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施政總檢討|氣候治理、能源轉型、淨零碳排】
(和大武崙森林公園試玩與參與式設計)
市長於5月5到6日進行施政總報告由議員來進行施政總檢討,這次的第5次定期會,市長的施政總報告來到180頁左右,並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念與闡述完,看完市長的施政總報告,我們其實準備了非常多市長「沒有」寫到、但卻無比重要的議題—— #在地能源轉型政策 與 #氣候治理架構——來進行討論!
在進入能源與氣候治理政策的檢討前,我在今天總檢討的最後把握議會要準時下班的16:58,利用30秒的時間,和市長確認施政報告中沒寫到、而我們一直非常關心的🎡 #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 🎡 第一期工程的使用者試玩、試用意見收集,以及第二期工程中的參與式設計程序,感謝市長的正面承諾兩項都一定會來執行。
--
作為一座海洋城市,基隆的居住及產業環境很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目前更正在面對興建第四接收站填海造陸的問題,但我在市長厚厚一本的市政總報告中,並沒有讀到任何和氣候治理、能源轉型的政策討論,甚至連對海洋環境、生態保護相關的內容都非常少。市長的報告中不只一次提到基隆作為海洋城市、國際城市,但是作為一座國際城市,我們的能源轉型和氣候治理政策規劃是什麼呢?藉這次市政總檢討,我和市長討論本市的能源轉型、淨零碳排、氣候治理政策檢討和規劃。
⚡️淨零碳排目標如何達成?
市長在昨天的報告中提到蔡英文總統宣示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其實淨零碳排有非常多工作可以做,但市長只談到尚未興建的市政大樓,沒有其他目標與政策規劃。我想要強調,不論是能源轉型、淨零碳排或是氣候治理,都不只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城市、地方政府必須要有因地制宜的政策推進。我詢問市長,未來基隆的其他建案、大型公共建設審查條件規範是否有要比照市政大樓調整?市府對於產業、交通運輸規劃的淨零碳排政策方向又是什麼?
⚡️能源轉型,地方先行:地方氣候治理
針對氣候治理的地方責任,能源轉型聯盟和各地的議員、團體共同提出了六大訴求,我先挑出其中的兩項來建議,市府應該「訂定具體可行而且因地制宜的長期氣候目標和策略」,還有「完善氣候治理架構,並且編列氣候治理預算」。簡言之,地方政府要訂定因地制宜的目標、設計政策架構、訂定法規搭配並編列預算執行,讓各局處有統合的目標,提升公民參與和認知,讓大家一起動起來。以能源轉型為例,已經有8個縣市訂定地方能源自治條例、11個縣市成立能源主責單位,能做的事情非常多,真的不是只靠一棟綠建築。基隆過去在能源轉型政策評比中,得到最後一名落後其他縣市,希望未來在淨零碳排和氣候治理上,我們能夠迎頭趕上。
⚡️過去能源/減碳計畫檢討
我曾在去年第十二次臨時會提出提案,要求市府針對能源轉型及減碳相關的「低碳永續家園、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計畫」進行檢討,到今天已經過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卻還沒有收到回覆。我們只能從業務報告詢問中收集資料,以「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的2018年到2020年的實施達標情形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局處完全達標,少數局處的達標狀況則非常不好,而部分指標其實就是局處本來在做的業務,應該重新檢討是否確能達到減碳的效果(例如:提升種植山藥的面積)。我具體要求,市府盡速檢討過去能源/減碳相關計畫實施成效及目標訂定。
針對我的提問,總結上、下午的市長回應分成三部分跟大家說明:
1⃣️氣候治理政策規劃、能源轉型過去計畫檢討
市長強調氣候治理、能源轉型和淨零碳排是很大的課題,接著列出《能源轉型白皮書》上已經揭示的六大面向,回應在「能源效率」、「民主治理」和「綠色能源」等面向是本市要加強的。而針對「地方氣候治理」相關提問,市長則展示了他最近在閱讀的書籍《如何避免氣候變遷》(by比爾蓋茲),並討論油價(化石燃料過於便宜)、水費、電費,也表示我們應該檢討是否要持續將資源投注在家電汰換節能補助這樣的政策上(但是,市長,我就是一直等不到檢討的成果啊!)對於地方的氣候治理政策規劃,市長沒有明確回覆。
2⃣️能源轉型檢討與改善
市長認為基隆在能源轉型政策評比雖然是D組但應該不是最後一名,也不清楚遠低於其他縣市平均的20幾分是怎麼計算出來的。他強調,每個城市的狀況和面臨的問題不一樣,不能用同一條線來劃分。針對幾個建議改善項目,市長認為「局處資源整合」、「提高推動行政層次」是基隆需要加強的。而「地方能源自治條例」要近一步討論內容要訂什麼,「成立納入民間社會力委員會」則需要先釐清委員會的目標、組成、工作內容,並向我承諾這兩項會來推動。
劃重點✏️ 市長承諾 #訂定地方能源自治條例、 #成立納入民間社會力的能源轉型委員會
薇仲建議💬其實本市有低碳永續家園、溫室氣體管制還有工商節電等計畫,這些計畫也都有以市長或是秘書長作為召集人的組織架構來推動,甚至設有外部專家的諮詢委員,只要整合好這些平台並納入民間專家或團體進入決策體系,就可以立刻來進行討論與政策規劃了!
