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草搶救站徵志工,協助小海豚早日回家!】
圖文好讀版:https://wuo.pros.is/w3ua9
#窩動保時事追蹤 #臺南四草鯨豚搶救站 #急徵志工
【西子灣又見擱淺,花紋海豚僅1倖存】
10月3日凌晨,海巡人員接獲民眾報案稱:「於 #西子灣 海水浴場發現有鯨豚 #擱淺」,立即協同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人員趕往現場救援。抵達現場後,發現2隻活體 #花紋海豚,隨即將其扶正並以濕布覆蓋等緊急處理,並交由研究中心人員送往臺南四草鯨豚搶救站治療。
經研究人員判定,2隻花紋海豚分別為206公分與199公分,應為幼年海豚,個體除了十分消瘦外,身上還有疑似遭到達摩鯊咬傷的餅乾狀咬痕。而個體較為瘦小的海豚在送至搶救站治療後的一個小時,持續呈現緊迫與暴衝,最終不幸離世。
【海豚想回家,救援志工缺人手!】
根據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表示,另一隻206公分長的花紋海豚目前雖可勉強保持自行漂浮,但可能因為擱淺時嗆到水,身體會稍傾一側,因此仍須志工在救援池內陪伴,或視情況加上毛巾保定。
同時血檢報告顯示,個體發炎、感染與營養不良,且同樣呈現虛弱與緊迫的狀態。不過,救援團隊已針對個體情況注射抗生素與補充離子,並透過汽霧治療,以求改善呼吸道症狀,加上目前願意主動進食,整體情況相較之前穩定。
目前小海豚救援仍需志工,歡迎民眾加入救援行列,幫助倖存的小花紋海豚康復,沒有經驗的民眾也可以參與,協助池邊紀錄與其他機動性支援,望小海豚早日重返大海!
◎花紋海豚救援志工排班表:https://pse.is/wb4l4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https://pse.is/wlz2j
【大開殺戒沒在怕,鯨豚鯊魚照咬不誤的達摩鯊】
達摩鯊是一種體型不足40厘米但卻兇猛無比的寄生性鯊魚,甚至可以說在海洋裡面,達摩鯊幾乎沒有天敵,無論是鯨豚,還是其他大型魚類,都有可能死在達摩鯊口中。且因為他們身型嬌小,在海中活動更是極為矯健,憑藉著牠們的短小精悍加上如同鋸齒般的利齒,可以迅速地在獵物身上留下一個不大,但卻很深的傷口。
而當身形較為笨重的鯨豚與其他大型魚類在感覺到疼痛準備反擊的時候,達摩鯊便會利用自己吸盤般的嘴唇吸附在獵物身側而避開攻擊。這樣能以鯨豚為食的秘訣,就在於我咬的到你,但你卻抓不到我,就和人身上的跳蚤一樣。
花紋海豚是臺灣東海岸最容易見到的海豚,也是最容易辨識的鯨豚種類之一。牠們以烏賊與甲殼類為食,偶而捕食魚類,身體遍布與其他同種個體或獵物爭鬥時留下的白色刮痕是他們的主要特徵,而越年老的花紋海豚,身體上的刮痕就越多、體色越是花白,像是把一生的軌跡都刻印在體膚上一樣。
根據《ETtoday寵物雲》訪問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表示,花紋海豚多於東海岸活動,但這次不但出現在西海岸,還因身型瘦弱而遭 #達摩鯊攻擊,推斷有食物來源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但具體原因仍需後續病理分析才能下定論。
【牢記118!你也可以救救牠!】
臺灣四周環海,鯨豚擱淺時有所聞,根據海洋保育屬公開資料表示,光是今年第二季鯨豚通報擱淺數量就達70隻,為近5年最高,且死亡擱淺個體通報數量61隻,同樣也是近5年最高。
民眾若發現擱淺或需要救援的海洋生物,可撥打海巡「118」緊急報案專線,提供海巡人員詳細地點、時間以及動物狀況。再來,可依循中華鯨豚協會發布的「三要四不」活體擱淺緊急處理原則,在第一時間給予鯨豚協助。
◎三要:#要扶正、#要保濕、#要記錄呼吸心跳
◎四不:#不要讓鯨豚風吹日曬、#不要站在離頭部和尾部太近的地方、#不要推拖拉扯鯨豚、#不要喧嘩
但若對於救援步驟不了解,也請直接交由專業人員處理,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訂閱窩窩,一起為動物發聲:
https://wuo.pros.is/x74r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四草 濕 地 生物 在 書架玩多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雕塑家Sophie Prestigiacomo在法國沼澤自然保護區,創作了八個沼澤生物「Homo Algus」。
這些雕像的皮膚是用沼澤中的泥漿和藻類植物混合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雕像的顏色質地都會隨著周遭環境而變化,與整個自然環境融為合一。
創作者表示:在他的想像,這些生物與沼澤的關係是非常和諧的。他們的外貌或許會讓觀看的群眾一開始感到不自在,但他的用意是希望人們思考這些沼澤生物是怎麼看待人類的,進而反思自己與大自然的關係。
倘若這些雕像出現在台南四草濕地,水上綠色隧道的河岸旁...
