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人的預約遊戲:保重自己之外,了解實情》
*今天一早,許多人收到一個登記表格要求下載登記:很高興50歲以上,尤其重大傷病患者可以有機會施打疫苗了!
他們奔相走告。不論大學教授、外交官員,關心病患的醫師們。https://1922.gov.tw/vas/
*但之後指揮中心宣布這個軟體:只是1)測試,還有預約未來,不是近期。2)給金馬地區,不含本島。3)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只開放金門、馬祖、澎湖民眾試辦,其他地區尚未開放,先行登記的人也不會收到預約簡訊。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81515
「以為有登錄就有希望」唐鳯離島軟體測試,本島疫苗預約人數破百萬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82465
* 但這一次只是調查9.10類的,測試軟體功能,同時知道本島之外可能有多少50歲以上的人有意願施打疫苗。
*本週台灣採購AZ泰國生產的62萬劑抵達之外:星期日,日本再支持台灣取得113萬劑AZ。共175萬劑。
*其對象提供原來已注射第一針的人,打第二針AZ。
*其實英國政府曾經搶快,普及,普打每人一劑,延長第二劑時間至12週:其間隔非原AZ藥廠建議四週。
近期牛津大學最新一項研究顯示AZ第二劑間隔,建議可以從4週延長到12週,最長甚至可向後延長到45週。
除了可以降低副作用,免疫功能不會受影響,屆時再打第二劑AZ或是混打BNT。
但免疫功能低下、接受洗腎及器官移植或接受化療者,這些在在英國排第二類(台灣第九,約臺灣人口第580萬人次),他們不只需要兩針,還需要施打加強針(Novavax 或是Booster)。
除重大傷病患者,需要第三劑Booster或是Novavax ,還包括脆弱族群高齡長者。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免疫學家 Jacqueline Marvel認為:
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系統變得低下,尤其老年人,若有被認為免疫功能低下的需要打加強針。
*台灣這波抵達的疫苗AZ,沒有採納英國及牛津大學研究,也沒有普及先施打一劑的觀念。我只能推測:因為第二類指揮中心、中央地方官員想的不是眾人,而是自己。
【重磅快評】169%超打的台灣食藥署 手臂竟沒留給國產疫苗,全打國際疫苗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5579693
*所以原已優先施打AZ者,再施打第二劑。
*另外此次施打的對象第七類「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士」,至少共82萬人(原來只有5萬人)。
但他們許多人多半是40歲以下。
亞洲人血栓比例低,在韓國疫苗已經打了1800萬人次,一半是AZ。
6/29日韓國官方正式公告AZ施打年齡從30歲以上提高至50歲以上。
因為一名三十多歲韓國男子的死亡,解剖之後,証實與AZ血栓有關係。
台灣衛福部建議AZ施打年齡是18歲以上。不過這是沒有太大意義的話。因為台灣國際疫苗,含慈濟、郭台銘、台積電等捐贈的1500萬劑BNT,可能只夠施打至50-45歲年齡左右。
*值得深思的是:這次開放第七類,排在65歲之前、重大傷病患者之前的軍人,幼稚園老師,高中以下老師、快遞人員⋯⋯(不斷的增加中)許多人的年齡是40歲以下。
盼望台灣公衞專家,有勇氣,發表專業意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要換肝才有生存機會,但是醫生說每年只有五十幾個換肝機會,名單上卻有幾百人在排隊,在我腦海中的計算方式,即係等死。」林明豪緩緩地說。他是潮州人,身邊的朋友都叫他做豪哥,用潮州話讀就叫「吼哥」。豪哥人如其名,說話中氣十足,完全看不出他曾患過大病。全文 http://bit.ly/2TcPHtY ...