3⃣️淨零碳排具體政策
低碳運輸的部分,市長也認同要減少使用私人運具,雖然我已經強調低碳運輸不只有電動公車一項工作,且其設置目標是市府先前在溫室氣體管制方案中列出的,但市長仍多次針對目前沒有電動公車做說明,表示市府做過相關評估,由於中央補助的門檻以及本市的經費及場地限制,後續還需要考慮整體的能力和狀況,並且開始推銷捷運。建築的部分,市長則認為,如果市府不先開始做,很難要求民間開始做,因此把零碳排放入市政大樓的建築規劃中。對於蔡英文總統宣示的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相關政策規劃,市長則表示目前中央的政策、計畫和預算都還不清楚,需要中央、地方、民間一起合作,並強調節約能源是我們要努力的面向。
四分三十三秒建案 在 地產秘密客 Ting & S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失憶的董事長】
前陣子,我們來到某建案的接待會館,以我們看過上千個接待中心來說,這個接待中心算是滿有特色的,大尺度開窗面,將光引入室,外頭的水池造景,很有日系庭院的氛圍,其實這裡當初快完工的時候,我們就有開車經過,當時還以為是咖啡館,後來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接待中心,我知道,裡頭用到很多建材,都是建案施工時剩餘即將丟棄的材料,建設公司董事長決定再利用,理念很環保。
跟秘書約好採訪時間,建設公司董事長到了,例行公事,董事長先帶我們去接待中心繞一繞,邊走邊聊聊整個空間的設計理念,因為這裡真的滿大的,花了一些時間說明,只是有一點,讓我們感到十分困惑的是,只要每到了一個採訪段落,董事長就會說,「兩位美女,你們站在這,我幫你們倆拍張照。」
我心想,「第一次有董事長說要跟我們合照耶!通常都是我們主動要求,畢竟我們都到了這個歲數了,有人要拍我們,還真是開心。」當然在董事長的熱情要求下,我們三個人拍了第一張合影照,接著沒過多久,董事長又說,「在這裡拍張照,幫你們留作紀念。」於是這個拍照動作,連續進行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當下的我,非常納悶,心想,難道是我們太正XD(我知道又想多了)站在一旁的董事長好友,在我耳邊說,董事長會一直找你拍照,是因為他經歷了一場意外.....
他在某次外出的時候,突然倒下,後來是被鄰居發現緊急送醫,沒想到當他一醒來時,得了腦部創傷失憶症,什麼事都忘記了,忘記他怎麼倒下、為什麼會生病,忘了自己是誰,當然自己是建設公司董事長這件事,也都忘記了.....