Photo by facebook @Homo algus
四草 濕 地 生物 在 Ken&Alice玩樂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南景點】百餘年前運送鹽、糖等民生物資的人工渠道,荒廢後周邊的紅樹林保護區仍蓬勃生長,逐漸形成了「#四草綠色隧道」,樹林一層一層向前方疊出深邃廊道,不知盡頭而顯得神秘,因而有"小亞馬遜"之稱。
船上導覽人員生動有趣地介紹綠色隧道歷史與生態,沿途可以欣賞海茄苳、土沉香、五梨跤、水筆仔等適合生長於河口地植物;或是運氣好可以看到棲息於濕地上的招潮蟹、沙蟹、彈塗魚等多樣化生物,宛如仙境的美景令人讚嘆。
#台南親子景點 #台南綠色隧道 #台南安南區景點
四草 濕 地 生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講到台灣的濕地,位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的""曾文溪口溼地""以及""四草濕地"",一定不能不提,因為這兩片加起來將近四千公頃的濕地,不但擁有完整的招潮蟹和紅樹林等生態,每年冬天,更吸引大批黑面琵鷺與珍貴候鳥,飛到這裡棲息過冬,也因此,曾文溪口濕地和四草濕地,被官方評選為台灣""唯二""的國際級溼地!
透過高倍數望遠鏡,導覽志工正在和遊客說明,黑面琵鷺的習性。
黑面琵鷺每年10月中旬到隔年4月,會飛過千里旅程來到台灣過冬覓食,而這群北方來的嬌客,儲備好足夠的繁殖能量後,就會返回南北韓交界進行繁衍,位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的曾文溪口濕地及四草濕地,因為符合黑面琵鷺覓食與棲息環境,也因此這兩處濕地,在2007年正式成為台灣的國際級溼地。
位在曾文溪出海口的這一大片廣闊的溼地,不只吸引黑面琵鷺和候鳥,底棲和浮游生物也很豐富,潮間帶裡一個個小洞,是生性害羞的招潮蟹的傑作,鑽出洞後還不時揮動著大螯警戒.另外,泥灘地上不停跳動的身影,原來是彈塗魚,而在一旁的婦人趁著退潮,正彎腰挖取泥灘地的文蛤。台灣第八座、2009年底成立的台江國家公園,範圍正涵蓋了曾文溪口濕地和四草濕地這兩塊國際級溼地。
搭著膠筏進入紅樹林綠色隧道,是四草濕地獨特的生態景觀,同樣也有招潮蟹、彈塗魚和多種候鳥棲息,更特別的是,這裡擁有包括海茄冬、水筆仔、五梨跤和欖李四種紅樹林。長期關心四草濕地的民間團體認為,將濕地納入台江國家公園管理,地方政府更需要配合。
防風林種植著木麻黃,沙洲外堆置著消波塊,卻難敵大自然力量,沙洲日漸縮小,代表著曾文溪口溼地和四草濕地,都面臨著流失的危機。
目前七股海岸正以平均一年11公尺的速度退後,而沙洲後退直接衝擊漁民生活,也因此威脅到黑面琵鷺的生存,造成族群擴散覓食。即使被指定為國際級溼地,但是大自然的影響力遠遠超乎人為的努力。"