角群通常由非裔美國演員飾演,並忠實穿插主流與素人饒舌樂,。擔任電影劇本寫作的多半是電影業界人士,並不限於非裔血統,顯示出美國近年對嘻哈媒體文本的重視也已經漸漸拋棄種族偏見。而台灣坊間較知名的中文授權嘻哈音樂電影則有「街頭嘻哈客」(Hustle &Flow)、以及阿姆(Eminem)的半自傳電影「街頭痞子」(8 Mile)等。
.
而在針對嘻哈現象的專論探討、音樂深度介紹、專訪紀錄方面,嘻哈雜誌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青少年與青年閱讀層中頗受好評、較專注於音樂與文化介紹的雜誌,則有Hip Hop Connection, XXL, Scratch, The Source and Vibe,每年都有不少新刊物浮出市場。這類雜誌近年也紛紛成立電子版與網站,以節省人事成本、與線上社群同步結合,日本的BMR雜誌就是其中一例。
而台灣則仍以部落格、網站與網路社群為主,由素人網友自主刊載嘻哈演唱會觀賞紀錄、訪談、音樂評析、心得等,如網站Groove War、Milk Crates便以類數位雜誌的排版與風貌、輔以優雅文字評述嘻哈音樂,而另一線上網站「Underground Celebrities」則是完整批露與嘻哈創作者的獨家專訪。線上綜合型網站「THINK TAIWAN」則擅長以全英文的介紹方式,將部份台灣本土的嘻哈創作者介紹給世界各地的讀者,其中不乏大篇幅的歌詞翻譯與音樂解析。而嘻哈音樂廠牌How We Roll也曾推出過一頁純文字免費雜誌「Rollin’」介紹自家廠牌藝人,但專屬嘻哈文化的非商業雜誌目前仍罕見,而商業誌中的「嘻哈」印象多半以塗鴉藝術、刺青藝術、商業服飾置入性介紹為主,並以視覺攝影型態為主,並不那麼依賴文字作為媒介。
.
◎當嘻哈文化踏進文學殿堂——文學作品與傳記
.
美國綠木出版社(Greenwood)編輯Tarshia L. Stanley曾收集多種嘻哈文本,編撰成「嘻哈文學百科」(Encyclopedia of Hip Hop Literature),她也明確將所謂的「嘻哈文學」定義成一種都市虛構小說(Urban Fiction)與街頭文學(Street Literature)。Tarshia L. Stanley認同的嘻哈寫作範疇更廣,隱含許多文化觀察、自傳參考、歌詞,無法與社會脈絡情境切割。而此書也邀請了不少嘻哈業界工作者(設計師、音樂創作者、導演、作家)一同來提供其對嘻哈書寫的見解。
維基百科對嘻哈文學的定義也並不狹隘——「不論是虛構小說或非虛構小說,嘻哈文學屬於都會文學,並同樣來自於非裔美國文學領域。」(維基百科,2012)而美國專門出版此類都會文學的出版社多半成立於九○年代晚期。1992年,首部獲得藝術性認同的嘻哈文學著作,則是Ricardo Cortez Cruz的「出走康普頓」(STRAIGHT OUTTA COMPTON,與美國嘻哈團體N.W.A.的其中一張專輯同名),是一本描述黑人主角Rooster在美國洛城黑幫群聚區生活的嘻哈小說。而Ricardo Cortez Cruz的另一本小說「血流五日」(FIVE DAYS OF BLEEDING)出版於1995年,同樣獲得各界肯定,讓嘻哈小說終於登上文學殿堂。
.
近年來,由於美國饒舌歌手紛紛在主流市場上取得了成功,他們的私生活與經驗談也成為讀者們感興趣的部份。如已故的傳奇饒舌歌手Tupac(2pac)的昔日手稿,已在2009年被出版成半自傳詩集「生於水泥的玫瑰」(The Rose that Grew from Concrete),讓讀者一窺他成名前的創作世界。
.