這是一件可怕的事,當什麼事都歸零的時候,以前的努力似乎都白費了,我知道董事長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還在進行討論中的建案怎麼進行,產品要怎麼定位似乎只有他才說的算。
「我們無法逃避黑暗,但可以選擇擁抱光明。」就當人生進入黑暗轉折期的他,努力一步步找回丟失的記憶拼圖,把過去記憶的零星片段,一點一滴的拼湊回來。
「當人在暗處時,往前看有光的地方,就有機會看見奇蹟。」後來董事長奇蹟的一步步恢復記憶,從那時候開始,他無時無刻拿著手機,用照相來紀錄生命,畢竟生命有限,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這件事,告訴我們,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最重要。
#地產秘密客 #今天很勵志
四分三十三秒建案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1年前的今天,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多,我們全家人還沒睡,正一起坐在客廳聊天時,突然間一陣天搖地動!這是父親生前和我們一起經歷的最後一件令人記憶深刻的事,也是我這輩子至今經歷過最可怕的地震。接下來電力中斷,餘震不斷,我趕緊找出手電筒和收音機,從廣播中,赫然發現事態之嚴重已超出想像。到了白天,我們一家人開車出去在市區裡繞來繞去,竟找不到有營業的餐廳,而怵目驚心的損壞景象猶歷歷在目。
【歷史上的今天】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多,我們全家人還沒睡,正一起坐在客廳聊天時,突然間一陣天搖地動!這是父親生前和我們一起經歷的最後一件令人記憶深刻的事,也是我這輩子至今經歷過最可怕的地震。接下來電力中斷,餘震不斷,我趕緊找出手電筒和收音機,從廣播中,赫然發現事態之嚴重已超出想像。到了白天,我們一家人開車出去在市區裡繞來繞去,竟找不到有營業的餐廳,而怵目驚心的損壞景象猶歷歷在目。
圖為1999年9月23日,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與虎林街口,因921大地震而倒塌的東星大樓。(李以德 攝)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台灣中部的南投山區發生芮氏規模7.3的集集大地震,約兩百公里遠的臺北縣與臺北市之震度為四級,當時發生不少災情,其中以東星大樓之崩塌事件最為嚴重。
東星大樓於地震發生後,往東側傾斜崩塌,大樓東北側的八樓地板掉落至地面,樓層往西側及地下樓層擠壓。大樓東南側部分,六樓崩塌至地面,六樓以下樓層被嚴重擠壓。至於西側九樓以60度嚴重傾斜,八樓以下樓板遭嚴重擠壓,西南側三樓以下仍為完整。另外,東星大樓的十二樓斜靠於隔壁的豪門世家大廈三樓樓壁,亦造成豪門世家大廈的二至七樓牆面樑柱損壞嚴重。
東星大樓的崩塌共造成73人死亡及14人失蹤,而搶救隊伍在黃金救援期間,積極搶救受害者,經統計送醫之傷者多達138人,其中包含崩塌後第六日才被尋獲的孫啟光與孫啟峰兩兄弟。
事後,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鑑定倒塌主因有三:第一,各樓層重量少算約10%至15%,屋頂未計入屋突構造重量,少算約35%,地面以上建築物總重量少算約18%,低估了地震水平橫力。第二,柱與梁構材設計未依法規做足夠的載重組合,低估了斷面設計所需臨界軸力及彎矩,使構材強度不足。第三,柱與梁構材剪應力強度及剪力鋼筋未依建築技術規則構造篇第四百四十四條規定核算與設計,剪應力強度及基本圍束功能不足,故受到意外外力作用時,即可能發生脆性破壞之潛在危險。
另外當時設置於東星大樓一樓的第一商業銀行松山分行,其樑柱整修工程也被認為可能造成大樓倒塌,檢方也因此起訴數名相關人士,不過後來法院認為樑柱整修工程只是單純外牆裝飾修繕,與騎樓柱結構安全無關。工程施作並未產生公共危險,檢方亦無法舉證被告有犯罪意圖,因此被告皆被判無罪。
東星大樓受災戶組成「住戶更新委員會」,負責重建事宜,並由政府相關單位從旁協助重建。受災戶並向台北市政府申請國家賠償,但對違法商家的索賠部分並不順遂,台北市政府亦與受災戶對簿公堂。另外,住戶意見紛歧、更新會變更建案設計、承建廠商跳票、黑道介入等種種原因,使得重建工程歷經了將近十年的時間,終於在2009年8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