器官移植 登記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指揮中心記者會重點:
■今日本土76例,境外0例,新增5例死亡,累積610例。
■居家隔離驗出34例,社區傳播42例,顯示有一半以上已可以控制,因此現在疫調應該可以做得很好,來集中找出社區傳播鏈。
■新北市32例,臺北市20例、桃園10例、新竹縣4例、苗栗3例、彰化2例、高雄2例、宜蘭1例、基隆1例、台中1例。
■13061人確診,9650人解隔離,達確診者73.9%。
■#因應Delta變異株入侵,6/27起全面提升入境人員檢疫措施。巴西、印度(以上本來就有專案加強)、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孟加拉七國旅客和機組員,全面改為集中檢疫所14天+PCR檢驗才能解隔。
■因應變異株措施:1.全面提升入境旅客檢疫措施 2.社區聯防圍堵擴大篩檢(建議加強PCR) 3.強化醫院感控和個案處置。
■市場專案措施,請儘速完成全員PCR,落實疫調,儘速匡列採檢隔離。
■農委會今日出席,強調防疫精進作為,重點包含:1.全員篩檢,目前台北陽性15人(非北農員工,多為承銷人與作業人員),新北0人 2. 需陰性證明才能入場 3.成立疫調平台 4. 市場全面健康監測 5. 維持社交距離 6. 司機與隨車人員也要陰性才能入場 7. 加強周圍零售批發市場防疫。
■公布確診人員於市場作業之足跡地圖,發現是在周圍零售批發市場為主(補充:台北疫調做不好,#中央幫你做疫調,#這是一個多月以來台北市第一次出現疫調地圖資料)。因此進一步要求確診攤位休市,並匡列確診攤位周邊人員。
■打疫苗很重要,但打疫苗不能解決目前問題,要立刻控制疫情還是要精準疫調、匡列、隔離、篩檢。
■疫苗殘劑(最後一瓶,至少要有6個人才能開),開放候補名單登記給其他18歲以上接種對象。(也就是一場最多會剩餘5個名額左右)
■感謝日本政府再次贈送我國100萬劑AZ疫苗!
■目前致死率偏高部分(4.2%),指揮中心提出美、英、義、加、韓等國數據,發現在社區疫情爆發時,致死率都會先上升,之後會下降,例如英國致死率曾經高達18%,大約要半年後才會下降。
■至於我國確診病例是否低報,可以參考 #檢驗陽性率,WHO抓5%,歐盟抓4%,低於這個數字檢驗通報就不至於有黑數。台灣目前一直低於這個值,顯示檢驗量能有提升到充足的標準。例如英國就曾經高達30%,當時就顯然檢驗量能不足。有人說韓國大量篩檢,但其實台灣大部分時間檢驗陽性率都比韓國低。
■高齡個案佔3成以上,佔死亡9成以上,是目前較大的問題。
■昨天疫苗打了約79800人次,略有改善。
■疫苗接種後2-9天內死亡通報,新增14例,分佈為52-97歲,13例都是75歲以上,1例為50多歲洗腎、肝癌、口腔癌、高血壓個案,接種後3天家屬發現無呼吸心跳到院前死亡,待司法相驗。
■5案武漢肺炎死亡案例都是70多歲以上案例,一例6/19陽性確診,6/20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的70多歲長者,是之前已經因病住院一段時間,有多重疾病之個案。
Q&A:
■殘劑的定義嚴格限制(最後一瓶,已打6人以上,還沒開瓶的要繳回),但開放接種不做嚴格資格限制,讓地方與醫療院所能最快call人出來打。(殘劑很少,大家不用太期待,這措施就是怕浪費,也沒有跨縣市排隊問題)
■廈門通報台灣案例部分有8位,其中6位已經確診過康復,1位是隔離完的接觸者,1位未被診斷過已進行匡列隔離。
■全國預約系統啟動,唐鳳已經做好了,需和地方政府好好協調(補充:希望不要有人堅持用自己做的。)
■施打第三劑疫苗(booster,增加免疫力抗變種病毒),學理上可行,針對特殊族群可能是必要的(如免疫力較低下的器官移植族群),不論相同或混打的臨床試驗都正在進行中。
■中視記者重複問是否有黑數,嗯...這已經講過了,阿中部長自嘲莊副你是不是講的不清楚,再解釋一次好了(脾氣真好)。
■地方政府設定殘劑開放順序是可以的,只要都能找到人出來。
■屏東的7人群聚事件,目前病毒株正在進行基因檢驗中,因為有與秘魯入境的台中祖孫(Delta株)的接觸史,要非常注意是否有驗到印度變種病毒。
■某醫院護理師打完兩劑確診事件,其實打疫苗還是有可能突破感染(另外要注意第二劑可能還沒滿14天),但重症率與死亡都會降到非常低。
■血清學調查之後疫情控制到一定程度會來做,作為疫情控制的重要參考。
■Novavax有接洽,也有跟COVAX表達要配送意願。
■日本捐贈疫苗還是非常感謝日本政府與人民,以及謝大使的持續努力。(這真的不是理所當然)
■高雄將移工仲介人員排在第三順序,要跟高雄市府確認。
■媒體詢問有文獻表示mRNA疫苗,或AZ混打mRNA疫苗對於Delta株比較有保護力,張上淳教授表示臨床實證對僅有AZ+Pfizer,AZ+Moderna的證據力仍有限,需要多一點資料。
器官移植 登記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個生命的消逝,是另一個生命的生機】主講/李明哲 整理/陳青妍