美國商業歌手與製作人Jay Z前兩年也撰寫出半自傳性質的著作「解碼」(Decoded),將他的往事、喜愛的嘻哈歌曲一併書寫成韻腳短詩,展現人生故事與音樂的高度結合,並獲得亞馬遜五星評價。日本有「嘻哈天皇」之稱的傳奇饒舌歌手Zeebra(横井英之),也曾在2008年親自執筆、出版自傳「ZEEBRA自伝 :HIP HOP LOVE」,他將年幼往事到近年生涯心得等面貌完整呈現,然而,樂迷的反應則相當兩極,褒貶不一。
.
◎推薦閱讀:#關於嘻哈與黑人音樂文化的中譯書籍
.
儘管台灣的饒舌創作者不斷在歌詞創作上展現高度的藝術性,但屬於台灣本土的嘻哈文學小說仍尚未出現,此類市場更有待開發。不過,只要將範疇放寬至「嘻哈書寫」領域,台灣樂迷仍有許多翻譯好書可以閱讀。例如十年前由商周出版的「嘻哈美國」(Hip Hop America)便是被台灣嘻哈社群奉為圭臬的著作。
.
「嘻哈美國」不但為「美國書卷獎」得獎之作,更是「美國國家書評獎」的決選作品。而譯者何穎怡更在翻譯過程中做了許多考證,將非裔美國人的生活態度與嘻哈精神逐一忠實呈現。
.
若年輕的讀者認為「嘻哈美國」一書較為龐雜艱澀,還有許多商周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可供選擇,如《嘻哈星球筆記》、《嘻哈黑話字典》、《20世紀最後的草根藝術︰嘻哈文化發展史》,等都是不錯的解析與工具書。《等待藥頭》則從歷史脈絡解析音樂發展與音樂場景中的各種文化思考,《酷派當家》更從「酷」一詞延伸至歷史情境,從新觀點看待美國黑人音樂文化,並對青少年的思想與生活有著深刻有趣的觀察。
.
參考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
http://www.goodreads.com/…/sh…/781522.Straight_Outta_Compt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p-hop_literature
http://www.amazon.com/Encyclopedia-Hip-Literat…/…/0313343896
http://www.amazon.com/Decoded-J…/…/0812981154/ref=pd_sim_b_2
http://ja.wikipedia.org/wiki/Zeebra
http://www.amazon.com/Rose-that-Grew-Concr…/…/ref=pd_sim_b_3
http://www.amazon.co.jp/ZEEBRA%E8%87%AA%E4%BC%…/…/4835617207
Encyclopedia of Hip Hop Literature [Hardcover]
.(若、本、文、有、未、盡、事、宜,請點本粉專 #置頂各種我獨自經營的平台💖謝謝指教^U^也歡迎理性討論唷!我們是要一起往前走的,不是我,也不是只有你,是一起唷U////////////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ORI6Fuqpg
.
CREDIT:我家柴犬,這次應該不會再有酸民說要強暴他要射在他臉上要殺他了吧?發文前多想9秒,不認同可以靜默,歡迎理性討論,但任何仇恨言論我肯定會截圖並嘴對方告對方9年喔^U^
.
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台灣嘻哈音樂文化討論社| Hip-Hop x Life Original | 哈囉大家好 的推薦與評價
在嘻哈文化中flow是個人說話的風格,在曲藝文化當中有另外一個術語叫「口風 ... 心得唷~耶嘿~^_^~. All reactions: 1.3K. 137 comments. 78 shares. Like. ... <看更多>
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嘻哈文化四大精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新游牧者之歌:遷移革命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嘻哈文化四大精神進入發燒 ... ... <看更多>
嘻哈文化 心得 在 [心得] 嘻哈學Hiphopology - 看板Hip-Hop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這是KyrieJ 來自交大嘻研
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清大人社院的嘻哈學 Hiphopology修課心得。
前言
這是臺灣第一門與嘻哈文化研究有關的學分課,當初在朋友的分享看到清大開了這門課,還
以為是唬爛,後來得知授課教授是傳說中Tripoet參劈的林老師,就決定跑來隔壁校修這門
課。因為要加簽的緣故,還寄信跟老師自我介紹說自己想修課的原因(記得那時候我把去年
二月寫了首Diss清大的歌這件事也寫進去,還很怕因此被刷掉 > <),後來的有加簽到真的
很幸運!
雖然看課綱規劃是以理解嘻哈的歷史脈絡為主軸,並沒有太多創作技術層面的鑽研,不過那
時候就抱著想對嘻哈文化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來修,一方面我本身蠻熱愛嘻哈文化,一方面是
想說也許對創作會有一些幫助,但修完這門課才發現它所帶給我的收穫卻遠比我想像中的多
很多。
課程內容
老師第一堂課先叫我們講述自己跟「嘻哈文化」的淵源,大概寫一些自評和自己最愛的饒舌
歌手(印象中很多人寫頑童,但只有ESO),想先大略理解大家對嘻哈的認知。接著林老師
就從1973年在Bronx由DJ Kool Herc辦的第一場hip-hop party,也就是廣為人知的嘻哈起源
開始講起。
每周的主題基本上都從嘻哈的角度談論社會議題:講述嘻哈的政治,就帶到黑人民權運動,
講到Malcolm X;講述嘻哈的空間,就講到Nas的Illmatic,談論”represent”的概念;講
到嘻哈的性別,林老師聊到自己最喜歡的女rapper Jean Grae,介紹了Cardi B、Suboi,還
請來了政大黑音的陳嫺靜一起來課堂上討論(那時候還只覺得嫺靜只是個音色很特別的女
rapper,但後來我越聽越覺得她真的好厲害,嫺靜對不起 > <)還有很多主題像是談論文學
性、東西南岸、原住民rapper,最後以台灣嘻哈作結。
loading
林老師每次上課前都會開大約是50頁的英文文本當預習作業,讓同學讀完後能對當周主題
有多一點的了解,真 的 很 多 !(老師抱歉我幾乎沒幾次讀完QQ)除了閱讀文本,寫500
字的心得摘要以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作業:像是期中的專輯評析,請每個同學自行挑選
自己喜歡或者有興趣的rapper對他們專輯利用上課所學去分析,像我挑了蛋堡的《收斂水》
,就用文學性、空間性去分析<鄉愁>,用政治性(也許用社會批判會比較精確)分析煙霧瀰
漫,最後不小心就寫了快一萬字,真的很累…但這也是我寫過最開心最爽的一份報告!還有
一份期末報告是請大家任選主題來談論台灣嘻哈,有人談嘻哈競選歌曲,有人介紹新生代,
還有一組完全沒創作經驗的同學直接做了首cypher當作期末報告,雖然loading真的算很重
,但因為是自己非常有興趣的東西,做起來真的很開心也超級有成就感!
總結
林老師上課總是充滿熱情,會看到他眼睛發亮的那種熱情,每次都講自己備課又備了7 80頁
的投影片,在講課的時候,也用很多嘻哈歌曲來搭配補充上課內容,真的看的出來老師很用
心!雖然每次都覺得去清大上課很麻煩,但真的是對這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熱情,又加上老師
真的很專業很用心,才會讓我每個禮拜即便都只睡一兩個小時也要爬起來上,這門課應該是
我到現在到現在大三唯一一堂沒翹過的課。最後再次S/O林浩立林老師,還有常常來跟我們
一起上課的韓森老師,讓我在這學期修的這門嘻哈學有滿滿的收穫,畢竟台灣應該很難再找
到第二個像林老師這樣兼具饒舌與人文專業的人,真心覺得很幸運能修到這門課!
最後謝謝大家看完,理組文筆不好抱歉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00.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p-Hop/M.1547310484.A.5C3.html
※ 編輯: shuun2007 (150.117.200.91), 01/13/2019 00:29:47
估計應該有很多人真的每周都有看完,真的有夠多...
沒加簽真的有點可惜QQ
真的給林老師滿滿的respect
只是一般喜歡 或者想來玩玩看的真的會很累
※ 編輯: shuun2007 (36.229.187.168), 01/15/2019 14:08: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