在台灣,不論是屍體器官移植,或是活體親屬捐贈的腎臟移植,在 #優異的存活率和移植成績 背後,卻隱藏著令人擔憂的數據。
財團法人器官移植捐贈中心統計,每一年台灣有將近1萬人登記等待器官移植,但每年平均有高達598人在等待器官的過程中過世。
也就是說,每天平均有1.6人,因為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器官衰竭往生。
#李明哲醫生 經常公開推廣器官捐贈觀念,他於現場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並且贊成個人的器官捐贈,但如果詢問,「是否願意鼓勵家人或朋友響應器官捐贈」,贊成者就少了許多;再進一步問,「是否願意幫家人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捐贈出他的器官」,這時舉手贊成的人就寥寥可數了⋯⋯
https://bit.ly/3fR07fm
器官移植 登記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因為要換肝才有生存機會,但是醫生說每年只有五十幾個換肝機會,名單上卻有幾百人在排隊,在我腦海中的計算方式,即係等死。」林明豪緩緩地說。他是潮州人,身邊的朋友都叫他做豪哥,用潮州話讀就叫「吼哥」。豪哥人如其名,說話中氣十足,完全看不出他曾患過大病。全文 http://bit.ly/2TcPHtY
【器官移植聯絡主任:每一個受贈病人 都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http://bit.ly/2wB2JtG
【物盡其用:我的親人是大體老師】 https://goo.gl/zYp5oO
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www.codr.gov.hk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科「大體老師」遺體捐贈計劃:www.med.hku.hk/bdp/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www.sbs.cuhk.edu.hk/bd/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器官移植 登記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現時香港有大量病人正等候器官移植,截至2018年底,有超過二千人等候換腎,亦有70人等候換肝,然而在2018年內只有約100宗的遺體器官移植個案,未必每位病人都能等到適合的器官移植。
數字上現時有超過30萬人登記支持器官捐贈,實在需要更多人支持,而且登記只是一個意願,到最後還是要取得家人同意,所以跟家人表達意願都很重要,因為一位捐贈者,隨時可以救回七條人命。
認識及登記器官捐贈:
https://www.organdonation.gov.hk/tc/home.html
第62集
主持:昆頓
嘉賓:蔣凱嘉醫生(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醫生 )
器官移植 登記 在 Jackz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不再猶豫】
勵志故事一則:如果上天俾多一次機會你,再接再厲,你可以戰勝自己嗎?
主持:「好…我而家呢係俾多次機會陳樹渠紀念中學嘅同學…」
同學:「好呀!」
#唔係稿嘅問題 #誰人沒試過猶豫 #一個感動人心天人交戰的真實故事
Source:
城市論壇:論題: 等候器官年復年 制度文化點改變?
@RTHK 香港電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cgvhKIbBg
Reference:
20151011 城市論壇
@Jtv Sium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vOhqa8jMs
簡介:
19歲少女勞美蘭因為肺部血壓過高導致肺部大量出血,一直等不到良好的屍肺作移植,最終離世,事件令人反思香港的器官捐贈制度和文化,政府亦承認本港的器官捐贈的比率偏低,政府可以實行甚麼措施去提升捐贈比率呢?如果制度上規定市民在沒反對下,代表離世後自願捐出器官,市民又能否接受?節目主持蘇敬恆請來香港移植學會會長翟偉良、香港移植運動協會主席張志騰、輪候器官移植人士楊惠蓮、香港獅子會眼庫會長胡志鵬、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陳新安,探討香港器官捐贈的文化等問題。
播出日期: 2015-10-11 學習單元: 今日香港 公共衛生
片長: 00:42:00分鐘
器官捐贈 器官移植 器官捐贈機制 主動登記制度 預設默許制度 捐贈率 捐獻文化 病人組織 生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